第113章 高戚之會(四)

bookmark

高務實所畫的柱狀物,連他自己也不知道應該叫什麼名字,但這玩意兒的作用還真是調整炮口高低,究其來歷,還是當年他在某論壇看兩位軍迷大佬互撕的時候得到的啓發。

他所畫的這個物品,他暫時命名爲炮託,其實並不是一個完整的柱子,而是從中間劈開的筒狀鐵柱,類似於後世收音機的伸縮天線,中間部分有一個轉輪機構,可以調整伸縮程度,劃分出若干個刻度,用以調整不同的炮口高低。

“戚都督,我非軍中之人,也不是很清楚眼下我軍各類火炮的射程,但無論如何,炮口高低一定是對火炮的射程和射角等方面有影響的。”高務實嘆了口氣:“接來下一段時間我可能比較忙,無法進行這一類型的試驗,只能提供給你這樣一份圖紙,至於製造和試驗等,就只能請戚都督自己進行了。”

戚繼光在軍事上的敏銳性是何等了得,這“炮託”的具體價值如何他現在無法空口斷定,但正如高侍讀所言,一定對射程等方面大有影響!

至於高務實表示沒有時間製造和試驗,他更是完全可以理解,畢竟人家現在已經是太子伴讀不說,本身也還在求學時期,無論再怎麼驚才絕豔,也不可能把精力過多的浪費在這些軍器之上——這東西又不能讓他金榜題名。

“此戚某分內之事,豈敢當高侍讀一個請字?高侍讀切莫如此說了,戚某實在慚愧。”戚繼光誠懇地說道。

高務實見天色有些轉陰,有些擔心待會兒會下雨,也就不再多言,把話題一轉,談到下一個類型。

“火槍——哦,我是說包括各種手銃在內的手持式射擊火器——不知眼下我軍的裝備水平如何了?”他本來打算以一個“火槍”代替,忽然想起明朝比較習慣於叫“銃”,所以臨時補充了一句。

這方面當然難不倒戚繼光,只見他如數家珍地道:“我大明火銃有很多種類型……”

然而,高務實這次卻直接打斷了他的話:“那些五花八門的東西就不要說了,戚都督,不是我詆譭歷代火器工匠們的才智,這些東西雖然有很多都頗有創意,但它們都有兩個問題。”

戚繼光稍稍錯愕,問道:“哪兩個問題?”

高務實面有憂色地道:“五花八門本身就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他稍稍一頓,道:“我記得戚都督你在教練軍中士卒習武之時,就曾經多次強調,臨陣作戰無須花招,必須講究實用,最好是一招制敵,是也不是?”

這的確是戚繼光訓練戚家軍的一個基本思路,所以他毫不猶豫地點頭道:“然也。”

“火槍也是一樣,最多有個兩三種型號就足以,可眼下光我知道的就有賽貢銃、連子銃、一窩蜂、雙槍、雙管槍、三管槍、四管槍……一直到十管槍,又有什麼三眼銃、三十六管銃等等,看起來倒是蔚爲大觀,可是真正實戰效果好的有幾樣?”

戚繼光苦笑道:“我們南軍比較偏愛鳥銃或者根據鳥銃改進的賽貢銃,北軍則更喜歡三眼銃,除此之外,也就一窩蜂還有使用,其餘那些……倉庫裡倒是不少,但平時很少有人願意用,有時候臨時應戰而武備不足,倒是會被拿出來裝點一下門面。”

高務實大搖其頭:“這些五花八門的火器,裝藥量各不相同,數量達到幾十種,哪個士兵記得那麼清楚?一旦作戰之時缺乏武器,隨便操着一件就得上陣,結果連裝藥量都記不準,這仗怎麼打?這也就罷了,它們的彈丸大小還不一致,臨時作戰難道還要分成幾十種彈藥和槍支來配套?槍彈不吻合又怎麼打?這簡直是災難一般的後勤體系。這些五雜百貨怎麼就沒通通撤了,只用那兩三種——就譬如戚都督方纔說的賽貢銃、三眼銃和一窩蜂?”

賽貢銃是大明對引進西方槍支進行仿造和改進之後的本土化鳥銃,從技術指標上來看,可以算得上世界一流,至於軍隊中批量裝備的製造質量,那個就不好說了。

三眼銃這個比較有名,很多明穿小說都仔細講過,就不提了,反正是一種中程火槍(按時代平均水準算),射擊完之後還可以當做冷兵器使,頗受粗獷豪邁的北方軍爺喜愛。

至於一窩蜂,那是個近戰火器,說它是槍甚至有些爲難,一次能射百彈,散佈面大,命中的機會多,而且輕巧靈便,士兵可用皮帶將其掛在腰間攜帶。以後世的眼光來看,像是個長得短而粗的一次性發射散彈槍。

其實從南北兩軍對於手持火器選擇偏好來看,北軍顯得比較奔放,打仗方式偏向於在中遠程先打一波火器射擊,然後抵近作戰則直接拿火器砸人;南軍則比較精細,火器就專攻火器,冷兵器就專攻冷兵器。至於那個一窩蜂,不妨將之視爲後世的手槍,只能近程作戰,當然由於這時代火器精度和威力都很有限,所以就做成了散彈——我打不穿你的身體,我就發射一大片,萬一打中你眼睛、咽喉之類的要害,不就賺了麼?

以長遠的眼光來看,南軍的作戰方式更加合理,術業有專攻麼。

不過由於熱兵器的發展需要一個過程,而這個過程如果沒有諸如穿越者之類的人爲干涉,可能需要一兩百年才能完全淘汰冷兵器,所以其實北軍的作戰方式也不能說沒有道理。

不過三眼銃這種產品在高務實眼裡肯定是過時貨,遲早他會搞出帶刺刀的步槍來替代。不過在這之前,需要火槍本身的熱兵器作戰能力得到提高,否則的話可能反而降低火力密度或者說彈丸瞬間投放量。

其實高務實覺得以戚繼光的軍事才能,不應該看不出這種弊端,所以纔有此一問。

戚繼光果然不是看不出問題,但他卻滿臉苦笑:“不瞞高侍讀,這個問題不光是我戚某人知道,天下數得着的諸鎮大帥誰看不出來?只是……說不得啊。”

第113章 世鎮的好處第035章 根源何在第118章 太子出閣(下)第177章 生擒炒花(完)第123章 準備回京(下)第070章 西北望第130章 開平潛流(上)第037章 你又是誰(4更破萬,大爆料)第038章 不是爲了忽悠第159章 會元之爭(上)第4更第145章 主考何人第155章 升龍,我的升龍第098章 貴州總兵(上)第261章 準備“私會”第124章 奉旨觀政(七)第292章 風聲鶴唳,所謀者誰?第107章 與衆不同(4更破萬)第008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009章 安陽之行(七)第094章 經濟控制(上)第214章 你即吾鄉(4更破萬)第206章 安南大清洗第004章 捉拿訟棍(上)第155章 青春叛逆[第4更]第065章 派系之爭(下)第042章 料人如神(上)第082章 寧夏之變(下)第164章 手長的優勢第025章 河運海運(上)第053章 君臣相商第096章 興趣培養(下)第136章 爲西南千秋永固!第260章 引蛇出洞第157章 人事調整(下)第185章 安南規劃!第110章 何時可以回京第067章 倒高風波(九)第112章 內閣的對賭第191章 副總兵人選第153章 太順利了!(4更破萬)第120章 己卯鄉試(上)第151章 絃歌雅意[第4更]第126章 俺答求封(七)第046章 冰底潛流(下)第113章 高戚之會(八)第280章 驚喜連連第050章 招降納叛(上)第120章 己卯鄉試(上)第031章 朝廷的事朝廷辦(上)第270章 你的時間不多了第071章 火藥遭掠案第208章 曹淦急報第048章 收個蒙古學生(3更破萬)第162章 廷爭狀元第029章 遭遇響馬(上)第056章 漠南之戰(六)第018章 香皂廠址(下)第014章 務實讀書(上)第110章 財帛動人(下)第008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109章 皇帝不擔心第071章 晴天霹靂啊第231章 會館夜話第032章 京師潛流(中)第003章 安排好的大功第140章 九邊有兵幾何第015章 劉項各有策(第4更)第009章 戚繼光的接任者第056章 漠南之戰(九)第030章 勇父悍子(下)第167章 定策(二合一)第115章 務實回京(下)第154章 皆大歡喜第281章 吃南掌,望暹羅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八)第059章 惟利不破(下)第225章 三策(上)第157章 人事調整(下)第144章 工匠學堂第018章 甥舅論隱憂第007章 朕有內幕消息第057章 支持(4更)第148章 謗君案(上)第061章 山中狼兵矯第189章 督撫相會(二合一)第018章 香皂廠址(下)第173章 將計就計(下)第102章 一擲千金(下)第069章 新君即位第157章 鄭鬆的決斷(4更破萬)第035章 陛見,廣西巡按第108章 關鍵在糧?第067章 倒高風波(六)第081章 內廷行走(上)第184章 變色龍第067章 決戰沙城(八)第155章 青春叛逆[第4更]第002章 王者歸來(下)第123章 聖眷太隆也麻煩第047章 未雨綢繆(中)
第113章 世鎮的好處第035章 根源何在第118章 太子出閣(下)第177章 生擒炒花(完)第123章 準備回京(下)第070章 西北望第130章 開平潛流(上)第037章 你又是誰(4更破萬,大爆料)第038章 不是爲了忽悠第159章 會元之爭(上)第4更第145章 主考何人第155章 升龍,我的升龍第098章 貴州總兵(上)第261章 準備“私會”第124章 奉旨觀政(七)第292章 風聲鶴唳,所謀者誰?第107章 與衆不同(4更破萬)第008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009章 安陽之行(七)第094章 經濟控制(上)第214章 你即吾鄉(4更破萬)第206章 安南大清洗第004章 捉拿訟棍(上)第155章 青春叛逆[第4更]第065章 派系之爭(下)第042章 料人如神(上)第082章 寧夏之變(下)第164章 手長的優勢第025章 河運海運(上)第053章 君臣相商第096章 興趣培養(下)第136章 爲西南千秋永固!第260章 引蛇出洞第157章 人事調整(下)第185章 安南規劃!第110章 何時可以回京第067章 倒高風波(九)第112章 內閣的對賭第191章 副總兵人選第153章 太順利了!(4更破萬)第120章 己卯鄉試(上)第151章 絃歌雅意[第4更]第126章 俺答求封(七)第046章 冰底潛流(下)第113章 高戚之會(八)第280章 驚喜連連第050章 招降納叛(上)第120章 己卯鄉試(上)第031章 朝廷的事朝廷辦(上)第270章 你的時間不多了第071章 火藥遭掠案第208章 曹淦急報第048章 收個蒙古學生(3更破萬)第162章 廷爭狀元第029章 遭遇響馬(上)第056章 漠南之戰(六)第018章 香皂廠址(下)第014章 務實讀書(上)第110章 財帛動人(下)第008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109章 皇帝不擔心第071章 晴天霹靂啊第231章 會館夜話第032章 京師潛流(中)第003章 安排好的大功第140章 九邊有兵幾何第015章 劉項各有策(第4更)第009章 戚繼光的接任者第056章 漠南之戰(九)第030章 勇父悍子(下)第167章 定策(二合一)第115章 務實回京(下)第154章 皆大歡喜第281章 吃南掌,望暹羅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八)第059章 惟利不破(下)第225章 三策(上)第157章 人事調整(下)第144章 工匠學堂第018章 甥舅論隱憂第007章 朕有內幕消息第057章 支持(4更)第148章 謗君案(上)第061章 山中狼兵矯第189章 督撫相會(二合一)第018章 香皂廠址(下)第173章 將計就計(下)第102章 一擲千金(下)第069章 新君即位第157章 鄭鬆的決斷(4更破萬)第035章 陛見,廣西巡按第108章 關鍵在糧?第067章 倒高風波(六)第081章 內廷行走(上)第184章 變色龍第067章 決戰沙城(八)第155章 青春叛逆[第4更]第002章 王者歸來(下)第123章 聖眷太隆也麻煩第047章 未雨綢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