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長空是很頭疼,可以說是頭疼大了。
他一隻在等待着鄭長生的信號,錦衣衛火器營三千多的主力部隊都在他的手中掌管着。
只有一個小隊,三百來人是鄭長生的貼身護衛。
可是呢,鄭長生在格家議事堂裡看到,張黑虎的邀請格家老祖的請柬的時候,就把這三百來人遣返到封長空的麾下了。
目前這個局面說白了,鄭長生還是有一定責任的。
就假如說,這三百來人的火器部隊,跟在鄭長生的身邊的話,怎麼着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吧?
可是鄭長生呢,也是他過於的自大。
說白了就是有點驕傲,但是兵家有云,驕兵必敗。
這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啊,這也是在後來,鄭長生無論到何種境地,身邊總有一個護衛隊三百人的存在的根本原因。
吃一塹長一智,如果不吸取教訓,那就是跟自己過不去。
鄭長生以爲,全局盡在掌控之中,他又是跟着格家兩千多名精銳的戰兵進入的龍潭虎穴。
到時候,一聲令下,內外夾擊,絕對是一個豐收的成果。
可是,還真是應了那一句話,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誰知道蒙古人拖巴幹率先發難啊?
這他孃的說白了就是一個地位高低引起的血案,要是張黑虎的觀禮臺不是因爲地勢的問題,一高一低的話,恐怕還真沒有這麼多的麻煩事。
隨着蒙古人的發難,這一系列的事情就像是多米諾骨牌似的,一個倒下,緊接着就是不可逆轉的倒塌。
......
......
封長空一直在等待着命令,只要是鄭長生的信號彈一起,他這邊就帶領着大軍,從四面合圍。
這早就是定下的策略了,可是就在鄭長生的信號還沒有發出的時候,事情卻發生了突變。
外圍哨探回報,在他們的外圍突然出現大量的人馬殺來。
而且數量最起碼在兩萬人以上,這可把封長空給驚呆了。
奶奶的,這什麼情況?
彌勒教怎麼會突然一下子來來這麼多的“援兵”呢?.
裡面的情況早就探查清楚了,所有的逆匪都聚集在一起,準備召開彌勒教的盛典呢。
這兩萬多的“援兵”是哪裡來的?
這不是見鬼了嗎?
他的腦海裡的第一印象就是,鄭長生的天字二號情報組有問題了。
要不然,不會連這麼重大的情報都沒有報上來。
怎麼辦?怎麼辦?
這是他腦子裡面的最需要解決的問題。
要說他對永和伯鄭長生還是信任的,他訓練出來的火器部隊,雖然在訓練的時候所向披靡,但是,那畢竟是演武,沒有真刀實槍的幹。
都是大明自己人,再怎麼着也不會出現生命之憂的。
這一次面對的可是實打實的敵人,而且是兩萬多人的兵馬。
這戰鬥力,還能用平時演武的情況來衡量嗎??
封長空畢竟還是沒有經過真正的熱武器對陣冷兵器的戰爭。
真是他的思維都侷限在冷兵器時代的方法了。
兩萬多人馬,這是什麼概念?
有一句俗話說的好,兵馬過千,性命攸關,兵馬過萬覆巢完蛋。
敵方一下子來了兩萬多人馬,這能是區區幾千火器營能夠抵擋的嗎?
萬一要是被包了餃子,不說他們全部戰死了,恐怕就連永和伯鄭長生他們也性命不保啊。
於是他傳令,所有的人馬,都往他這方面靠攏。
鄭長生是統帥,可是他的指揮權交給了封長空,這也是弊端之一。
封長空考慮的是有點多,思維也是有點僵化,可是這可苦了鄭長生了。
他把人馬都調集倒正面,迎接這突如其來的兩萬人馬了,把鄭長生這一方面就撂下了。
當然,這也有封長空的考量。
封長空也是讀過兵書戰策的,,,他也懂得與其斷其十指不如重傷其一指的,集中優勢兵力滅其所有的方法。
鄭長生雖然是皇帝陛下受寵之極的重臣,可是跟一場戰役的勝負數千人乃至上萬人的生死來說,他選擇了大多數。
另外,鄭長生的身邊畢竟跟隨着格家的精銳戰兵兩千多人。
沒有那麼容易就一敗塗地的。
封長空現在是頂着所有壓力,抱着將在外軍令有所不授的理念來迎敵的。
話說,這兩萬多的兵馬來者爲何?
不是別人,正是北部天王吳勉。
吳勉這一次的虧可算是吃大了,不僅連親弟弟吳黎的命都搭上了,就連他的寶貝兒子吳南笙也是下落不明。
他的兒子就這麼平白無故的消失了。
這你說上哪裡說理去?
爲此,他把跟隨在兒子吳南笙身邊的十幾個護衛,一股腦的砍了腦袋了事。
連小主人都守護不好,要你們有什麼用?
要說他的親弟弟吳黎就死在他的面前,他雖然傷心,可是也沒有得知兒子不見的時候傷心。
兄弟死了就死了,雖然是一幕同袍可是也沒有自己的種來的重要。
以他的估算,,,兒子恐怕也是凶多吉少。
雖然他不知道兒子爲什麼會就這麼憑空裡不見了,但是他可以推測的出來,是一個什麼結果。
報仇,是吳勉心頭的第一想法。
是以,他從鄭小刀和鄭小斧的亂石襲擊中逃生之後,就下令徵集所有大山中的信奉他的侗民戰兵。
上到白髮蒼蒼的老人,下到十來歲的孩童。
全部帶上傢伙集結起來,直奔格家尋仇。
此仇不報,誓不爲人,這是吳勉對着皇天后土發下的誓言。
大隊人馬在殺奔雲臺三寨的途中,他就已經得到消息了。
格家老祖連同格吉魯帶着兩千精銳,前去參加彌勒教的盛典去了。
要說,吳勉但凡是頭腦清醒一點的話,趁着格家雲臺三寨空虛,無人主事的時候,殺一個回馬槍。
那絕對是能夠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可是被仇恨衝昏了頭腦的北部天王吳勉,直接帶着重新集結起來的大軍,兜着屁股就追殺過去。
這一頭跟封長空的軍隊撞上了。
人吶,遇事千萬不要衝動,三思而後行,這是老古語,但也是無數先賢智者總結下來的至理名言。
可是吳勉卻偏偏逆而行之,這也是他悲劇的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