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洪承疇來了

這些被救的民衆,回到家鄉的同時,也把朝廷這一次對待於家軍的做法都帶回了各地,有心無心的大肆散播了出去,聽聞於孝天如此忠義,卻遭到了朝廷如此對待,各地民衆都對此事是憤憤不平,覺得這件事朝廷做的實在過分之極。

緊接着他們便聽聞到了於孝天告天下書,要進京清君側的檄文,將近期這些爛事,都一股腦的推到了朝廷之中那些官員身上,說要入京將這些奸佞之徒盡數剷除。

普通民衆是不會深思的,當然對內幕不會了解,從他們往往只看事情的表面,說白了就是很容易被矇蔽,只從他們所瞭解到的事情上看,這次於孝天乃是被逼無奈纔會做出如此之舉,朝廷也算是咎由自取,活該被於家軍打入京師。

所以北方民衆對於於孝天此舉,絕大多數人持支持的態度,當然也有一些讀書人,認爲於孝天這麼做,實在是大逆不道之舉,乃是僭越,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就算是朝廷有錯,你於孝天也不能如此囂張,居然要領兵攻打京城,所以一些人對於孝天這麼做是持着反對態度的。

但是整體上來說,絕大部分普通百姓,對於孝天這麼做是拍手稱快,認爲大明時下局勢之所以如此不堪,確實是這些奸臣的錯,於大帥要入京清君側,就可以還天下一個清明,所以他們巴不得於孝天趕緊打入京城,把這些奸佞之徒都盡數剷除方纔大快人心。

如此一來,各地官府因爲民心的問題,對於孝天此次興師討伐朝廷,也都大多處於觀望態度,紛紛私下裡發表一些言論,議論這一次於孝天這麼做的後果。

當然許多當官的也是在觀望風向,因爲他們從收集到的消息來看,發現於孝天麾下的於家軍當真是太厲害了,十萬建奴大軍在區區三萬多於家軍面前,居然被打的灰飛煙滅,這已經是相當不可思議的事情了,大明什麼時候出了這麼一支能打的兵馬?

可是更不可思議的是接下來朝廷想要趁機滅掉大戰剛過的於家軍,結果沒成想兩路官軍,都又被已經剛剛經歷一場巨戰的於家軍給差點全滅。

這一下所有人聞聽消息,都感到徹底震驚了,於家軍這麼能打,還有誰能是他們的對手,接下來於孝天發檄文要入京清君側,幾乎大部分人都不看好朝廷官軍這邊,認爲於家軍既然如此能戰,那麼攻入京師也不見得是在癡人說夢。

更何況他們聽聞於家軍在這段時間大肆在天津衛和通州等地招兵買馬,擴充了大批兵員,使之總兵力達到了空前的十萬餘人(其實沒有這麼多,只有七萬人左右,大部分是新編的新兵營),這一下許多人都認爲,恐怕是要變天了。

現如今於孝天招兵根本不是難事,他剛剛率軍大破建奴大軍,拯救了無數民衆,可以說聲望在這個時候,已經是如日中天,更何況現在山東京畿一帶被建奴肆虐蹂躪,各地百姓可以說是民不聊生,與其在家等死,倒還不如投軍吃糧,也能混個半飽。

所以人們纔不管於孝天是不是逆臣賊子,只要於孝天管飯,那麼自然有人願意跟他幹,所以沒用多長時間,各地聞訊的民壯,便涌向了各處於家軍的募兵點,使得於家軍在很短的時間裡,就招募起來了大批新兵。

而且於家軍這還是挑挑揀揀的結果,一些不適合的投軍者,他們根本沒有接收,而是發給了幾斤糧食,直接將他們遣返回鄉,否則的話,於家軍完全可以招募起來更多的兵員。

朝廷這個時候下旨廣招天下兵馬入衛勤王,山東顏繼祖跑的夠快,結果帶着山東兵馬奔到通州,一戰既潰,連顏繼祖都被於家軍給生擒活捉了去,這一下北方几乎沒有人再敢領兵跑去勤王了。

沒兩天時間於家軍攻入京師的消息便迅速的在北方傳開,隨即整個京師便被於家軍徹底控制,但是和這個消息一起傳出的是,於孝天入京之後,並未引兵進入皇宮,只是如他檄文所述,入京之後搜捕了楊嗣昌、高起潛等人。

這麼一來,有些人便改變了以前的想法,認爲於孝天並非是要篡位改天,而是確實想要清君側,改變目前朝廷的格局,這就讓許多官吏們的心思又開始活泛了起來。

這種機會可不多,任誰都看出來,如果這一次於孝天清君側成功的話,那麼未來很多年,於孝天肯定權傾朝野,成爲大明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物,甚至於權勢將會超出當年的魏忠賢也說不定,這個時候如果能抱住於孝天的大腿的話,那麼未來說不定他們也可以飛黃騰達。

這麼一來許多原本來準備起兵北上入衛勤王的一些官員,立即就偃旗息鼓了下來,不再開口閉口的說什麼勤王的事情了,而是轉而再次開始觀望風向。

其中當然包含了山西吳甡派出的那批官軍,這兩萬山西官軍,分兩路朝京師進兵,當得知京師被叛軍所克之後,一是懾於叛軍的戰力,二是感覺着天下風向搞不好要變,所以兩路兵馬,都縮了回去,各自找了個相對安全的地方駐紮了下來。

但是於孝天這等做法,無疑也觸動了相當多文官們的神經,大明自太祖朱元璋立國之後,二三百年來,便一直奉行以文抑武的政策,從來武將見文官自降三級,雖然這些年因爲連年用兵,朝廷寬縱武將,使得這些年來武將地位有所上升,但是不管怎麼說,現在主事的還是文官。

可是現在突然間福建總兵於孝天這個丘八,居然敢打出清君側的旗號,率兵殺入京師捕殺朝官,這如何了得?文官豈能讓這等丘八騎在頭上拉屎?

所以當即便有不少文官勃然大怒,紛紛叫囂着要起兵平叛,但是這種聲音,也只是雷聲大雨點小,這些文官也就是叫喚叫喚罷了,他們當然知道於孝天麾下的於家軍不好惹,十萬建奴大軍都不是於家軍的對手,就他們糾集起來一些雜牌軍烏合之衆,就算是跑京師也是給人家送菜。

但是唯有一人卻有這個膽子,那正是目前的三邊總督洪承疇,洪承疇這些年來一直在領兵爲朝廷清剿流民軍,而且用在陝西募集的陝兵,操練出了一支雄兵,對流民軍這些年來屢屢用兵,可以說是勝多敗少,也着實爲朝廷剿滅了大批的流民軍。

而且洪承疇此人膽大心細,手腕很硬,當年他在楊鶴手下聽命的時候,楊鶴主撫,但是他卻並不贊成楊鶴的主張,對於投降的流民軍敢於殺降,這些年來死在他手中的流民軍起碼超過數萬人之多,所以說洪承疇絕對算是大明這個時代文官之中,有膽有識之人。

也正因爲洪承疇敢殺,後來又降清,毀掉了他一世英名,在後世天朝歷史上從來是被當做反面人物進行評判的。

但是在這個時代,洪承疇目前爲止,絕對算是大明的能臣,非常受崇禎的信任,而且在朝野之中,都享有盛譽。

洪承疇本來前段時間一直在追剿李自成和張獻忠、老回回、羅汝纔等流民軍,這一兩年來,已經有數股流民軍被他剿滅,而且近年來隨着楊嗣昌提出四正六隅的策略之後,各地官軍開始協調對流民軍進行清剿,使得大明的形勢逐漸好轉,流民軍開始逐漸被壓縮回了陝西,並且逐步的被擠壓到了山林之中,有苟延殘喘的態勢,只要官軍再加把力,那麼便有希望將這些大股的流民軍給剿滅。

李自成這時候已經被趕得雞飛狗跳,幾萬人的規模被洪承疇追殺的僅剩下了數百人逃入到了商洛山中,而張獻忠也被趕入到了四川境內,堵在了山裡面眼看着也是沒多少蹦躂的機會了,另外羅汝才也被擠在了陝西、河南、湖廣、四川交界的山中,眼瞅着也沒往日那麼囂張了。

所以洪承疇感覺這一次差不多總算是能把流民軍給解決了,可是沒想到偏偏去年秋天建奴大軍又一次南下破關而入,大掠京畿一帶,並且南下兩千裡,直入大明北直隸、山西、山東腹地,導致北方局勢頓時惡化。

朝廷當時便下旨要他和孫傳庭儘快解決掉李自成張獻忠等流民軍,率師北上入衛京師,洪承疇下了狠力氣,對李自成等流民軍展開了一場大規模的追殺行動。

時至十二年春的時候,眼瞅着他便要大功告成,可是卻聽聞朝廷命他立即集結兵力北上入衛,因爲濟南府被建奴攻陷,整個北方局勢糜爛到了極點。

於是洪承疇只得無奈之下,放棄了對李自成最後的清剿,着令各部官兵朝潼關集結,並且命孫傳庭隨軍前往,準備出潼關北上入衛。

但是洪承疇還沒有來得及率部出潼關,便又得到消息,說福建總兵於孝天率兵突然北上攻佔了天津衛,直接威脅到了京師的安全。

洪承疇聞之大驚,大罵於孝天乃是一個叛逆之徒,選擇在這個時候謀反作亂,於是他加緊調兵遣將出潼關趕往京師。

但是數萬大軍分部在陝西各處,想要一下集結起來,以這個時代的行軍速度和物資籌措的速度,對於原本已經快要赤地百里的陝西來說,無疑是非常困難的事情,雖然洪承疇心急如焚,但是官軍始終無法迅速集結到潼關一帶,於是洪承疇只得先率領兩萬洪兵精銳,先行出潼關,渡黃河趕往京師。

而他命孫傳庭在潼關收攏剩餘的兵馬,隨後速速趕往京師入衛,可是在路上,他又聽到消息,說於孝天此次入天津衛,並非是要謀叛作亂,而是冒死抗旨要在天津衛堵截入犯的建奴大軍,與建奴大軍要在天津衛一帶決死一戰。

這一下洪承疇有點糊塗了,對於朝廷這兩年來一直忌憚於孝天的事情他是有所耳聞的,而且他也知道朝廷有計劃在剿滅了這些流民軍之後,便集結兵力南下福建,準備將於孝天所部討滅,爲此他甚至已經提前查閱了有關福建一帶的地形人文等資料,還着人準備了福建的地圖,因爲他認爲一旦朝廷要是對於孝天用兵的話,很可能還會調他前往主持大局,所以洪承疇這段時間閒暇的時候,便提前未雨綢繆做一些準備。

另外他也蒐集了一些有關於孝天兵力的情況,知道於孝天麾下擁有重兵數萬,而且還擁有大明最強悍的水師力量,對於如何剿滅於孝天,他是有很大的顧慮的。

(再次感謝大漠笑春風和gzg1972朋友的打賞!順便再求幾張月票成不?)

第132章 險象環生第29章 大禮第236章 休戰第242章 一籌莫展第193章 熊文燦的命運軌跡第169章 褚彩老的特使2第314章 官府動向第80章 三十二磅卡隆炮第227章 對攻1第7章 風頭不妙第167章 意外消息第57章 夾生飯第152章 敵援分至第112章 新任知州第57章 聞警第210章 方安的決心第120章 有苦自知第85章 實戰是最好的訓練第103章 降卒第39章 鐵範鑄炮第142章 羣狼戰術第2章 先下手爲強第225章 手榴彈的正式登場第273章 熊文燦的小動作第317章 火炮升級2第194章 圖謀遏制第200章 挖坑第66章 整治第144章 遇敵第12章 軍令狀第142章 羣狼戰術第193章 衆賊聚會第170章 談判第43章 試炮1第28章 螳螂捕蟬2第199章 應戰第35章 人力困境第133章 逼迫投效第123章 船速十節第86章 決戰南門3第92章 過街老鼠般的鄭一官第287章 再臨淡水4第167章 意外消息第180章 還以顏色第4章 以下犯上第125章 牢騷滿腹第132章 褚彩老第168章 褚彩老的特使第270章 對手相見第107章 討平福王第133章 致命一擊第67章 獻門第98章 後路被抄第264章 赴約第253章 何去何從第148章 小有建樹第246章 分兵第102章 開拔第253章 黑旗第182章 再見南日島第6章 錢鬆故去第30章 高歌猛進第157章 再巡淡水第280章 軍火生意的暴利第91章 武力震懾第164章 窮書生1第147章 進佔芝罘灣第191章 有限反擊第86章 決戰南門3第35章 人力困境第27章 血色大海第76章 途遇同行第83章 良臣碩鼠第84章 築路工程開始第4章 副將第111章 獎勵第184章 接應來遲第45章 茂盛源第176章 意外的襲擊第80章 荒唐一夜第28章 螳螂捕蟬2第230章 揮師泉州灣第141章 飛剪船第205章 束手就擒第75章 狼牙步槍第270章 親自上陣第99章 惡鄰登門第100章 接觸第283章 責任第225章 手榴彈的正式登場第209章 灰飛煙滅第58章 特務頭子第173章 趕盡殺絕第100章 反客爲主第159章 孫撫臺第97章 高歌猛進第104章 天生反骨第27章 獻策第118章 新條件第24章 一籌莫展
第132章 險象環生第29章 大禮第236章 休戰第242章 一籌莫展第193章 熊文燦的命運軌跡第169章 褚彩老的特使2第314章 官府動向第80章 三十二磅卡隆炮第227章 對攻1第7章 風頭不妙第167章 意外消息第57章 夾生飯第152章 敵援分至第112章 新任知州第57章 聞警第210章 方安的決心第120章 有苦自知第85章 實戰是最好的訓練第103章 降卒第39章 鐵範鑄炮第142章 羣狼戰術第2章 先下手爲強第225章 手榴彈的正式登場第273章 熊文燦的小動作第317章 火炮升級2第194章 圖謀遏制第200章 挖坑第66章 整治第144章 遇敵第12章 軍令狀第142章 羣狼戰術第193章 衆賊聚會第170章 談判第43章 試炮1第28章 螳螂捕蟬2第199章 應戰第35章 人力困境第133章 逼迫投效第123章 船速十節第86章 決戰南門3第92章 過街老鼠般的鄭一官第287章 再臨淡水4第167章 意外消息第180章 還以顏色第4章 以下犯上第125章 牢騷滿腹第132章 褚彩老第168章 褚彩老的特使第270章 對手相見第107章 討平福王第133章 致命一擊第67章 獻門第98章 後路被抄第264章 赴約第253章 何去何從第148章 小有建樹第246章 分兵第102章 開拔第253章 黑旗第182章 再見南日島第6章 錢鬆故去第30章 高歌猛進第157章 再巡淡水第280章 軍火生意的暴利第91章 武力震懾第164章 窮書生1第147章 進佔芝罘灣第191章 有限反擊第86章 決戰南門3第35章 人力困境第27章 血色大海第76章 途遇同行第83章 良臣碩鼠第84章 築路工程開始第4章 副將第111章 獎勵第184章 接應來遲第45章 茂盛源第176章 意外的襲擊第80章 荒唐一夜第28章 螳螂捕蟬2第230章 揮師泉州灣第141章 飛剪船第205章 束手就擒第75章 狼牙步槍第270章 親自上陣第99章 惡鄰登門第100章 接觸第283章 責任第225章 手榴彈的正式登場第209章 灰飛煙滅第58章 特務頭子第173章 趕盡殺絕第100章 反客爲主第159章 孫撫臺第97章 高歌猛進第104章 天生反骨第27章 獻策第118章 新條件第24章 一籌莫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