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不想去日本的李景隆

bookmark

第126章 不想去日本的李景隆

迎着東方的朝陽,大明帝國京師的官員們集體徒步出動。

朱棣一個人走在最前面,他穿了件繡有日月星辰山龍等物的玄衣黃袍,頭戴十二旒通天冠,腰間繫着玉帶。

與平常燕居常服的打扮不同,此時的朱棣,周身彷彿有無形的帝王威嚴,就連那些跟在後面手持各種物品的太監,也不由自主地遠離了幾分。

大祀壇,建於正陽門外,鐘山之陽。

圜丘大祀壇是雙層結構,第二層方圓七丈,高八尺一寸,第二層通往第一層有四條階梯,每個階梯都是九階臺階。

第一層,則是在中間方圓七丈的基礎上,額外拓展了五丈,同時無論是磚石還是闌干,都用黃色琉璃建造而成。

好在今天的天氣並不算炎熱,迎着朝陽反而有些微醺的暖意。

但即便如此,從皇城的洪武門到南京城的正陽門,繼而來到大祀壇的短短几里路程上,依舊有年老體衰或是身體虛弱的官員掉了隊,不得已被收攏起來休息。

等隊伍艱難捱到了正南的大祀門,此時隊形已經散亂的不成樣子了,官員們再也沒有了平常頤指氣使的官威,或是腆着肚子或者扶着膝蓋,一個個氣喘吁吁累的不成樣子。

“這個局,無、無解。”

如此一來,化肥仙丹的價格,必然也就降了下來。

“他們,都、都想讓我去送死。”

“什麼?”

旁邊人好奇的問。

這件事,也很快成爲了南京城裡婦孺皆知的大新聞,很多人每天都專門跑來東郊大祀壇,雖然只有官員才能入內,但架不住衆目睽睽,沒人敢在裡面搞鬼的。

而大皇子則就此提議,朝廷要擴建水師、碼頭、船廠,並招募更多的水手、工匠,來出海獲取煉製化肥仙丹的各種材料。

消息很快像是長了翅膀一樣傳播出去,而這時,輪到茶樓上的幾人呆住了。

說完,他又喝了口悶酒。

百官稍歇,還沒有恢復多少體力,便被告知準備參加祭祀。

朝廷各部門的官員,聽到這個消息後,頓時欣喜若狂。

衆臣聽得朱棣的話語,皆是暗暗在心裡翻了個大大的白眼,但臉上卻依舊錶現出一副恭敬的模樣。

而且,袁真人還說,在海外更遠處,有記載說明煉製化肥仙丹的各種材料,都會分佈在哪裡的海島上。

這仙人,看着挺眼熟?

我是不是在哪見過?

詔獄,值房。

“給、給我喝,我、我、沒、醉!”

“這世界上還真有仙丹啊?”

朱高煦得了獄卒的消息,趕來值房。

“大祀儀式開始!”

“對啊!如此一來,咱們窮翰林以前那些借的那些錢,也可以不靠俸祿慢慢賺回來了!”

顯然,這也是道衍計劃的一部分。

官員們聽說,皇帝之所以要扣除下個月的俸祿認購大明國債,便是因爲要建設煉製化肥仙丹的工坊需要錢,而全體官員因爲爲建設化肥仙丹工坊出了錢,所以每個人都根據官階不同,擁有這個工坊煉製化肥仙丹所產生的收益!

這個消息甫一傳出,便起到了石破天驚的效果。

看到皇帝和大皇子等主持這次演示的人都這麼有信心,百官中心存疑惑的,也都埋在了心裡。

“你又沒有官身進不去,在外面扒望什麼?”

百官看起來,只是尋常雕刻的仙風道骨的仙人模樣而已,並沒有什麼特別的。

仙人的雕像出現在大祀壇的中間。

“朕今日召集諸卿過來祭祀,便是要向降下仙方的仙人祈佑!”

“他們在說什麼?”

這位主事問的話,不是毫無緣由的。

“真的假的?莫要隨意誆騙我們。”

好歹是做了這麼長時間的獄友兼同學,此時的朱高煦看着李景隆,倒也沒有那麼的不順眼了。

朱高煦甕聲問道:“不就是作爲主使出使日本嗎?怎麼愁成這樣?”

“沒想到陛下如此英明神武!”

按大明的制度,凡是祭祀制度,都是領於太常寺而屬於禮部,以圜丘、方澤、宗廟、社稷、朝日、夕月、先農爲大祀,太歲、星辰、風雲雷雨、嶽鎮、海瀆、山川、歷代帝王、先師、旗纛、司中、司命、司民、司祿、壽星爲中祀,諸神爲小祀。

就像是唱元曲的戲子挨個粉墨登場一般,起承轉折都在皇帝這個戲班子主人的掌控之中。

www⊕ тт kān⊕ C○

皇帝愛祭祀哪個就祭祀哪個,先讓我歇會兒再說。

“請張、袁兩位真人,當衆演示化肥仙丹。”

他頓了頓道:“如此,方可在仙人的見證下,驗證仙丹的效果。”

“你怎麼醉成這樣?”

至於有一天在詔獄裡負責運送物資,更是壓根就沒照過面。

“怎麼可能有假?整個南京城裡都在傳!”

先以夏原吉爲靶子,讓百官羞愧,繼而宣佈消息引發震動,隨後便是長途跋涉,讓這些帝國的政治精英們在路途和烈日下變得疲憊不堪,繼而喪失思考能力。

朱棣難得地對百官表現出了人文關懷。

而種子也都是相同的,同樣品種蔬菜的種子,被隨即播撒在了不同的田裡。

“居然能夠拿回比自己認購出去大明國債更多的收益?這簡直是老天開眼啊!”

所有祭拜者都朝着那個仙人雕像行禮祈禱。

“這你就想簡單了。”隔壁桌的老頭嘬了口酒,“即便是真有這種仙丹,又真的起效果,也輪不到咱們平頭老百姓用。”

十日後,南京某處茶樓。

如果他能翻出那張全城大索時的畫像,或許就能瞬間想起來,這個仙人五官的樣子究竟是照着誰雕刻的了。

洪武二十一年的時候,大祀壇後面增修了壇壝,外壝東南鑿了二十多個半地下的池子,冬月裡鑿冰,蓋上茅草等物起來,以供夏秋祭祀之用。

朱棣彷彿不是數個月前還沒渡江時,一頓飯要吃八個小孩的殺人屠夫燕王,而是如同堯舜那般的聖主明君!

在這種全體官員狂歡的環境下,大皇子說,袁真人上書聲稱,自己曾經在海外遊歷時,發現過煉製化肥仙丹所必需的主材料。

開闢出來的農田不大,前後不過幾丈長寬,但卻都是同樣的土壤,稍有農耕經驗的人一眼看去,便知道確確實實在土壤、光照上都是沒差別的。

“今日祭祀的是什麼仙人?”

而就在外面的世界處於一片狂歡的時候,詔獄裡的某些人,心情卻不太好了起來。

然後,就是各部門留下三個倒黴蛋,隨後浩浩蕩蕩地回到南京城,該幹嘛幹嘛。

“別喝了。”

隨後是一系列繁瑣而冗長的步驟,最終這個祀臺上面升起了嫋嫋香菸。

“哈哈哈……那當然,我朝聖君豈能與尋常凡夫俗子相提並論!”

“我、問、問過日本的局勢了。”

同桌的另一人答道:“誰知道呢,希望這是仙人降下的福澤吧,有了化肥仙丹,畝產真的能翻倍,不知道能養活多少人呢。”

可惜,童信雖然眼神好使,記憶力卻只是普通人水平,之前在秦淮河畫船上對着姜星火匆匆一瞥的事情,早就讓他忘在了腦後。

這次,張宇初和袁珙兩人的手裡,不再是那種裝在盒裡的精緻丹藥了,而是同樣色澤、氣味的巨大丹藥,兩人當着百官的面,用小型的石磨碾碎,隨後均勻地播撒在十餘塊農田裡。

而且這件事情傳得越廣,他們就越覺得,當初沒有在大祀壇頂撞陛下真是太對了!

得到了實惠的袞袞諸公,幾乎是一一種大明開國以來從未見過的高效率,全體贊成了大皇子的提議。

“不,你、你不懂。”

一進去,就聞到了濃重的酒氣,而且發現李景隆已經喝得面色彤紅,距離酩酊大醉也不遠了。

他們原本以爲下個月的俸祿已經打水漂了,卻沒有想到陛下僅用一句話,便讓他們免於這種處境了!

對於他們這些普通平頭老百姓而言,只要不是貴的離譜,能夠增加畝產量,多攢一些糧食提前預防災荒,自然再好不過。

“怎麼了?”李志剛壓下想要打嗝的慾望,出聲問道。

“陛下體恤諸公辛苦,特命每人準備酸梅湯一碗。”

大祀門有三道石門,分別是中神道、左御道、右王道,而步廊則是直接通往大祀殿的兩廡,因此,穿過了大祀門後,五品以上的中老年人,就紛紛坐在了步廊的直條座上不願意起來。

“竟是如此,那我可得去東郊大祀壇看看。”

不僅如此,而且還能獲得不知道多少倍的收益。

一時間,大街小巷議論紛紛,在官員們刻意的輿論引導下,無一例外的全部稱讚當今聖君的賢德仁厚!

而今天,既然說是祭祀仙人,可似乎哪樣都不靠?

“本官也不清楚。”李志剛搖了搖頭,“陛下只讓按大祀的禮節準備,其餘的一概未曾告知。”

周圍官員疲憊至極,端着酸梅湯便已是天大的幸福,壓根就無暇再想這些了。

於是,計劃持續五年的撥款造艦項目,就這麼上馬了。

畢竟,你質疑夏原吉無所謂,夏原吉不會砍你,但是你質疑皇帝,皇帝真的會砍伱。

當朱棣來到大祀壇的廣場的時候,這裡已經聚集了密密麻麻的文武羣臣,朱棣看了一眼周圍的環境,滿意地點了點頭。

祭祀儀式結束,就在大祀壇這裡,朱棣繼續宣佈道。

仙丹產量高了,如果朝廷想要多收糧食賦稅,那就需要更多民衆的生產活動參與其中,從而利用化肥仙丹使得生產效率提升,糧食產量自然也能夠增加,給國家繳納的賦稅也就多了。

唯有遠處手持一張牛角大弓正在戒備的忠義衛指揮使童信,看着這雕像卻皺了皺眉。

皇帝已經做到了這個地步,再上去質疑,那就純粹是不要命了。

老頭嘆息着回答:“總該先輪到皇帝、諸藩、勳貴、百官來先用的,普通平頭老百姓,怎麼可能買得起。”

“爲何?”

至於原因,則簡單明瞭——這片土地所有農耕要素都一樣!

如此情況下,只要能夠讓這些莊稼發芽,並且還能活下來的話,施加了化肥仙丹的農田和沒有施加化肥仙丹的農田,簡單對比,就能得出結論。

老PUA大師了。

“發生甚麼事了”

此時的大祀殿前廣場十分空曠,除了民間所謂的“御林軍”,也就是錦衣衛、金吾衛、忠義衛,便只剩下文武百官以及一些負責輔助事宜的宦官。

緊接着,第二道聖旨就傳了下來。

“隔壁李老太太的孫子是當官的,他親眼看到,蔬菜長得比人都高!”

而且,即便真的有大量仙丹出現,也必定被掌握在最高層手中,以至於根本沒有普通人什麼事。

朱高煦劈手奪過對方的酒壺。

不過,這樣反倒讓衆人放心許多。

“我出詔獄,就,死、死定了。”

這世界上哪裡會存在仙丹,即便是有,要說這個世界上最有資格享受之人,恐怕也只有皇帝了。

就像是姜星火前世的一句話一樣,早買早享受,晚買享折扣。

李景隆正鬱悶地大口喝着酒。

往後,有着六部和各個機構每日抽調人員的監督和記錄,這便是任誰來了,也說不出過程造假的。

如今就派上了用場,隨着宮人們的忙碌,一碗碗帶着冰塊的酸梅湯,就發到了官員們的手中。

等人羣走得近了,茶樓裡的人方纔聽到。

李景隆直接倒頭埋在了自己的臂彎裡,扭着臉頰衝着對方說道。

聽了老頭的解釋,衆人也是明白過來。

“陛下旨意,五品以上官員可至步廊休息,整理衣冠,準備參加祭祀。”

當時不知道這種材料的珍貴价值,如今建議爲了擴大化肥仙丹的煉製產能,朝廷應該派遣水師前往探索。

只見這仙人雕像雕刻成了身着玄衣,頭戴道冠的形象,雕像雙目微閉,眉宇之間透露着一股淡然和超脫世俗的氣息。

而很快,宮裡又傳來了更加勁爆的消息。

若仙丹真的有作用,必然會受到最高層的重視,屆時,肯定會想辦法增加產量。

一名主事,勉力湊到禮部尚書李志剛的身前。

朱棣緩步來到第二層臺階前,居高臨下地俯視衆生。

而這碗酸梅湯,便是給的一點小甜頭。

諸公閒了下來,終於有心思琢磨一下今天的事情,而有心人,自然琢磨出了不對的味道。

一人問道:“這所謂的化肥仙丹,真的有效果嗎?”

在這些祭祀中,需要皇帝親自祭祀的,無非就是天地、宗廟、社稷、山川,若國有大事,則或親自祭祀或命官祭告,至於所謂的中祀小祀,則都是遣官致祭。

“李尚書。”

他們之間的區別,便是有的農田沒有撒上化肥仙丹,而有的農田撒了。

官員們對皇帝陛下之前的一點微不足道的不滿意,全都轉化成了感恩戴德。

“化肥仙丹起效果了!”

今天的一切,似乎太像是彩排好的劇本了。

一尊白玉雕像被揭開罩在上面的絲綢。

而就在衆人談論這個南京城裡最熱門的話題的時候,遠處,卻忽然像是颳起了風暴一般,一羣人密密麻麻地在街上涌動着,而且他們似乎還在熱烈地討論着什麼。

鬼神之說,都是用來愚民的,大臣裡面信這一套的,也不是沒有,但是數量沒那麼多。

“沒、沒人,能、能幫我。”

朱高煦自然對此時日本的局勢一無所知,但看李景隆這副鬼樣子,也曉得應該對大明的態度是不太美妙的。

於是,朱高煦開口問道。

“你要後天纔出發,明天便是姜先生講課的時候了,你爲什麼不問問無所不知的姜先生該怎麼呢?”

(本章完)

第246章 理由【求月票!】第204章 替姜聖消災解難【求月票!】第205章 父與子【求月票!】第321章 滅門第445章 嬗變第361章 決戰【12萬字大章求月票!】第220章 徵遼餉?徵麻餉!【求月票!】第298章 懾服第254章 最後一課【求月票!】第144章 當衆訓斥日本天皇第21章 生產力就是種植糧食的能力第504章 九邊第144章 當衆訓斥日本天皇第140章 第一步就出了岔子第360章 交兵【72K大章求月票!】第261章 兼併?不【求月票!】第213章 改革科舉制度【求月票!】第308章 一躍第415章 救命【求月票!】第40章 于謙分魚,稱量天下第547章 市舶第75章 夏原吉的不屑(求首訂!!)第242章 只需姜先生略微出手【求月票!】第10章 君不見第190章 地主 佃農 自耕農第524章 規劃第358章 與共【7K大章求月票!】成績彙報兼更新說明第512章 思潮第289章 飛天第164章 再來一次玄武門?第41章 新獄友登場第435——436章 抉擇第312章 風起第331章 起火第315章 雨落第326章 暴斃第172章 地球儀第185章 大明大使館 領事館制度第415章 救命【求月票!】第181章 倖存倭寇的再博弈第57章 免蘇鬆嘉湖的賦稅?第180章 《大國博弈學》第151章 ‘倭寇分銀’博弈模型第278章 授業【第二更求月票!】第39章 朱棣:朕絕不允許,于謙再被冤殺!第503章 京營第316章 四書第91章 燕軍扛纛,朱高煦是也!第224章 SWOT版考成法【求月票!】第494章 周王第219章 鴨城風雲:黃五郎和王麻子【求月票第39章 朱棣:朕絕不允許,于謙再被冤殺!第4章 固國不以山溪之險第344章 弒神【結婚了74k大章慶祝】第217章 滿本都寫着兩個字:吃人!【求月票!第461章 誤會第458章 假賬第506章 棱堡第37章 無恥到李景隆自愧不如第393章 空戰第97章 道衍來信第256章 農業國的生產【求月票!】第474章 求見第471章 伏擊第6章 糾結的朱棣第5章 黑衣宰相第340章 拂袖【第一更求月票!】第327章 馭龍七月更新計劃兼求票!第377章 真僞第405章 陷阱【求月票!】第516章 細胞【求保底月票】第196章 樹葉爲什麼不往上落第63章 富可敵四百國!第485章 反省第535章 捐田第247章 試驗田【求月票!】第248章 南北直隸【求月票!】第425章 登陸第108章 氣溫對華夏曆史的驚人影響第225章 是時候苦一苦官老爺們了【求月票!第7章 肯定不會被降維打擊了第43章 人地矛盾,根源上是人跟人的矛盾第57章 免蘇鬆嘉湖的賦稅?第121章 騙了百官?第321章 滅門第315章 雨落第540章 鎮海第95章 煉丹?不,這是化學第164章 再來一次玄武門?第247章 試驗田【求月票!】第296章 叩闕第89章 姜星火的絕筆詩成績彙報兼更新說明第334章 豪情第168章 大事不妙了!第19章 衆籌下西洋了屬於是第339章 火種
第246章 理由【求月票!】第204章 替姜聖消災解難【求月票!】第205章 父與子【求月票!】第321章 滅門第445章 嬗變第361章 決戰【12萬字大章求月票!】第220章 徵遼餉?徵麻餉!【求月票!】第298章 懾服第254章 最後一課【求月票!】第144章 當衆訓斥日本天皇第21章 生產力就是種植糧食的能力第504章 九邊第144章 當衆訓斥日本天皇第140章 第一步就出了岔子第360章 交兵【72K大章求月票!】第261章 兼併?不【求月票!】第213章 改革科舉制度【求月票!】第308章 一躍第415章 救命【求月票!】第40章 于謙分魚,稱量天下第547章 市舶第75章 夏原吉的不屑(求首訂!!)第242章 只需姜先生略微出手【求月票!】第10章 君不見第190章 地主 佃農 自耕農第524章 規劃第358章 與共【7K大章求月票!】成績彙報兼更新說明第512章 思潮第289章 飛天第164章 再來一次玄武門?第41章 新獄友登場第435——436章 抉擇第312章 風起第331章 起火第315章 雨落第326章 暴斃第172章 地球儀第185章 大明大使館 領事館制度第415章 救命【求月票!】第181章 倖存倭寇的再博弈第57章 免蘇鬆嘉湖的賦稅?第180章 《大國博弈學》第151章 ‘倭寇分銀’博弈模型第278章 授業【第二更求月票!】第39章 朱棣:朕絕不允許,于謙再被冤殺!第503章 京營第316章 四書第91章 燕軍扛纛,朱高煦是也!第224章 SWOT版考成法【求月票!】第494章 周王第219章 鴨城風雲:黃五郎和王麻子【求月票第39章 朱棣:朕絕不允許,于謙再被冤殺!第4章 固國不以山溪之險第344章 弒神【結婚了74k大章慶祝】第217章 滿本都寫着兩個字:吃人!【求月票!第461章 誤會第458章 假賬第506章 棱堡第37章 無恥到李景隆自愧不如第393章 空戰第97章 道衍來信第256章 農業國的生產【求月票!】第474章 求見第471章 伏擊第6章 糾結的朱棣第5章 黑衣宰相第340章 拂袖【第一更求月票!】第327章 馭龍七月更新計劃兼求票!第377章 真僞第405章 陷阱【求月票!】第516章 細胞【求保底月票】第196章 樹葉爲什麼不往上落第63章 富可敵四百國!第485章 反省第535章 捐田第247章 試驗田【求月票!】第248章 南北直隸【求月票!】第425章 登陸第108章 氣溫對華夏曆史的驚人影響第225章 是時候苦一苦官老爺們了【求月票!第7章 肯定不會被降維打擊了第43章 人地矛盾,根源上是人跟人的矛盾第57章 免蘇鬆嘉湖的賦稅?第121章 騙了百官?第321章 滅門第315章 雨落第540章 鎮海第95章 煉丹?不,這是化學第164章 再來一次玄武門?第247章 試驗田【求月票!】第296章 叩闕第89章 姜星火的絕筆詩成績彙報兼更新說明第334章 豪情第168章 大事不妙了!第19章 衆籌下西洋了屬於是第339章 火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