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兄弟情深

bookmark

6月的北京城,分外的乾熱,小冰河期的氣候已經漸漸形成,氣候的絕對兩端已經顯現出來。夏天是乾熱少雨,而冬天變得乾冷,這樣的氣候在慢慢的侵蝕着人們的認知。

陝西的榆林已經三年沒有滴雨降落,無數的百姓已經成爲流民,逃難已經造成榆林這個陝西重鎮幾乎成爲了一座空城,人相食的場景隨處可見。朝廷的賑濟是杯水車薪,當地官府爲了完成政績,依舊在敲骨吸髓,酷吏爲了繼續過着他們花天酒地的生活,對百姓更是無限壓榨,苛捐雜稅名目繁多的令人髮指。但這都是錦衣衛報上來的,當地官府上報的國情奏摺卻是截然相反的兩種。一種是國泰民安,天下大吉,一種是災害遍地,民不聊生,這讓身處朝廷的高官們,就有了選擇性爲政的藉口和機會。

粉飾太平天下平安的官員,當然就拿着這些天下太平的奏摺,去攻擊那些還多少有些良心的官員。而報災荒的,則是想法的掏國庫內帑的錢以便中飽私囊。反正是,每日裡朝堂上就是你來我往的互相撕咬,真正能夠在朝堂上處理的大事,簡直是少之又少。

就這樣沒有主題的爭吵,就更讓天啓心煩,上大朝的次數就更少,大部分都是在集英殿召對幾個主要的大臣,然後就回到木匠房做一會木工,疲乏了,就到御書房來看司禮監篩選出來的奏摺。

御書房的小院子不大,黃瓦紅牆圈起一個在皇城角落裡的地方,遠離了喧囂,就有了一份安靜。

院子中間,有一株不知道是幾百年的垂柳,已經有合抱的粗細,樹中間已經腐朽的成了空心,站在那個巨大的漏洞外,可以通過裡面腐爛的空心向上擡頭,可以直接看到那依舊翠綠的樹冠。

樹木的生命力是旺盛的,這一個不知道幾百年的垂柳,就依靠着外面巴掌厚的樹皮,支撐着不倒,依舊將她那柔軟細膩的柳條,遮擋住這寂靜院子的一片天空,柔弱的揮灑着,給人一種舒爽安逸的境況。

“哥哥,這棵老柳樹已經徹底的腐爛了,砍掉它吧,種上一株松柏,那種傲然挺立的身姿讓人看着有精氣神。”小弟朱由檢不止一次的向自己的哥哥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在他看來,幾百年腐朽的樹木,矗立在這個核心區域裡,是一個不好的黴頭,尤其樹中間時刻散發出的那種腐爛的味道,簡直就難以讓人忍受。

在沒有外臣的時候,朱由校和朱由檢這兩個親兄弟,就沒有了正統皇室的那種稱呼尊卑,反倒是更顯得親情。

就比如說有一次,有個小太監跑到朱由檢的書房裡,傳達哥哥皇帝的旨意,結果說的是文縐縐的,讓人云山霧罩,而朱由檢最理解自己哥哥,於是就不耐煩的問道:“我哥哥到底想說什麼?”

結果這個小太監最終尷尬的回答:“皇上口諭,你去給我看看那個小兔崽子到底在幹什麼?總是埋在書堆裡,難道要成傻子嗎,我給他留的蔘湯水,馬上就涼了,再不給我滾過來,我就倒了它喂狗。”(這一段絕對不是奔叔杜撰,而是真正記錄在明朝的起居注裡的)

所以在沒有外臣的時候,朱由校,朱由檢兄弟的談話和心情,更親近於平常人家。

朱由檢如此抱怨這棵樹,其實在他心中最不能忍受的,還是這棵柳樹展現的柔媚。

輝煌大明,從先祖到現在,無論是對內對外,呈現的全是他的剛烈和風骨,尤其是現在這種多事之秋,內憂外患的情況下,更應該踢出這種撫媚,代之以剛烈。

要說現在大明朝廷多事之秋,其實已經是一種保守的說法了,說是四面楚歌確實更恰當一些。

就在去年的時候,江南爆發了奢安之亂,奢崇明於天啓元年九月於重慶起事,圍成都達一百多天。安邦彥於天啓二年二月起兵,進圍貴陽兩百多天。叛亂髮生後,明朝廷調水西及永寧兵赴遼東作戰而激起反抗,土司的判兵,和不願意離開故土出山海關的叛亂明軍配合,聲勢浩大無比,戰亂中,四川巡撫徐可求死難,貴州巡撫王三善死難,西南大將之冠的總理魯欽兵敗自刎,貴州總兵陣亡於貴陽城下。

西北連續大旱顆粒無收,貪官酷吏的無情壓迫,造成流民遍地,各地流民紛紛上山去榮成杆子,一時間戰火熊熊。

而九邊之外,原本臣服於大明國朝的蒙古韃子,也因爲這乾冷的氣候,造成草原上草木不興,牛羊死亡,於是他們就抄起了屠刀,開始進入大明的北部邊地施行打穀草,就在今年的2月份,蒙古韃子的鐵騎已經達到了延綏巡撫的治所之地延綏城下,大明邊軍已經開始走向腐爛,他們只能困守城市而任由蒙古韃子在廣大的村鎮肆虐,最終讓這些蒙古韃子殺了數萬人,搶夠了才退去。

東面的後金更不用說了,已經逼迫到了京畿門戶山海關,要不是有了老師傅孫承宗親自坐鎮,後果也不知道會糜爛到什麼程度。

躺在這棵老垂柳之下逍遙椅子上的天啓,看着這個年紀不大,但充滿憂國憂民之心的兄弟,心中是非常欣慰的,不過軍國大事,怎麼會因爲一棵樹的問題就能解決呢。

斜着眼睛看了一眼這弟弟,心中還是不由的有一種失落感,弟弟如此優秀,假以時日,定然是國家棟梁之材,只是可惜這祖宗的規矩,皇室的子弟,絕對不能幹政,即便是有經天緯地之才,也必須封一個閒散的王爺,然後讓他去他的封地,將他困在一座豪華的王府裡,像豬一樣的豢養起來,最終自生自滅。

頭一段的時候,孫承宗老師父就曾經提到過趕緊冊封這個已經慢慢長大的兄弟爲王,然後讓他出宮到封地去,外面已經風言風語了,正所謂人言可畏。

但依着天啓的心情,自己兄弟兩個的母親過早去世,自己的父親當了幾十年的太子,鬱鬱寡歡,更是不關心自己兩個兄弟,這在無形之中,就讓兩個兄弟有了一種相依爲命的感覺,他怎麼能忍心讓自己的兄弟過早的離開自己?唯一的兄弟離開了自己,那麼自己是多麼的孤單?

還有一點,天啓一直認爲自己的這個兄弟聰明天縱,就這麼早早的放他去封地做個豬,實在是於心不忍。

於是外臣們每日裡都在爲這件事情鼓譟,但是天啓都以兄弟還小,或者乾脆拿出來,自己早已經準備送自己這個弟弟爲王了,連王號都想好了,那就是信王。

這個封號當時是得到全部大臣的贊同的,於是天啓皇帝就拿這個說事:“我的皇弟封爲信王,但是這裡邊就有個關鍵的問題,在這天下,就沒有一個叫信的大城市可以封賞。”所以,讓未來的信王出京就番的事情,就一直拖到了現在,而且在內心裡,天啓皇帝還準備一直拖下去。

面對自己弟弟對一棵大樹發出如此浮想聯翩,天啓皇帝就搖了搖手中的奏摺,微笑着說道:“國運興衰,並不是一兩個祥瑞就能鎮住的,也不是一棵樹能決定的,你如此作爲,正像佛家說的,着了相了,在這難得的好時光裡,我們還是看一看讓我們開心的奏摺吧。”

第1049章 血火的考驗第486章 金殿暴打第972章 絕不動搖第341章 街壘第1171章 廢了的長城第1205章 樹倒猢猻散第1153章 對付騎兵的戰法第1142章 出賣老兄弟第063章 進入陣地第531章 獅子大開口第1060章 朝鮮太上皇第605章 勝利閱兵第875章 互相交換第461章 獲得信任第618章 爛泥扶不上牆第306章 監軍戰死第422章 炸藥和銀元第300章 小船密謀第055章 困獸阿敏第787章 內閣心聲第454章 兒子來了第534章 逐條反駁第1143章 洪承疇的勇敢第1060章 朝鮮太上皇第021章 混亂廝殺第1355章 騎虎難下第157章 小黨的手段第604章 說服戚軍第1255章 分攤軍費的智慧第1178章 叛亂第258章 齷鹺的文官第1275章 窮困潦倒的戶部第552章 收買科學家第138章 擴展人脈第798章 開議加捐第026章 大聲邀戰第780章 漕幫第483章 英國公的辦法第1183章 分兵禦敵第169章 漢城爭奪戰第1096章 信男君傑的嗅覺第434章 突襲浮橋第957章 引君入甕計劃開始第1194章 殺回去第420章 金融陷阱第056章 長途奔襲第011章 心態問題第416章 皮島第罪惡產業第425章 將相不和第1371章 南方大捷第110章 絕境反擊第1254章 困獸猶鬥第435章 被逼的衝鋒第284章 密謀不成了第925章 沿途留軍第1294章 全殲敵軍第824章 麻煩大了第267章 全民動員淹沒草原第650章 林丹汗的戰爭第1271章 頹廢的京師第1241章 巨大的調整第1193章 料敵先機第1252章 滅清第788章 風向大變第578章 死戰突圍第173章 攻擊富有集第1295章 接收鳳凰城第1204章 相約內應第585章 各路援軍第1303章 錦州之戰第1103章 調整攻擊第300章 小船密謀第1253章 天下皆叛兄弟不叛第153章 找毛帥去第1002章 中日海戰 開始第1213章 垂簾聽政第1164章 詆譭英雄第851章 奴才 不再是同胞第860章 隱秘潛蹤第560章 精疲力盡第1100章 毛可喜到了第1165章 天可汗的代價第166章 反攻遼東第1373章 出兵的理由第406章 總結得失第1090章 咱們嚇唬他們去第1352章 拼消耗第458章 自請入牢第1153章 對付騎兵的戰法第1192章 料敵先機第1395章 滿清建國第1021章 補給艦隊的到來第552章 收買科學家第1155章 和朝鮮攤牌第117章 戰爭後遺症第1058章 免死詔書第077章 趕緊轉進第033章 肉的味道第032章 最大收穫第125章 總算喘口氣了
第1049章 血火的考驗第486章 金殿暴打第972章 絕不動搖第341章 街壘第1171章 廢了的長城第1205章 樹倒猢猻散第1153章 對付騎兵的戰法第1142章 出賣老兄弟第063章 進入陣地第531章 獅子大開口第1060章 朝鮮太上皇第605章 勝利閱兵第875章 互相交換第461章 獲得信任第618章 爛泥扶不上牆第306章 監軍戰死第422章 炸藥和銀元第300章 小船密謀第055章 困獸阿敏第787章 內閣心聲第454章 兒子來了第534章 逐條反駁第1143章 洪承疇的勇敢第1060章 朝鮮太上皇第021章 混亂廝殺第1355章 騎虎難下第157章 小黨的手段第604章 說服戚軍第1255章 分攤軍費的智慧第1178章 叛亂第258章 齷鹺的文官第1275章 窮困潦倒的戶部第552章 收買科學家第138章 擴展人脈第798章 開議加捐第026章 大聲邀戰第780章 漕幫第483章 英國公的辦法第1183章 分兵禦敵第169章 漢城爭奪戰第1096章 信男君傑的嗅覺第434章 突襲浮橋第957章 引君入甕計劃開始第1194章 殺回去第420章 金融陷阱第056章 長途奔襲第011章 心態問題第416章 皮島第罪惡產業第425章 將相不和第1371章 南方大捷第110章 絕境反擊第1254章 困獸猶鬥第435章 被逼的衝鋒第284章 密謀不成了第925章 沿途留軍第1294章 全殲敵軍第824章 麻煩大了第267章 全民動員淹沒草原第650章 林丹汗的戰爭第1271章 頹廢的京師第1241章 巨大的調整第1193章 料敵先機第1252章 滅清第788章 風向大變第578章 死戰突圍第173章 攻擊富有集第1295章 接收鳳凰城第1204章 相約內應第585章 各路援軍第1303章 錦州之戰第1103章 調整攻擊第300章 小船密謀第1253章 天下皆叛兄弟不叛第153章 找毛帥去第1002章 中日海戰 開始第1213章 垂簾聽政第1164章 詆譭英雄第851章 奴才 不再是同胞第860章 隱秘潛蹤第560章 精疲力盡第1100章 毛可喜到了第1165章 天可汗的代價第166章 反攻遼東第1373章 出兵的理由第406章 總結得失第1090章 咱們嚇唬他們去第1352章 拼消耗第458章 自請入牢第1153章 對付騎兵的戰法第1192章 料敵先機第1395章 滿清建國第1021章 補給艦隊的到來第552章 收買科學家第1155章 和朝鮮攤牌第117章 戰爭後遺症第1058章 免死詔書第077章 趕緊轉進第033章 肉的味道第032章 最大收穫第125章 總算喘口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