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3章 分兵禦敵

bookmark

毛文龍就神態輕鬆的解答:“劉興賢說的非常關鍵,現在我們剛剛接收了蒙古,並且將蒙古人納入我們的大明子民,尤其在我們將他們徹底打散的同時,也必須保護他們,否則我們就沒有了信用,同時也會將他們推向敵人。這纔是這三個問題的根本所在。”

三個人就不由自主的點頭,認同的這個觀點。

“第2點,毛承勇說的也在理,現在的草原軍團,就是一個真真正正的烏合之衆中的烏合之衆,雖然人數不少,但是各揣着心事,根本不能夠配合。一旦大軍團作戰,難免出現互相掣肘,互相扯後腿。想當初,薩爾滸之戰,抽調的是全國精銳中的精銳。包括蒙古的精銳,朝鮮的精銳。如果單單拿出任何一支隊伍來,不能說戰勝建奴,但是跟他互相糾纏消耗,還是沒有問題的。但就是因爲將所有的精銳捏合在了一起,反倒適得其反。正是因爲山西總兵的貪生怕死,第1個逃離戰場,才造成了整個戰局的糜爛崩潰。這就是所謂,不怕神一樣的敵人,就怕豬一樣的隊友。”

毛承勇深有體會的說道:“我就看信陽兵不行,他們就存在着保持實力的心態,我不知道當初朝廷把他們派過來的目的是如何,但我認爲他們絕對會壞了大事。”

毛文龍就微微一笑,他心中是最明白的。皇帝和他的弟弟還是有點小野心的。當初爲什麼從信陽,朱由檢的根基裡掉出10萬大軍,這10萬大軍當初的分配方案是,給草原集團2萬,給關寧鐵騎2萬,然後給自己2萬,剩下的補充到改革中的京營裡去。

名義上是爲損失慘重的三個方面軍,增添兵力,其實還不是往裡摻沙子。

但是自己那個一直存在陰暗心理的許傑,看明白了這其中的彎彎繞,就以遼人恢復遼東爲藉口,拒絕了信陽兵的加入。

同時皇帝對自己,說是信任也好,忌憚也罷,打下了向自己軍隊裡拆沙子的念頭。

但是,自己可以變相的拒絕,但對於像其他三個軍團參沙子,毛文龍絕對不能出頭主打,因爲那樣的後果絕對是災難性的。現在自己和天啓皇帝的關係相當默契,絕對不能在兩個人中間造成任何一點點的明顯的隔閡,這與大局不利。

結果就出現了現在的狀況。

揮了揮手,打住了毛承勇還要往下說,毛文龍就接着自己的思路往下說:“馬維忠擔心的也不無道理,現在整個邊軍徹底廢了,這一點在我路過長城的時候,我已經徹底的感覺到了。邊軍已經不再是將士,而成了真正的百姓。最可怕的,就是因爲他們現在日子過得去了,朝廷爲了節約那筆軍餉開銷,也不再向他們發放一分錢的軍餉,這就是變相的等於放棄了他。他們自己也就當自己是農民或者是牧民,不再是一個戰士。這樣的狀況是非常可怕的,但是既然形成了,也不可能在三五天之內就能夠改變。所以現在整個長城防線,等於形同虛設。一旦你的草原軍團崩潰了,整個長城就等於無險可守,又沒有了原先蒙古人的緩衝。尤其我看到,現在中原和草原的集市,已經依靠着長城開始建設,有許許多多的房屋,他的後山牆就是長城,那麼皇太極完全可以帶着他的精銳,殺到長城邊上的時候,根本就不需要雲梯,只要爬上這些房頂,就能直接跳上長城。然後直接越過長城,出現在帝都面前。”說這話的時候,就帶着責備的眼神,看了一眼馬維忠和劉興賢。

一味的抓經濟,卻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建設,這是非常可怕的。

被毛文龍這麼一提醒,馬維忠和劉興賢背後的冷汗就下來了,這時候他們才知道,自己的確做了最可怕的一件事情。

於是兩個人就趴在地上請罪:“大帥不愧是目光長遠,好在您提醒的及時,否則後果將不堪設想。我們兩個人立刻就糾正這種錯誤,將依靠着長城形成的集市,向北遷徙,讓他們不再對長城進行無形的侵害。”

“那是以後的事,現在說眼前的。”毛文龍並沒有責怪他的意思,什麼事情剛開始的時候,都會出現顧頭不顧腚的狀況。只要能及時糾正,一切還來得及。這就好比當初改革開放,全民經商,一切向錢看,結果在短短的幾年之內,就將***和他的老一輩們,辛辛苦苦經過了幾十年的努力,構建起來的精神世界徹底的打垮。

而後面的領導人發現這個弊端的時候,提出了這樣那樣的口號,結果都是徒勞無功。後世的那個中國,經濟實力是強大了,但是精神世界卻崩潰了,成了一個沒有骨頭的胖子。

這是非常讓人痛心疾首的結果。

長嘆一聲,發現自己的思想又跑題了。

“既然出現了這樣的狀況,那麼亡羊補牢,爲時未晚,所以我現在建議,記住,是建議,而不是決斷。”培養他們三個人的默契,培養他們三個人能夠獨挑重擔,這非常重要。

“第一,將烏合之衆中可能拖後腿的信陽兵,由劉興賢帶領,直接撤到長城防線上去,堅守長城,以備萬一。第二,我們絕對不能丟下那些一盤散沙的蒙古諸位不管,由毛承勇帶着手中的六萬蒙古騎兵,在這裡形成一道防線,即便不能夠阻擋住皇太極的進攻,但也要在周圍遊擊,拖住他西去的腳步。

第三,馬維忠,繼續以朝廷宣慰使的身份,到後方去,在這些蒙古的王爺部落裡,挑選精兵強將,組成後備軍,源源不斷的向毛承勇輸送兵力,和皇太極消耗。”

三個人立刻互相忘了一眼,然後湊到一起小聲的商量了一番,最終認爲毛文龍的決定,絕對是無懈可擊,並且照顧了全面,於是就欣然領命。

“只是可惜了,這一次只能讓你們獨當一面,因爲東江鎮正在整軍,匆忙之間是不能夠出擊牽制的。關寧更加不堪,不要說出擊牽制,皇太極不趁着他最虛弱的時候打他一下,洪承疇就已經求滿天神佛保佑了。”

這就是現在的戰略情形,遊牧民族恢復的快,是因爲他們對軍隊的要求並不高。而中原民族的軍隊恢復的慢,是因爲中原民族對軍隊的要求,尤其是組織訓練上的要求要比遊牧民族高得多。這其實也是沒有辦法的,一個民族的性格決定一支軍隊的戰鬥素質。遊牧民族上馬就是戰士,而中原民族,即便讓那些漢子們穿上軍裝拿起武器,不經過一年半載的系統訓練,他們依舊是農民。

“不過,爲了表示我東江鎮對草原軍團的支持,我毛文龍作爲一個老兵,就算是對你們的增援吧。”

結果三個小年輕立刻歡欣鼓舞:“有哥哥(大帥,義父)一人在,足以頂的上百萬大軍。”

嗯,毛文龍就指着自己的鼻子笑着到:“我有那麼大的作用嗎?”然後就不等三個小年輕回答,就志得意滿的道:“我認爲,我有那麼大的作用。”

自吹自擂到了這個地步,那還讓人說什麼?無話可說。

第1192章 料敵先機第1249章 一步步退第1231章 兄弟玩笑第856章 完勝第578章 死戰突圍第155章 送子爲質第1119章 直插軟肋第1013章 再建戚家軍第1250章 暗中佈置第1264章 天下局勢第365章 南關張盤第1207章 天啓皇太極一起坑第456章 當街被截第657章 孤臣黨跳出來了第522章 利國害敵的利器第240章 功過之論第968章 大神來到第408章 惡客上門第744章 擠兌風潮第1372章 目標林丹汗第985章 刺殺主將第562章 去與留第424章 一趟渾水第462章 各自的評估第1167章 皇帝和諸侯的區別第492章 難得清閒(爆更)第111章 張盤搶關第298章 鼓勵鬥毆第616章 搶掠的聖人光環第833章 智取董骨寨第1236章 矛頭所指第929章 清平裡之戰第1378章 張盤的邏輯手段第960章 應對小冰河期第1246章 挖他牆角第599章 新的戰法第932章 春川決戰第851章 奴才 不再是同胞第1105章 希望還在第054章 激勵鼓動第350章 復活第947章 袁崇煥的小人之舉第992章 戰爭動員第1305章 錦州之戰第846章 網住一條大魚第1411章 裁撤驛站 沒門第026章 大聲邀戰第1150章 曹文詔之死第1167章 皇帝和諸侯的區別第265章 被人暴打第860章 隱秘潛蹤第1275章 窮困潦倒的戶部第1391章 功過得失第1041章 準備迎敵第033章 肉的味道第1387章 背叛的朝鮮第668章 下部落的悲哀第092章 誰願赴死第840章 二老坐鎮第1100章 毛可喜到了第262章 舉薦孫承宗第986章 徹底的敗了第015章 漢軍出動第1016章 視察流亡政府第862章 戰爭的評價第559章 殺奴令出第412章 合法化第1040章 出兵朝鮮第1337章 攻城第1280章 商人們的反抗第674章 袁崇煥的野望第135章 百姓的年第379章 提振民心第206章 不做嶽武穆第1141章 女權的形成道路第1033章 平壤出事了第667章 不甘的接受投降第718章 壯大的孤臣黨第1373章 出兵的理由第578章 死戰突圍第1447章 殲滅兩旗第325章 海岸慘敗第926章 要挾與支持第1274章 行不通的戰略第383章 戰事結束第1024章 燃燒的烈火第131章 對待朝鮮第1355章 騎虎難下第1099章 悠閒的友軍第001章 鎮江潰敗第1278章 海戰的深遠意義第1190章 暗中佈置第1272章 幫助洪承疇第124章 故國難歸第738章 百姓之心第343章 反攻第802章 再接再厲第1023章 敵佔區第181章 勇士爬城第935章 連環妙計的結局
第1192章 料敵先機第1249章 一步步退第1231章 兄弟玩笑第856章 完勝第578章 死戰突圍第155章 送子爲質第1119章 直插軟肋第1013章 再建戚家軍第1250章 暗中佈置第1264章 天下局勢第365章 南關張盤第1207章 天啓皇太極一起坑第456章 當街被截第657章 孤臣黨跳出來了第522章 利國害敵的利器第240章 功過之論第968章 大神來到第408章 惡客上門第744章 擠兌風潮第1372章 目標林丹汗第985章 刺殺主將第562章 去與留第424章 一趟渾水第462章 各自的評估第1167章 皇帝和諸侯的區別第492章 難得清閒(爆更)第111章 張盤搶關第298章 鼓勵鬥毆第616章 搶掠的聖人光環第833章 智取董骨寨第1236章 矛頭所指第929章 清平裡之戰第1378章 張盤的邏輯手段第960章 應對小冰河期第1246章 挖他牆角第599章 新的戰法第932章 春川決戰第851章 奴才 不再是同胞第1105章 希望還在第054章 激勵鼓動第350章 復活第947章 袁崇煥的小人之舉第992章 戰爭動員第1305章 錦州之戰第846章 網住一條大魚第1411章 裁撤驛站 沒門第026章 大聲邀戰第1150章 曹文詔之死第1167章 皇帝和諸侯的區別第265章 被人暴打第860章 隱秘潛蹤第1275章 窮困潦倒的戶部第1391章 功過得失第1041章 準備迎敵第033章 肉的味道第1387章 背叛的朝鮮第668章 下部落的悲哀第092章 誰願赴死第840章 二老坐鎮第1100章 毛可喜到了第262章 舉薦孫承宗第986章 徹底的敗了第015章 漢軍出動第1016章 視察流亡政府第862章 戰爭的評價第559章 殺奴令出第412章 合法化第1040章 出兵朝鮮第1337章 攻城第1280章 商人們的反抗第674章 袁崇煥的野望第135章 百姓的年第379章 提振民心第206章 不做嶽武穆第1141章 女權的形成道路第1033章 平壤出事了第667章 不甘的接受投降第718章 壯大的孤臣黨第1373章 出兵的理由第578章 死戰突圍第1447章 殲滅兩旗第325章 海岸慘敗第926章 要挾與支持第1274章 行不通的戰略第383章 戰事結束第1024章 燃燒的烈火第131章 對待朝鮮第1355章 騎虎難下第1099章 悠閒的友軍第001章 鎮江潰敗第1278章 海戰的深遠意義第1190章 暗中佈置第1272章 幫助洪承疇第124章 故國難歸第738章 百姓之心第343章 反攻第802章 再接再厲第1023章 敵佔區第181章 勇士爬城第935章 連環妙計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