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用卿恨晚

四川巡撫邵捷春中了反賊張獻忠的調虎離山之計,率軍前去救援夔州府,導致成都城防守空虛,被反賊輕易拿下,蜀王朱至澍一家也因此遇難,消息傳回京城,朝堂上下一片譁然。

蜀王這一系對老百姓雖然不怎麼樣,但是對皇室正統卻是出了名的恭順,歷代皇帝都對其讚譽有佳,賢王之名早就傳遍天下了,這一下被反賊給幹掉了,崇禎那臉上簡直就跟被掄了一板子一樣,火辣辣的,臉都沒地方擱了。

出了這麼大的紕漏,四川巡撫邵捷春肯定要革職查辦,押回京城問罪,問題誰去接替他剿滅反賊呢?

崇禎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張斌,因爲每次張斌都能旗開得勝,打的反賊屁滾尿流,派張斌去,肯定沒有問題。

但是,很快,他就否定了這個想法。

朕,難道就只能靠張斌嗎?

他這心裡不爽啊,又要壓制張斌,每次有事又得依賴張斌,這不是腦子有病嗎!

他可不認爲自己腦子有病,所以,他決定,這次不用張斌!

大明這麼多文臣武將,他還不信了,離了張斌這反賊就收拾不了了。

不用張斌用誰呢?

這一省巡撫倒不一定要廷推,他自己欽點一個也沒問題,主要問題他這腦子裡沒有合適的人選啊。

崇禎想了一陣,實在想不出個合適的人選來,乾脆一個口諭下去,讓薛國觀給推薦一個上來,這薛國觀可是吏部尚書,一個巡撫人選,應該難不倒他。

一個巡撫人選的確難不倒薛國觀,誰出價高就給誰唄!

他認爲這會兒建奴已經熄火了,就一股賊寇而已,小小意思,隨便調幾萬精銳就能剿滅,誰去都是一樣的,關鍵問題就是錢,這巡撫之位,價高者得!

這消息一傳出去,當天晚上,薛國觀家大門外又擠滿了人,當然,這些人都不是來丟臭雞蛋的,更不是來潑糞的,他們是來爭奪巡撫之位的。

現在朝中大多數官員都和薛國觀大致都是一個想法,就兩萬反賊而已,隨便調幾萬精銳過去,那還不手到擒來,要這是兩萬建奴,估計沒人敢去,兩萬反賊敢去的卻大有人在。

這就是個美差啊,輕輕鬆鬆就能拿下大功一件,而且還能在天府之國橫行三年,不管軍政民政,想怎麼折騰,怎麼折騰,三年清知縣都是十萬雪花銀,三年巡撫,這利潤簡直不敢想象啊。

薛國觀也沒想到會有這麼多人對巡撫之位敢興趣,他好一陣忙活,直到晚上亥時許纔將所有競爭人選過了一遍,最後,他選中了都察院老牌御史史翲。

這史翲在都察院已經當了十多年御史了,又曾巡按淮揚,還當過巡鹽御史,這資歷是足夠了,最重要的,他出價高!

這傢伙,一開口就是十萬兩白銀,而且,這還只是添頭,正經的價碼遠遠不止這個數。

話說,一個御史而已,能拿出十萬兩已經頂天了,薛國觀怎麼會相信他能拿出更多的錢呢?

這史翲可不是一般人,原本他就是齊黨大佬王永光手下的干將,出了名的會撈錢,在閹黨中那都是響噹噹的一號人物。

這傢伙當初可謂膽大包天,他巡按淮揚的時候就把府庫裡面十多萬兩髒銀全吞了,他當巡鹽御史的時候更是把前任巡鹽御史張錫命貯存的庫銀二十多萬兩全部裝進了自己的腰包!

那時候,王永光對他都讚不絕口,可惜,王永光很快就倒臺了,要不然這傢伙早就竄起來了。

話說這會兒朝中的齊黨都被收拾光了,爲什麼王永光手下這個干將去沒被擼掉呢?

只能說這傢伙運氣好,他是王永光手下的干將不錯,但張斌收拾齊黨的時候王永光早就死了,當時齊黨當權的是謝升謝陛兄弟和張至發,而他跟着三人都沒多大瓜葛,而且他還是北直隸保定清苑人,壓根就不是山東人,所以,他幸運的躲過了一劫,留在了朝堂之中。

這次他之所以掏出十萬兩白銀來賄賂薛國觀,而且還承諾後面能給薛國觀更大一筆銀子,可不是他頭腦發熱,因爲他知道蜀王府很有錢,蜀王一系統治天府之國將近兩百五十年,就算一年只撈一萬兩銀子,那也是兩百多萬兩啊!

這蜀王一系一年只能撈一萬兩銀子嗎?

擺明了不可能的,光是佃租都不止這個數!

所以,他誇下海口,最少給薛國觀撈一百萬兩銀子!

薛國觀對史翲撈錢的本事那是深信不疑,再加上這傢伙能說會道,肯定能把崇禎忽悠過去,所以,他當天晚上便擬了份奏摺,把史翲誇了個天花亂墜,第二天一早早朝過後他便使人把奏摺直接送到了御書房。

崇禎一看奏摺,當即就豎起大拇指誇獎起來,人才啊,沒想到朝中還有這樣的人才,在都察院勤勤懇懇當了十多年御史,就因爲不黨不羣,而沒被提拔起來!

好吧,很明顯,他上當了,薛國觀當然知道他的喜好,奏摺就是按他的胃口量身定製的,他看了自然會覺得這史翲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不過,圍剿反賊這麼大的事可不能憑一份奏摺就定下來,崇禎雖然昏庸還不是個傻帽,奏摺上說的再好,那也得見見真人,要這傢伙就是個繡花枕頭,那自己這臉可真沒地方擱了。

爲了保險起見,他還是召史翲到御書房,細細問了一下,看看這史翲是不是真有本事,對圍剿反賊又有何良方。

結果可想而知,這史翲早已打好腹稿,對崇禎的問題那叫一個對答如流啊,忽悠的崇禎一個勁的拍手叫好,大呼“用卿恨晚”!

話說這傢伙是怎麼忽悠崇禎的呢,能把崇禎忽悠成這個樣子。

其實很簡單,他說的,跟張斌以前對反賊的策略差不多。

圍剿反賊戰力並不是最重要的,速度纔是最重要的,因爲反賊差不多都是些烏合之衆,真正的能打的也就那點騎兵,反賊的主力騎兵最擅長也不是打仗,而是逃命,所以,圍剿反賊,最重要的就是速度,只有追的上,才能將他們剿滅。

史翲直接提出調廣寧鐵騎前去圍剿反賊,反正這會兒建奴也偃旗息鼓了,關寧鐵騎閒着也是閒着。

果然是個人才啊!

崇禎被他忽悠的龍顏大悅,當即便下旨,擢其爲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四川,並調關寧鐵騎助其圍剿反賊!

第三十六章 收穫不小第七章 安排第一章 加徵遼餉第十二章 瓦崗寨告破第五十一章 歷史的教訓第二七六章 打生打死是你們的事第一七八章 表明立場第六章 一個一個來第一四八章 埋伏第五十四章 大敗荷蘭第六卷 第三十四章 秦軍第十三章 功過全憑一張嘴第一章 籌備歸京第五十八章 建奴與反賊第四十九章 劇情突然反轉第二二四章 瘋狂的國公第九章 再等三年第一章 進京第一八五章 鬧劇第二十七章 天子一怒第五十一章 試製第三十九章 兵臨海州第二九一章 扭轉戰局第三十六章 收穫不小第三章 一步登天第七十章 小鬼子被坑慘了第九章 再等三年第三十三章 挺進關中第四十七章 再見伊人第四十章 盧閻王第六十九章 明爭暗鬥第九十章 皇太極傻眼第二十二章 新建造船廠第二四五章 有時候天災也可以利用第三〇六章 以武制文第三十一章 糧食問題第八十七章 遼東危局第四十九章 戰鬥力瞬間爆表第二三九章 推廣經濟作物第二十章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第二四〇章 解決蒙元問題第七十章 定計第一三〇章 看誰耗不起第二卷 第四十章 風流才子第四十九章 劇情突然反轉第一九四章 隻手遮天第五十一章 歷史的教訓第二章 吹出一片天第十六章 張斌再出山第六十一章 陰死你們第二十四章 誣陷我也會玩第三一五章 永興盛世第二十六章 夜探詔獄第二十七章 相信自己第九十九章 烽煙四起第十五章 衆怒難犯第六十四章 溫體仁慌了神第七十四章 完了第三章 第一次升堂第二五一章 裁軍勢在必行第五十五章 海軍上將第五十八章 建奴與反賊第四十七章 意外之喜第九十五章 鉅貪上任第三十四章 大捷第八卷 第十三章 又一記響亮的耳光第三十七章 都察院易主第四十章 拜訪第八十一章 拉毛文龍入夥第一七八章 表明立場第十一章 是功還是過第四十一章 建奴惜命第三十八章 控制輿論第二十九章 天災人禍(上)第二八〇章 專治各種無賴第五十八章 瘋狂研製第二十三章 戚家軍史話第十七章 嚇溫體仁一跳第八章 討價還價第二十九章 賣關子第二十五章 自保第二十六章 昏君奸臣第一二九章 後金鐵騎覆滅第一五〇章 克瀋陽第六十四章 秦檜府第六十一章 堅船利炮第八十一章 朕也耍耍你們第一章 籌備歸京第六十五章 犯衆怒第四十八章 主考官之爭第三〇〇章 論太子的重要性第二十八章 曹家兄弟第二七四章 一切盡在掌控第二六八章 南洋承宣布政使司第六十二章 測試槍炮第三〇五章 加強監察第二二三章 永樂勳貴第八十九章 兩督師見面第一章 進京第二五九章 同盟協議
第三十六章 收穫不小第七章 安排第一章 加徵遼餉第十二章 瓦崗寨告破第五十一章 歷史的教訓第二七六章 打生打死是你們的事第一七八章 表明立場第六章 一個一個來第一四八章 埋伏第五十四章 大敗荷蘭第六卷 第三十四章 秦軍第十三章 功過全憑一張嘴第一章 籌備歸京第五十八章 建奴與反賊第四十九章 劇情突然反轉第二二四章 瘋狂的國公第九章 再等三年第一章 進京第一八五章 鬧劇第二十七章 天子一怒第五十一章 試製第三十九章 兵臨海州第二九一章 扭轉戰局第三十六章 收穫不小第三章 一步登天第七十章 小鬼子被坑慘了第九章 再等三年第三十三章 挺進關中第四十七章 再見伊人第四十章 盧閻王第六十九章 明爭暗鬥第九十章 皇太極傻眼第二十二章 新建造船廠第二四五章 有時候天災也可以利用第三〇六章 以武制文第三十一章 糧食問題第八十七章 遼東危局第四十九章 戰鬥力瞬間爆表第二三九章 推廣經濟作物第二十章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第二四〇章 解決蒙元問題第七十章 定計第一三〇章 看誰耗不起第二卷 第四十章 風流才子第四十九章 劇情突然反轉第一九四章 隻手遮天第五十一章 歷史的教訓第二章 吹出一片天第十六章 張斌再出山第六十一章 陰死你們第二十四章 誣陷我也會玩第三一五章 永興盛世第二十六章 夜探詔獄第二十七章 相信自己第九十九章 烽煙四起第十五章 衆怒難犯第六十四章 溫體仁慌了神第七十四章 完了第三章 第一次升堂第二五一章 裁軍勢在必行第五十五章 海軍上將第五十八章 建奴與反賊第四十七章 意外之喜第九十五章 鉅貪上任第三十四章 大捷第八卷 第十三章 又一記響亮的耳光第三十七章 都察院易主第四十章 拜訪第八十一章 拉毛文龍入夥第一七八章 表明立場第十一章 是功還是過第四十一章 建奴惜命第三十八章 控制輿論第二十九章 天災人禍(上)第二八〇章 專治各種無賴第五十八章 瘋狂研製第二十三章 戚家軍史話第十七章 嚇溫體仁一跳第八章 討價還價第二十九章 賣關子第二十五章 自保第二十六章 昏君奸臣第一二九章 後金鐵騎覆滅第一五〇章 克瀋陽第六十四章 秦檜府第六十一章 堅船利炮第八十一章 朕也耍耍你們第一章 籌備歸京第六十五章 犯衆怒第四十八章 主考官之爭第三〇〇章 論太子的重要性第二十八章 曹家兄弟第二七四章 一切盡在掌控第二六八章 南洋承宣布政使司第六十二章 測試槍炮第三〇五章 加強監察第二二三章 永樂勳貴第八十九章 兩督師見面第一章 進京第二五九章 同盟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