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9章 抵達安南

任昂的話,讓黎季柏頗拿不定主意。思慮再三之後,他決定,遣人返回安南,詢問他的族兄、安南權臣黎季犛的意見。

任昂很快便將這事告知給了朱肅,朱肅得知之後,將此事報知了朱標和老朱,接着就直接開始籌備起了遠赴安南事宜。

雖然黎季柏纔剛剛去信安南,但朱肅已然篤定,黎季犛必然會答允此事。

無他,延請他朱肅往安南,對他黎季犛來說,利大於弊。

朱肅如今已在黎季柏處,樹立了“高人”的形象,黎季柏定然會將此事報知他的族兄黎季犛。再加上朱肅周王身份的加持,在安南受到的追捧,只怕不會比宋濂弱。

那麼,對黎季犛來說,就也能增強安南新學的影響力,間接的增進他黎氏的影響力。

甚至,朱肅可是大明皇族子弟。若和這位周王處好關係,他黎氏,後面就相當於有了大明撐腰……

別管大明是不是真的會爲他黎氏站臺,但,只要讓安南人看到他黎氏請來了大明的周王,所有人都會覺得,大明是與他黎氏交好的。

而大明,可是安南的宗主國。和宗主國的皇室成員交好,這也能極大的增進黎氏在安南朝堂的影響力。

至於爲朱肅設立租界……這對安南來說,也不是不可答允的事情。

安南而今並無大明租界,但,安南的鄰國占城,卻是有一處大明的租界的,這一處租界由大明的南洋艦隊駐防,大明將之經營成了一處海上絲路在南洋的貿易中轉站。

因爲有這一處大明的貿易中轉站,許多番商與大明商人流入了占城國中,刺激了占城國的商貿發展,給占城國庫帶來了數量可觀的財富。

占城國與安南國素來紛爭不斷,而經濟上的優勢,是會轉變爲戰場上的勝勢的。這筆由大明帶來的財富,必然讓安南吃了許多苦頭,安南人必然對租界垂涎三尺。

因而這次能以迎接大明周王之名,向大明皇帝申請設立租界,於安南而言,也是一件好事。

但朱肅想辦法讓安南主動要求設立租界,自然也不是專程給安南送福利去的。

安南國,地勢相對狹長,且其雖早年亦屬華夏,但如今卻已獨自建國百年,國中之人早不知華夏爲何物。

故而大明日後攻打安南,是必然要付諸以軍事手段的。若大明由陸路從南至北攻安南,安南人必然依靠狹長的戰略縱深,且戰且退,和大明打游擊,大明想要平定安南,必然麻煩至極。

且,大明僅僅與安南的北部接壤,日後郡縣安南之後,朝廷的影響力想要輻射安南,也很難影響到安南的南部地區。

但若是在安南的中部,有一處大明經營許久的租界,那就不一樣了。

要知道,作爲安南的宗主國,大明在租界,可是擁有駐軍和行政的權力的。面對安南狹長的戰略縱深,大明大可以雙管齊下,一面由早已磨刀霍霍的李文忠、藍玉所部,從雲貴邊境進襲安南;另一面,則可以調兵進入租界,安南國的狹長地勢,瞬間就會變成他們的弱點。

大明大可以由租界出兵,將安南國攔腰斬斷,使其首位不能相顧。

有了租界,大明軍隊就可以從容從海岸線登陸安南,相當於一開打,就在安南的腹心之處直接捅上了一刀。

而且,租界既是管理安南的一處極好抓手,也是一處很好的範例所在。大明大可以好生經營租界,使得在租界的安南百姓,親眼看到在大明治下,和在安南國主的治下有什麼樣的差別。在這樣的差別下,必然有許多人選擇爲大明搖旗吶喊,自願成爲大明的順民。這就能夠避免許多不必要的叛亂髮生。

要知道在瀛洲(倭國),正是因爲星羅棋佈的租界的存在,使許多倭國人對強大富饒的大明心生嚮往,因而使得倭國成爲了大明最爲重要的廉價勞動力來源地之一。

而倭國國主的統治,也在煌煌的投順大明的民意之下,變得名存實亡。

因而,讓大明在安南設立租界,就是朱肅爲安南延請自己而開出的“價碼”,且他亦篤定,安南一定會接受這個價碼。

朱肅亦想到了有倭國殷鑑在前,黎季犛或許會忌憚讓大明在安南設立租界的請求。

但是,黎季犛並非是什麼安南聖人,他是一個在歷史上謀朝篡位了的野心家。而野心家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那就是:

自己的利益,一定會遠遠的高過於國家主權的。

縱使知道讓大明設立租界,有可能會給安南國留下隱患。但,黎季犛一定會答允的。

畢竟,謀劃竊國,本就是一場豪賭……已經對安南王位紅了眼的黎季犛,不會在意把國家也當做籌碼,押在賭桌之上。

……

果然,幾個月後,黎季柏久違的再次拜訪了朱肅。而這一次,他十分直截了當的述說了自己的請求:

“殿下,我安南欲在國中設立租界,並延請殿下您前往安南租界之中講學……不知殿下您可願意?”

“自是願意。可據吾所知……安南國中,並無我大明之租界啊?”

聽他所言,朱肅雖故作訝異,但其實已經知曉,必定是他已收到了黎季犛的回信。

果然,黎季柏下一句便道:“小臣已收到了國中央請設立租界的國書。”

“想來,以貴國皇帝陛下之仁厚,定然會同意我安南此請。”

朱肅故作恍然之狀,而後便表示,若是大明確實在安南設立了租界,自己一定會向老朱求請,擇機前往安南一行。黎季柏心花怒放,次日便向禮部提出要求見大明皇帝,並遞上了那份求請設立租界的國書。

“茲有安南,恭順謙和,侍奉天朝。故準其所請,設立租界,以示大明與安南同體一心,繁榮共昌。”

老朱對安南國書的批覆很快就下來了,在朱肅與老朱的暗中商談之下,大明敲定了在安南國都升龍城以東的一處海邊荒村之處,修建大明租界。

對於大明的要求,黎季柏滿口答允。他早已得到了族兄黎季犛的密信,信中囑咐他便是大明要一些安南的沿海小城,也儘可大度給予。只要讓大明的租界處在黎氏的勢力範圍之下就行。

而升龍城以東,正是他黎氏權勢所能輻射的範圍。而且大明要的還只是一處荒村,有什麼不能給的?

但其實,大明向安南索取的這個地界,乃是一處能夠承載千料寶船進出的絕佳港口,在日後,更是會成爲安南國內的第三繁榮的城市:海防城。

安南設立租界的事,在大明與安南兩頭皆熱,且各懷異心的推動下,進展的極爲順利。而在成功確立了設立租界事宜之後,黎季柏便立刻再度邀請了朱肅。

這一次,朱肅十分乾脆的答應了黎季柏的邀請,並在上朝時向朱元璋提請了此事。很快,周王殿下將遠赴安南傳播學問的消息,便傳遍了應天府的大街小巷。

書生們對此的熱烈討論,進一步讓黎季柏確認了邀請朱肅的正確。

黎季柏先行歸國,向黎季犛覆命。他在離京之前,再次向朱肅表示了對他前往安南講學的期待,而朱肅亦是表達了他對安南之行的期待,並表示既然能夠前往安南廣佈新學教化,他必定不遺餘力。

而後兩個月後,朱肅的船隊亦從應天府沿江入海,而後一路往安南而去。

“殿下,想來那裡便是我大明,位於安南的租界了。”寶船之上,三保看了看手中的地圖和司南,而後指向遠處的那片陸地,對朱肅說到。

三保是老朱新賜給朱肅的一位內監,原是大明平定雲南之時所俘獲的一名俘虜,受宮刑入宮之後,成了宮中的內監。

老朱自從得知朱肅是穿越者後,對那些大明後世的“名人”們,就有了極爲濃厚的挖掘欲與探究欲。似於謙於少保那種自不必說,對於“鄭和下西洋”這種頗爲傳奇的經歷,老朱亦是十分的感興趣。

也因此,他曾在宮裡暗暗尋找,是否有這位日後爲大明立下赫赫功業的大太監的身影。而這位三保,便是老朱認爲可能是“鄭和”的人選,因此留在身邊使人悉心培養,順便觀測其心。

出於對歷史上靖難的忌憚,老朱自是不會將這位“鄭和”,再次撥劃到四子朱棣的手下。但若他真是“鄭和”,一直關在宮中,埋沒了一身的航海才能,這亦是暴殄天物。

恰好,朱肅的那位貼身老內侍祥登年事已高,因而,這次朱肅遠赴安南,老朱便將三保這位“鄭和”撥劃到了朱肅的隊伍裡,讓他作爲照顧朱肅飲食起居的內侍,隨同朱肅同來安南。

“嗯。”朱肅放下手中的望筒,點了點頭。三保觀測海圖極具天賦,他所指的方向,確實是大明的租界無疑,他已經看到了那岸上翻飛着的大明龍旗。

顯然,是先一步到達這裡營建租界的南洋水師,已經將屬於大明的旗幟插在了這片本屬於安南的國土之上。

船隊開始向租界前行,眼見那租界越發靠近,果然是許多身穿南洋水師衣袍的兵士,正熱火朝天的營建着租界港口。

看着高大的寶船艦隊靠岸,租界裡的明軍頓時熱鬧起來。

在此處修建租界碼頭的,正是朱肅的老夥計李景隆,自從與陳祖義一戰後,李景隆便始終活躍於南洋,爲大明巡弋着南海海疆。見到朱肅的船隊前來,李景隆欣喜的來到了碼頭處迎接。

一番禮節過後,朱肅十分喜悅的攀住了李景隆的胳膊:“九江!經年不見,你可還好?”

“嗯,倒是曬黑了許多,更具男兒氣概了。”

“五叔亦是,聽聞五叔喜得了貴子?小侄沒能過府祝賀,五叔還請勿怪!”李景隆對朱肅亦是極爲親近。在海上風吹日曬,這位昔日的紈絝公子,而今已完全是一副標準的將門子弟模樣。

二人一陣寒暄過後,李景隆說起這處港口道:“水泥築港快得很,但尋常屋舍,卻還需要時間搭蓋。聽聞五叔欲在這安南國講學弘法?雖然碼頭已能使用,但屋舍,只怕還需要耗費一些時候。”

朱肅點點頭表示理解,而後道:“城牆之類設施的搭建,可以延後,先集中精力,建造供人住宿之屋舍。若人手不足,亦可以招攬安南本地百姓。”

“此番在安南,暫時是文鬥甚於武鬥,是以城牆等可先不急於一時。”

李景隆眨眨眼,點頭表示自己明白了。朱肅正想視察一番周邊,卻聽有人急急前來道:“稟周王殿下,小公爺。”

“安南平章黎季犛,攜安南百官前來,欲爲殿下接風洗塵。”

“黎季犛?”朱肅與李景隆對視一眼,皆有些訝異於黎季犛消息之靈通。

自己纔剛剛登岸沒幾個時辰,黎氏居然就派人來迎了?

此事卻是推拒不得,朱肅與李景隆旋即振奮精神,在租界港外,接見了前來相迎的黎季犛與安南百官。只見那黎季犛身量中等,頜下留一縷長鬚,倒也有幾分翩然之態。其面容慈和,彷如敦厚長者,更兼未語先笑,一派老實人的模樣。

若不是此人剛剛廢了安南陳朝皇帝,且朱肅又從歷史上知道了,此人最終會篡奪整個安南國……恐怕還真會被他這副極具欺騙性的外貌給騙了過去。

“呵呵呵呵,周王殿下親自駕臨下邦,下邦實在是蓬蓽生輝。”黎季犛一見朱肅,便極其謙卑的說道。他甚至帶着安南百官們,對朱肅行起了極爲標準的跪拜禮:“小臣黎季犛,奉我安南國主之命,特來迎接上國周王殿下。”

“不必如此,請起,請起。”朱肅招呼道。心中卻莫名覺得有一股寒意。這黎季犛態度越是低微,他越覺得此人不是好相與的貨色。

凡禮下於人者,必有所求。這黎季犛對我如此熱情,看來,在我身上的圖謀,可不小啊!

第428章 沐英將歸第492章 馮勝的謀算第31章 均役第213章 茹大人竟如此無畏第492章 馮勝的謀算第204章 蘇州之疾第396章 應天宮中第663章 鴻臚寺第432章 沐英歸來第197章 將去蘇州第871章 貴地諸官第763章 再會朱樉第737章 顛倒黑白之計第383章 “你們的遼王其實是我們的人”第719章 世界征服者第125章 露怯第249章 朱棡鍊鋼第93章 犁庭已畢第434章 大明的第一爐鋼鐵第182章 我不給你的,你不能搶第176章 大哥你也要賣我?第47章 籌建水師第164章 宇宙舔狗第882章 西南反跡第857章 賣珠第324章 烽火遼東(下)第175章 老胡你個老六!第45章 離宮第789章 白蓮出海第117章 格物之道第209章 單刀赴會第595章 老朱的宿命第734章 大義之名第924章 陣前論罪第939章 雄英北往第608章 試探第977章 武器優勢第614章 興建聚居地第603章 疑心呂本第782章 勞動改造第433章 朱棡歸來第574章 李善長之志第528章 以卵擊石!第758章 二王歸京第284章 無雙勇悍!第794章 聲東擊西第715章 前所未見的戰術第733章 利器神兵第698章 種姓之辯第191章 錦衣驚世第998章 請本王不可能,得加錢第543章 高麗,貳臣賊子!第985章 人海戰術第735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557章 太原之戰第784章 貿易制裁第198章 徐家姐弟第625章 朱棣西征第233章 誠王降軍第778章 時代變了第926章 論罪馬燁第400章 老朱的朝堂博弈第9章 老朱勿憂,傅友德會出手第352章 牽住元軍的鼻子第723章 牽制第55章 論火器第624章 大漠孤煙直第903章 決斷西南第146章 朱標的蛻變第935章 朱標的請求第232章 黃巢故事第940章 韃靼第837章 將士歸國第30章 請個假第316章 赴倭屠龍第133章 鉅商歸附第991章 攻成之後第9章 老朱勿憂,傅友德會出手第160章 朱肅的經濟之道第589章 孔府密談第584章 毛驤的發落第501章 什麼京都,分明就是土村子!第199章 遊方和尚第133章 鉅商歸附第274章 將計就計第580章 鐵鉉請命第473章 你竟然是鐵鉉!第898章 陳明利害第720章 守候時機第309章 築成京觀第813章 傅普信第916章 最後的陰謀第112章 就莊第502章 還是大明的空氣香甜第407章 坑師孝徒第759章 司馬倫第30章 請個假第149章 財源廣進第963章 阿扎失裡的決斷第890章 狼子野心
第428章 沐英將歸第492章 馮勝的謀算第31章 均役第213章 茹大人竟如此無畏第492章 馮勝的謀算第204章 蘇州之疾第396章 應天宮中第663章 鴻臚寺第432章 沐英歸來第197章 將去蘇州第871章 貴地諸官第763章 再會朱樉第737章 顛倒黑白之計第383章 “你們的遼王其實是我們的人”第719章 世界征服者第125章 露怯第249章 朱棡鍊鋼第93章 犁庭已畢第434章 大明的第一爐鋼鐵第182章 我不給你的,你不能搶第176章 大哥你也要賣我?第47章 籌建水師第164章 宇宙舔狗第882章 西南反跡第857章 賣珠第324章 烽火遼東(下)第175章 老胡你個老六!第45章 離宮第789章 白蓮出海第117章 格物之道第209章 單刀赴會第595章 老朱的宿命第734章 大義之名第924章 陣前論罪第939章 雄英北往第608章 試探第977章 武器優勢第614章 興建聚居地第603章 疑心呂本第782章 勞動改造第433章 朱棡歸來第574章 李善長之志第528章 以卵擊石!第758章 二王歸京第284章 無雙勇悍!第794章 聲東擊西第715章 前所未見的戰術第733章 利器神兵第698章 種姓之辯第191章 錦衣驚世第998章 請本王不可能,得加錢第543章 高麗,貳臣賊子!第985章 人海戰術第735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557章 太原之戰第784章 貿易制裁第198章 徐家姐弟第625章 朱棣西征第233章 誠王降軍第778章 時代變了第926章 論罪馬燁第400章 老朱的朝堂博弈第9章 老朱勿憂,傅友德會出手第352章 牽住元軍的鼻子第723章 牽制第55章 論火器第624章 大漠孤煙直第903章 決斷西南第146章 朱標的蛻變第935章 朱標的請求第232章 黃巢故事第940章 韃靼第837章 將士歸國第30章 請個假第316章 赴倭屠龍第133章 鉅商歸附第991章 攻成之後第9章 老朱勿憂,傅友德會出手第160章 朱肅的經濟之道第589章 孔府密談第584章 毛驤的發落第501章 什麼京都,分明就是土村子!第199章 遊方和尚第133章 鉅商歸附第274章 將計就計第580章 鐵鉉請命第473章 你竟然是鐵鉉!第898章 陳明利害第720章 守候時機第309章 築成京觀第813章 傅普信第916章 最後的陰謀第112章 就莊第502章 還是大明的空氣香甜第407章 坑師孝徒第759章 司馬倫第30章 請個假第149章 財源廣進第963章 阿扎失裡的決斷第890章 狼子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