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6章 海陸並進

第1116章 海陸並進

鐵侯爺,即爲鐵鉉。此前因探索海疆有功,鐵鉉已被封爲伯位,後朱標登基,敘衆臣工之功業,鐵鉉又被酬功封侯。

不過,那時候鐵鉉出海未歸,此時恐怕,還不知道自己被封列候的事。

“嗯。朕知道了。”朱標揮了揮手,教那內侍退下。而後笑道:“鐵卿歸國,倒是正得時宜。”

“有鐵卿送來的鳳鳴洲金鐵,我大明的國庫支應,也將輕鬆上許多了。”

每次鳳鳴洲船隊歸國,都會爲大明送回許多金銀鐵礦,這些來自於鳳鳴洲的金銀,以及瀛洲的金銀銅礦,乃是大明大步發展的底氣所在。

雖說這兩年,應天府內,已經出現了要一定程度的通貨膨脹。但由於大明錢莊應對得當,並沒有將這些金銀直接投入市場,而是作爲寶鈔發行儲備金使用,故而大明的市場並沒有遭遇到太大的衝擊。

反而因爲錢莊的運作,大明有了更多的資金來投入實業,使得各行各業全都蒸蒸日上。

這些變化,鐵鉉亦是其中功臣之一,居功至偉。

鐵鉉的船隊靠岸龍江船廠,果然給大明再次帶回了大量的各色礦石、資源以及金銀,一時之間,本來因爲兩次恩科、興建學院、遷都順天而耗用許多的國庫,再次變得豐盈起來。

這也使得朝中許多本來對西征持反對態度的大臣,少了一個反對西征的理由。

北方,北平順天,日後的北京城。

朱肅、朱棣等幾個皇子,正陪着老朱視察順天皇宮的工地。這一處的皇宮以元朝皇宮爲底子,仿着應天城的皇宮修建,因爲人員足夠,順天皇宮的修築十分順利。

前些日子,皇宮外圍的承天門修建完畢。當初修築應天皇城之時,大明剛剛建國,財力不豐,雖說也盡力修築的宏偉巍峨,後期大明家底殷實之後,也做過了許多修繕。但比之應天的承天門,順天的承天門規模還是更加壯麗許多。

依稀,已經有了後世北京天安門的影子。

朱肅站在着承天門前,目光怔忡,恍惚之間,有一種穿越了時空的感覺。

不過,身邊朱棣和老朱對於西征之事的討論,很快將他的思緒,從這種感慨中給拉了回來。

“對於西征具體如何發兵之事,朝中至今還未有定議。軍中的那些開國勳貴倒是對此頗爲熱忱,然而大多數人都廉頗已老,勞動那些老將軍老元帥遠征,萬一若有個差池,反倒是本末倒置,那些西夷如何能承擔的起。”

“故而派遣而來的,都是些年輕人。那些老將老帥們是看着在尖子裡的那批開國勳貴,都封了封地,故而急着想讓自己家也更進一步,這才使了家中的子弟也去建功立業。這些人必然急功近利,卻又缺乏經驗……只怕是,不堪大用。”

“嗯,若要出征,還是應該由朝廷出面,派遣善戰之師出征。”老朱點了點頭,看着眼前的承天門,心思卻已經留在了西征之事上。

“朝中的那些官兒,咱才離開應天多久,竟就懈怠成了這般模樣。不過是一件西征的事,竟然猶豫遷延瞭如此之久,都沒能定下調子來。”

“萬一咱當真歸天了,這些官兒一個個的,還不得蹬到咱老朱家的人臉上去?看來,等咱回京之後,還是得好生敲打他們一番纔是!”老朱吹着鬍子道。

這話朱棣朱肅也不敢搭茬,只是低眉順目,站在一邊。老朱罵了兩句,而後轉過頭來看向朱棣,道:“你既然這般說,怕不是心中,已經有了定計?”

“是。”朱棣點點頭。“兒臣以爲,所謂兵貴神速。再遷延下去,只怕三個蘇丹國都要被那些西夷給打的爛了。”

“三大蘇丹國若是打爛,我軍到達戰場之時,便沒有人能夠給我等支應糧草。況且康居城(撒馬爾罕)乃是我大明在中亞極爲重要的倚仗,絕不容有失。去的晚了,萬一康居城等不來援兵,便事先陷落,我大明便要陷入被動的境地。”

“既然如此,不如兒臣帶領本部兵馬先行出擊,朝廷援軍作爲後軍再至。如此,即便無法佔得便宜,至少可作威懾,拖住那些西夷腳步。”

“此時還不是時候。”老朱擺了擺手。“咱原來的主意,就是讓你部兵馬作先鋒。但此時時機未至。”

“兒臣知道。”朱棣道。“爹您想的,應該是入夏了再出兵罷?兒臣也是做此想法。”

“原本以爲那時候,朝廷便能調撥出足夠的兵馬。只是此時看來,朝廷要調撥兵馬,只怕是不大來得及了。”

朱棣的兵馬多是草原騎兵,現下這個時節方開春,草木方長。若是大軍行動,牛羊戰馬必然沒有足夠的草料可供一路食用。

而入夏之後,牧草正盛,最是適合遊牧騎兵出兵征戰。就算再急,也必須要等到幾個月後,方能出兵。

老朱皺着眉頭,憑心而論,他是希望有大明的本部援軍,隨着朱棣一同去往西方的。但是按朝廷如今這效率,即便從此時開始抽調兵馬,只怕也無法編練成軍,隨朱棣一同西征。

朱棣孤師前去,又是異地作戰,老朱心中,其實還是擔心的。

就在老朱和朱棣正自商討的時候,有一名背插紅旗的傳訊兵來到了金水橋前,向着老朱遙遙行禮。二虎迎之而上,從那傳訊兵手中接過放着訊息的竹筒看了看,而後回到老朱身邊,稟道:“陛下,是鎮海侯(鐵鉉)的消息。”

“哦?”老朱微微偏頭,“怎麼?”

“鎮海侯的艦隊,運送着從應天寶源局那邊送來的軍資,正朝着順天府來了。”

“鐵鉉竟往順天來了?”老朱眼睛一亮。

……

天津港,原本是大明天津衛衛所所駐紮之地,後因老朱決意遷都,這裡日前開始興建起了碩大的港口。這裡臨近渤海,乃是老朱所劃定的,日後順天府北京城最爲重要的海上交通節點之一,故而這座天津港是按照着大明最高規格的港口來進行修建,其佔地廣闊,儼然已是一座巨型港城。

如今這座日後的巨型港口城市剛剛纔有雛形,往日裡廣闊卻空曠的碼頭之上,而今卻是停靠着許多艘極爲駭人的鉅艦。

鉅艦雖收起了風帆,然而單單憑藉其船舷,便足以遮天蔽日。在碼頭上仰視鉅艦,甚至看不到鉅艦甲板上的桅杆。

這樣的鉅艦,足足有十艘之巨,龐大船身之上四處可見的藤壺和風浪敲擊的痕跡,正說明了這些鉅艦的身經百戰。甲板上黑洞洞的炮口前伸着,昭示着這些鉅艦,並非只是區區的樣子貨而已,更是可怕的戰爭重器。

這是大明的鳳鳴洲寶船艦隊,大明規模最大的海上艦隊,也是這個世界上如今最爲強大的一股海上力量。

“師尊!”看到正在港口處迎接自己的朱肅,鐵鉉趕緊下來船來。“徒兒鐵鉉,見過師尊!”

“快起快起,都是侯爺了,怎還是如此拘禮。”朱肅將鐵鉉扶了起來,拍了拍他的肩膀。距離上一次見鐵鉉,也已經有一兩年的時間了。這時候的鐵鉉已經開始留起了鬍子,因爲常年在海上經歷風霜,面容爲海風鑿刻,看上去老成許多,神情也越發穩重。

“皆是師尊之功,徒兒不過沾光而已。若無師尊提攜,何來徒兒今日?而且徒兒能尋得鳳鳴洲,也是因師尊所予海圖之功。”雖說已經封了候,鐵鉉卻仍舊古板忠誠,這也是老朱能夠放心將這一支艦隊和鳳鳴洲,暫時交託給鐵鉉的原因。若是換一個野心大一些的角色,只怕早就想着捲走艦隊,在鳳鳴洲佔着那些金礦,自立爲王了。

和朱肅寒暄了這麼一句之後,鐵鉉便向朱肅身邊的朱棣行禮道:“臣拜見燕王殿下。”

“不必多禮。”朱棣右手虛託了託。對於鐵鉉,他的思想是帶有些複雜的。畢竟,這是在原先的歷史上,險些砸死他朱棣的男人。原先的歷史上,鐵鉉鎮守濟南,給那位“永樂大帝”造成了極大的麻煩。“永樂大帝”烹殺了鐵鉉,也足以知曉歷史上的自己,對這個鐵鉉究竟是多麼痛恨。

但現下里,朱棣對鐵鉉這種古板卻忠誠不渝的臣子,其實是極爲喜愛的。這份喜愛與所知道的原本歷史上鐵鉉的事蹟摻雜在一起,構成了如今的朱棣對鐵鉉複雜的觀感。

“倒是沒有想到,大哥會讓你來運送這批軍資。”朱肅笑道。

老朱確實吩咐過朝廷送來西征軍資,但卻也沒想到,這批軍資,會交由鐵鉉的船隊運送。鐵鉉道:“畢竟寶源局此次交付的軍資數量頗大,若以運河運送,只怕要分運多次。”

“到時候,耽誤了我大明的西征大計,那就不好了。”

“數量頗大?”朱棣挑了挑眉,十分有興趣。寶源局這批軍資,基本都是爲了西征而給他送來的武裝。“都有什麼?你且說說看。”

“回燕王殿下,此次所交付軍資,有燧發槍三千五百支,膛線槍二百支,虎蹲炮八十門,炮彈一萬餘,小口徑炮百餘門,大口徑炮百三十門,炮彈三萬餘發,紙包彈藥十萬餘,熱氣球二十部,迫擊炮三百餘,轟天雷四千餘,五眼銃九百餘柄,地雷……”

隨着鐵鉉的如數家珍,朱棣的眼睛也越來越亮,朝廷竟調撥來了如此之多的武器,這是幾乎把寶源局給搬空了啊!

搬空寶源局倒不至於,而今大明採取了工坊式生產和流水線作業,再加上基礎科學的不斷髮展,寶源局的產量,也水漲船高。同時,火器也在不斷的更新換代,那些舊世代的武器又不能賣給異族,只能放在庫房之中吃灰。

乾脆連帶着最新式的迫擊炮等武器,一併交給西征的軍隊。畢竟西征的軍隊以朱棣這個他的親弟弟爲先鋒,朱棣勞師遠征,乃是代表大明,而且朱標亦對自己的弟弟在戰場上的安危心存擔憂,多給些武器,殺敵之時也能不那麼拮据。

老朱或許還有一分忌憚朱棣“靖難”,但朱標對於自己的兄弟,可是百分之百的信任。

“這些軍備,四哥你莫不是想全都要了?”朱肅好笑的看着兩眼放光的朱棣道。“雖然也不是不行,但是,這麼多裝備,你麾下有那麼多懂得用的人嘛?”

“而且這些輜重數量龐大,若都拉去戰場,勢必拖慢騎兵速度。”

“四哥,你可要冷靜一些。這些戰備,該是給我大明西征的軍隊,一起用的。”

“……這事我自是知曉。”朱棣道,只是那眼神,仍是忍不住往港口上停靠着的寶船艦隊亂瞟。

“哎,這些火器戰備若是帶去西邊,定能一戰奏效,大獲全勝。可惜……若帶火器,勢必拖累進軍。陸上行軍,終究是比不上海上行船……”

他說着,語速越來越慢,忽而想到了什麼,陡然轉過身抱住朱肅的肩膀,道:“五弟!是啊,我們可以用海船運送!”

“四哥你真昏了頭了?”朱肅笑道。

“海船,如何能夠開到中亞戰場裡去?”

“海船固然無法開赴中亞戰場,但海船,卻可以繞過中亞,直赴歐洲……”朱棣道。

“誰說我等要救三大汗國,就只能正面與那西夷教會的軍隊對壘?”

“那西夷教會的軍隊,不是亦是由西夷各國所組成嗎?”

“若是我大明水陸並進,陸路進軍中亞,正面與之作戰。海路則直插歐洲,直接進逼其家門,圍魏救趙。”

“他們難道還能翻了天去麼?”

第546章 變革科舉第518章 京都來僧第1034章 老朱病倒第622章 華夏神與土著神(下)第826章 天兵第196章 老朱的苦心第711章 雙線疑兵第893章 朱肅入質第986章 遷移箭臺第950章 見龍卸甲第207章 難知如陰第74章 陰雲遮月第861章 一紙證書第971章 星火燎原第788章 白蓮淨土第63章 勸誡朱樉第463章 李善長之殤第1043章 胡氏篡國第228章 輿論戰略第280章 火燒盤門第715章 前所未見的戰術第681章 萬事俱備第504章 高麗大將,李成桂!第307章 曹淵請隨第1154章 好大條魚第953章 反思第853章 先禮後兵第60章 果真是朱雄英!第16章 我真的是穿越者第989章 大火第1042章 戳破窗戶紙第233章 誠王降軍第341章 趁機海運第929章 朱標之舉第329章 定遼衛指揮使葉旺第672章 西征亦力把裡第298章 天下還有這樣的賤皮子?第13章 太子朱標第1020章 野心第949章 一出新戲第158章 四大案,誅連者甚重啊!第417章 原初之儒第547章 繁榮昌盛!第1033章 抓獲當場第228章 輿論戰略第993章 安南有請第691章 考神降臨第718章 轉守爲攻第140章 茹太素,你找死!第1062章 高瞻遠矚胡季犛第957章 人心不足第1091章 巡視工廠第195章 守成之君與開元雄主第517章 成王敗寇第207章 難知如陰第510章 本王告訴你,我大明天下無敵第742章 帶你見真祖第401章 越權擅爲之罪第666章 解縉劃策第872章 欲建新城第508章 倭國諸事第239章 亂事將起第368章 好大的官威啊第966章 裡應外合第1069章 黎利的異心第932章 安南季氏第339章 我乃燕王朱棣(下)第583章 帖木兒帝國第1024章 航海時代的序幕第53章 制皁第544章 請削衍聖公!第410章 朱老五忽悠宋大儒第151章 無知果然是原罪第686章 海上作戰的精髓第876章 居中漁利第191章 錦衣驚世第959章 暗流第447章 劉伯溫刀捅李善長第664章 敲詐西夷第898章 陳明利害第65章 仙人捉鬼第578章 高麗分裂第848章 駐足廉州第1105章 天心民意第312章 我們被包圍了?第398章 朝會風雲第790章 地圓說第1100章 絆腳石第636章 姚廣孝的心思第902章 面陳黔事第751章 帝國黃昏第179章 織機丟失第413章 明哲保身劉伯溫第456章 老朱的苦丁茶第299章 大將軍無敵炮?第562章 朱棣奔襲第1155章 附庸於我第272章 大兵入府第992章 第三口錦盒第541章 窮兵黷武,禍國殃民
第546章 變革科舉第518章 京都來僧第1034章 老朱病倒第622章 華夏神與土著神(下)第826章 天兵第196章 老朱的苦心第711章 雙線疑兵第893章 朱肅入質第986章 遷移箭臺第950章 見龍卸甲第207章 難知如陰第74章 陰雲遮月第861章 一紙證書第971章 星火燎原第788章 白蓮淨土第63章 勸誡朱樉第463章 李善長之殤第1043章 胡氏篡國第228章 輿論戰略第280章 火燒盤門第715章 前所未見的戰術第681章 萬事俱備第504章 高麗大將,李成桂!第307章 曹淵請隨第1154章 好大條魚第953章 反思第853章 先禮後兵第60章 果真是朱雄英!第16章 我真的是穿越者第989章 大火第1042章 戳破窗戶紙第233章 誠王降軍第341章 趁機海運第929章 朱標之舉第329章 定遼衛指揮使葉旺第672章 西征亦力把裡第298章 天下還有這樣的賤皮子?第13章 太子朱標第1020章 野心第949章 一出新戲第158章 四大案,誅連者甚重啊!第417章 原初之儒第547章 繁榮昌盛!第1033章 抓獲當場第228章 輿論戰略第993章 安南有請第691章 考神降臨第718章 轉守爲攻第140章 茹太素,你找死!第1062章 高瞻遠矚胡季犛第957章 人心不足第1091章 巡視工廠第195章 守成之君與開元雄主第517章 成王敗寇第207章 難知如陰第510章 本王告訴你,我大明天下無敵第742章 帶你見真祖第401章 越權擅爲之罪第666章 解縉劃策第872章 欲建新城第508章 倭國諸事第239章 亂事將起第368章 好大的官威啊第966章 裡應外合第1069章 黎利的異心第932章 安南季氏第339章 我乃燕王朱棣(下)第583章 帖木兒帝國第1024章 航海時代的序幕第53章 制皁第544章 請削衍聖公!第410章 朱老五忽悠宋大儒第151章 無知果然是原罪第686章 海上作戰的精髓第876章 居中漁利第191章 錦衣驚世第959章 暗流第447章 劉伯溫刀捅李善長第664章 敲詐西夷第898章 陳明利害第65章 仙人捉鬼第578章 高麗分裂第848章 駐足廉州第1105章 天心民意第312章 我們被包圍了?第398章 朝會風雲第790章 地圓說第1100章 絆腳石第636章 姚廣孝的心思第902章 面陳黔事第751章 帝國黃昏第179章 織機丟失第413章 明哲保身劉伯溫第456章 老朱的苦丁茶第299章 大將軍無敵炮?第562章 朱棣奔襲第1155章 附庸於我第272章 大兵入府第992章 第三口錦盒第541章 窮兵黷武,禍國殃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