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給朱元璋帶的禮物!

bookmark

第297章 給朱元璋帶的禮物!

馬車緩緩駛出了餘杭縣城。

不過並非所有人都離開了,離開的只有夏之白跟呂滄。

周寧等工師,還有花綸等人,依舊留在餘杭,他們還有未盡之事,需要繼續留在地方,監督地方官府鹽廠整合,還有已決定北上的竈戶遷移北上等等。

馬車上。

夏之白掀開車窗,看了眼窗外。

道路兩排的樹木上,已結出了點點白霜。

天氣已有些冰寒刺骨了。

夏之白似是沒有察覺一般,還伸手出去感受了一下,似乎是很享受此刻的靜謐。

呂滄道:“夏大哥這雪有什麼好看的,北方那雪才大呢,那大的,跟鵝毛一樣,站在外面一陣,都能把人給埋了,每當大冬天,人都不能往外走,走着走着就可能走不見了。”

“不過南方下雪好像比北方要冷點。”

“冷颼颼的。”

呂滄縮了縮鼻子,把衣領往上抻了抻,讓整個脖子都遮住。

夏之白收回目光,也將手收了回來,原本靠手撐着的車簾,也一下耷拉了一下,夏之白道:“南北的雪的確不太一樣,南方水多,其實算是一種溼冷,兩者各有區別,不過都很冷。”

“今年的雪感覺比尋常要大。”

“也不知北方情況如何,不過南方都如此,只怕北方也不容樂觀。”

“按照既往,每當遇到這種天災,北方就要準備打仗了,因爲草原上的那些少數部族,自身抵抗不了天災,那時就只能想着南下劫掠。”

呂滄臉色微變,不安道:“北方的蒙古人要南下了?”

夏之白笑着道:“現在還不至於,如今雪纔剛開始下,蒙古人前兩年纔跟大明打過一場,短時間還是沒這個膽子南下的,不過如果冬天死傷人太多的話,保不齊,冬春之季,就會有蒙古人冒險了。”

“蒙古人再忌憚大明,也得先保證自己要活着。”

呂滄若有所思。

他看向夏之白,將心中的疑惑問道:“夏大哥,爲什麼我們要這麼早離開?像花大人他們都還留在餘杭,就連跟我們一起來的周知事他們也還留着。”

“我們怎麼就突然走了?”

夏之白哈哈一笑,摸了摸呂滄的頭,道:“離開是爲了更好的回來。”

“如今我南方要做的事,要交代的事,吩咐的事,都做的差不多了,繼續待在南方,也就做個監工的活,雖然的確能做,但我因爲在南方弄了太多動作,地方官府對我又懼又怕,我若是待着不走,他們恐是過不了這個好年。”

“人得自足。”

“也得多爲其他人考慮考慮。”

“我這一走,地方官府緊繃的弦就鬆了,但實際上他們該做的事還是要做,畢竟花綸、練子寧他們還在看着,只是心理上不用再時刻防着我了。”

“我總不能讓地方官員始終緊繃着吧?”

“人又不是機器。”

呂滄道:“但我們回去也沒什麼事做啊。”

“鹽廠跟紡織廠冬天倒是會上班,但也沒有太多事。”

夏之白道:“鹽廠沒事,並不意味沒事做,我可還是個大學士,還負責教材編寫,如今快兩個月了,也不知翰林院這些學士會給我弄出多少‘驚喜’。”

他已做好了不祥的準備。

讓翰林院那羣老學究,本着實事求是的觀點編書太難了。

這些人的引經據典,稍不留神,就給你弄個‘大新聞’,若非他早早定下了編書方向,指不定被這些人偏成什麼樣,就算如此,當初他提出‘宋遼金’爲三國時期,就被劉三吾、董貫等人一頓數落。

可惜劉三吾等人再怎麼爲宋代說話,依舊掩蓋不了‘宋’只是個偏安政權。

而他不可能認宋爲華夏當時的唯一政權。

因爲華夏不能只有半壁江山。

雖然他知道劉三吾等人,更多的還是摻雜了政治目的,想爲南方多說話,鞏固和提高南方的政治地位,但北方同樣是很重要的,何況遼歷史上也以華夏正統自居,甚至宋遼都互認對方。

什麼時候輪到劉三吾等後世學者評頭論足。

更令夏之白有點想不到的是,劉三吾等人對‘衣冠南渡’,還有三國時的‘吳’,都有着另外的美化,這更是讓夏之白當時氣的當場甩了臉色。

光有屁股,沒有立場,這如何能行?

他對讓這羣老翰林編書,心中始終是不放心的。

他必須得親自回去看着。

另外。

他也有一樣東西要送給朱元璋。

一件朱元璋很在意,甚至是無比在乎的東西。

他相信。

朱元璋會爲之改觀。

聽到編書,呂滄眼睛一亮,激動道:“夏大哥,那教材書什麼時候能編好,編好後真是人人都能讀?人人都能上學?”

夏之白輕笑一聲,彈了呂滄一個腦瓜崩,道:“這怎麼可能?”

“雖然我也想這樣,但目前是做不到的。”

“太脫離實際了。”

“尋常百姓,家裡哪怕是六七歲的孩童,都是一個勞力,哪有那麼多時間跟錢糧,供他們讀書?養活一家老小都不容易,當下這些書只是起政治目的,統一思想。”

“重塑天下漢人的認識。”

“想真正普及推廣開來,至少要等生產力再發展一截。”

“讓百姓能吃的起飯,穿的起衣,唯有這種時候,老百姓纔會考慮,讓自己的孩子去讀書,其餘時候都不用想了。”夏之白沉默了一會道:“不過天下的進展速度很快,或許也不會用太久。”

呂滄若有所思的點點頭。

他隨即道:“我在餘杭認識個兄弟,他叫張智成,他好像對蒸汽機挺感興趣,一直纏着我讓我講相關的事,要不讓周知事到時把張智成也一併帶回來。”

夏之白猶豫了一下,搖頭拒絕了。

“這不行。”

“我們哪能隨意帶走別人?就算喜歡,也得聽父母之見,不過我可以做主,等教材編寫好,送他一份,至於來京都,倒是沒有這個必要。”

“哦,好吧。”呂滄有些失落。

他也知道自己提的主意很不合適。

但他跟張智成很玩得來。

也是他在餘杭好不容易認識的朋友。

因而想把張智成也叫來。

但夏之白不可能開這個口子,這跟‘拐賣兒童’有什麼區別,而且他們父母一定樂意把孩子送來,只是他給不了這些‘孩子’光明的前途,反倒會耽擱了別人。

再則。

華夏是很重家庭的。

一個人背井離鄉,終究是不適合的。

等他日後成年了,有了自己的主見,也明確了自己喜歡什麼,想從事什麼,到時再做決定也不遲,如今,終究還是太早了,他不可能去做這種揠苗助長的事。

馬車安靜了下來。

四周只能聽到車輪吱呀作響的聲音。

夏之白靠着馬車車壁,面色平靜的打開了身下的書。

這是他要送給朱元璋的‘禮物’。

他翻開書。

上面只有兩個字。

依舊是那熟悉的《大誥》。

而這個東西是朱元璋最想留在世間的,也一直是他在天下力推的,但實際的情況卻跟朱元璋想的完全相反,大明的地方並未按照朱元璋所想去做,反而是一直在致力於‘去朱元璋化’。

朱元璋老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

天下很多人都在等朱元璋死。

他對天下的影響力一直在減弱,而且還在不斷的持續着。

從古至今。

每當帝王年邁,臣子都會生出各種想法,對於這位年邁君主的話,也會越來越不當回事,因爲帝王老了,年邁的真龍,又哪裡壓得住野心勃勃的羣臣?

364.第364章 容錯!193.恢復手機資料去了370.第370章 鐵打的世家,流水的王朝!第272章 食鹽出海?!130.第130章 北方真正的天!第285章 竈戶已成過去!139.第139章 對百姓最大的傷害是無視!(第一更)第326章 銳氣沒了無所謂,心氣沒了會死!第22章 你漏算了你會死!第107章 獨樂樂,不如衆樂樂!(第二更)第116章 百姓要明君,咱就給他明君!(第二更)149.第149章 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162.第162章 修身 齊家 治國 平天下!(第一更)第271章 無規矩不成方圓,首先要立制度!第216章 儒家只是工具!第289章 機器的出現是爲了解放百姓!第19章 村夫夏之白參見洪武皇帝!第97章 滿意的朱元璋!(求訂閱)第261章 期盼‘王師’久矣!第104章 借人頭平民怨!(第二更)第228章 罵名我來擔!(明天三更)391.第391章 戲曲‘大帥來了’!第106章 明君在位,悍臣滿朝!(第一更)第28章 他想當的是咱這個皇帝!397.第397章 沿海有官員跟倭寇勾連?!第10章 百姓!第282章 只是一柄刀!第289章 機器的出現是爲了解放百姓!第304章 餘蔭後輩的智慧!第117章 數據是朝廷的另一隻耳目!(求訂閱)133.第133章 我朱棣不通軍事?!第308章 還天下一個百姓之師!第280章 經商得講規矩!第215章 第五門:雜學!第310章 興兵爲殺伐!第316章 我方孝孺,朱棣?!397.第397章 沿海有官員跟倭寇勾連?!372.第372章 春燕歸,巢於林木!第42章 士人是動亂之源!第64章 你替他選吧!192.第192章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第93章 師夷長技以利華!(求訂閱)第263章 交代的事,完成的如何?354.第354章 老了,也得替咱出謀劃策!第297章 給朱元璋帶的禮物!第68章 草民認爲大明缺人才!第300章 進殿覲見!第295章 大明能興旺啊!第212章 敢問諸位,今夕是何朝?第99章 毛驤?他該死了!(求訂閱)142.第142章 燕王世子朱高熾!(第一更)第89章 大衆的,纔是天下的!(求訂閱)第96章 人人有衣穿,豈不美哉?!(求訂閱)142.第142章 燕王世子朱高熾!(第一更)第324章 結黨營私一定時間段是正確的!第124章 長子走穩爲盾,次子走險爲矛!(第二更)第105章 富貴不落平民身,戰場全是平民魂!(第三更)第244章 你着相了!第71章 上架感言第63章 讀書人的事,從不止四書五經!390.第390章 糖衣炮彈?!392.第392章 國之重臣,還是要有牽絆!第117章 數據是朝廷的另一隻耳目!(求訂閱)第87章 你先壞的規矩,就別怪我們掀桌子!(求訂閱)第284章 城中告示貼!第10章 百姓!第63章 讀書人的事,從不止四書五經!第295章 大明能興旺啊!141.第141章 天氣有正氣,雜然賦流形!(第三更)173.第173章 京師來人!(第一更)第11章 朱標的氣度!第242章 那就犁一遍南方!!!第1章 敬告青年!(求收藏)第299章 熱血難涼!第259章 我說大人高見!351.第351章 自古名利誰願休,從來心嘴不對頭!148.第148章 北方太窮了啊!203.第201章 陛下當以陳友諒跟張士誠爲鑑!第59章 朱元璋認錯!399.第399章 做事不能只在嘴上!第266章 打草就是爲了驚蛇!208.第206章 爲百姓鑄劍鞘!第97章 滿意的朱元璋!(求訂閱)第40章 夏之白,你毀了我啊!第122章 以驛養驛!(第三更)第220章 竈戶暴動!第91章 循循善誘!(求訂閱)364.第364章 容錯!404.第404章 興亡匹夫擔,享福貴人來!第45章 西方正在磨刀霍霍!第316章 我方孝孺,朱棣?!197.第196章 父皇,兒臣累了!352.第352章 只做引路人!第5章 風華正茂!第82章 紅頂商人!(求訂閱)第97章 滿意的朱元璋!(求訂閱)168.第168章 超度!(第二更)第26章 一日一月,方爲明!417.第417章 解縉,我大明的神童!412.第412章 千年未有之變局!
364.第364章 容錯!193.恢復手機資料去了370.第370章 鐵打的世家,流水的王朝!第272章 食鹽出海?!130.第130章 北方真正的天!第285章 竈戶已成過去!139.第139章 對百姓最大的傷害是無視!(第一更)第326章 銳氣沒了無所謂,心氣沒了會死!第22章 你漏算了你會死!第107章 獨樂樂,不如衆樂樂!(第二更)第116章 百姓要明君,咱就給他明君!(第二更)149.第149章 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162.第162章 修身 齊家 治國 平天下!(第一更)第271章 無規矩不成方圓,首先要立制度!第216章 儒家只是工具!第289章 機器的出現是爲了解放百姓!第19章 村夫夏之白參見洪武皇帝!第97章 滿意的朱元璋!(求訂閱)第261章 期盼‘王師’久矣!第104章 借人頭平民怨!(第二更)第228章 罵名我來擔!(明天三更)391.第391章 戲曲‘大帥來了’!第106章 明君在位,悍臣滿朝!(第一更)第28章 他想當的是咱這個皇帝!397.第397章 沿海有官員跟倭寇勾連?!第10章 百姓!第282章 只是一柄刀!第289章 機器的出現是爲了解放百姓!第304章 餘蔭後輩的智慧!第117章 數據是朝廷的另一隻耳目!(求訂閱)133.第133章 我朱棣不通軍事?!第308章 還天下一個百姓之師!第280章 經商得講規矩!第215章 第五門:雜學!第310章 興兵爲殺伐!第316章 我方孝孺,朱棣?!397.第397章 沿海有官員跟倭寇勾連?!372.第372章 春燕歸,巢於林木!第42章 士人是動亂之源!第64章 你替他選吧!192.第192章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第93章 師夷長技以利華!(求訂閱)第263章 交代的事,完成的如何?354.第354章 老了,也得替咱出謀劃策!第297章 給朱元璋帶的禮物!第68章 草民認爲大明缺人才!第300章 進殿覲見!第295章 大明能興旺啊!第212章 敢問諸位,今夕是何朝?第99章 毛驤?他該死了!(求訂閱)142.第142章 燕王世子朱高熾!(第一更)第89章 大衆的,纔是天下的!(求訂閱)第96章 人人有衣穿,豈不美哉?!(求訂閱)142.第142章 燕王世子朱高熾!(第一更)第324章 結黨營私一定時間段是正確的!第124章 長子走穩爲盾,次子走險爲矛!(第二更)第105章 富貴不落平民身,戰場全是平民魂!(第三更)第244章 你着相了!第71章 上架感言第63章 讀書人的事,從不止四書五經!390.第390章 糖衣炮彈?!392.第392章 國之重臣,還是要有牽絆!第117章 數據是朝廷的另一隻耳目!(求訂閱)第87章 你先壞的規矩,就別怪我們掀桌子!(求訂閱)第284章 城中告示貼!第10章 百姓!第63章 讀書人的事,從不止四書五經!第295章 大明能興旺啊!141.第141章 天氣有正氣,雜然賦流形!(第三更)173.第173章 京師來人!(第一更)第11章 朱標的氣度!第242章 那就犁一遍南方!!!第1章 敬告青年!(求收藏)第299章 熱血難涼!第259章 我說大人高見!351.第351章 自古名利誰願休,從來心嘴不對頭!148.第148章 北方太窮了啊!203.第201章 陛下當以陳友諒跟張士誠爲鑑!第59章 朱元璋認錯!399.第399章 做事不能只在嘴上!第266章 打草就是爲了驚蛇!208.第206章 爲百姓鑄劍鞘!第97章 滿意的朱元璋!(求訂閱)第40章 夏之白,你毀了我啊!第122章 以驛養驛!(第三更)第220章 竈戶暴動!第91章 循循善誘!(求訂閱)364.第364章 容錯!404.第404章 興亡匹夫擔,享福貴人來!第45章 西方正在磨刀霍霍!第316章 我方孝孺,朱棣?!197.第196章 父皇,兒臣累了!352.第352章 只做引路人!第5章 風華正茂!第82章 紅頂商人!(求訂閱)第97章 滿意的朱元璋!(求訂閱)168.第168章 超度!(第二更)第26章 一日一月,方爲明!417.第417章 解縉,我大明的神童!412.第412章 千年未有之變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