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

bookmark

明國這十年來,官場中的原楚、蜀等國的舊臣都差不多已經退下,有的是因年紀到達退休的標準,有的是因清官運動,有的是因政績不得力。

大部分的明國官員都是由金陵、潭州兩個學府的學子出任。

百里無忌一直認爲,這官員一般剛入仕途時,都能保持廉潔、勤政,可只要一步步往上升遷之後,就會慢慢地腐敗。

這原因有很多,有因想升遷而腐敗的,有因在一個位置時間呆久了而形成利益團體被拖下水的,有因地域或者血緣親屬結黨而腐敗的,等等。

這也是歷朝歷代都根治不了的頑疾。

百里無忌也沒有辦法解決這一難題,但百里無忌限定了中層和下層官員的仕官期限,每個地方官員四年一輪換,五十歲一滿就強制退休,文官一系,不缺少仕子,如此雖然上層官員依舊在位,但根絕了結黨的機會,只要不結黨,那營私的難度和成本就會增加。

同時,百里無忌規定了地方官員貪污事發,對其的懲罰其中一項是,其貪墨之數,從其家產中罰沒,若不夠抵數,則從其近親三代之中抄沒,而三代近親若主動舉報者,可予以赦免。

這個規定雖然不近人情,但效果很好,這樣只要官員有貪墨行爲,最有可能舉報告發的就是他的至親。

人性便是如此,有時候,錢財總是能贏過親情。

其實,百里無忌自己也貪。

這不,他也霸佔着滅亡原楚、蜀、南唐、南漢等國時,抄沒的珍寶。

爲此,百里無忌忍受了明國臣民的指責。

終於有一天,百里無忌受不了了,將其館中展示的珍寶悉數捐給了明國國庫。

於是,在明國臣民的一致歌頌聲中,百里無忌終於卸下了這份重擔。

自此。可以負責任的說,除了國庫提供的宮中月俸,百里無忌這個皇帝再無任何經濟利益與國庫相關。

這其實讓百里無忌反而覺得輕鬆,他覺得自己從此不欠明國百姓什麼了。

但明國國民不知道的是。百里無忌的小內庫中,錢財已經到了何種地步。

其中最大的收入來源,依舊是遍佈明國各州縣的醉仙樓。

醉仙酒的利潤本來就高,如今百里無忌登基之後,醉仙酒的價錢自然是水漲船高。

而皇帝的招牌,更令人趨之若鶩。

想不賺錢也難啊。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明國臣民視貪墨如賣國,但卻有樣學樣,跟着做起生意來,十餘年來。明國再也沒有以前那種視商販如奴兵的觀念。

也是日後明國官員由商入政的根源。

這是此時,百里無忌所料未及的。

二月初二,大吉,諸事皆宜。

經過準備的周國在柴榮一聲令下之後,開始出兵討伐定難軍。

柴榮令彰武節度使郭謹北上攻擊宥州。保大節度使王饒、朔方節度使馮繼業爲輔。

令宣徽使向訓、馬軍都指揮使樊愛能、步軍都指揮使何徽、滑州節度使白重贊、鄭州防禦使史彥超、前耀州團練使符彥能等,領兵至隰州,集結完成後北攻綏州,爲第一梯隊。

令河中節度使王彥超領兵至隰州,以陝府節度使韓通爲副,爲第二梯隊。

調集如此強大軍容,對於定難五州。柴榮是志在必得。

同時,柴榮爲防萬一,令天雄軍節度使符彥卿領兵從磁州固鎮至晉州駐紮,令澶州節度使郭崇領兵至澤州駐紮,應對明國從太原府南下。

經王樸等文武大臣仔細推敲之後,柴榮覺得萬事皆備。

三月十五日。柴榮正式下令討伐定難五州。

中原之地,哪怕是開封周邊,常年戰亂,這山賊、土匪遍地都是,有飢餓、逃難、逃兵、殺人犯事等等各種原因爲匪的。

柴榮雖爲一代明主。但戰前犯了個小錯誤,他一直認爲落草爲寇的匪人戰鬥力強,作戰勇猛,因此發佈詔令,凡是賊人願意報效朝廷從軍,皆可免其之前所犯之罪。

於是,山賊、土匪紛紛投效,一時間,早上還被官府捉拿通緝的匪人,下午就成了堂堂禁軍,那些殺人越貨者更是趾高氣揚。

百姓懼怕他們報復,苦不堪言。

這些強匪雖然悍不畏死,但卻從無接受過正規軍事訓練,如果是一對一,哪怕是一對二,可能是勝算頗大,但若是大軍作戰,這些匪人哪知道什麼陣法、配合,不過就是一團散沙。

三月十八日。

第一梯隊在隰州集結完畢,準備北上,但此時定難軍節度使李彝殷派麾下得力大將李彝玉率三萬騎兵增援綏州,已經到達綏州。

柴榮聞知,大急,召集衆臣商議之後,柴榮決定親征。

次日,柴榮攜趙匡胤、鄭恩率三萬禁軍前往隰州親自指揮。

三月二十三日。

柴榮一行到達隰州,此時一個好消息一個壞消息放在他的面前。

好消息是,彰武節度使郭謹、保大節度使王饒、朔方節度使馮繼業從鹽州攻擊宥州,經過三天血戰,已經攻下宥州城,正在城中休整。

壞消息時,定難軍大將李彝玉率三萬大軍進入綏州城後,與三萬守軍匯合,次日,向南下攻擊了周國第一梯隊,結果,周軍大敗而回,折損人員近一半,約二萬人。

柴榮聞知大怒,細究戰敗原因。

原來,第一梯隊與定難軍對陣時,定難軍騎兵率先發起了衝鋒,樊愛能望風而退,何徽領步兵在後列陣,被奔跑的騎兵衝撞,立時潰亂,二將南逃,所部騎兵紛亂,相互踐踏,步軍棄甲投降,而後影響到中路大軍,這時,定難軍前鋒趁勢突擊,不到半個時辰,第一梯隊四萬二千大軍竟折損近半。

這主將臨陣逃跑,縱然是兵員再多,那也是個潰敗,總算宣徽使向訓戰場經驗豐富,指揮所率中路大軍臨陣斬殺了數百名潰逃士兵,才穩住了陣腳,不然損失將會更大,甚至全軍崩潰。

如此慘敗令柴榮忍無可忍,當即下旨,將侍衛馬軍都指揮使樊愛能,侍衛步軍都指揮使何徽等連同各軍將校七十多人,一併誅殺。

如此鐵血手段,震懾了全軍。

第四章第一百一十章第十六章第40章 黑旗衛擴編第一百五十九章第40章 閩國兄弟鬩牆第一百八十一章第87章 特戰都第八章第六十章第26章 各懷鬼胎第一百三十四章第一百六十八章第三十八章第一百九十八章第一百七十章第41章 那一抹青色第一百三十九章第七十二章第26章 滅楚戰爭(三)第一百四十二章第四章第四十二章第二百八十一章第二百八十二章第四十九章第一百零五章第9章 四海鹽鋪第一百零三章第一百七十七章第七十八章第71章 百里康的騎兵第三十八章第二百二十七章第二百三十一章第89章 傾銷和兌換第七十七章第三十五章第29章 滅楚戰爭(六)第86章 盧詩韻出走第十五章第五十七章第71章 蜀軍來犯第一章第一百六十四章第一百章第二十一章第一百五十九章第二十八章第一百六十九章第53章 民意所向第一百十三章第一百一十章第五十七章第三十八章第二百八十六章第四十八章第一百六十二章第一百二十七章第49章 將星隕滅第二十一章第一百零五章第九章第一百二十三章第二百六十五章第二百七十二章第二百三十六章第一百五十三章第23章 江陵盟約第二百二十章第九十三章第一百二十一章第七十六章第59章 全殲的代價第一百七十五章第十二章第三十六章第二百六十章第74章 名將vs小將第十七章第一百二十章第74章 勇士的心願第二百零三章第一百七十三章第二百八十五章第4章 人滿爲患第96章 神人杜光庭第一百三十五章第65章 五馬被殺第39章 安州叛亂第二百七十九章第四章第一百一十章第67章 平蠻之策第33章 滅楚戰爭(十)第一百零二章第九十三章第二百五十章第一百二十一章第一百五十七章
第四章第一百一十章第十六章第40章 黑旗衛擴編第一百五十九章第40章 閩國兄弟鬩牆第一百八十一章第87章 特戰都第八章第六十章第26章 各懷鬼胎第一百三十四章第一百六十八章第三十八章第一百九十八章第一百七十章第41章 那一抹青色第一百三十九章第七十二章第26章 滅楚戰爭(三)第一百四十二章第四章第四十二章第二百八十一章第二百八十二章第四十九章第一百零五章第9章 四海鹽鋪第一百零三章第一百七十七章第七十八章第71章 百里康的騎兵第三十八章第二百二十七章第二百三十一章第89章 傾銷和兌換第七十七章第三十五章第29章 滅楚戰爭(六)第86章 盧詩韻出走第十五章第五十七章第71章 蜀軍來犯第一章第一百六十四章第一百章第二十一章第一百五十九章第二十八章第一百六十九章第53章 民意所向第一百十三章第一百一十章第五十七章第三十八章第二百八十六章第四十八章第一百六十二章第一百二十七章第49章 將星隕滅第二十一章第一百零五章第九章第一百二十三章第二百六十五章第二百七十二章第二百三十六章第一百五十三章第23章 江陵盟約第二百二十章第九十三章第一百二十一章第七十六章第59章 全殲的代價第一百七十五章第十二章第三十六章第二百六十章第74章 名將vs小將第十七章第一百二十章第74章 勇士的心願第二百零三章第一百七十三章第二百八十五章第4章 人滿爲患第96章 神人杜光庭第一百三十五章第65章 五馬被殺第39章 安州叛亂第二百七十九章第四章第一百一十章第67章 平蠻之策第33章 滅楚戰爭(十)第一百零二章第九十三章第二百五十章第一百二十一章第一百五十七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