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八爺槍挑猛禽?

王華生笑道:“古院士說得對!只要是好飛機,咱們都要造!要多造!比如說咱們的殲七MF戰鬥機,就是一款好飛機,我想這一屆珠海航展,殲七MF戰鬥機一定能夠引起轟動,贏得訂單!”

古院士道:“殲七MF戰鬥機怎麼說呢,我覺得它和FC-1戰鬥機重疊了,最好二選一發展比較好。而且只靠一個模型,恐怕很難真正的吸引到客戶,還是我們的殲8IIM戰鬥機,不但是真機,而且還要進行精彩的飛行表演,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的讓客戶有一個更直觀的瞭解,讓客戶放心的訂購。”

作爲殲八之父,古院士當然還是更看好自己的孩子了。

殲8IIM戰鬥機,其實也是一款中外合作研製的戰鬥機,不過這個合作項目與八十年代的和平珍珠項目要好得多了,完全由六零一所掌握決策權,只不過是選用俄羅斯成熟的甲蟲火控雷達等航空電子設備,進行改進,不需要把飛機送到國外去改裝。

不過李軼還是知道的,殲8IIM戰鬥機的研製進度還是受到了整合的影響,特別是甲蟲雷達裝機前就發生故障,而裝機後的協調問題也非常多,最終導致無法如期完成研製,原本有意向訂購的國家也不再考慮了。

因爲在2000年以後,殲8IIM這種二代半戰鬥機,一點兒吸引力也沒有了,國際軍火市場上有很多的二手F16戰鬥機可選,還有改進的F4戰鬥機,這些戰鬥機的性能都大大超過殲8IIM戰鬥機,而且價格也不貴。

殲8IIM戰鬥機在兩年前就參加了第一屆珠海航展,李軼還記得當時西工大有不少的同學,都把軍事雜誌上的殲8IIM戰鬥機彩色大圖貼在牀頭整天的欣賞,爲祖國先進戰鬥機的出現感到自豪。

殲8IIM戰鬥機從某些角度看起來,還是有一些好看的,掛載六枚空空導彈,相當的給力。

只是殲8IIM戰鬥機這種高不成低不就的二代半戰鬥機,很難滿足那些發展中國家的需要,因爲它在高烈度的戰爭中,肯定是靶子一個,而在低烈度的戰爭中,又沒有成本的優勢,所以最終沒有國家選擇也是很正常的。

至於殲8IIM利用高空高速性能,將F22戰鬥機引誘到高空,然後利用高度和速度優勢,將F22戰鬥機挑落馬下。

只不過這種YY肯定是不現實的,要知道這可是差了兩代!

僅僅是差一代就很難用戰術去彌補,比如說F15戰鬥機的設計團隊,在七十年代就在計算機上面模擬過F15戰鬥機對戰米格21戰鬥機,計算機模擬的結果顯示,一架F15戰鬥機理論上可以擊落幾百架米格21戰鬥機。

當然那只是理論上,實際上F15戰鬥機也沒有那麼多導彈可以打。

而殲8戰鬥機在對抗F22戰鬥機的時候,可以說是一點機會也沒有,因爲殲8IIM戰鬥機雷達探測距離也就幾十公里,再加上F22戰鬥機是隱身戰鬥機,哪怕F22戰鬥機飛到殲8IIM戰鬥機前面五十公里的地方,估計殲8IIM也看不見。

而在一百多將近二百公里遠的地方,F22戰鬥機老早就看到殲8IIM戰鬥機了。

即便是雙方進入近距格鬥,殲8IIM戰鬥機也不是F22戰鬥機的對手,二者的機動性能相差太大了。

所以中國如果不研製出自己的四代隱身戰鬥機,而要繼續用八爺去打F22戰鬥機的話,一定會非常的杯具!

聽了古院士的話,李軼笑道:“我們的殲七MF戰鬥機,我相信在第三屆珠海航展上,一定可以看到它在空中精彩表演的身影!”

王華生笑道:“對,對,不管是殲8IIM戰鬥機也好,還是殲七MF戰鬥機也好,都是咱們中國航空工業的驕傲!我都希望它們能夠有更多的訂單!”

王華生也隱陷的聞到了一股火藥味,老少兩代設計師有點兒較勁的意思呢。

古院士笑道:“李軼同志,我發現你年紀雖然很輕,但是卻對飛機設計有很獨到的見解呢!你認爲咱們國家未來的戰鬥機應該是往什麼方向發展呢?”

這是一個比較籠統的問題。

李軼想了想道:“當然是往隱身和高度的信息化態勢感知能力方面發展。也就是我們國家新一代的戰鬥機必須要緊盯F22隱身戰鬥機以及美國新一代的聯合攻擊戰鬥機的技術。在未來的空戰中,隱身的優勢將會非常的明顯和重要,我們必須要臥薪嚐膽,發展我們的隱身四代機!”

古院士笑道:“小夥子說得好!其實我們六零一所一直在做這方面的預研工作,你有沒有興趣到我們六零一所來工作?我相信你在六零一會得到更好的發展!”

古院士竟然開始挖六一一的牆角了,其實不管是哪位飛機設計大師,看到李軼這樣的潛力股,都會想挖他過去的。

李軼當然不可能去六零一所了,因爲他的偶像是楊瑋呢!當然六零一也出了好幾位院士,比六一一還要多得多,在隱身戰鬥機的技術探索方面,六零一所確實也是走在前面的,一九八六年,航空工業部隱身技術研究課題組就是六零一所的李田院士負責,六一一所所長宋文聰擔任了副組長。

這是一個國家隊,通過這個頂尖的國家隊的攻關,最終全面掌握了戰鬥機主要部件參數對雷達波散射特性的影響規律,提出瞭解決減小雷達散射截面的有效方法。

李軼笑了笑道:“感謝古院士這麼看得起我,不過我想我還是更願意在六一一所,因爲我覺得那裡是我的家!”

一句很簡單的那裡是我的家,就道出了李軼對六一一,對誠飛公司,對誠都這座城市的感情。

古院士不由得苦笑道:“也罷,看來我什麼都爭不過老宋啊!”

第一百零二章 FC-1戰鬥機項目多方會議第一百二十八章 針鋒相對第三百七十章 三人行第三百三十章 放棄山寨蘇三三吧第三百六十五章 國產輕型私人飛機來了第十五章? ??問題可能出在刀具上第三百九十八章 噴氣式公務機產業鏈第三十九章 鴻蒙進氣道設計軟件第四十七章 鼓包和進氣道製造工藝第二百七十八章 堅持蘇二七,到時候自己打臉第二百六十章 呼喚中國的重型武直第一百二十四章 古院士也不支持第三百四十九章 讓99改一舉超過艾布拉姆斯第一百零九章 先進中推有希望了第二百四十九章 九九式需要更強的動力第一百三十六章 白露要自考本科學歷第一百一十二章 加萊特進氣道第一百六十章 精密鑄造3D打印技術第九十七章 打敗專家們的感覺一定很棒第二百五十八章 震撼表演第一百六十六章 飛行品質接近三代機第四百七十章 柴燃聯合動力第二百五十三章 飛天航空科技參展第一百四十九章 殲七MF原型機完成總裝(求訂閱)第四百五十七章 武直十原型機下線第三百六十章 天行者系列噴氣式公務機第二百八十九章 C909噴氣式支線客機立項第八十一章 一個核心機可以生出多少個發動機第一百七十五章 30MW級大功率艦用燃氣輪機第二百五十八章 震撼表演第四百四十九章 一機兩型-通用加反潛第九十九章 蘇27戰鬥機的缺陷第四十七章 鼓包和進氣道製造工藝第二百零一章 渦扇19可以成爲飛豹的動力第八十七章 春節第二百一十七章 梟龍戰鬥機設計資料被盜第一百七十六章 翼龍無人機正式立項第一百四十一章 有了渦扇19先進渦槳、渦軸還遠嗎?第三百九十四章 RT30艦用燃氣輪機正式立項第三百五十四章 當選理事長單位第一百零四章 米格公司算個屁第三百六十二章 插上翅膀的99式測試車第二百二十八章 颱風大黃蜂精彩飛行表演第四百二十六章 稀有的女總師第二百九十章 引領噴氣支線客機潮流第九十六章 立項論證第二百八十七章 雙中推成本更低第四百一十五章 未來科幻戰機第二百六十三章 引起轟動的大新聞第二百五十一章 峽飛公司考察第二百一十六章 魚兒上鉤了第四百五十七章 武直十原型機下線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型無人機關鍵技術第一百四十章 全權限數字電子控制系統(求支持)第一百二十一章 打造東方的洛馬和臭鼬工廠第七十章 殲七MF戰鬥機要參加軍方評審第一百二十章 宋老要推薦李軼當副總師第五十三章 第二屆珠海航展第四百七十二章 渦扇十七持久考覈試車第四百七十章 柴燃聯合動力第四百二十五章 國際高教機市場需要山鷹第一百九十章 一代新材料一代新型航空發動機第一百七十六章 翼龍無人機正式立項第四百七十三章 慶祝一下第三百二十四章 航空技術是高科技第四百六十章 C919客機複合材料供應商第三百五十八章 航發集團快成立了第四百零三章 完成任務第三百七十七章 輕型私人飛機首飛成功第二百四十九章 九九式需要更強的動力第四百六十四章 渦槳十七發動機下線第五十六章 八爺槍挑猛禽?第二百九十章 引領噴氣支線客機潮流第一百六十四章 漂亮的首飛第三章??????????? 第一個任務第六十九章 該是殲十戰鬥機上BUMP進氣道了第三百六十七章 百噸級戰略轟炸機轟6K論證會第七十五章 渦扇十A還不夠先進第二百七十四章 極飛150輕型飛機第二百二十八章 颱風大黃蜂精彩飛行表演第四百一十六章 專家們的意見第三百二十三章 私人飛機要火了第二百一十一章 梟龍戰鬥機詳細設計第四百六十七章 汽車複合材料輕量化技術第三百四十八章 RL1500燃氣輪機樣機第四百四十五章 隱身四代機開啓新的空戰時代第二百五十六章 空天一體化趨勢第三百八十二章 渦槳飛機第四百三十三章 拳打B737MAX腳踢A320NEO第四十二章 載譽歸來第二百八十六章 震驚衆人的設計方案第三百五十五章 一噸級渦扇16發動機第十七章? ?先進航空製造技術帶給李軼的震動第三百零六章 全面超過F119發動機第三百七十三章 李軼畫大餅第二百七十八章 堅持蘇二七,到時候自己打臉第三百一十三章 可以吊打蘇35戰鬥機第四百四十三章 蘇二七近距格鬥也輸了第四百三十八章 渦槳18發動機第一百九十五章 飛天航空科技公司
第一百零二章 FC-1戰鬥機項目多方會議第一百二十八章 針鋒相對第三百七十章 三人行第三百三十章 放棄山寨蘇三三吧第三百六十五章 國產輕型私人飛機來了第十五章? ??問題可能出在刀具上第三百九十八章 噴氣式公務機產業鏈第三十九章 鴻蒙進氣道設計軟件第四十七章 鼓包和進氣道製造工藝第二百七十八章 堅持蘇二七,到時候自己打臉第二百六十章 呼喚中國的重型武直第一百二十四章 古院士也不支持第三百四十九章 讓99改一舉超過艾布拉姆斯第一百零九章 先進中推有希望了第二百四十九章 九九式需要更強的動力第一百三十六章 白露要自考本科學歷第一百一十二章 加萊特進氣道第一百六十章 精密鑄造3D打印技術第九十七章 打敗專家們的感覺一定很棒第二百五十八章 震撼表演第一百六十六章 飛行品質接近三代機第四百七十章 柴燃聯合動力第二百五十三章 飛天航空科技參展第一百四十九章 殲七MF原型機完成總裝(求訂閱)第四百五十七章 武直十原型機下線第三百六十章 天行者系列噴氣式公務機第二百八十九章 C909噴氣式支線客機立項第八十一章 一個核心機可以生出多少個發動機第一百七十五章 30MW級大功率艦用燃氣輪機第二百五十八章 震撼表演第四百四十九章 一機兩型-通用加反潛第九十九章 蘇27戰鬥機的缺陷第四十七章 鼓包和進氣道製造工藝第二百零一章 渦扇19可以成爲飛豹的動力第八十七章 春節第二百一十七章 梟龍戰鬥機設計資料被盜第一百七十六章 翼龍無人機正式立項第一百四十一章 有了渦扇19先進渦槳、渦軸還遠嗎?第三百九十四章 RT30艦用燃氣輪機正式立項第三百五十四章 當選理事長單位第一百零四章 米格公司算個屁第三百六十二章 插上翅膀的99式測試車第二百二十八章 颱風大黃蜂精彩飛行表演第四百二十六章 稀有的女總師第二百九十章 引領噴氣支線客機潮流第九十六章 立項論證第二百八十七章 雙中推成本更低第四百一十五章 未來科幻戰機第二百六十三章 引起轟動的大新聞第二百五十一章 峽飛公司考察第二百一十六章 魚兒上鉤了第四百五十七章 武直十原型機下線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型無人機關鍵技術第一百四十章 全權限數字電子控制系統(求支持)第一百二十一章 打造東方的洛馬和臭鼬工廠第七十章 殲七MF戰鬥機要參加軍方評審第一百二十章 宋老要推薦李軼當副總師第五十三章 第二屆珠海航展第四百七十二章 渦扇十七持久考覈試車第四百七十章 柴燃聯合動力第四百二十五章 國際高教機市場需要山鷹第一百九十章 一代新材料一代新型航空發動機第一百七十六章 翼龍無人機正式立項第四百七十三章 慶祝一下第三百二十四章 航空技術是高科技第四百六十章 C919客機複合材料供應商第三百五十八章 航發集團快成立了第四百零三章 完成任務第三百七十七章 輕型私人飛機首飛成功第二百四十九章 九九式需要更強的動力第四百六十四章 渦槳十七發動機下線第五十六章 八爺槍挑猛禽?第二百九十章 引領噴氣支線客機潮流第一百六十四章 漂亮的首飛第三章??????????? 第一個任務第六十九章 該是殲十戰鬥機上BUMP進氣道了第三百六十七章 百噸級戰略轟炸機轟6K論證會第七十五章 渦扇十A還不夠先進第二百七十四章 極飛150輕型飛機第二百二十八章 颱風大黃蜂精彩飛行表演第四百一十六章 專家們的意見第三百二十三章 私人飛機要火了第二百一十一章 梟龍戰鬥機詳細設計第四百六十七章 汽車複合材料輕量化技術第三百四十八章 RL1500燃氣輪機樣機第四百四十五章 隱身四代機開啓新的空戰時代第二百五十六章 空天一體化趨勢第三百八十二章 渦槳飛機第四百三十三章 拳打B737MAX腳踢A320NEO第四十二章 載譽歸來第二百八十六章 震驚衆人的設計方案第三百五十五章 一噸級渦扇16發動機第十七章? ?先進航空製造技術帶給李軼的震動第三百零六章 全面超過F119發動機第三百七十三章 李軼畫大餅第二百七十八章 堅持蘇二七,到時候自己打臉第三百一十三章 可以吊打蘇35戰鬥機第四百四十三章 蘇二七近距格鬥也輸了第四百三十八章 渦槳18發動機第一百九十五章 飛天航空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