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平淡無奇

秦風莫名地想起了自己看到的資料,國際的試飛設備早就更新換代了,比如法國的,隨時傳輸數據,試飛院如果能引進這種類型的設備的話,那自己飛機上的各種狀態,地面就能直觀地看到了,比現在這樣靠着無線電聯絡效率要高得多了。

來到試飛院之後,這架飛機加裝了試飛院研製的數據記錄設備,但是這些數據,照樣要飛回去才能研究。

也就是說,如果飛機摔了,數據也就沒了,這種情況下,照樣需要冒着任何危險,把戰機開回去的。

秦風在心中暗自地打定了主意,同時,手上開始逐漸地減小油門。

“速度已經降低到五百。”

“速度降低到三百。”

“速度降低到二百四,操作已經很吃力了。”

秦風一邊操作飛機,一邊不斷地彙報,想要尾旋,那就首先要失速,降低速度,就是失速一個最常見的。

“速度降低到二百二,機頭擡起來了!”

和理論分析的一模一樣,隨着速度繼續降低,飛機機頭向上擡起,迎角變大,進入失速狀態。接着,按照預案,秦風進行了幾下錯誤的操縱,飛機就準確地進入了正尾旋。

正常飛行的時候,只要不是誤操作,那是無法進入尾旋的,只有在激烈對抗的時候錯誤操作,纔會出現這種特殊情況。

而作爲試飛員,如何進入尾旋也就是一門技術活了,當飛機在進入尾旋的時候,秦風深深地吸了一口氣。

接着,就是天旋地轉。

不過感覺反而比上次要好一些。

上次飛機是倒扣着進入尾旋的,腦袋頂着的是大地,大地的旋轉,很快就會讓人產生噁心欲吐的感覺了。

但是這次卻是正着進入尾旋,頭頂還是天空,而且,在萬米高空,是沒有云彩的,沒有白雲,就沒有參照物。

飛行員的身體素質都是相當好的,轉過幾圈來,適應了,和平飛是沒有什麼感覺的。

殲-7戰機進入了尾旋,就像是進入了天空中一個巨大的漩渦一般,旋轉着向下轉動。

這個時候,秦風都有一種想要向左壓桿的衝動了。

如果能夠判斷出來現在飛機是向右滾轉的,那一般的飛行員的下意識的動作就是向左壓桿,用來改平坡度,這樣只會讓尾旋更加厲害,最終無法收拾。

“006已經進入尾旋,高度一萬一。”

在進入尾旋之後,也不能立刻改出,還要體會一下進入尾旋的這些感覺,回去之後彙報的。

於是,戰機就一圈圈地旋轉着下落,秦風在心中暗暗地豎着:“一,二,三…”

當數到第六圈的時候,他繼續喊道:“第六圈尾旋,高度八千,準備改出。”

說完,他放開了手和腳。

沒錯,在這種尾旋中,不能按照平常的正向操作來改出,因爲高度還有,所以首先的實驗就是平舵、杆中立,如果尾旋還不能停止,再壓順杆。

操作杆被放開了,處於中間位置,方向舵上的腳也離開了,防止因爲緊張而誤操作,此時,秦風的身體由於過載被壓在了座椅上,眼睛依舊在盯着各個儀表,同時,嘴裡還在數數。

“七,八,九…”

“高度五千,沒有改出,準備順杆。”秦風看着自己前面的儀表,現在已經轉了十五圈了,平杆還是不行,那就必須要順杆了。

就在他喊完了之後,突然,感覺到飛機不再轉動,開始向下俯衝了,頓時心中一喜:“尾旋已經改出!”

飛機向下俯衝,速度不斷增加,當速度達到500公里每小時的時候,他拉起來了操作杆,殲-7戰機如同被馴服的猛獸,乖乖地繼續平穩飛行。

第一次的試飛,就在這樣的平淡無奇中度過了,秦風的心態很平穩,而地上的人,卻是捏着一把汗。

雖然理論分析的很透徹了,但是,真正在飛的時候,那卻是要冒着很大的危險的,這就是理論和實際的差距啊。

秦風把這理論驗證爲了實際,編寫進飛行教材之中去,以後,後面的飛行員在飛的時候,遇到這種情況,那就知道該怎麼處理了。

高度多少,飛機要轉多少圈,下降多少,才能成功改出,這就有了例子可以依靠。

而秦風的試飛,看起來平淡無奇,其實卻是步步驚心,隨時都會遇到危險的。

屠老等人就更是心急了,如果不飛尾旋,己方的飛機已經定型了,如果飛了之後,改不出來,反而會影響到定型啊。

現在,聽到試飛完成,秦風正在返場,大家長長地出了一口氣。

殲-7戰機的機頭上揚,以一個優雅的姿勢,穩穩地降落下來,這絕對是一個滿分的標準。

當初在132廠的時候,每次進行重大科目的試飛,就會有無數的人涌上來,歡慶這次試飛的成功,而在試飛院,也許是驚心動魄的試飛經常進行,所以秦風下來之後,也屬於很平常的了。

和上天時候的場景反而不同,也倒讓人感覺到奇怪了。

滑回了停機坪,就有地勤人員打開設備艙,將飛行數據拷貝下來,方便研究,加油車也開動上來,給戰機補充燃料,下午的時候,就要進行第二次的試飛了。

回到了會議室,秦風就開始彙報了。

“這次平飛小錶速進入尾旋,改出很順利,只要有高度,那咱們只要不誤操作,飛機擁有自己改出來的能力。”秦風將自己的感受說完了之後,總結道。

有的飛機,進入尾旋是不容易改出的,甚至無法改出,也有的飛機,在設計的時候就有自動改出尾旋的能力,米格-21雖然早就落後了,這方面還真是不錯。

飛行數據輸入了基地的計算機裡,分析之後,大家都認同了秦風的觀點。

等到了下午,秦風的第二個試飛科目就開始了,大速度,大迎角進入尾旋!

試飛是枯燥的,每一次的試飛,都彷彿是從鬼門關上走過一遭一般,整個尾旋試飛中,秦風一個人飛,一個人感受,就這樣,飛了十幾天。

第八百五十章 增加角度第一百五十七章 瀋陽,再見第八百六十六章 飛回去第二百五十八章 飛行交響樂第七百六十一章 送禮物第五百八十章 如此巨大第四百七十四章 靠自己第八十章 等待明天(加更,春節快樂)第四百七十九章 去向問題第一百零六章 動力躍升第六百九十二章 追悼會第八百五十章 增加角度第五百八十八章 動手術第八百七十章 新的氣動佈局第八百零八章 我的生日第三百一十九章 機會第八百四十四章 幹了一輩子第四百二十章 我很忙第三十四章 一起飛第四十章 貓捉老鼠第七百二十九章 歷史責任第五百五十一章 殲十三艦載型第五百零七章 我們學習的是如何釣魚第一百二十二章 打算造摩托第一百一十六章 犯我中華者,雖高必誅第八十二章 幻影2000的表演(加更)第三百五十三章 被動第十四章 又粗又大第二百三十一章 不要被物質迷了眼睛第四百零五章 軍轉民第八百三十七章 伊爾76第七百一十三章 格羅莫夫試飛院第六百六十三章 打造樣機第八十三章 看點很多(加更,拜年啦)第四百五十二章 喬遷新居第五百九十五章 哄高興了第一百一十二章 來的正好第七十一章 找六爺的資料第五百二十五章 有危險,我先上第五百八十章 如此巨大第三百二十二章 難道是迷航了?第七百七十二章 發動機的問題第四十九章 危險更大第九十章 餘油報警第九十一章 任何的故障都不能放過第五百四十七章 海軍的任務第三百五十五章 秦風的絕招第八百七十六章 大國航空第七百二十九章 歷史責任第五百五十二章 雙發艦載機第一百九十四章 有機玻璃的模型第五十章 首飛殲-8(加更)第四十六章 平淡無奇第三百四十二章 不一樣的環境第六百六十六章 原來是轟油六第六十五章 單軸變穩和教練機雙結合第一百六十章 土法上馬搞訓練第三百九十三章 風雲變幻第六百六十一章 難度很大(加更)第一百五十七章 瀋陽,再見第四百零九章 目光要長遠第二百三十五章 雷達的問題第二百五十五章 意外發現第六百七十八章 驚心動魄第四百二十章 我很忙第二百四十一章 外掛能力第二百五十章 整體介紹第三十九章 圓滿結束第八百二十七章 首先鎖定第一百七十章 中國人,夠朋友第二百七十二章 都是航空人第六百五十九章 蘇27更適合我們第三百八十二章 砸鍋賣鐵也要幹第四百三十二章 機載雷達的研究第二百七十五章 符合我們的想法第四百九十七章 重要作用第一百四十二章 保留個項目小組第八百零七章 完美首飛第七百二十五章 鼓勵第七十三章 人情世故第一百八十八章 理念的不同第十九章 飛行品質第八百六十六章 飛回去第三百九十一章 海軍大院第五百七十三章 引進和自研的衝突第五百八十四章 空中加油(一)第一章 一定要飛回去第六十一章 誰來背責任(加更)第七百四十二章 發動機的大修第六百四十二章 座艙蓋飛了第一百九十二章 空中樓閣,水中撈月第二百五十五章 意外發現第七百六十七章 電磁權第二百零九章 現代化的高科技戰爭的打法第六百零三章 聯合起來第八百四十四章 幹了一輩子第六百八十章 幹對接第七百一十一章 中央流體院第一百七十四章 風險和擔子都要擔起來第八百零八章 我的生日
第八百五十章 增加角度第一百五十七章 瀋陽,再見第八百六十六章 飛回去第二百五十八章 飛行交響樂第七百六十一章 送禮物第五百八十章 如此巨大第四百七十四章 靠自己第八十章 等待明天(加更,春節快樂)第四百七十九章 去向問題第一百零六章 動力躍升第六百九十二章 追悼會第八百五十章 增加角度第五百八十八章 動手術第八百七十章 新的氣動佈局第八百零八章 我的生日第三百一十九章 機會第八百四十四章 幹了一輩子第四百二十章 我很忙第三十四章 一起飛第四十章 貓捉老鼠第七百二十九章 歷史責任第五百五十一章 殲十三艦載型第五百零七章 我們學習的是如何釣魚第一百二十二章 打算造摩托第一百一十六章 犯我中華者,雖高必誅第八十二章 幻影2000的表演(加更)第三百五十三章 被動第十四章 又粗又大第二百三十一章 不要被物質迷了眼睛第四百零五章 軍轉民第八百三十七章 伊爾76第七百一十三章 格羅莫夫試飛院第六百六十三章 打造樣機第八十三章 看點很多(加更,拜年啦)第四百五十二章 喬遷新居第五百九十五章 哄高興了第一百一十二章 來的正好第七十一章 找六爺的資料第五百二十五章 有危險,我先上第五百八十章 如此巨大第三百二十二章 難道是迷航了?第七百七十二章 發動機的問題第四十九章 危險更大第九十章 餘油報警第九十一章 任何的故障都不能放過第五百四十七章 海軍的任務第三百五十五章 秦風的絕招第八百七十六章 大國航空第七百二十九章 歷史責任第五百五十二章 雙發艦載機第一百九十四章 有機玻璃的模型第五十章 首飛殲-8(加更)第四十六章 平淡無奇第三百四十二章 不一樣的環境第六百六十六章 原來是轟油六第六十五章 單軸變穩和教練機雙結合第一百六十章 土法上馬搞訓練第三百九十三章 風雲變幻第六百六十一章 難度很大(加更)第一百五十七章 瀋陽,再見第四百零九章 目光要長遠第二百三十五章 雷達的問題第二百五十五章 意外發現第六百七十八章 驚心動魄第四百二十章 我很忙第二百四十一章 外掛能力第二百五十章 整體介紹第三十九章 圓滿結束第八百二十七章 首先鎖定第一百七十章 中國人,夠朋友第二百七十二章 都是航空人第六百五十九章 蘇27更適合我們第三百八十二章 砸鍋賣鐵也要幹第四百三十二章 機載雷達的研究第二百七十五章 符合我們的想法第四百九十七章 重要作用第一百四十二章 保留個項目小組第八百零七章 完美首飛第七百二十五章 鼓勵第七十三章 人情世故第一百八十八章 理念的不同第十九章 飛行品質第八百六十六章 飛回去第三百九十一章 海軍大院第五百七十三章 引進和自研的衝突第五百八十四章 空中加油(一)第一章 一定要飛回去第六十一章 誰來背責任(加更)第七百四十二章 發動機的大修第六百四十二章 座艙蓋飛了第一百九十二章 空中樓閣,水中撈月第二百五十五章 意外發現第七百六十七章 電磁權第二百零九章 現代化的高科技戰爭的打法第六百零三章 聯合起來第八百四十四章 幹了一輩子第六百八十章 幹對接第七百一十一章 中央流體院第一百七十四章 風險和擔子都要擔起來第八百零八章 我的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