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朝堂議刑

慈安藉此次清風行動,向藉此機會行動,再一次立威,從而樹立皇上的權威,讓滿朝的官員知道皇上向來說話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不是討價還價的,將來皇上政權主政之後,好讓大臣對皇上產生一種敬畏,能夠使得皇上的旨意得以執行。說道理就是想較次機會重振朝綱,肅風正氣。

當然從安從朝堂下面站立的這寫官員的的表情,看到了此次行動的效果,看到滿朝文武官員今天站立在那裡的表情比以前更加恭敬了。

慈安看到收效明顯,也就不再講話了,慈安想要在朝堂之上慢慢的培養皇上主政的能力,將要慢慢的給皇上放權,讓皇上從現在開始,慢慢的培養自己處理國家大事的能力。

皇上這時又開口說道:“衆愛卿,朕想聽聽你們對蒙藤遠肅清之流的處置有什麼想法,衆愛卿吧說說吧?”

滿朝文武官員一聽皇上這話,便知道是皇上想試探他們內心對蒙藤遠、肅清等人的態度,一個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說實話兔死狐悲的道理大家都明白,今天在這裡大家對蒙藤遠肅清來一個牆到衆人推,那說不一定下次就是輪到自己了,所以滿朝文武官員各懷心事,沒有一個人站出來表達自己的意見的,再者大家心中壞抱有一種心態就是伴君如伴虎,這一點怎麼說也不假,向當初蒙藤遠與肅清等人在先帝那裡是何等的風光,就是在慈溪皇太后當權的時代也是奉公無限,在想想現在他們哪能想到今天的結局呀。

這時皇上看了一眼滿朝文武官員,看到一個個都神情肅穆的站立在那裡,沒有人言語,皇上這時候看着李鴻章說道:“李愛卿,你是我大清散朝元老,你經歷了無數的風風雨雨,你對那蒙藤遠肅清等人今天這種結局,有什麼感想呀?”

皇上今天在這裡也是想借機給李鴻章這些老臣敲敲警鐘,讓他們多收收斂一點,不要向蒙藤遠肅清等人,叫着當年勞苦功高,對當今皇上的聖旨不放在眼裡,居然敢公開的拖延拒不執行,皇上再三提示,高興啥機會,這些人依舊不肯歸順,你說皇上與皇太后不可能不採取行動,着可好一家人都壓在大牢裡,家產充公,到最後面臨大清律例的處罰。

李鴻章是久經官場之人,當然到得見風使舵這個道理,通過這兩年多的與慈安的接觸,現在已經對慈安是服服帖帖的了,他沒有想到當初先帝沒有辦成的事情,西太后慈禧那麼強權的女人都沒有辦成的事情,在慈安這個看似表面柔弱的女人手中辦成了大清朝這些年從來沒辦成的幾件大事。

緩解了大清的周邊環境,強國強軍,擴充海軍,巧借過於國之間的隔閡,打開大清朝和平發展的大局面,與美國結成政治同盟,與德國等國進行互惠貿易,從而給大清朝帶來巨大的發展機遇。

李鴻章正是看清聊慈安這個外表柔弱,但是內心強大的這個女人的能力,黃塊就在當初慈安舉步維艱的情況下酒站立到此案的陣營裡來了,衣物反顧的支持其此案的一系列的改革,但是兩天看到自己的切身利益與此案的改革相牴觸的時候,在關鍵時刻也是忍疼割愛,拋棄那那些身外之物,從而保全了自己的權力。

這時候皇上藉機向他發難,事項讓他帶頭說出對蒙藤遠肅清等人的處罰來,李鴻章又何嘗不知道呢,李鴻章故意咳嗽了一下,上前躬身說道:“皇上,臣以爲蒙藤遠、肅清之流,寧頑不化,對於皇上、皇太后的所賜提醒與規勸,全然當做耳旁風,那是對大清皇權的挑釁,是對皇上、皇太后夫人不恭與不敬。老臣認爲應當嚴懲不怠。”

李鴻章接着又說道:“老臣完全贊同對蒙藤遠、肅清之流的處罰,馬首家產充公,交由法院嚴審不怠。”

李鴻章就是李鴻章,看以他完全站同皇上、與皇太后對他們的嚴懲,抄家沒收財產,交由法院去審理,置於最終怎樣處罰,那還待法院去說了算,我在這裡說不上他們是殺頭還是充軍流放呢。

地龍聽罷李鴻章在朝堂之上的這一席發言,不由得仔細想想,也對呀,對於大清朝來說,不是實行司法權、檢察權、審判權三權分立的原則嗎,這蒙藤遠與肅清之流當然理應交給法院去審理呀,這要是讓皇上在這裡逼着滿朝的文武官員表態,也是爲難大家了。

於是地龍在李鴻章講完之後,便躬身出列說道:“皇上、臣地龍有本要奏。”

皇上看了一眼地龍,見他有本要奏,便說道:“地龍愛卿,准奏。”

地龍躬身向皇上說道:“謝皇上。”

地龍這是開口說道:“皇上,按照我大清朝此次機構改革的方案來看,臣建議蒙藤遠與肅清等人交由檢察院檢控,收集罪證,提請法院審判,按照大清法律進行審判就是了。這樣也不違背當初皇上提出的法無明文不入罪的規定的原則,有法院與檢察院進行審判就行了。”

皇上聽完地龍的奏章,這時心中一下就明白了,這時地龍在提醒自己,剛剛推開的大清朝的機構改革中已經非常明確的法律問題了,作爲皇上也要時刻遵守執行了。

皇上這時看着地龍說道:“地龍愛卿,你的提醒很及時,真在這裡想要與衆愛卿討論的是對於蒙藤遠、肅清之流所犯事實成立,拒不執行朝廷的旨意,首先他們不遵守不執行狀語皇太后的旨意,在這裡,這一天不管是法院袁浩、檢察院也好,無法推諉的。”

皇上雖然知道自己剛纔在朝堂之上的處置有些不恰當,但是皇上一般是不會開口承認自己說話的口誤,而是再一次強調他、蒙藤遠與肅清等人的抗上之罪,那不是法院與檢察院都能夠審理的,這要由皇上直接定性的問題了。

地龍聽罷皇上的話之後,躬身說道:“皇上、臣地龍聽明白了,皇上英明。”

地龍當人要維護皇上的權威,只好應聲回道,表示支持皇上對蒙藤遠與肅清之流的定性問題。

第140章 塵埃落定第485章 東京第122章 噩耗第012章 格格們的心思第352章 朝中議法第236章 特使第351章 褒獎第032章 對決的棋子第466章 預演第008章 談判第351章 褒獎第353章 慈安召見第185章 補充第143章 議定第444章 細化方案第281章 出謀第304章 新技術第449章 親臨督導第294章 報名第439章 張文軒展才第138章 慈安拍板第087章 密室的秘密第279章 大清龍報第428章 部署第314章 登門拜訪第180章 計謀第461章 接站第417章 水電站完工第001章 毒死慈禧第179章 水師初成第118章 遠謀近慮第420章 協調外交部第199章 濱海第311章 添丁第370章 冬天裡的一把火第081章 第一次第181章 問責第232章 面見天皇第283章 龍行章程第203章 室外守候第361章 喜訊第203章 室外守候第128章 袁世凱憤怒第130章 巧奪兵權第395章 袁世凱的不憤第086章 查哈兒的泄密第201章 檢閱第029章 現世報第055章 諸事煩多第081章 第一次第119章 李鴻章奉旨入朝第385章 公推結果第078章 湯學士第327章 杯酒交心第281章 出謀第115章 恭親王南征第423章 試運行第118章 遠謀近慮第028章 以牙還牙第105章 約談四國公使第412章 雷霆之威第329章 協調第246章 外交成就第257章 震驚第223章 加強防務第404章 映像深刻第045章 以假亂真第128章 袁世凱憤怒第472章 進宮面聖第173章 德美勝出第149章 慈安與地龍夜談第193章 電報第275章 報業動議第485章 東京第350章 新變化第409章 清風行動第481章 新材料第131章 恭親王屈服第394章 驚天雷第161章 熱鬧非凡第124章 謀中謀第121章 不祥第038章 血債血償第286章 龍族銀行第289章 轟動第161章 熱鬧非凡第293章 工業雛形第143章 議定第039章 招安第330章 幾部協商第390章 再次投票第368章 面授機宜第068章 地龍的消息第108章 夫人外交第006章 公使夫人第299章 中華時報第395章 袁世凱的不憤第195章 探視第090章 英美法德之爭第087章 密室的秘密
第140章 塵埃落定第485章 東京第122章 噩耗第012章 格格們的心思第352章 朝中議法第236章 特使第351章 褒獎第032章 對決的棋子第466章 預演第008章 談判第351章 褒獎第353章 慈安召見第185章 補充第143章 議定第444章 細化方案第281章 出謀第304章 新技術第449章 親臨督導第294章 報名第439章 張文軒展才第138章 慈安拍板第087章 密室的秘密第279章 大清龍報第428章 部署第314章 登門拜訪第180章 計謀第461章 接站第417章 水電站完工第001章 毒死慈禧第179章 水師初成第118章 遠謀近慮第420章 協調外交部第199章 濱海第311章 添丁第370章 冬天裡的一把火第081章 第一次第181章 問責第232章 面見天皇第283章 龍行章程第203章 室外守候第361章 喜訊第203章 室外守候第128章 袁世凱憤怒第130章 巧奪兵權第395章 袁世凱的不憤第086章 查哈兒的泄密第201章 檢閱第029章 現世報第055章 諸事煩多第081章 第一次第119章 李鴻章奉旨入朝第385章 公推結果第078章 湯學士第327章 杯酒交心第281章 出謀第115章 恭親王南征第423章 試運行第118章 遠謀近慮第028章 以牙還牙第105章 約談四國公使第412章 雷霆之威第329章 協調第246章 外交成就第257章 震驚第223章 加強防務第404章 映像深刻第045章 以假亂真第128章 袁世凱憤怒第472章 進宮面聖第173章 德美勝出第149章 慈安與地龍夜談第193章 電報第275章 報業動議第485章 東京第350章 新變化第409章 清風行動第481章 新材料第131章 恭親王屈服第394章 驚天雷第161章 熱鬧非凡第124章 謀中謀第121章 不祥第038章 血債血償第286章 龍族銀行第289章 轟動第161章 熱鬧非凡第293章 工業雛形第143章 議定第039章 招安第330章 幾部協商第390章 再次投票第368章 面授機宜第068章 地龍的消息第108章 夫人外交第006章 公使夫人第299章 中華時報第395章 袁世凱的不憤第195章 探視第090章 英美法德之爭第087章 密室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