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恭親王南征

慈安看到整個朝堂之上一片恐慌,一個個官員在哪裡私下裡談論,竟然沒有一個人站出來參奏,慈安便咳嗽了一聲,朝堂之上稍微靜下來一些。

這時候地龍看到朝堂之上幾乎是沒有一個人出列發言的,於是她出列說道:“皇上、皇太后在上,微臣以爲,法國人漂洋過海勞師遠征,必定是疲憊之師,只要我大清國出兵,以逸待勞出其不意定能將法國人打敗。”

地龍的話剛一出口,只見正藍旗的九門提督站出來說道:“皇上、皇太后萬萬使不得,你想想我朝四十年的對外防守戰那次不是以求和而告終,既勞師動衆有割地賠銀,依微臣之見不如和爲上。”

向永泰這是也出列說道:“皇上、皇太后,剛纔地龍大學士講的不錯,我們一個四萬萬人口的泱泱大國,怎能並不戰而敗,就知道割地求和,那總有一天沒地可割,沒銀可賠怎麼辦,那最終的結果就是連我們自己立足之地都沒有了有怎麼辦?”

向永泰繼續說道:“微臣不睬,雖被皇太后任用爲兵部侍郎,但卻是未曾帶過兵打過仗,但是那法國人要想踏入我大清一寸土地,那也需的從我的軀體上踏過才行。”

向永泰接着說道:“皇上、皇太后,微臣願意輕盈出戰。”

向永泰的話音剛剛落下,地龍也跟着說道:“皇上、太后,微臣不才,也願意請纓出戰,好男人大丈夫當爲國效忠,何懼這七尺之身。”

這時候袁世凱看到兵部侍郎向永泰、大學士地龍兩個人都請求要帶兵迎戰,便出列躬身說道:“皇上、皇太后,微臣不才,願帶兵出征安南報效朝廷。”

恭親王看着袁世凱想要帶兵,那他是不放心的,因爲他對袁世凱的爲人不識那麼看好,在他看來千萬不可把兵權交給他,此人不是老實本分之人,從他的目光中透出的那一絲狡黠就能想象到他做人的本質不好,這樣的人切不可委以重用,將來會擁兵自重的。

恭親王看看這朝堂之上的卻沒有一個可帶兵之人,這是他坐在哪裡心裡想的事情就多了,是呀這些年來從他的皇兄登基以來大清朝的國力一年不如一年,每逢對外防禦戰的結果都是非常的慘烈,就如向永泰所言,一點不假,到將來老祖宗的地割完了,真金白銀賠光了怎麼辦呢?

恭親王看着這朝堂之上的孤兒寡母,這母子兩個人防本王爺就向防賊一樣,心想不如這次本王爺帶兵出征,打贏了是本王爺的功勞,那樣本王在國內的威望更高,同時也將軍權牢牢地掌控在自己的手裡,本王也可以在征戰得勝之後,擁兵一方,一則自保,二則也不要整日在這裡看他母子兩人的臉色行事。

恭親王同時想到只要我一旦掌握兵權,帶兵在西南,大不了就另立朝廷那也是易如反掌的。恭親王想到這裡,便起身說道:”皇上、太后,本王願意領兵出征,本王雖然今年身體欠佳,但是最近卻有好轉,騎馬帶兵卻無大礙。”

恭親王繼續說道:“今日看我大清朝堂之上,文武百官有人聞聽洋人,腰身板子就軟了,這是非常可怕的,想我八旗子弟當年橫掃天下,打下這麼一個偌大的疆域,切不可毀於我等的手中,那樣我等將有何面目去見我們的列祖列宗,有何面目愧對大清子民呀!”

恭親王在朝堂之上慷慨激昂,一心想要出征安南,但讓其內心的真是想飛,滿朝之上也只有慈安能夠清楚他恭親王的心思,慈安穩穩的坐在珠簾後面,看着恭親王的表演,接下來再看看滿朝文武的表現。

恭親王的演說,讓一些主和派的那些官員們汗顏,更是激起那些主戰派的鬥志,向永泰、地龍包括袁世凱等人也紛紛請求要隨恭親王出征。

恭親王哈哈一笑說道:“向大人乃兵部侍郎,負責掌管全國的兵馬的調動,責任重大,切不可隨本王征戰,袁世凱你就負責給本王多多訓練一些新兵,到時會本王可是會想你要人的。”

這時候,慈安在看着恭親王說道:“恭親王,你能請纓出征,乃是我大清的希望,哀家看看這滿朝之上,沒有一個人能比恭親王會帶兵打仗的,那李鴻章重兵駐守東北,密切注視着俄國人的動靜,左宗棠年事已高,英雄暮年,哀家在這裡由衷的感謝王爺能夠在國家危難之時,挺身而出不記個人得失,乃是大清之幸也。”

“哀家此時想你年是以高,身體欠佳,在顧慮你的身體,恭親王你確定要替朝廷征戰安南嗎,哀家不知道你的身體能否受得了嗎?”慈安說話的口氣扎顯得她非常關切恭親王的身體,親切的問道。

恭親王看到慈安內心猶豫不決,擔心慈安萬一發覺他的小算盤,不讓他領兵出征,趕忙從椅子上站起來說道:“太后,請放心,我最近身體恢復的不錯,帶兵打仗並無大礙。”

慈安看着恭親王說道:“王爺,着朝堂之上,君無戲言,你可知道?”

恭親王這時候想的是自己在西南將法國人打敗之後,將安南收歸自己帳下,在傭兵在那裡,美其名曰鎮守西南邊陲,到時候伺機而動,那不比在京城裡的活動餘地要大許多。

恭親王躬身說道:“太后,本王甚至這朝堂之上,君無戲言,本王願當中滿朝文武官員立下軍令狀。”

慈安聽到恭親王有力軍令狀,便說道:“恭親王你可得仔細思量一下才是,這要是軍力狀一立,那可是不可改悔的了。”

慈安看着恭親王慢慢的說道,恭親王這時大聲說道:“太后,本王在這裡當作滿朝文武官員的面立下軍令狀,如本王在安南打不了勝仗,守不住鎮南關,本王將接收軍法處置。”

慈安看了一下恭親王,沉思良久再次緩緩地說道:“恭親王,要不這樣,我看還是將李鴻章調回來算了,王爺嗎你就不要沙場征戰去了?”

慈安的猶豫不決,看似在關心恭親王的身體與後路,實則是在將那恭親王慢慢的逼到死角,恭親王知道此時慈安心中猶豫,不放心他傭兵在外,一旦形成氣候,與朝廷不利。

恭親王只得再次鼓譟慈安說道:“太后,食君之祿,當在社稷危難之時,當爲社稷作想,當爲皇上與太后分憂纔是。”

慈安看到恭親王態度如此堅定,便下定決心道:“那好,就有勞恭親王爲國出征安南,固我西南邊陲。”

慈安說着說着看了一眼恭親王說道:“恭親王,我看那軍令狀就不要立了罷?”

恭親王這時怎能當着這的滿朝文武官員食言呢,到他聽到慈安打算不讓他立軍令狀時,趕忙向一旁的小太監說到:“去哪筆墨拿來,本王當着滿朝文武官員將軍令狀立好,請文武百官幫本王爺作個見證好了。”

小太監這時當時非常的乖巧,不等皇上與太后發話,便趕忙去將筆墨拿來,伺候着恭親王。

恭親王接過小太監遞來的文房四寶,在那裡想也不想就揮毫潑墨的寫到:“家國危難之時,本王當着皇上、太后與滿朝文武的面立下軍令狀,如在征戰安南中如國敗北,願當接收軍法處置。立字據者:奕訢。某年某月某日與朝堂之上。

恭親王一氣呵成之後,便將毛筆往文案上一扔,說道:“太后,本王出征安南,還有一些……”

慈安知道恭親王在出徵之前會提出一些條件來的,慈安還沒有等他恭親王說出口,便說道:“恭親王,但凡事關出徵之事,你儘管提出來,哀家會考慮的。同樣會滿足你的條件的。”

恭親王便說道:“太后,本王想要幾個人,其中之一就大內統領府副統領查四寶,此人一直找本王要求向外放帶兵爲國征戰。二是想從袁世凱的新兵小站抽調快槍營隨本王出征,因爲那法國人用的是洋槍洋炮,我們也得牙用還牙纔是。”

慈安在珠簾後面聽完恭親王的話之後,當即說道:“皇上,恭親王提出的條件全部滿足,另外你再讓兵部在全國抽調兵馬,隨恭親王出征。”

皇上聽到太后的吩咐便看着恭親王說道:“恭王爺,不知道此次出征你想要多少兵馬?”

恭親王略微思量一下說道:“本王看我大清邊陲,處處暗藏危機,再加之連連征戰,百姓不得休養,不如從雲南、廣西、廣東抽調兵馬十萬隨本王出征,不知皇上、太后意下如何?”

小皇上一聽恭親王一出口就要十萬兵馬,一時間竟然不知道如何答覆了,這時慈安看出小皇上的彷徨,便說道:“好,恭親王,哀家答應你,你想的不錯,如果從內地調集人馬,一則行動遲緩,一時間之緊,不能解西南之急。”

慈安繼續說道:“向愛卿,你即刻退朝用八百里快報抽調廣東、廣西、雲南的兵馬十萬,在鎮南關集結,聽令與恭親王指揮。”

向永泰聽完慈安的吩咐趕忙躬身說道:“微臣遵旨。”

第122章 噩耗第217章 享受第189章 路遇第251章 擅自行動第156章 新一輪談判第373章 職位設置第054章 疫情第025章 替死鬼第299章 中華時報第278章 張吉才的後事第261章 變制跡象第415章 滿朝震動第084章 周旋第195章 探視第452章 相邀第094章 統領府立威(二)第122章 噩耗第048章 救駕來遲第142章 法國人低頭第393章 改制初成第119章 李鴻章奉旨入朝第131章 恭親王屈服第422章 推進法治第437章 細化第406章 大學堂第174章 大事定第076章 爭執再起第136章 統領府安置第292章 說服第448章 阻力第194章 了無蹤跡第195章 探視第072章 長遠考慮第461章 接站第052章 重掌大權第450章 乾清宮第040章 回城第403章 慈安試駕第337章 溝通第466章 預演第441章 虛心討教第446章 內緊第420章 協調外交部第432章 輝煌實況第262章 因利勢導第373章 職位設置第002章 中俄伊犁條約第304章 新技術第047章 死亡逼近第052章 重掌大權第405章 意外消息第279章 大清龍報第112章 慈安的決斷第104章 皇榜第028章 以牙還牙第381章 進山查看第240章 宮宴第309章 勘探第301章 出版發行第150章 震怒第429章 神秘宮殿第455章 製衣房第055章 諸事煩多第382章 面臨饑荒第266章 譁然第308章 選址第467章 服飾展示第079章 湯學士的講座第050章 使者遇襲第226章 探春出宮第069章 法國人的行動第251章 擅自行動第058章 借力打力第216章 垂釣第186章 老得快第472章 進宮面聖第220章 美好時光第243章 借力第416章 朝堂議刑第201章 檢閱第143章 議定第203章 室外守候第028章 以牙還牙第340章 細微之處 這時皇上向上天跪下祈第353章 慈安召見第454章 小插曲第355章 初步意見第217章 享受第320章 再爭議第386章 公推結果第134章 定奪第253章 情報第197章 如期到達第209章 慈安的決斷第085章 醉酒第402章 慶典儀式第042章 逼宮第081章 第一次第128章 袁世凱憤怒第279章 大清龍報
第122章 噩耗第217章 享受第189章 路遇第251章 擅自行動第156章 新一輪談判第373章 職位設置第054章 疫情第025章 替死鬼第299章 中華時報第278章 張吉才的後事第261章 變制跡象第415章 滿朝震動第084章 周旋第195章 探視第452章 相邀第094章 統領府立威(二)第122章 噩耗第048章 救駕來遲第142章 法國人低頭第393章 改制初成第119章 李鴻章奉旨入朝第131章 恭親王屈服第422章 推進法治第437章 細化第406章 大學堂第174章 大事定第076章 爭執再起第136章 統領府安置第292章 說服第448章 阻力第194章 了無蹤跡第195章 探視第072章 長遠考慮第461章 接站第052章 重掌大權第450章 乾清宮第040章 回城第403章 慈安試駕第337章 溝通第466章 預演第441章 虛心討教第446章 內緊第420章 協調外交部第432章 輝煌實況第262章 因利勢導第373章 職位設置第002章 中俄伊犁條約第304章 新技術第047章 死亡逼近第052章 重掌大權第405章 意外消息第279章 大清龍報第112章 慈安的決斷第104章 皇榜第028章 以牙還牙第381章 進山查看第240章 宮宴第309章 勘探第301章 出版發行第150章 震怒第429章 神秘宮殿第455章 製衣房第055章 諸事煩多第382章 面臨饑荒第266章 譁然第308章 選址第467章 服飾展示第079章 湯學士的講座第050章 使者遇襲第226章 探春出宮第069章 法國人的行動第251章 擅自行動第058章 借力打力第216章 垂釣第186章 老得快第472章 進宮面聖第220章 美好時光第243章 借力第416章 朝堂議刑第201章 檢閱第143章 議定第203章 室外守候第028章 以牙還牙第340章 細微之處 這時皇上向上天跪下祈第353章 慈安召見第454章 小插曲第355章 初步意見第217章 享受第320章 再爭議第386章 公推結果第134章 定奪第253章 情報第197章 如期到達第209章 慈安的決斷第085章 醉酒第402章 慶典儀式第042章 逼宮第081章 第一次第128章 袁世凱憤怒第279章 大清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