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胭脂樓倒暈檀心

鑼鼓奪去了大部分人的注意,真定郡王和延昌郡王也不想花會纔開始就在衆人跟前撕破臉,藉着這機會都退回席上,均吩咐將珠簾放下,下頭魯趨的聲音朗朗傳來,大致說了一番套話,似乎還擺出了幾盆去年奪魁的“霓虹煥彩”供衆人瞻仰讚歎。

如此一番套話過了,花會便正式開始,只是叫卓昭節意外的是聽魯趨親自介紹頭一盆亮相的牡丹“胭脂樓倒暈檀心【注】”卻特別說明乃是門下侍郎雷思遠所有,她忙低聲問寧搖碧:“怎麼不是天香館的牡丹?”

寧搖碧笑着道:“花會花會,自然是以花相會……天香館自己栽種有名品,不過起初幾日都是要讓其他人家所種的牡丹露一露面的,不然一起過來看他們家的牡丹,又有什麼熱鬧?”

卓昭節這才醒悟,忽然想到:“我大姑母那兒養着一株火鍊金丹,未知今年她與大姑父是到什麼地方?”

寧搖碧道:“你是說阮致嗎?阮家在西市有間酒樓,規模平平,位置也不是最好,但勝在是阮家的,好像往年他們都在那裡。”

雖然規模不大位置不是最好,但料想卓芳華與阮致感情深厚,這花會也不過應個景兒,自然是在自己家的酒樓裡自在方便,不會和卓昭節這些小娘子一樣好熱鬧,要挑選好位置的地方。

說話間魯趨已經介紹完了那株“胭脂樓倒暈檀心”,着人送到樓上雅間讓貴客們挨個過目品評。

聞說送上樓,延昌郡王的雅間立刻珠簾一掀,一個青衣內侍趾高氣揚道:“郡王妃正想給府中的露珠粉添個伴,這花王妃要了,直接拿上來罷!”

這話一出,底下響起一片惋惜聲,胭脂樓倒暈檀心雖然不是纔出的新品,但雷家既然拿出這株在去年奪過魁首的天香館裡頭一個露面,也是費了許多心思栽培出來的,衆人連個眼福也沒飽就被買走,自然有些遺憾。

相比樓下衆人的遺憾,真定郡王臉色就很不好看了——延昌郡王這麼一手哪裡是買花?這胭脂樓倒暈檀心是今年花會天香館頭一個亮相的,他人都沒露面,根本不知道如何就要買下,無非就是爲了佔這個頭,這比魯趨命人擡花上樓時,讓他選擇先將花送到延昌郡王跟前、還是真定郡王跟前還要強勢!

他略一思索,給自己身邊的內侍使個眼色,那內侍會意,走到窗邊,趁着魯趨還在安撫樓下諸客,揚聲道:“且慢!”

魯趨早在昨晚就知道今日這花會不好開,但他究竟也是市井裡摸爬滾打多少年的主,雖然在東市站住腳跟不乏紀陽長公主之助,到底也是有幾分膽色魄力,此刻明知道兩邊交上手,卻還是如常做生意時一樣殷勤接話道:“這位小公公有何吩咐?”

真定郡王的內侍對延昌郡王派出來的那青衣內侍拱了拱手,淡笑着道:“郡王妃是要取了這胭脂樓倒暈檀心陪府裡的露珠粉?咱家有一言,卻不知道當說不當說?”

那邊的青衣內侍微笑道:“邢公公且少等,咱家問一問主子。”

說着放下珠簾,片刻後,那青衣內侍才重新露面,道:“郡王妃說了,若是真定郡王也想要這盆胭脂樓倒暈檀心,直接拿去即可,銀錢記在郡王妃的帳上,都是自家骨肉,不必客氣!”

卓昭節抿了抿嘴,心想東宮這一長一嫡二子之間果然鬥爭激烈無比,這花會纔開,這麼一盆兩邊見都還沒見到的胭脂樓倒暈檀心,就已經交起了手——原本她還以爲延昌郡王是故意買下這花作爲個真定郡王的下馬威,不想延昌郡王的心機卻要更深一層,他根本就是虛晃一槍,料定了真定郡王必然不肯這麼讓自己奪了風頭去。

所以那青衣內侍說了要買下,讓魯趨直接送上雅間,卻未催促魯趨安撫樓下賓客,根本就是給真定郡王這邊阻止的時間,如今真定郡王按他所料的使人攔了,他卻慷慨的當衆將胭脂樓倒暈檀心送了過來,打的還是郡王妃的旗號。

這件事情傳出去,既顯得延昌郡王夫婦友愛兄弟,氣度寬大,又顯出真定郡王小心眼,連盆花也要與嫂子爭上一爭,連個女流之輩的氣量也沒有。

卓昭節正以爲真定郡王這邊要輸一籌,正要露出遺憾之色,但見身旁寧搖碧等人都是若無其事,徑自飲酒說笑,根本沒把注意力放在此事上,心念一轉,就斂了那遺憾之色。

只見那姓邢的內侍頭也不回,微笑着道:“延昌郡王妃卻是誤會了,咱家郡王怎麼會和王妃爭這盆胭脂樓倒暈檀心呢?只是聽說王妃要拿此花配那露珠粉,想提醒王妃一下,這兩種花栽於一起恐怕有些不妥,只因前年皇后娘娘親自在暖房裡種過這兩種花,結果別的花都好好的,獨這兩株枯死了,所以纔多了這個嘴。”

聽完這番話,樓上樓下都是一靜,卓昭節嘴角抽了抽,對真定郡王頓時有些刮目相看的意思,她方纔還當延昌郡王技高一籌,算計到了真定郡王,如今看來真定郡王對延昌郡王的打算根本就是洞若觀火。

——雖然有珠簾擋着,但這會已經能夠聽見那邊的雅間裡一聲輕響,不知道是放茶盞的手腳重了還是摔了個什麼小擺件,然而邢姓內侍的話還沒完,他極關切的道:“聞說郡王妃極喜歡那露珠粉,咱們郡王擔心郡王妃屆時失望,故讓咱家提醒郡王妃,郡王妃若實在喜歡這胭脂樓倒暈檀心,還請遠遠的栽種比較好,最好放在前院或者角落裡,免得掃了興致。”

這邢姓內侍說得言詞鑿鑿,卓昭節不諳花事,也不禁信了起來,問寧搖碧:“原來牡丹栽種也還要顧忌着不能混種?”

這句話她沒有特別小聲,雅間裡頓時響起一陣輕笑,那趙大娘子脆生生的道:“好個老實的小娘子,你們還說她把寧九吃得死死的?別是騙人罷?”

真定郡王忍住笑,道:“其實那兩株牡丹枯死……是因爲我有次去陪皇祖母,不小心踩斷了它們的根。”

“…………”卓昭節看着他溫文爾雅、如坐春風又正氣凜然的笑容,簡直不知道說什麼纔好。

慕四郎君笑着道:“其實郡王和小邢都沒說謊,小邢只說那露珠粉和胭脂樓倒暈檀心栽在一起,然後其他牡丹都好好的,獨這兩株枯死了……這也都是事實,只不過忘記告訴他們中間被郡王踩過罷了。”

“一盆胭脂樓倒暈檀心罷了,還入不了咱們的眼目。”趙大娘子懶洋洋的道,“也就延昌郡王那樣的小心眼,這麼迫不及待的要出這個風頭,咱們麼,也不過是想着叫他們添個堵罷了,虧那歐氏還故作大方要送過來,也不看看咱們這兒冠世墨玉、霓虹煥彩都羅列着?”

真定郡王含笑道:“也許他們那雅間這些都沒有,否則也不會急着買那胭脂樓倒暈檀心了,不要理他們——咱們來得晚,被接二連三的打岔到這會都沒引見過。”

那邊延昌郡王落敗一籌,似乎也有些氣沮,接下來一盆月光白,在雅間裡就有,衆人也不在意,就讓人守住窗口到珍品出現再提醒,彼此引見起來。

時採風和淳于十三,卓昭節是之前就認識的,但也沒有和淳于十三正經見過,到這會才知道他大名叫桑野,是淳于家大房嫡子——淳于家子孫衆多,但卻罕見庶出,據說如今的淳于皇后之母,已故的淳于家老夫人就是個不容丈夫納妾的主兒……是以淳于皇后管得後宮鐵桶也似,連個應景的低階宮嬪都沒有,實在是家學淵源。

真定郡王是太子唯一的嫡子、東宮次子,但大排行卻是四,這是因爲太子大婚後數年纔有延昌郡王,反叫晉王府的大郡主和庶長子排在了前頭。

郡王的名諱是單一個穹字,差一年及冠,如今還未加字,亦步亦趨的跟着真定郡王的趙大娘子名萼綠,字仙仙,比卓昭節長兩歲,年是十七。

慕四郎既然姓慕,自然是邵國公府的子弟,正是真定郡王嫡親表弟,說是表弟,其實也就小兩個月,他名空澗,未冠無字,之前他一路陪同的綠衣少年果然就是作《怒春賦》的範得意,範得意與真定郡王、慕空澗同歲,乃是燕州人士,兩年前考得燕郡解元,直接收拾行囊到了長安赴試,但因路途耽擱,到底誤了上一科,這才蹉跎到明年,聽他的語氣是三年前就足夠下場了。

卓昭節還沒看過他寫的《怒春賦》,只聽說他才高,究竟多高卻不清楚,但想着既然被真定郡王特別招攬還是力捧的士子,料想不會差了去,並且這次牡丹花會上不怕沒有見識的機會。

其實這所謂的引見主要還是爲了卓昭節,其他人是早就見過了,除了範得意之外的人都熟悉得很。

真定郡王在怒春苑裡和卓昭節照過面,這位郡王心思一向就深,始終笑吟吟的看不出來變化,倒是趙萼綠、慕空澗、範得意,聽說卓昭節竟然是敏平侯的孫女,露出或多或少的驚色。

但也不過一閃即逝,隨即若無其事的談笑起來,只是卓昭節敏銳的發現,趙萼綠再也沒提過皇后的花,看寧搖碧的目光還有些責備,似乎怪他不該把延昌郡王一派的卓家人帶過來,話題也都是不痛不癢的,氣氛就有些冷淡,她抿了抿嘴,對他們這樣的提防也不奇怪,反正這些人她是頭一次見,趙萼綠既然有疏離之意,她也犯不着主動去表白心跡。

不過卓昭節不在乎,寧搖碧卻面露不悅之色,道:“趙大娘子,你若是覺得此處談話不便,之前時五、淳于十三定的雅間在樓下,你大可以到那裡去。”

他一向做得出來,說得坦白,饒是真定郡王城府不淺,也被這直白的趕人弄得一陣尷尬,圓場道:“怎會不便?樓下到底不及上面寬敞,寧九,美人當前,你這樣小氣可叫小七娘見笑了。”又含蓄的說趙萼綠,“你也別老說長安時下的事情,小七娘到底纔回長安,未必清楚。”

趙萼綠原本被寧搖碧驅逐,面色惱火,但她確實愛極了真定郡王,真定郡王一開口,她便斂了怒意,倒是賠起罪來:“是我不對,小七娘可別和我計較……我倒是忘記你纔回來了。”

卓昭節對他們的防備其實沒放在心上,到底卓家立場是延昌郡王這邊的,再說若不是爲了寧搖碧的緣故她也不會待在這裡,真定郡王也好、趙大娘子也罷,這兩個人,認識不認識,她其實都無所謂,所以他們談話之間防備不防備自己,對卓昭節來說毫無意義。

說起來,卓昭節自己對祖父敏平侯還防備着呢,卻不想寧搖碧反應如此激烈,當着郡王的面就趕起了人——她愕然之下不及阻攔,趙萼綠已經開始賠罪了,卓昭節尷尬之餘也覺得心下釋然,暗道:是了,我到這裡是他帶來的,結果他的同伴卻因我的出身故意冷落我,若他察覺到了卻顧忌着郡王的權勢或同伴的交情故意不說話,這樣的人哪裡能作丈夫依靠?他這樣不怕得罪郡王也要維護我,這纔是要與我長長久久的樣子呢!

卓昭節一邊與趙萼綠客氣謙讓着,一邊覺得甜意一股一股的涌上心頭。

【注】胭脂樓倒暈檀心:又一個度度沒有、互動百科沒說古種今種的品種,這種還蠻好看的。

第四十六章 卓玉娘第二百二十九章 母女情深第十八章 兄嫂第一百零九章 進府(下)第一百六十八章 金燕的結局第四十八章 李延景第二百十章 班氏離世第二百十二章 花氏私奔第一百五十六章 阮雲舒的託付第二十一章 無奈之舉第十章 入宮謝恩第十六章 江氏(上)第二百零六章 倒計時(下)第四十二章 長輩之心第二十七章 落花有意流水無情第六十四章 破綻第三十四章 匕首風波(上)第二百零八章 燕王之恨、前朝舊怨第一百二十七章 平地驚雷第二百十三章 芳菲郡主第四十八章 落水第一百三十八章 丹古很好客第一百五十三章 南歸第六十七章 同船第一百二十一章 玉娘再到第一百十六章 苦肉計?第一百六十五章 驚馬第四十九章 博雅齋第一百零三章 別後兩悠悠第一百四十七章 好的堂妹第一百四十七章 好的堂妹第二百四十九章 幸有朱顏第一百五十九章 所謂惡客第二百零五章 幕後真兇(下)第一百九十五章 謝盈脈VS遊氏(中)第四章 屈總管第二百章 嬤嬤獻策第七十四章 二喬(下)第二百十二章 花氏私奔第一百十二章 小七娘的節操第五十一章 小產第七十六章 明合、明吉第二百十四章 惟太息兮長悲哀第十章 入宮謝恩第九章 任慎之第一百八十八章 舊僕第一百五十六章 阮雲舒的託付第六十五章 姐妹相見第三十八章 古盼兒有孕第二百十一章 又落算計第一百五十章 時五很幸運第六十二章 話當年第三章 花釵翟衣第八十一章 各自的小算盤第七十章 世子是好人第一百三十九章 還人情第一百三十九章 還人情第一百十四章 坦白第四十八章 李延景第三十二章 獻計求生第二百二十一章 父親(上)第一百十章 紈絝的拿手戲(中)第一百八十九章 卓昭姝的婚事第八十五章 作死的唐澄第一百八十七章 宴終第十七章 鳳凰花樹第九十八章 禍水東流計第一百十三章 過手第一百九十九章 塵似落第八十七章 打發第四十一章 遊姿(下)第七十八章 虞姬豔裝第三十六章 雨中游湖第五十二章 謝盈脈第一百十六章 悲哀的人第一百八十六章 傅青娘第一百十三章 過手第九十八章 禍水東流計第一百五十七章 殿試風波起第二百十三章 迎客第四十七章 沈氏第一百八十六章 傅青娘第二百四十六章 送走謝盈脈第七章 溫壇榕第四十三章 眼界第一百六十一章 樂遊原第一百零三章 姑嫂第五十三章 人小心大第三十一章 毒誓了結第一百十六章 苦肉計?第一百九十章 風波藏第三十一章 貪心惹的禍第二百零八章 燕王之恨、前朝舊怨第一百十一章 紈絝的拿手戲(下)第二十五章 寧瑞婉第一百五十章 爲難處第一百八十七章 避暑結束第一百九十一章 瞞過千秋第五十六章 苦肉計第一百零八章 進府(上)
第四十六章 卓玉娘第二百二十九章 母女情深第十八章 兄嫂第一百零九章 進府(下)第一百六十八章 金燕的結局第四十八章 李延景第二百十章 班氏離世第二百十二章 花氏私奔第一百五十六章 阮雲舒的託付第二十一章 無奈之舉第十章 入宮謝恩第十六章 江氏(上)第二百零六章 倒計時(下)第四十二章 長輩之心第二十七章 落花有意流水無情第六十四章 破綻第三十四章 匕首風波(上)第二百零八章 燕王之恨、前朝舊怨第一百二十七章 平地驚雷第二百十三章 芳菲郡主第四十八章 落水第一百三十八章 丹古很好客第一百五十三章 南歸第六十七章 同船第一百二十一章 玉娘再到第一百十六章 苦肉計?第一百六十五章 驚馬第四十九章 博雅齋第一百零三章 別後兩悠悠第一百四十七章 好的堂妹第一百四十七章 好的堂妹第二百四十九章 幸有朱顏第一百五十九章 所謂惡客第二百零五章 幕後真兇(下)第一百九十五章 謝盈脈VS遊氏(中)第四章 屈總管第二百章 嬤嬤獻策第七十四章 二喬(下)第二百十二章 花氏私奔第一百十二章 小七娘的節操第五十一章 小產第七十六章 明合、明吉第二百十四章 惟太息兮長悲哀第十章 入宮謝恩第九章 任慎之第一百八十八章 舊僕第一百五十六章 阮雲舒的託付第六十五章 姐妹相見第三十八章 古盼兒有孕第二百十一章 又落算計第一百五十章 時五很幸運第六十二章 話當年第三章 花釵翟衣第八十一章 各自的小算盤第七十章 世子是好人第一百三十九章 還人情第一百三十九章 還人情第一百十四章 坦白第四十八章 李延景第三十二章 獻計求生第二百二十一章 父親(上)第一百十章 紈絝的拿手戲(中)第一百八十九章 卓昭姝的婚事第八十五章 作死的唐澄第一百八十七章 宴終第十七章 鳳凰花樹第九十八章 禍水東流計第一百十三章 過手第一百九十九章 塵似落第八十七章 打發第四十一章 遊姿(下)第七十八章 虞姬豔裝第三十六章 雨中游湖第五十二章 謝盈脈第一百十六章 悲哀的人第一百八十六章 傅青娘第一百十三章 過手第九十八章 禍水東流計第一百五十七章 殿試風波起第二百十三章 迎客第四十七章 沈氏第一百八十六章 傅青娘第二百四十六章 送走謝盈脈第七章 溫壇榕第四十三章 眼界第一百六十一章 樂遊原第一百零三章 姑嫂第五十三章 人小心大第三十一章 毒誓了結第一百十六章 苦肉計?第一百九十章 風波藏第三十一章 貪心惹的禍第二百零八章 燕王之恨、前朝舊怨第一百十一章 紈絝的拿手戲(下)第二十五章 寧瑞婉第一百五十章 爲難處第一百八十七章 避暑結束第一百九十一章 瞞過千秋第五十六章 苦肉計第一百零八章 進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