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老規矩

與白浪湖生產隊那個純天然的大湖泊不同,盧家灣的小池塘,基本上都是通過改造低窪地形成的,地勢比水田還低。

一個池塘,大的也只有一畝多面積,小的還不到三分地,這樣的小池塘在盧家灣和其他3個生產大隊都很普遍,幾乎每個小隊都有十幾個這樣的池塘,但是加起來也不過十來畝的水面。

然後在大生產的背景下,這些池塘全都被改造成養魚的魚塘,魚塘的產出,也成爲生產隊的重要收入之一。

可惜,南湖公社還有個白浪湖,論賣魚,誰都爭不過他們,畢竟人家可是專業的。

所以盧家灣這些魚塘裡養的魚,能賣出去的其實很少,除了供銷社照顧性質的過來採購一部分大魚,其他小一些的,基本上都是分給社員們當福利品。

在以前,這些魚也是社員家庭最常見的肉食,因爲自家養大的豬,絕大部分都會被賣掉,只留幾斤過年。而這些賣不掉的魚便用鹽醃上、風乾,家裡孩子嘴饞了,或者來客人了,便取一條做着吃。

所以這些魚塘,又寄託了社員們對肉的渴望。

儘管今年盧家灣的日子好過了許多,但對魚的渴望這種習慣,還是保留了下來。

下面的池塘裡,抽水機已經停止轟鳴,三十多個壯勞力踩進還有不少水的池塘裡,拿抄網賣力地抄魚。

這種抄網可不是釣魚用的那種小抄網,而是兩根竹竿挑起一張漁網,漁網的兩端系在竹竿頂上,一邊加了鉛墜,另一邊加浮漂,這樣將竹竿捅進水裡,一邊下沉一邊上浮,就能形成一張大口,將魚都吞進網裡。

又由於挑起來的時候像一彎月亮,所以也叫月亮網。

(月亮網)

月亮網是這邊漁民們打漁最常用的工具,即便不放幹水,只要能找到魚羣,一網下去也能大豐收。

當然,幹水之後技術難度更低,簡單概括,便是“有手就行”。

要不然也不會有這麼多人一起下水捕魚。

此時水塘的水已經抽掉大半,絕大部分魚兒都集中在池塘底部的水窪裡,這一網抄過去,便是滿滿一網魚,然後再連魚帶泥賣力地往岸上拖。

陳凡好奇地看着下面。

他不是看捕魚,而是看社員們身上的水靠。

這些水靠跟後世的水靠不太一樣。

衆所周知,水靠是用橡膠做成的,就和雨靴的材質一樣,最大的作用是防水。

可這時候的橡膠貴啊,甚至被列爲戰略物資,即便是最常見的雨靴,價格也很是可觀。

所以這年頭的水靠,只有最下面的鞋子部分是橡膠,從鞋子往上,卻是同樣可以防水、但極其笨重的油布。

嗯,就是貨船和解放大卡車上常用的那種。

一大張油布穿在身上,可想而知有多重。

即便如此,這樣一件水靠也不便宜。

而眼前陳凡看見的,竟然就有三十多套,他不禁問道,“咱們隊裡什麼時候買了這麼多水靠?”

以前的盧家灣6隊肯定買不起,可是現在買得起了,也沒必要買這麼多啊!

楊書記正盯着下面的情況,聽到陳凡的話,先是愣了一下,等反應過來,便擺手笑道,“這些水靠都是上個月買回來的,不過不全是我們小隊買的,而是各個小隊一起找供銷社訂的。

每個小隊買3件,總共36件,我們小隊今天最早幹塘,就把其他小隊的水靠都借來用一下。”

劉會計在一旁抽着煙,輕聲笑道,“也就是今年大家都賺了錢,纔買得起這樣3、40塊錢一件的水靠,擱以前啊,哪有什麼水靠,都是褲子一脫,光腿下水。”

陳凡瞪大眼睛,“啊?這麼冷的天,光腿下水?”

“可不是嗎。”

黃保管員突然指向另外一個方向,“你看那裡,我們以前捕魚,就是那樣捕的。”

陳凡順着他手指的方向看過去,只見幾個人站在池塘邊上,在一起整理一張大漁網,這張漁網的長度,竟然正好與池塘的寬度相等。

楊隊長也往那邊看過去,輕聲說道,“以前哪來的抽水機哦,幹塘捕魚,全部都是靠人工。先安排兩個下網的好手,……”

他說着轉頭看着陳凡,笑着解釋道,“下網跟這邊的用抄網不同,對技術、經驗要求比較高,尤其是要注意把漁網沉到底,但是又不能壓到淤泥裡面,所以一般人幹不了,必須要經驗豐富的打漁佬才行。”

隨後又指向人少的那邊,“看看,他們現在把網布好,馬上就要下水了。現在是有了水靠,可以穿着棉褲下水,哪怕進點水沾溼也不要緊,總比脫了褲子強一百倍。

兩個人分工合作,一邊一個人扯漁網,順着池塘邊上往前趕,等把漁網從水底一路抄到對面,這樣整張漁網差不多就把絕大部分魚兜在裡面。”

(佈網)

楊隊長撣了撣菸灰,看着兩個老師傅拖着漁網一點點地在水裡行走,再看看另一邊池塘裡,幾十個人拿着抄網拖魚,歡聲笑語跟過節似的,不禁有些失神。

愣了一會兒,他纔回過神來,繼續說道,“布好漁網,就要收網,收網是個麻煩事,靠一兩個人根本拖不動,少說也要10來個人一起拉,將漁網全部拖到一個位置。

就算是這樣,也不可能一次性就把所有的魚拖起來,這中間還要人下水,拿着桶子、盆子,不停地把魚挑出來擡上岸,這樣網裡的重量纔不會增加太多。

直到最後把漁網拖上岸,這一網纔算撈完。”

(收網)

等他說完,陳凡又好奇地問道,“不是說幹塘嗎,要是這麼捕魚的話,也沒有幹塘啊,而且水裡應該還有不少魚吧?”

他還記得剛來這裡的第一天,在池塘裡撿了十幾個大甲魚,當時池塘裡就是乾的,只在最中心的小坑裡面有幾窪水。

那時候又沒有抽水機,他們是怎麼抽的水呢?

旁邊劉會計立刻哈哈笑道,“養一回魚不容易,肯定不會漏掉水底的魚啊。”

他說着指向池塘旁邊的溝渠,“看到那條溝沒?池塘雖然比水田的地勢低,卻比水溝底部還是要稍微高一點,只要把當做岸基的田埂挖掉,再用一張網堵住出水口,池塘的水就能流進溝渠裡,完了再把土填回去。

等來年要儲水的時候,就從河裡給溝渠灌水,然後從溝渠往池塘裡引水,”

他雙手比劃了一下,“用一根粗水管,先放到溝裡面灌滿水,再把一頭甩進池塘,那水就能源源不斷往池塘裡灌。”

聽到這話,陳凡恍然點了點頭,“懂了,虹吸效應。”

楊隊長三人頓時一愣,啥玩意兒?

虹吸效應?

灌個水還有這個說法?

楊隊長晃了晃腦袋,隨即說道,“其實這個方法,還是當年第一批知青過來的時候,其中一個人教的我們,更早以前,我們都是用小水車灌水,光是把這十幾個池塘灌滿,就要大半個月,現在倒是方便多了。”

幾人說話的時候,一筐又一筐的魚被擡到田埂上,還有魚不停地從桶裡、籮筐裡跳出來,引來陣陣小孩的歡呼聲,大人們則不顧魚身上的淤泥,赤手空拳便上去抓。

隨後這些魚又被挑走。

折騰了半天,最開始那個魚塘的水已經被徹底抽乾,魚塘裡只剩下淤泥裡的不少小魚,而旁邊的池塘水也被抽掉大半,無數大大小小的魚在不多的水裡撲騰,做着最後的掙扎。

剛剛忙着拿抄網拖魚的人,此時也有些疲憊。他們便將水靠脫下來,換給另一撥人,自己卻也沒有歇着,而是捲起褲腿,一手拿個籮筐,一手拿着小型抄網,和女人、半大的小孩子一起踩進淤泥裡,將這些漏網之魚都給抄上來。(撿漏)

另一邊,還在用“傳統捕魚”方式的那個池塘裡,已經收了一網,轉而去其他池塘繼續。

不等他們離開,便有幾個人開始挖田埂,準備給池塘放水。

陳凡好奇心又上來了,“隊長,既然可以直接放水,爲什麼還要抽水呢?多浪費油啊!”

楊隊長哼哼兩聲,笑着說道,“用抽水機抽水,最多跑幾條小魚,還不用破壞田埂。雖然田埂挖掉可以回填,可要是碰上春汛,再來幾場大雨,泥土不夠緊實,很可能會被沖垮,到時候連水田都一起淹。

另外,直接挖坑放水,讓田埂不牢固不說,要是漁網沒紮緊,一下子被水衝開,那不得了,半塘魚都要跑掉,就算能找回來,也要費好大的勁。

所以幹塘捕魚,還是直接用抽水機抽水最合適。”

陳凡眨眨眼,挖個坑還有這麼多講究?

楊隊長說完話,突然站起來,指着池塘裡就是一陣笑罵,“三狗子,你屁股後頭有個大傢伙沒看見?”

站在淤泥中的一個十五六歲的男生,立刻雙腿不動,原地轉身一百八十度,一下子就看見一條大鯉魚正往泥裡鑽,當即滿臉興奮撲過去。

可那條鯉魚也不是好惹的,甩着尾巴來了個鯉魚打挺,濺起無數淤泥,噴了三狗子一身,它自己則躍到另外一個水坑。

還不等它慶祝跳出昇天,一個箢箕便從天而降,準確地將它抄起,一秒鐘後,它只能在籮筐裡甩着尾巴抽打幾條小鯽魚和泥鰍,卻再也跳不出去。

看到這一幕,周圍所有人頓時哈哈大笑,楊隊長在高坎上一拍大腿,“沒用的貨。”

一個三十多歲的男人將一條鰱魚扔進籮筐,大聲喊道,“三狗子你不行啊,送到你跟前你都抓不到。”

那個叫三狗子的男生抹了把臉,將手上的淤泥甩掉,再看看自己的樣子,不禁罵道,“反正都弄髒了,今天我跟這些魚不死不休。”

說完便也不管會不會被淤泥濺到身上,對準不遠處的一條鯿魚撲了過去,卻帶起無數泥點,惹得不遠處的人一陣笑罵。

一筐筐的魚被擡走,陳凡看着也有些膩了,便跟着運送魚的人往上走。

穿過斜坡上的樹林,再經過一戶人家,便上了村裡的“主幹道”。

沿着土路往下走,便是有着全村最大場坪的牲口棚。

此時一筐筐的魚被送到這裡,隨後直接倒在地上,挑擔的人又馬不停蹄往池塘趕去。

場坪上,有二三十個婦女正蹲在地上忙着撿魚。

她們先挑出大魚,扔到旁邊幾個裝有水的大木桶裡,每個木桶都是同一種魚,這樣等供銷社來收購的時候,方便售賣。

其他魚也不會隨便亂扔,同樣要進行分類,不過這些魚就沒有那麼好的待遇,就這麼直接扔在地上,一種魚是一堆,有魚蹦出來,便會第一時間踢回去。

今天還下着雪呢,天氣寒冷,又沒有水,用不了多久,這些魚便會原地躺着,不會再動一下。

又過了一會兒,黃保管員最先過來。

他拿着一個記事本,指揮人對地上的魚進行稱重。

陳凡看到這一幕,便顛顛地跑過去。

黃保管員看了他一眼,主動解釋道,“大魚都要賣給供銷社,所以先不急,回頭等他們來買的時候再稱也一樣。

這些小魚是要分給各家各戶的,就要統計各種魚的數量,然後再按照人頭和工分來分。”

他指着剛過完稱的一筐鯿魚說道,“鯿魚、鯉魚是最好的魚,以前過年的時候,物資比較缺嘛,但是來了客人又不能不上幾盤好菜,所以每家每戶都會準備一盤‘看魚’。”

陳凡眨眨眼,“看魚?只能看不能吃?”

黃保管員哈哈笑着點頭,“對,就是隻看不吃,一條一斤左右的魚,用油煎到兩面金黃,再下鍋紅燒,用一個大盤子裝好,一定要好看。

然後從大年三十開始,家裡人吃團年飯,之後每次有客人過來,都要把這盤魚端上桌,要一直過完正月十五,這盤魚才能吃。”

陳凡瞪大眼睛,一條魚放半個月,不會壞嗎?

不等問出口,他便反應過來,對了,這時候的氣溫低,如果碰上雨雪天,或者陰天也行,氣溫都在0度以下徘徊,只有出大太陽的時候,纔會回升到15度左右。

可是即便出大太陽,屋子裡的氣溫也不高,一般就在7、8度的樣子。

這樣的天氣,保存半個月確實有可能。

然後他又想到另一個問題,“那要是客人吃了呢?”

黃保管員一邊記賬,一邊哈哈笑道,“不會。”

他轉頭看了陳凡一眼,“只要是本地人,都知道這個規矩,‘看魚’是主人家的臉面,也是客人的‘德行’,正常情況下,客人絕對不會對看魚動筷子。”

說到這裡,他又苦笑了一下,“萬一要是真有不懂事的戳爛了魚,那也只好提前把魚吃掉,再重新做一條。”

聽到這話,陳凡昂起頭努力回想,去年過年的時候,自己對別人家桌上的魚動筷子沒有?

然後就聽到黃保管員說道,“不過這個規矩對你沒用。”

陳凡兩眼茫然地看着他,“爲什麼?”

黃保管員憋着笑說道,“盧家灣誰不知道,你對老規矩半懂不懂,都說不知者不怪嘛,沒人會跟你計較這點事。

再說了,伱一年到頭釣魚吃,恐怕早就把魚吃膩了吧,桌子上有魚,你肯動筷子,那說明你是在給主人家面子,跟老規矩那種情況完全不一樣。”

看着黃保管員,陳凡不禁沉默了。

莫非這就是傳說中的馳名雙標?

沉默兩秒,陳凡說道,“今年盧家灣又不差錢,不會還繼續守老規矩吧?”

黃保管員點了點頭,眼睛盯着大媽們給魚過稱,同時說道,“老規矩還是要守,不過可以變通一下,就是除了看魚,還可以另外再做一兩盤魚菜,要不然你端一盤魚上桌,客人也不知道是吃還是不吃。”

陳凡點點頭,笑道,“這倒也是個辦法。”

那邊源源不斷地把魚送過來,這邊也在不停地分揀、稱重。

陳凡在邊上看了半天,也有些無聊,便跟黃保管員打了聲招呼,準備回去。

這時黃保管員卻擺擺手,喊了一聲,“挑兩斤雜魚過來。”

黃鶯的母親立刻拎着個籃子便衝過來,笑呵呵地遞到陳凡面前,“陳老師,給。”

陳凡正在發愣,就看見黃保管員對着他說道,“知道你不缺魚吃,不過呢,這個魚意義不一樣,是隊裡的集體成果。”

他說着還指了指籃子,笑道,“今天大家都不會做大魚,但是肯定都會用小魚做一碗魚凍,這個黃鶯就會做,你可以嚐嚐。”

第376章 我先簡單講兩句第349章 茶話會第125章 送你個東西216.第216章 調整計劃第119章 買馬254.第254章 聽個趣第30章 打袼褙214.第214章 牴觸和真香235.第235章 條件差不多301.第301章 過河第19章 新技能第90章 信號第29章 獨樂樂不如衆樂樂238.第238章 不如包身工205.第205章 沒券怎麼辦?218.第218章 打界碑174.第174章 求上門來第465章 黑 真黑141.第141章 愛好挺廣泛第464章 送行204.第204章 供銷社就有第39章 信任有待加強第44章 腦殼昏第44章 腦殼昏293.第293章 不請自來第15章 增加技能第67章 老謀深算(求追讀)第403章 互有所求第329章 紀念品154.第154章 正好撞槍口上143.第143章 照本宣科第74章 菜不夠飯來湊第429章 多方調查213.第213章 春暖花開第124章 採購第442章 城裡的小院164.第164章 可惜了第90章 信號281.第281章 天妒英才197.第197章 競爭激烈第131章 你們也沒遺憾第420章 立身之本第98章 刷臉185.第185章 聊個天第28章 病得不輕146.第146章 變成了養殖場第450章 每樣做三份第457章 提親235.第235章 條件差不多第417章 開考第17章 抓了個大傢伙第71章 來活兒了202.第202章 陳師傅牌第384章 小事一樁212.第212章 單騎卷平岡第398章 全部拿下175.第175章 撿了個人第93章 剪刀差232.第232章 菜也是水果第107章 早在這兒等着第11章 一窮二白311.第311章 發現了寶藏第348章 得陽光一點154.第154章 正好撞槍口上149.第149章 9塊9毛9包郵第77章 木工瓦工271.第271章 被同情了第136章 十年鳥233.第233章 不要還不行第403章 互有所求第120章 死馬當作活馬醫292.第292章 抓小偷166.第166章 找個老師267.第267章 樣刊和獎勵第106章 下次一定207.第207章 給個禮物第41章 打狗棒153.第153章 一隻都打不着第118章 現場學藝178.第178章 四小經典第353章 也還行第450章 每樣做三份第344章 分配276.第276章 三種本事第38章 講古第92章 白高興一場158.第158章 笑點真低第42章 回禮314.第314章 這就叫專業第94章 獨門武功第68章 收購站第386章 來歷第18章 豬都嫌棄第124章 採購221.第221章 收集素材第82章 當我沒說第474章 場面人第134章 兩畝第391章 去釣魚啊第445章 衝向地委
第376章 我先簡單講兩句第349章 茶話會第125章 送你個東西216.第216章 調整計劃第119章 買馬254.第254章 聽個趣第30章 打袼褙214.第214章 牴觸和真香235.第235章 條件差不多301.第301章 過河第19章 新技能第90章 信號第29章 獨樂樂不如衆樂樂238.第238章 不如包身工205.第205章 沒券怎麼辦?218.第218章 打界碑174.第174章 求上門來第465章 黑 真黑141.第141章 愛好挺廣泛第464章 送行204.第204章 供銷社就有第39章 信任有待加強第44章 腦殼昏第44章 腦殼昏293.第293章 不請自來第15章 增加技能第67章 老謀深算(求追讀)第403章 互有所求第329章 紀念品154.第154章 正好撞槍口上143.第143章 照本宣科第74章 菜不夠飯來湊第429章 多方調查213.第213章 春暖花開第124章 採購第442章 城裡的小院164.第164章 可惜了第90章 信號281.第281章 天妒英才197.第197章 競爭激烈第131章 你們也沒遺憾第420章 立身之本第98章 刷臉185.第185章 聊個天第28章 病得不輕146.第146章 變成了養殖場第450章 每樣做三份第457章 提親235.第235章 條件差不多第417章 開考第17章 抓了個大傢伙第71章 來活兒了202.第202章 陳師傅牌第384章 小事一樁212.第212章 單騎卷平岡第398章 全部拿下175.第175章 撿了個人第93章 剪刀差232.第232章 菜也是水果第107章 早在這兒等着第11章 一窮二白311.第311章 發現了寶藏第348章 得陽光一點154.第154章 正好撞槍口上149.第149章 9塊9毛9包郵第77章 木工瓦工271.第271章 被同情了第136章 十年鳥233.第233章 不要還不行第403章 互有所求第120章 死馬當作活馬醫292.第292章 抓小偷166.第166章 找個老師267.第267章 樣刊和獎勵第106章 下次一定207.第207章 給個禮物第41章 打狗棒153.第153章 一隻都打不着第118章 現場學藝178.第178章 四小經典第353章 也還行第450章 每樣做三份第344章 分配276.第276章 三種本事第38章 講古第92章 白高興一場158.第158章 笑點真低第42章 回禮314.第314章 這就叫專業第94章 獨門武功第68章 收購站第386章 來歷第18章 豬都嫌棄第124章 採購221.第221章 收集素材第82章 當我沒說第474章 場面人第134章 兩畝第391章 去釣魚啊第445章 衝向地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