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周氏與這大嫂子也不怎麼親近,像現在,周王氏十句話裡九句不離,家裡孩子大了,又要給兩個姐兒攢嫁妝又得給兵哥兒留着聘禮,日子實在不好過什麼的,似乎生怕周氏來打秋風。

周王氏瞅着田葉田箏,便微微一笑道:“阿琴,你別說我這做嫂子的氣量小,實在是現在種菜的人多,每天也賣不了幾個錢。倒是,我看葉姐兒兩個衣服短小了些,周燕和周香兩個穿的舊衣裳有那麼幾件,你想不想要?你要我讓她倆拿過來?”

大舅媽連修飾也懶得了,潛臺詞就是‘你要不要?你捨得下臉要我就送你了’。

這換了家裡二伯孃胡氏,絕對一把搶過來,背後還唾你一口。

周氏不是胡氏,做不來那事兒,只得搖頭苦笑道:“大嫂,難得您疼惜這兩個小丫頭,不過怎好奪了燕姐兒兩個的衣裳,多謝你了。”

周姥姥把筷子放下來,對着周王氏直接甩臉子,“你家的那些舊衣裳就留着給兵哥兒娶媳婦生小孩時做尿布罷,我們葉丫頭她們可用不起你的金貴東西。”

一句話,把周王氏堵得臉上紅一道,白一道。

周姥姥這樣說,也是有典故的。周家二房的周欣比大房的周燕小一歲,二房日子過得苦巴巴的,大房隔開幾月就給自己兒子閨女裁新衣,於是周姥姥就對周王氏說,若是用不上的舊衣裳留兩件給周欣穿,周王氏不肯,推說這些舊衣要給孫子做尿布。

直把周姥姥氣得,好幾天吃不下飯。

已經過去好幾年的事情,沒想到周姥姥還記得這樣清楚。

周王氏不尷不尬的坐在飯廳裡面吃飯,周大舅也不幫腔。周姥姥冷眼瞧着,這大房一家跟自己算是徹底離心了。

這頓晚飯吃下來,除了孩子們依舊歡聲笑語,幾個長輩俱都默不作聲,那不知世事的孩童只一個勁兒的夾着桌上的事物往嘴巴里面塞,大人們間的尷尬局面也理解不了。

好容易吃完了,周大舅把筷子扔了,就問大妹,道:“阿琴,打算在家裡住幾日?”

周氏道:“他家裡事兒多,明早就趕回去了。”

周大舅點頭,表示明白了,就沒有多餘的話聊了。

沒啥情況,周王氏也不大愛來二房這裡找不自在,現今婆婆可是一點子臉面都不給自己留了。這般想,周王氏就道:“阿琴,我們幾個先回去了,明早兒過去吃朝食罷?”

一頓飯也不去吃,倒是顯得不好看,於是周氏爽快道:“行,好容易家來一趟,怎麼着也得吃一頓大嫂子燒的飯菜。”

“那好,我明兒一大早就起來做飯。”周王氏笑了笑,轟着幾個孩子往自家趕,見最小的周香還纏着田葉、田箏兩個說笑,便沉下臉道:“周香,走了。”

周香這才依依不捨的跟上自家爹孃的腳步。

週二舅家空餘了一個房間,是周姥姥專門劈出來給女兒女婿家來時住,這會兒田箏姐妹與周氏就睡這間房,而田玉景就安排跟二表哥周旺一起睡。

周氏去竈房打了熱水,兌好水溫,讓周旺、周福帶着田玉景乖乖的洗了澡,擦乾淨頭髮,叫他們上牀睡去。

田箏和田葉不用孃親吩咐,自會料理自己的衛生。

見孩子們都乖乖的躺在牀上了,周氏與周姥姥兩個人,拿着燈籠才往村尾周春草家去,這個點春草家應是吃完飯,而週二華亦該回來了罷。

至於他們怎麼談的,田箏是一概不知,孃親和姥姥還未回來,在外面擺攤子的週二舅和週二舅媽,及二表姐周欣倒是回來了。

周氏與姥姥出門前,把家裡的大門給鎖上了,這會兒孩子們一聽到開門聲,全部都呼呼的往牀上翻起來。

周旺大喊道:“爹、娘……”

周福也叫喚:“娘,今兒可有剩了餅子?”

周福愛吃,生的很圓潤,家裡如今做烙餅攤子,爹孃每日都會留一兩個給他們姐弟吃,這孩子近來養成了習慣,這不吃上一兩個,還真的睡不着。

田玉景撐着迷濛的眼睛,好奇的瞧着門外。

周福對小表弟道:“阿景,我娘烙的餅子可好吃了!待會兒給你嘗一個。”

田玉景點點頭,甜甜道:“謝謝阿福表哥。”

小夥伴的對話,週二舅和週二舅媽自然聽到了,週二舅大步走進房間,四下瞅了一眼,問:“你大姨家來了?”

他見田玉景還在揉眼睛,呵呵道:“喲,阿景,這是做啥美夢了?”

田玉景軟膩的聲音,道:“烙餅……好吃的烙餅!”

童真的話語,把後面跟進來的週二舅媽與表姐周欣都逗笑了,週二舅媽手中提着個籃子,用一塊布蓋着,她掀開布,笑着道:“舅媽特意給阿景留了個大肉餡的,這會兒還是熱乎乎的,孩子們都起來吃吧。”

周姥姥託人上縣裡買肉時,已經支會週二舅兩口子周氏回了孃家,故而他們特意留幾個餅子,讓外甥子女嚐嚐。

周欣轉去客房,叫醒了田家姐妹。

田葉與田箏兩個穿戴整齊,進了堂屋,先是喊了週二舅與二舅媽,便被招呼着吃餅子,這說的烙餅子其實與現世的韭菜盒子之類的很像。

田箏手裡的是夾了酸豆角的餅,咬一口餅子皮非常香,合着剁成碎粒的酸豆角,味道還真的不錯,這麼一個吃進肚子,很快就有飽腹感了,於是田箏禁不住好奇問:“舅媽,這個多少錢一個呀?”

週二舅媽年紀看起來比大舅媽老了很多,不過眉目很柔和,見田箏好奇,就溫聲回答道:“你手裡拿着素餡料的,這類韭菜餡、薺菜、馬齒莧等野菜的,都是兩文錢一個,包了肉的那種就三文錢。”

田箏直白道:“一點都不貴,還好吃。”

二舅媽笑了,道:“可不是,薄利多銷呢,縣裡賣這個的都是一樣價。”

價格差不多,只能拼誰家做的好吃。

田箏道:“縣裡很多人賣餅子嗎?舅媽的生意如何?舅媽的餅子做的那樣好吃,一定很好賣。”

週二舅聽了,心想這個小小的女孩兒,問題還挺多的,被逗樂了,便哈哈大笑,道:“咱箏箏也覺得好吃呀?你舅媽做得好吃當然不愁賣了。”

聽聞生意很好,田箏就沒啥點子好說了,本來她還想跟舅媽說,吃完餅子容易口渴,若是能喝一碗豆漿牛奶之類的就好了。

特別是這種夏季,天乾物燥,沒事都要喝兩口水呢。

二舅媽搖了搖頭,道:“前一個月的生意是還不錯,只天氣愈發熱起來,好多人就不選擇吃餅子了。”

一聽二舅媽的隱憂,田箏立刻打了雞血似的,內心呵呵一笑,面上卻保持鎮定,狀似不經意的說:“吃完餅子,能有一碗水,或者豆漿喝就好了。”

這裡豆漿豆腐都是人們尋常吃的食物,說出來不會太突兀。

週二舅立時揉了揉田箏的腦袋,朗聲道:“咱箏箏這小腦瓜子就是機靈。你舅舅舅媽正打算配合些豆漿水去賣呢。”

啊?田箏呆滯了……

二表姐周欣見小表妹的傻愣樣,捂着嘴笑道:“孃親和在鎮上做豆腐坊的有財叔說了,每日裡去他那兒拿豆漿,他一桶按十五文錢算給我們。用吃飯的碗,一桶我們可以打出三十幾碗豆漿呢。”

啊?還採取了合作模式,田箏繼續呆滯中……

田葉見妹妹那個呆樣,倒是鬧不明白她在想什麼了,便也跟着道:“鎮上豆漿都是一文錢一碗的啊,舅媽十五文錢一桶的賣,都是不會虧。”

田箏呆滯了好一會兒,纔回了神,她深刻的覺得自己的智商並不高,剛纔說出來,還想得瑟的求表揚呢,沒想舅媽他們倒是早就想到了。

而且,這裡黃豆不是稀罕物,但是磨豆漿做豆腐卻是辛苦活,沒聽過世上有三苦:撐船、打鐵、磨豆腐嘛!

每日裡光是準備烙餅的餡料、揉麪發麪,要起早貪黑的忙活,若是再加上磨豆漿,二舅一家根本忙不過來,正好周家村有人在縣裡做豆腐坊,於是,直接去他那裡拿貨再方便不過了。

賣多少豆漿拿多少豆漿回來,也不用造成賣不出去的局面。

好聰明!二舅媽一家子這樣若還不發家致富,真是沒天理了。思緒理通了,田箏就沒精打采道:“我還以爲我第一個想到這些呢。”

“這孩子……”二舅媽笑出了聲,見田箏不吃了,又主動拿了個肉餡的遞過去給她,道:“又不是你舅媽獨一個想出來的法子,常年賣餅子的早琢磨出來了,只你舅媽想着自家做豆漿忙活不過來,故而纔去豆腐坊直接提過來。”說完,最後還不忘表明:“不過咱們箏箏的小腦瓜子是真的聰明。”

敢情還不是舅媽獨一個搭配賣豆漿啊?田箏眨眨眼,心道,吃餅子口渴,這樣容易想到的事,別人早想出來是很正常的。罷了,她以後多觀察多思考,發現問題找到解決方法,不清楚時就不要賣弄了。

幸好她能撿到肥皂的漏子。其他的發財路子不是她這個小腦瓜能想到的,以後就專心搞香皂的建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