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0章 新章10

河南,都亟道境內,已經是一片分忙碌碌的備戰情形,不斷有打着各色旗幟的隊伍,彙集到了河陽橋關當中;又有裝着甲械、輜重的車馬,不斷的往來樑軍所據有的各處城塞、據點之中。

而在依舊一片殘破而頗爲清冷的洛都城內,北地四鎮總管府的所在地,卻是一片詭譎和沉寂的氛圍。

“端帥,如今事情已經完全不可爲了”

而王端臣面前,嚴襟正坐着來自廣府的最新一位秘密使臣,仍舊在軟硬兼施的勸說厲害。

“爲今之計還請儘快隨某等上路纔是。。”

“君上的殷切之心,已是情急如火,實在不容在拖延下去了。。”

“不然非但我等沒法交代,就是君上那兒的體面也說過不去了”

“哪怕這一路有所艱險,我輩定當竭力護得端帥的一應周全。。”

但是,真要拋下這兩萬多人馬和十餘萬收聚的地方屯民戶口隻身南歸麼?現在也終於到了他不得不做出決定的時候了,王端臣愈發嘆息着卻依舊搖頭不說話了。

而負責勸說他的朝廷密使,卻是越發的憂急和迫切起來,都到了這個時候難道還不能坐下決斷麼,這還是那位在北伐當中力挽狂瀾,帶着一衆殘旅敗師轉戰南下中流砥柱“王端帥”麼;怎麼在這種當斷則斷的事情,就這麼的遲暮沉沉和做婦人態呢。

要知道,自己然身負朝廷的使命而有破格便宜行事的權宜,但是卻是不敢在這位面前拿捏和端持什麼,因爲他這次使命當中所代表的的身家性命前程,都已經維繫在了這位的身上;

如果未能夠勸說這位一同南下歸朝的話,就算是他自己能夠安然歸來,也是被視若臨陣脫逃的重罪,身死莫贖還要株連家族的慘痛後果。

然而,雖然有密旨在手也有身懷絕技的扈從,更有軍中爲之呼應的內應,但是他甚至不敢採取更加激烈一些的嚴詞,或是比較激進的權宜手段,而只能用曉以利害的水磨功夫與之周旋。

一方面是身在北地大軍之中,行事一不小心就有覆亡之虞;另一方面則是參與和主持了兩度北伐的王端臣,在那些北伐舊部當中的威望和號召力實在太高,也幾乎無可動搖。以至於他一旦離開之後就再沒有合適的人選,能夠與強勢崛起的那位淮鎮之主,呈現出分庭抗禮之態了。

因此,迅速敗壞的前方局勢對於這位使臣來說,反而是一件好事和潛在的助力;相比已經走在無可挽回的懸崖邊緣和崩壞之路上的北地局勢,顯然是他切身相關的身家性命更要緊一些纔是。

然而,他口中繼續以爲對方着想的角度和立場,不停地痛陳和分析厲害道:

“端帥難道覺得自己留在這裡,還能有所裨益和作爲麼。”

“南邊的朝堂和新編大軍之中,纔是您重整旗鼓大張拳腳的所在啊。”

“而不是拘於這一隅一地的得失進退啊。。”

“既然朝廷一再相招,爲人臣者豈有不從之理”

王端臣最後嘆了口氣,像是被他打動有所決定道。

“只是且容我多做些準備纔好。。”

“理當如此,我這就去籌備隨後事宜”

這位使臣不由鬆了一口氣,露出如釋重負的表情來。

“還請大帳上下,繼續把好口風纔是”

對他而言只要王端臣這裡一鬆口,軍中剩下的其他人就好辦多了,相信願意放下眼下這些已經難有作爲的局面,暫時遠離險地而回歸國朝,重獲功名利祿的人還是佔據了大多數的,

這樣他帶回來的將帥官佐越多,日後朝廷追認的保全之功就越大,至於那些普通將士和地方百姓可能的遭遇和結果,就不再他的考慮當中;畢竟,國朝富有四海而雄踞大半天下,就算在這裡有所缺失,也是爲了顧全大局着想,而迫不得已的些許犧牲而已。

在一系列名面上和私底下的交代和佈置之後,王端臣最後叫來的是他最爲信賴的心腹親兵;而這位老卒的任務就是在最短的時間內,把淮鎮隱藏在麾下軍中的代表和信使給給找出來,然後帶到自己的面前進行一番權盡人事的最後交涉。

雖然從法理和大義上說,叛徒比敵人更加可恨,但無論如何好歹是昔日協作過的友軍淵源,總比那些非我族類的西軍,或是北朝餘孽們,更加值得嘗試和努力一下。

雖然這樣做很可能給自己的仕途和軍旅生涯,留下隱隱的污點和潛在的把柄;但是如果什麼事情都不做就輕易離開的話,他根本無法原諒和放過自己的。

雖然已經穿上了代表使君和樞臣的金紫冠帶,但他的內心還依舊殘留着那個,從不肯輕易放棄部下的“王端臣”。

。。。。。。。

與此同時,

夷州東南方的海面上,大片的海浪翻涌滾滾而天色陰鬱,呼嘯的刺骨海風吹的船帆和人身上衣衫,都不約而同的發出獵獵的拍響聲。

“左轉二三點。。”

“上擡角四寸。。”

“打更多的海水來。。”

“清理艙下,繼續排水。。”

“左舷二十三區需要補漏,木工,木工在哪裡。。”

“來人,快把傷者清理下去。。”

人聲鼎沸而奔忙祿祿的甲板至上,滿是汗臭、煙火和血腥、燒焦的混雜氣味。

在火爐上燒紅的球形鐵彈,被特製的鉗子架起來,放進墊好溼泥木板的炮膛,頓時蒸出一大團灰白煙氣來;然後又在拉響發火繩的炮管當中轟然飛射出去,拖出一條細而白的煙跡而在遠處搖曳的敵船船舷邊上,一頭墜濺開一大蓬細碎的水花。

但是緊接着繼續發射出去的十數枚燒紅球彈,就至少四五枚沒在了目標身上,只見在對面的船幫上、舷欄上還有堆聚的帆纜之間,霎那間炸裂開大蓬的碎片與迸濺開來的大團火花星點;

然後又在這些彈着點和缺口當中,噴涌演變城轟然蔓延開來的大蓬火焰與濃煙,片刻之後在整片被點燃燒着起來的大幅風帆背景下,對方船上就如同蟻散般,已經滿是開始爭相跳船逃生的人影了。

已經是南洋水師副都監的源九郎,也不由摸了摸額頭上橫流的汗水,只覺得臉上被崩開的木屑所傷的創口,也不是那麼刺痛了。

他們這批最早追隨那位幺小姐麾下的老家臣,如今也各有際遇而前程不可限量了;因爲海路往來的多年生涯和資歷,他最終成爲重建的南洋水師僅次於都管、副管的第三號人物。

像是家臣兼遠房族親宇文拔都,已經成爲宇文藩的藩軍統帶和夷州善後處置副使,。

另一位家將兼義從首領平將門,如今也帶領一支用火器武裝起來的藩軍,以淮上義從的身份和名義,加入到了扶桑列島諸藩之間的南北朝征戰當中,去扶助正處於劣勢的南朝和東國陣營。

這一切因爲夷州發生的叛亂。

就在淮北道發動大軍攻打平盧道之前,位於夷州南方濁水溪以東的幾家本地諸侯,不知道吃錯了什麼藥或是得到了什麼支持和保證,居然突然舉旗反亂號稱要驅除竊據夷州的叛賊,替朝廷光復故土,而在南屏之地聚衆兩三萬誓師北進,號稱“五萬大軍”。。

一時之間舉洲震動而人心惶惶、觀望者無數,就連原本淮鎮直管的諸多安置地當中,都出現了規模不等的逃亡和騷動事件。

但是隨後這些僭稱的討逆軍,就被宇文藩的現任統帶官宇文拔都,所率領的八千藩軍在濁水溪北岸上,以逸待勞的輕鬆伏擊於半渡打個溜丟大敗,而丟光了幾乎所有的甲杖和輜重等物,在各自當家人的帶頭下星散作數路敗逃回本藩去。

但是相比這些散佈在夷州大島上負隅頑抗的叛藩殘餘,比較棘手的反而是這些來自還路上的援軍;他們不但有足夠堅固的大船提供橫渡東海的運力,甚至還有南朝殘餘的地方水師提供護送。

但是好在這些隸屬地方水師的船隻和裝備,都已經是老舊不堪了,就連裝載船上的火炮也是老式粗苯轉向不易的前膛鐵管炮,和少許用來對付人員的小口徑子母炮而已;

就算是一時在海上以數艘巡航小隊,遭遇十數艘戰船的以寡敵衆之下,也完全不是淮鎮配備的船用轉軸炮架和後裝長管夾膛火炮的對手,更別說在船隻的堅固和操縱性上,同樣也無法相提並論。

僅僅幾個照面下來,就在海上多出了數團燃燒的火堆,但是剩下的戰船並沒有因此放棄,反而接着風帆和海流努力調整着航向,再次向着源九郎所在的座艦橫衝直撞過來;竟然是要做出一副同歸於盡或是跳幫接戰的態勢來。

但是源九郎反而大大的鬆了一口氣,對方若是乘勢四散敗逃而走的話,自己還真不好追擊下去,但是反過來糾纏下去的話,那正中他的下懷了。

至少按照南洋水師的近期方略,在確保航路的同時,一定要儘可能的多多消滅和削弱,南朝在海面上的力量。雖然不大可能封鎖江東到嶺外漫長的海岸線,但是截斷幾條固定的北上航路還是可以輕鬆做到的。

而只要這些海上輸送的力量不被打斷、打殘的話,夷州之地產生反亂和騷動的禍患,始終是存在而屢禁不絕的。

“穩住。。一定要穩住。。”

“靠近,讓它再靠近一些。。”

“準備裝開花彈和爆散彈。。”

“數量有限,一定要足夠抵近了再打。。”

一些圓柱狀的炮彈被擡了上來,小心翼翼的解開密封防潮的頂蓋,而點燃延時的發火管再蓋好壓進炮膛塞上填充物,然後對着緩緩斜錯着船體逼近過來的敵船,

打在了對方尾樓下方的舵倉位置,片刻的延遲和等待之後,霎那間轟然炸裂噴濺出無數的碎片和肢體來,而在原本的位置就只剩下一個大大的豁口。

而失去了尾舵的導流之後,這艘大型戰船也像是徹底失去了對方向的控制,開始順着慣性在海面上大者轉子隨波逐流起來。

然而另一艘緊接而至的稍小敵船,也已經衝破海浪排起的大片水花,而相當靠近了源九郎的座船了,而上面子母炮所發射小型彈丸,也接二連三的擊墜在船舷和甲板上,炸濺起一蓬蓬的碎片和木屑,又掃倒了好些奔走期間躲閃不及的身影。

“準備迎擊。。”

“做好防止衝撞。。”

在船上此起彼伏的叫喊聲中,對面端着弓弩和火銃的船兵、握持着砍刀與手斧的船工、水夫,已經隨着散去的煙霧而呈現在清晰可見的距離之內了。

而這時,位於船舷下的諸多長短炮門,卻還沒有來得及稍稍側轉過來,而只能靠設在甲板上的少數露天炮位來應敵了。

只聽得尾樓和船艏上準備已久的輕炮終於開始轟鳴了,首先是一波在對方頭頂錐狀迸射開來,將甲板上的一切都打得百孔千瘡的散彈;然後是數枚擊破了艙下擋板和遮護的開花彈,在炮門和舷窗裡噴濺出許多血跡斑斑的碎片和血肉模糊的屍塊來。

最後,又變成敵船正中突然被撕裂。掀飛起來的甲板之下,如同小小火山噴涌一般巨大殉爆的火團和煙雲,以及高高拋灑、散佈開來的氣浪和殘片。

第778章 萌動8第198章 航歸下第180章 途變第355章 平海第68章 入死第1212章 平盧2第415章 圖窮第314章 淮北紛紛七第61章 攬勝第437章 天傾3第485章 漸變15第991章 跌宕第724章 異夢4第443章 天傾11第498章 聞驚8第936章 驚破16第425章 戰局8第1187章 江寧變第782章 萌動12第459章 歸亡7第832章 雲起2第226章 禁足?處斷第919章 臨峙19第459章 歸亡7第1039章 瀾動19第1042章 殤國2第97章 厚積5第347章 應調第1043章 殤國3第1182章 會江寧6第915章 臨峙15第877章 撥亂17第900章 反動20第937章 驚破17第162章 迷夢將醒第1172章 滄瀾16第49章 夜酬第803章 淪沒3第225章 街邊、交鋒第665章 出援15第118章 歸還第860章 風動20第739章 抉擇9第827章 啓新17第415章 圖窮第90章 交易第32章 敘往第1012章 頹然2第1060章 零落10第586章 變數6第323章 仿如初見第590章 變數10第1200章 徐州起10第661章 出援11第1053章 零落3第261章 動員 炮組第357章 出陣第255章 後續 綢繆第1082章 立新12第574章 決意4第1104章 歸遠4第731章 抉擇第241章 報償第318章 插曲第1170章 滄瀾14第284章 投效、人心第119 餘音第427章 戰局10第31章 再逢第603章 悵懷3第455章 歸亡3第1035章 瀾動15第835章 雲起5第375章 再戰4第778章 萌動8第486章 漸變16第96章 厚積4第476章 漸變6第576章 決意6第1273章 卷蕩3第341章 協力第558章 歸還8第387章 迴轉2第906章 臨峙6第126章 宴樂與分贓第24章 間聞第689章 新氣5第847章 風動7第675章 出援25第771章 憂亂5第88章 在家第784章 萌動14第1246章 新章6第46章 漸遠第1101章 歸遠第1196章 徐州起6第1169章 滄瀾19第547章 序間第1012章 頹然2第937章 驚破17
第778章 萌動8第198章 航歸下第180章 途變第355章 平海第68章 入死第1212章 平盧2第415章 圖窮第314章 淮北紛紛七第61章 攬勝第437章 天傾3第485章 漸變15第991章 跌宕第724章 異夢4第443章 天傾11第498章 聞驚8第936章 驚破16第425章 戰局8第1187章 江寧變第782章 萌動12第459章 歸亡7第832章 雲起2第226章 禁足?處斷第919章 臨峙19第459章 歸亡7第1039章 瀾動19第1042章 殤國2第97章 厚積5第347章 應調第1043章 殤國3第1182章 會江寧6第915章 臨峙15第877章 撥亂17第900章 反動20第937章 驚破17第162章 迷夢將醒第1172章 滄瀾16第49章 夜酬第803章 淪沒3第225章 街邊、交鋒第665章 出援15第118章 歸還第860章 風動20第739章 抉擇9第827章 啓新17第415章 圖窮第90章 交易第32章 敘往第1012章 頹然2第1060章 零落10第586章 變數6第323章 仿如初見第590章 變數10第1200章 徐州起10第661章 出援11第1053章 零落3第261章 動員 炮組第357章 出陣第255章 後續 綢繆第1082章 立新12第574章 決意4第1104章 歸遠4第731章 抉擇第241章 報償第318章 插曲第1170章 滄瀾14第284章 投效、人心第119 餘音第427章 戰局10第31章 再逢第603章 悵懷3第455章 歸亡3第1035章 瀾動15第835章 雲起5第375章 再戰4第778章 萌動8第486章 漸變16第96章 厚積4第476章 漸變6第576章 決意6第1273章 卷蕩3第341章 協力第558章 歸還8第387章 迴轉2第906章 臨峙6第126章 宴樂與分贓第24章 間聞第689章 新氣5第847章 風動7第675章 出援25第771章 憂亂5第88章 在家第784章 萌動14第1246章 新章6第46章 漸遠第1101章 歸遠第1196章 徐州起6第1169章 滄瀾19第547章 序間第1012章 頹然2第937章 驚破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