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洪澇

第86章 洪澇

“南郡洪澇!”

接到南郡那邊緊急傳來的情報,剛剛回到咸陽宮的嬴政與墨君臉色同時一變。

南郡地處長江支流,水資源雖然豐富,但同樣也更易遭受水災的侵襲。只不過那裡的居民早已對此有了熟練的應對技巧,按理來說,一般不會造成太大後果。

之前墨君就任南郡的時候,就曾經歷過一次雨期水位上漲,但當時並未造成太大損失。

“損失如何?”

嬴政與墨君對視一眼,隨即沉聲朝着面前的傳令兵問道。

傳令兵道:“南郡洪澇發生在半月之前,當時正是莊稼成熟之季,有許多黎民來不及搶收糧食,導致莊稼受損嚴重,如今南郡已然有了糧荒的前兆。”

聽到此言,嬴政的臉色又是一變。

糧荒。

這絕對是秦國曆任君主最不願意聽到的一個詞。

畢竟秦國創立至今已有五百年,可糧食短缺卻一直都是秦國最大的問題。

嬴政的臉色有些陰沉,他顯然也沒想到自己纔剛剛從巴蜀那邊心情大好的回來,轉眼間,這天災就給了他當頭一棒。

“宣治粟內史。”

“是!”

下方侍衛應了一聲,隨即迅速退下。

秦國文官職分三公九卿,治粟內史正是九卿之一,掌管秦國糧食稅收。

秦國數百年前早已不知遭遇過多少次災荒,對此早已有了熟練的應對律法。

更何況,對於災荒這種事情,也沒有什麼別的解決方法,無非就是有災救災,糧荒賑糧。

然而有一個問題在於,現如今的治粟內史並非嬴政的官員,而是呂不韋的人。

所以當之前曾與墨君有過一面之緣的治粟內史進入咸陽宮後,面對嬴政的命令,他直接拒絕道:“啓奏王上,賑濟一事,臣恐怕無能爲力,因爲如今國庫內根本就沒有那麼多糧食。”

嬴政目光一沉,震聲道:“沒有糧食?寡人收取的那麼多糧稅哪裡去了?”

雖說天子一怒,伏屍百萬。

然而面對震怒的嬴政,已經年近知天命之齡的治粟內史,表情卻依舊沒有絲毫變化,只是平靜的迴應道:“近年來王上屢次對外開啓戰爭,早已將國庫消耗的一乾二淨,若是王上不相信,儘可派人前去國庫查看。”

面對治粟內史毫不客氣的反駁,甚至開口將鍋反扔給了自己,嬴政心中自然愈發憤怒,然而越憤怒,嬴政反而變得越理智,只是看着治粟內史的眼神逐漸變冷。

“不知治粟內史對於南郡的洪災,有何糧策?”

治粟內史看似恭敬的行了一禮,回道:“恕臣無能,如今國庫無力糧,若想尋求良策,恐怕王上唯有重新請出相國大人,纔有一線生機。”

說到這裡,治粟內史也是圖窮匕見,將自己的真正目的徹底暴露出來。

目標很明顯。

他就是想要藉助這一次南郡洪災的機會,威脅嬴政放出呂不韋。

聽聞此言,嬴政的目光愈發冷漠,道:“堂堂治粟內史,面對糧荒卻束手無策,反而要求助丞相之力,那寡人要你這位治粟內史有何用?”

面對嬴政的質問,治粟內史依舊還是那副平靜的表情,只是彎腰恭敬道:“臣無能。”

事情發展到這一步。

治粟內史的態度已經很明顯,想救災,糧食沒有。

除非讓呂不韋重新回到朝堂,才能想辦法“籌集”糧食。

而治粟內史之所以敢以這幅態度面對嬴政,自然也不是毫無底氣。他的底氣有二:

一是呂不韋的殘存勢力,

這些勢力如今在朝野各地盤根錯節,哪怕嬴政一時間也難以解決。就像眼前這位治粟內史,同樣也是其中一員。

二是秦國律法。

正所謂大事大辦,小事小心。

其實真正做到高位的人,往往並不害怕所謂的大災大難。原因很簡單,這些大災大難一旦發生,往往都是天災。

而人力面對天災,就算無能爲力,也在情理之中。

總不能把天災造成的禍患,歸結到人的身上,那樣對於官員未免太不公平。

何況就算因爲人禍導致大難,往往背後牽連的也不是一兩個人,這種情況下,想要處理調查同樣十分困難。

所以此時面對南郡洪災,就算治粟內史什麼也不做,嬴政也很難用律法來給他降罪。

除非說有明確的證據表明他在懈職,或者有別人把這件事給辦了,但治粟內史卻沒辦到,那樣嬴政纔能有理由對他下手。

“你退下吧!”

御座後的嬴政捏緊拳頭,最終冷漠開口道。

“臣告退。”

治粟內史垂下的嘴角隱約閃過一絲譏諷,隨即低頭彎腰,退出了章臺宮。

直到治粟內史離開,章臺宮內的氣氛依舊凝重寂靜。王座後的嬴政眼簾低垂,在昏暗的燭火下,透露出幾分陰翳。

人算不如天算,計劃趕不上變化。

南郡洪澇無疑是一件意料之外的事情,沒有人會想到南郡會在這個時候遭遇糧荒,但凡洪災晚來兩年,憑藉着墨君創造出來的新稻種,嬴政都有把握解決災荒。

但是現在,面對天災,即便嬴政身爲一國君王,也沒有絲毫辦法可言。

嬴政不可能在此時放出呂不韋,這是一件很顯然的事情。

如今大勢已經盡歸嬴政之手,只需再等一年,待到十萬畝新稻種成熟,嬴政便可攜大勢一舉碾壓所有敵對勢力,將秦國大權盡攬手中。

嬴政十三歲繼任王位,直至去年呂不韋被軟禁,纔算是真正開始親理朝政。所以他絕不可能在這個時候功虧一簣。

哪怕爲此犧牲南郡,也在所不惜。

眼中堅決與殘酷的神色閃過,正當嬴政打算冷漠下達自己的決定之時,突然間,只聽見墨君搶先一步道:“王上,南郡之事,不如就交給臣來處置吧!”

嬴政頓時一愣,原本陰翳的表情驟然消失,愕然的看向墨君,道:“墨卿,難不成你連賑災救荒之事也懂?”

墨君搖搖頭道:“只是略懂一點而已。”

嬴政點點頭道:“寡人懂的,寡人也曾聽聞,墨卿除了農植之事稍微精通之外,無論對於商賈之道、醫道、還是各種奇技淫巧都是略懂。”

墨君頓時無語。

嬴政見此,接着道:“既然墨卿有此請求,那麼南郡之事就交給墨卿處置了。若是中途遇到事情,寡人可許伱便宜行事的權利。”

隨着墨君獻上‘第一代改良稻種’之後,嬴政對於他的信任度也是大幅增加,現在放給他的權利也越來越寬鬆。

之前前往巴蜀,嬴政就給了墨君“先斬後奏”的權利。

而現在前往南郡救災,又給了‘便宜行事’的權利。

這看似簡單的兩句話,對於墨君而言,那就是截然不同的行事風格了。

墨君拱手一禮道:“臣多謝王上。”

話畢。

墨君便領着黑羽離開了章臺宮。

而等到墨君離去之後,章臺宮內又再次恢復平靜。

片刻後。

才聽到蓋聶開口道:“王上可是在思考給予墨大人的封賞之事。”

嬴政看了眼蓋聶,道:“不錯!墨卿一心爲秦,寡人自然不吝封賞。然如今秦國內患未除,若是此時高調給予墨卿封賞,對於墨卿而言,未必就是一件好事啊!”

“但在此之前,墨卿已經屢立大功,寡人至今都沒有過一次像樣的封賞,若是這一次還要繼續壓制,寡人有些擔心······”

嬴政的話雖未說完,但意思已經很明顯。要想馬兒跑,總不能一直不給馬吃草啊!

蓋聶思索片刻後,道:“王上何不書信一卷,交由呂不韋。”

嬴政聞言,頓時皺眉道:“寡人書信一卷交由此人,又有何用?”

蓋聶道:“呂不韋此人雖貪名好權,但卻也是一心爲秦,在下認爲,他與嫪毐謀逆一事,應當並無關聯。”

聽到這裡,嬴政的眉頭皺的更深,深邃的目光看向蓋聶,道:“蓋聶先生的意思,莫非是在爲呂不韋求情?”

蓋聶搖搖頭,道:“在下只是認爲,呂不韋與王上之間,未必沒有第三條路可以走。”

聽完蓋聶的訴說,嬴政也是微微陷入沉思。

即便是嬴政也不得不承認,蓋聶的話語確實有幾分道理。呂不韋確實在朝野培植了大股勢力,甚至爲求名聲,招攬三千門客,編纂出了《呂氏春秋》。

然而對於王位,呂不韋自始至終都沒有展露出野心。

也許是他隱藏的太好自己沒有看出來,但就目前來看,嫪毐謀逆一事,至少與呂不韋的關聯並不大。

就算如今呂不韋被自己軟禁,也只是接着‘調查’的名義。

一念至此。

嬴政心中也起了一些心思:“或許,寡人確實應該與他好好談一次了。”

······

另一邊。

墨君並不清楚嬴政竟然打算和呂不韋進行商談。

此時的他正與黑羽二人駕乘馬車,快馬加鞭趕往南陽。

墨君既然敢從嬴政那裡接下治理南郡洪災的任務,自然也不可能一點準備都沒有。

事實上。

就算沒有這次洪災之事,墨君本來也打算在這段時間,找個日子返回南郡。

目的有二:

一是爲了搬家,畢竟此次獻糧過後,以墨君立下的功勞,除非再冒出一個呂不韋之流的人物,否則他基本已經不可能繼續待在南郡這個偏僻之地。

二是既然都準備離開南郡了,自然也要順手將南郡遺留的一些小麻煩順手鏟除。畢竟墨君可是很記仇的,以前在南郡遇到的一些小仇小怨,他可從來都沒有忘記過。

剛好,這次趁着南郡洪災的問題,墨君打算藉着治理洪災的機會,乾脆直接把兩件事一起給辦了······

明天繼續更新

(本章完)

第128章 趕上了好時候第159章 漢中新變化第127章 戰場(新年快樂)第176章 傳播,印刷術第204章 紅蓮之難第197章 星火獠原第164章 一條龍第134章 拜訪第64章 合作達成第249章 趙高的地位第107章 清洗與大船第90章 牽扯出一件大事第122章 報仇不隔夜第60章 蒙武第32章 請教第129章 各國反應第280章 墨府變化第166章 只是兩個月啊!第120章 報復與培養第87章 返回第202章 月女回家第280章 墨府變化第78章 你丫真是個狠人啊!第271章 匈奴(二合一章)第114章 只有魔法才能打敗魔法第160章 商賈帶來的改變第139章 記功與人選第229章 記性不好的嬴政第271章 匈奴(二合一章)第163章 啓蒙老師第268章 士氣如虹(二合一章)第250章 雙面間諜第77章 你猜錯了(4000字)第277章 十年第200章 城門第280章 墨府變化第129章 各國反應第179章 墨君教書第246章 不爭即爲爭第131章 秦平大道第191章 月神破防了第75章 失敗?(4000字)第111章 漢中第120章 報復與培養第119章 沒人敢接第122章 報仇不隔夜第130章 又賺錢了?第61章 準時第229章 記性不好的嬴政第19章 轉化第241章 頭鐵的天澤第137章 天下大收第183章 走後門第109章 捐獻第92章 貴族的骯髒第79章 落井下石第76章 三大高手(4000字)第6章 特殊的粉末x1第221章 十日滅韓第103章 出巡巴蜀第89章 理由與證據第267章 磨鍊與病人(二合一章)第143章 漢中人這麼有錢嗎?第117章 動工第221章 十日滅韓第218章 不好意思,沒繃住第92章 貴族的骯髒第115章 仗勢欺人第234章 傳承千年的秘密第210章 張良計第43章 軍糧第284章 蓋聶的理想第200章 城門第77章 你猜錯了(4000字)第145章 繁榮第274章 ‘聰明’的趙王遷第185章 相見第6章 特殊的粉末x1第178章 東皇太一看不透···第176章 傳播,印刷術第66章 順風車與鯉魚第64章 合作達成第55章 蒙府第136章 論道第92章 貴族的骯髒第201章 莽撞人第18章 收穫豐富第271章 匈奴(二合一章)第128章 趕上了好時候第47章 全都要第147章 大雪之災第30章 種植與實驗第208章 偶遇蓋聶第268章 士氣如虹(二合一章)第286章 換眼第67章 刺客?第202章 月女回家第169章 資金第110章 過去的就過去吧第45章 生意上門
第128章 趕上了好時候第159章 漢中新變化第127章 戰場(新年快樂)第176章 傳播,印刷術第204章 紅蓮之難第197章 星火獠原第164章 一條龍第134章 拜訪第64章 合作達成第249章 趙高的地位第107章 清洗與大船第90章 牽扯出一件大事第122章 報仇不隔夜第60章 蒙武第32章 請教第129章 各國反應第280章 墨府變化第166章 只是兩個月啊!第120章 報復與培養第87章 返回第202章 月女回家第280章 墨府變化第78章 你丫真是個狠人啊!第271章 匈奴(二合一章)第114章 只有魔法才能打敗魔法第160章 商賈帶來的改變第139章 記功與人選第229章 記性不好的嬴政第271章 匈奴(二合一章)第163章 啓蒙老師第268章 士氣如虹(二合一章)第250章 雙面間諜第77章 你猜錯了(4000字)第277章 十年第200章 城門第280章 墨府變化第129章 各國反應第179章 墨君教書第246章 不爭即爲爭第131章 秦平大道第191章 月神破防了第75章 失敗?(4000字)第111章 漢中第120章 報復與培養第119章 沒人敢接第122章 報仇不隔夜第130章 又賺錢了?第61章 準時第229章 記性不好的嬴政第19章 轉化第241章 頭鐵的天澤第137章 天下大收第183章 走後門第109章 捐獻第92章 貴族的骯髒第79章 落井下石第76章 三大高手(4000字)第6章 特殊的粉末x1第221章 十日滅韓第103章 出巡巴蜀第89章 理由與證據第267章 磨鍊與病人(二合一章)第143章 漢中人這麼有錢嗎?第117章 動工第221章 十日滅韓第218章 不好意思,沒繃住第92章 貴族的骯髒第115章 仗勢欺人第234章 傳承千年的秘密第210章 張良計第43章 軍糧第284章 蓋聶的理想第200章 城門第77章 你猜錯了(4000字)第145章 繁榮第274章 ‘聰明’的趙王遷第185章 相見第6章 特殊的粉末x1第178章 東皇太一看不透···第176章 傳播,印刷術第66章 順風車與鯉魚第64章 合作達成第55章 蒙府第136章 論道第92章 貴族的骯髒第201章 莽撞人第18章 收穫豐富第271章 匈奴(二合一章)第128章 趕上了好時候第47章 全都要第147章 大雪之災第30章 種植與實驗第208章 偶遇蓋聶第268章 士氣如虹(二合一章)第286章 換眼第67章 刺客?第202章 月女回家第169章 資金第110章 過去的就過去吧第45章 生意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