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匈奴(二合一章)

“糧食還沒有送過來嗎?”

“回將軍,還沒有。朝廷那邊傳來話,說是因爲去年的雪災,所以今年徵糧不順,軍隊的糧食恐怕還要過一段時間才能送過來。”

“徵糧不順·······呵!”

趙國軍營的主帳內,李牧聽着麾下軍需官的彙報,嘴角輕輕發出了一聲帶有幾分譏諷的冷笑。

秦國藉助去年大雪災的餘患,在今年的秋收之季送給了趙國一個‘二選一’的難題,然而估計就算是秦國也想不到,趙國最終給出的‘回答’,遠比他們想象中更加荒唐。

因爲趙國哪一個都沒選。

今年的秋收之糧,趙國既沒有用來支援軍隊,也沒有用來恢復底層百姓的元氣。

哪怕現在國家已經陷入危難之際,可趙國上層的那羣達官貴族依舊保持着原本的畫風,他們以‘徵收軍糧’的名義從底層收來大量糧食,但並沒有立刻將其送往前線支援軍隊,而是自己截留了下來,一部分私自剋扣用以享樂,滿足自己私慾。

而另一部分,則被趙國朝堂上的某些人故意扣下,用來敲打李牧。

對。

沒有聽錯。

就是用來敲打李牧。

這話聽起來似乎有些滑稽,畢竟眼下正在前線拼命抵禦秦國鐵騎,守護趙國之人就是李牧。

然而這就是現實。

李牧雖一心爲國,功勳累累,但在趙國朝堂之上,絕大多數人想起李牧,首先想到的卻不是他曾經爲趙國立下多少汗馬功勞,而是他‘功高震主’。

即便是當今趙王,在這場戰爭開啓之後,首先思考的問題並不是他們的對手秦國有多強大,而是如果這場戰爭再次勝利,他該如何處置李牧。

李牧如今在趙國的兵權太大,甚至大到讓趙王都有些寢食難安的地步。

所以當這次秋收來臨。

整個趙國朝堂,包括趙王在內的絕大多數朝臣幾乎是不約而同的將前線軍糧暫時剋扣了下來,其目的就是爲了敲打李牧,順便牽制李牧的軍權。

這些人想表達的意思很簡單:

別看你李牧現在掌握幾十萬大軍,但如果沒有我們的支援,你和你那幾十萬大軍分分鐘就會餓死。

李牧戎馬一生,雖然他並不是十分擅長這種權利爭鬥,但畢竟也在朝中廝混了這麼多年,這種簡單的道理他還是能夠看出來的。

也正因如此。

此刻就連李牧自己都有些不知道該如何形容自己此刻的心情。

“你先下去吧!”

李牧揉了揉眉心,揮手讓軍需官先行退下。

身爲趙國的武安君,李牧哪怕面對對面兵甲銳利,猛將如雲的四十萬秦軍,也從未喊過一聲累,但這一波來自身後一羣‘豬隊友’的背刺,卻讓李牧首次感到一絲難以言喻的心累。

這是李牧第一次感覺有點羨慕起了對面的秦國。

他並不是羨慕秦國現在的糧草充足,事實上雖說如今秦國糧草充沛,但真要說起來,從總體國力進行對比的話,趙國並不輸給秦國多少。

至少單說眼下這一場戰爭,從後勤方面對比,趙國並不虛秦國。

這是曾經的底蘊積累。

趙國地處中原,地理優勢比曾經的秦國好得多,反觀秦國從蠻夷之地遷徙中原,雖然兵甲強盛,但那只是因爲‘軍功爵制度’強行堆砌出來的勇武。

直到墨君到來之前,秦國雖然也被稱爲‘七國最強’,但那時的秦國更像是一個外強中乾的空殼子。

實際論起底蘊,秦國與趙國、楚國這些國家始終存在不小差距。

也就是最近幾年秦國突然冒出來一個‘聖平君’,導致秦國的各項基礎國力飛速增長,這才讓秦國真正有了一絲‘霸主’的潛質。

然而趙國雖有不弱的底蘊,可這些底蘊卻並不能用來前線戰爭之上,因爲如今趙國的這些‘底蘊’早已被各大貴族階層霸佔,視爲己有。

不能用的‘底蘊’,等於沒有。

反觀秦國,雖然是新興的強國,整個國家除了墨君出現後,帶來了這筆‘暴發之財’外,幾乎沒有任何其他的底蘊。

但是秦國卻可以將整個國家的全部力量都用在戰爭之上,所有來自後方的拖累,要麼被鎮壓,要麼被屠殺。

究其根本。

就是因爲如今的秦國有着秦王嬴政與聖平君墨君兩人。

這兩人太年輕了,正因爲年輕,所以他們有野心,也有氣魄。

甚至單單這一場戰爭。

шωш •TтkΛ n •CΟ

前有秦王嬴政御駕親征,後有聖平君墨君不畏艱險親赴前線。

有這兩人輪番坐鎮,秦國士兵又怎麼可能不勇武,而有這兩人坐鎮前線,秦國的後方又有誰敢搞一些狗屁倒竈的事情?

這種‘神隊友’,纔是讓李牧真正羨慕的地方。

“啓稟將軍,邊關急信。”

正當李牧感慨着自己的老對手蒙驁有一羣好隊友輔助的時候,突然間,一名斥候急匆匆來到帳外,大聲稟報道。

李牧聞言一怔:“邊關?呈上來。”

斥候連忙走進帳篷,雙手託着將一個卷軸遞給了李牧,李牧打開卷軸僅僅看了一眼,頓時臉色一變。

“這羣狼崽子,還真是會挑選時間。”

李牧神情變幻不定,這封突如其來的急信來源於趙國的北地,趙國北地一向與茫茫草原接壤,而在那片草原之上,一直生存着一羣中原之地的大敵。

——匈奴。

匈奴的生存之地極其險惡,但那片廣闊的草原卻又極其適合牛羊的生存,險惡的環境導致匈奴子民的生存率極低,但充足的牛羊肉卻又帶給了那些活下來的匈奴,一副極其強壯的身體。

堅韌、兇殘、冷血、野蠻······這些都是中原人給匈奴套上的形容詞。

正因如此。

匈奴在中原諸國的口中,還有另外一個稱呼——狼族。

意爲:宛如狼一樣兇殘、狡詐、野蠻的異族。

一直以來。

草原上的這些匈奴都在妄圖攻佔中原,搶奪中原的地盤。

但卻是屢戰屢敗。

原因有很多,其一爲匈奴雖有強壯的身體,但卻沒有一個聰明的頭腦,草原上險惡的環境使得匈奴根本就沒有安穩發展文明的時間。

所以匈奴的軍隊並不像中原諸國一樣,擁有精良的武器盔甲,很多時候在戰場上,匈奴的武器甚至都還處於骨器與石器時代。

其二便是因爲李牧。

李牧乃是趙國的邊關大將,而趙國的地理位置就是狼族進攻中原的第一道關卡,所以李牧與趙國軍隊與匈奴的作戰經驗極其豐富。

李牧在趙國被人稱爲‘武安君’。

在七國軍中被人稱爲“軍陣之神”。

而在狼族口中則被稱爲‘獵狼人’。

以一人之力令十萬狼族不敢踏過雁門關一步,這便是李牧對於匈奴的威懾力。

因爲李牧的存在,草原上的匈奴已經很久沒有踏足過中原地區,然而也許是因爲去年的那場大雪災,使得草原上的牛羊損失慘重。

所以爲了生存,今年中原剛剛秋收,草原上的匈奴突然出兵襲擊了趙國的邊關。

就在不久前。

匈奴分兵十萬,不僅攻擊了趙國的邊境,更是趁機在趙國邊境一帶地區的村莊城鎮之內,大肆燒殺搶掠。

不僅奪走了不少百姓的秋收之糧,更是殺死了一大批中原的男子,並且強搶了一批女子返回草原。

其實原本有趙國軍隊的防守,匈奴根本就沒有機會突破防守,襲擊趙國邊境的中原子民。

但因爲這邊戰場上秦軍造成的壓力過大,所以之前開戰時,趙國就已經緊急從北地抽調了一批軍隊馳援此處戰場。

也正因如此,纔會導致趙國北地邊關防守空缺,剛好給匈奴鑽了一個大空子。

而今趙國北地面臨匈奴威脅,當地百姓深陷危難。

可偏偏前線戰場又有秦軍威脅,李牧根本就脫不開身。

可謂是前有虎,後有狼。

一時間。

就連李牧也忍不住有些猶豫起來。

正當這時。

帳外再次來了一名斥候,這名斥候同樣送來了一封急信,不過這一封急信並非來自邊關,而是來自趙國朝堂。

【邊關危急,速派兵馳援】

來自朝堂的急信再次給了李牧一張‘催命符’,這一封急信很有意思,因爲他是信件,而非詔令。

換句話說。

這一封密信的意思,就是想讓李牧在不放棄秦趙戰場的前提下,還要派兵解決北地的匈奴問題。

若是這兩處戰場任意一處出了問題,那麼這個鍋就要落在李牧的身上,跟趙王一點關係也沒有。

因爲趙王只是讓李牧派兵馳援北地邊關,卻並沒有下詔令讓他放棄前線戰場。

都這個時候了。

趙國的朝堂還想要暗中坑一把李牧,可想而知如今李牧在趙國的處境。

李牧握着手中的信件,眼中糾結無比。

這一封來自朝堂的急信,雖然讓李牧感到一絲心寒,但還無法讓他失去判斷,畢竟像這種情況,李牧這些年已經經歷的太多了。

如今的李牧早已不在意什麼權利,真正讓他放不下的地方,實際上是他守護了一生的趙國,而非是朝堂上的那羣人。

李牧無法放任自己守護的一生的趙國,就這樣淪陷於秦國之手。

但同樣,他也無法眼睜睜看着自己國家的子民,在邊關地區任由匈奴欺凌。

李牧閉着眼睛沉思良久。

須臾後。

只見他緩緩睜開雙眼,隨後取出一根毛筆與一卷竹簡,寫了一封信件,交由斥候道:“派出使節,將此信送交於對面的秦軍統帥手中。”

“嗯?”

李牧此言一出,那名斥候明顯怔了一下。

但隨後還是果斷迴應道:“是,屬下遵命。”

······

······

半個時辰後。

通許城中。

蒙驁、王翦召集一衆將領,看着手中這封剛剛被趙國使節送來的書信,都忍不住陷入沉默之中。

良久之後,還是由主帥王翦率先開口道:“諸位對於敵方送來的這封‘免戰信’如何看待?”

蒙驁接話道:“此事消息可靠嗎?”

蒙驁詢問的是這封‘免戰信’裡面所記載的十萬狼族進攻趙國邊關的消息。

李牧並未使用什麼所謂的計策謀劃,他送來的這封‘免戰信’,就是將所有的事實陳述了一遍,然後請求雙方暫時停戰。

李牧此舉可謂是光明正大,幾乎是將自身如今所面臨的危機與弱點,直接全部暴露在了王翦等人的眼中。

但凡李牧這一戰遇到的是一些不講武德的對手,單憑這一封‘免戰信’,恐怕就會直接使得他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我們這邊的探子之前就已經傳來相關消息,基本可以確定這封‘免戰信’中記載的內容無誤。”王翦開口道。

蒙驁聞言,沉默片刻後,隨即緩緩道:“若是如此,那麼老夫以爲此戰······不能打。”

“蒙將軍三思啊!”

蒙驁話音剛落,就聽見有人臉色驚變,急忙道:“戰爭不是兒戲,若是此事爲真,那麼接下來對於我軍而言將會是最好的進攻時機。”

“一旦李牧支援北地邊關,沒有李牧坐鎮的趙魏聯軍,就等同於一羣沒有統帥的散兵。我們完全可以以最小的代價拿下敵軍,甚至如果處理得當的話,說不定在今年冬季來臨之前,我們就可以提前結束這場戰爭了。”

“是啊!蒙將軍還請多多考慮一番,戰爭本就是不擇手段的擊潰敵軍。趁人之危雖然有些卑劣,但並不失爲一種進攻手段。何況匈奴進攻也非我等之罪,此乃是天意。”

有人在反對蒙驁的看法。

自然就有人認同蒙驁的決定。

“末將倒是有不同的看法,戰爭不僅是爭奪地盤與資源,更重要的還是要爭奪民心。所謂出師有名,若是用這種卑劣的手段拿下戰爭的勝利,敵軍也未必會服我們。”

“張將軍所言極是,末將也是一樣的看法。此戰我等已經佔據極大優勢,完全沒有必要做出這種多餘的行爲。如果可以用更加光明正大的手段拿下本戰的勝利,豈非能夠更加彰顯我大秦之國威?”

······

第113章 陰陽泉眼第136章 論道第131章 秦平大道第32章 請教第231章 復國之夢第283章 爲了理想第172章 嬴政:誘餌?我全都要第251章 趙 魏兩國的底蘊第147章 大雪之災第208章 偶遇蓋聶第75章 失敗?(4000字)第198章 南陽之謀第257章 鄭夫人的‘挑釁’第183章 走後門第163章 啓蒙老師第228章 你怎麼會在這裡?第88章 地牢第196章 嬴政的強勢第160章 商賈帶來的改變第142章 唉???第75章 失敗?(4000字)第169章 資金第29章 藥鬼大師第57章 【妃雪閣】第285章 手術第81章 稻穀成熟第10章 老秦人的骨頭第179章 墨君教書第88章 地牢第17章 處刑第244章 考驗第192章 馬上就要徹底熱鬧起來了第249章 趙高的地位第241章 頭鐵的天澤第231章 復國之夢第209章 秦軍的伙食第79章 落井下石第58章 越來越喜歡南郡了第26章 抵達咸陽第114章 只有魔法才能打敗魔法第176章 傳播,印刷術第95章 轉變第148章 石涅第52章 金鵬鳥第53章 呂不韋之謀第153章 彆扭與噁心第18章 收穫豐富第282章 相遇第51章 回家第166章 只是兩個月啊!第233章 逆鱗之劍第177章 荀子的決定第114章 只有魔法才能打敗魔法第218章 不好意思,沒繃住第62章 合作內容第154章 天字一等·亂神第163章 啓蒙老師第207章 刺殺第214章 身份暴露第222章 “強盜”第141章 宣傳廣告第178章 東皇太一看不透···第75章 失敗?(4000字)第46章 談感情傷錢第252章 邊境第116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63章 眼神發亮第25章 來自秦王的招攬第193章 衆將請客第13章 提拔與指點第102章 萬人相送第246章 不爭即爲爭第65章 賣藥郎的故事第147章 大雪之災第25章 來自秦王的招攬第213章 動手第76章 三大高手(4000字)第204章 紅蓮之難第235章 區區‘十萬冊’第18章 收穫豐富第145章 繁榮第176章 傳播,印刷術第38章 暴利生意第222章 “強盜”第282章 相遇第51章 回家第31章 熊大與熊二第83章 巴蜀之地第181章 ‘迂腐’的伏念第66章 順風車與鯉魚第107章 清洗與大船第16章 平叛與牽連第4章 不正經的分解機第44章 好人啊第281章 愛情的齒輪開始轉動第64章 合作達成第239章 替換第186章 送上門的‘肉’?第116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150章 羅網再現
第113章 陰陽泉眼第136章 論道第131章 秦平大道第32章 請教第231章 復國之夢第283章 爲了理想第172章 嬴政:誘餌?我全都要第251章 趙 魏兩國的底蘊第147章 大雪之災第208章 偶遇蓋聶第75章 失敗?(4000字)第198章 南陽之謀第257章 鄭夫人的‘挑釁’第183章 走後門第163章 啓蒙老師第228章 你怎麼會在這裡?第88章 地牢第196章 嬴政的強勢第160章 商賈帶來的改變第142章 唉???第75章 失敗?(4000字)第169章 資金第29章 藥鬼大師第57章 【妃雪閣】第285章 手術第81章 稻穀成熟第10章 老秦人的骨頭第179章 墨君教書第88章 地牢第17章 處刑第244章 考驗第192章 馬上就要徹底熱鬧起來了第249章 趙高的地位第241章 頭鐵的天澤第231章 復國之夢第209章 秦軍的伙食第79章 落井下石第58章 越來越喜歡南郡了第26章 抵達咸陽第114章 只有魔法才能打敗魔法第176章 傳播,印刷術第95章 轉變第148章 石涅第52章 金鵬鳥第53章 呂不韋之謀第153章 彆扭與噁心第18章 收穫豐富第282章 相遇第51章 回家第166章 只是兩個月啊!第233章 逆鱗之劍第177章 荀子的決定第114章 只有魔法才能打敗魔法第218章 不好意思,沒繃住第62章 合作內容第154章 天字一等·亂神第163章 啓蒙老師第207章 刺殺第214章 身份暴露第222章 “強盜”第141章 宣傳廣告第178章 東皇太一看不透···第75章 失敗?(4000字)第46章 談感情傷錢第252章 邊境第116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63章 眼神發亮第25章 來自秦王的招攬第193章 衆將請客第13章 提拔與指點第102章 萬人相送第246章 不爭即爲爭第65章 賣藥郎的故事第147章 大雪之災第25章 來自秦王的招攬第213章 動手第76章 三大高手(4000字)第204章 紅蓮之難第235章 區區‘十萬冊’第18章 收穫豐富第145章 繁榮第176章 傳播,印刷術第38章 暴利生意第222章 “強盜”第282章 相遇第51章 回家第31章 熊大與熊二第83章 巴蜀之地第181章 ‘迂腐’的伏念第66章 順風車與鯉魚第107章 清洗與大船第16章 平叛與牽連第4章 不正經的分解機第44章 好人啊第281章 愛情的齒輪開始轉動第64章 合作達成第239章 替換第186章 送上門的‘肉’?第116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150章 羅網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