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和必應搜索這一年來,過得其實也還不錯。
隨着百度開始將核心業務,轉向自己的獨立搜索網站,
在爲門戶網站提供搜索技術服務方面,就留出了很大的市場空間給必應。
剛開始,老李和必應公司裡的其他人,都還很高興,
覺得這是百度的一次重大戰略性失誤!
這麼好的機會,必須抓住啊!
於是,在2000年下半年,必應開始快速的擴張自己的搜索技術服務合作網站,
正值互聯網寒冬影響,幾乎所有的互聯網公司,都受到極大的衝擊和影響,紛紛縮減成本和預算,
搜索技術服務方面的費用,自然也在其中。
這時候,靠着“低價策略”來搶市場的必應搜索,
就成了不錯的備用選擇。
一時間,百度在搜索技術服務業務上,
只留下了三大門戶網站。
搜狐、網易,是因爲和易趣有着衆多業務合作,同時,隋波和老張、老丁的關係都很好。
新浪則是因爲現在是門戶網站中,流量最大的一家。
當然,之所以留住新浪,還有一個隋波沒有說出口的原因,
那就是,他不想把新浪留給必應,
讓老李再借機搞出一次“新浪停機事件”,爲必應做營銷……
當然,在商言商,百度對三大門戶網站也進行了降價,
並以此爲條件,同時開展了雙方在網盟方面的合作。
而其他的衆多網站,在百度的搜索技術服務合同在到期後,都停止了服務。
就這樣,
到2000年底,必應搜索已經開始爲國內排名靠前的十大網站中的4家,提供技術服務了!
而缺少的6家,分別是三大門戶網站,
以及易趣旗下的易趣網、校內網和百度網站……
其他像什麼263首都在線、21CN、羊城視窗、硅谷動力、Tom、中華網等諸多著名網站,都成爲了必應的搜索技術服務客戶。
必應也開始對外宣稱,自己是最優秀的中國互聯網技術提供商之一……
可惜,好景不長,
一方面,隨着寒冬愈演愈烈,進入2001年,大多數互聯網站倒閉的倒閉、裁員的裁員,
就連必應公司已經低到10萬美元的技術服務費,都快付不起了……
另一方面,同樣是在2000年下半年,
在必應正在瘋狂的搶佔百度空出來的搜索服務市場的同時,
從9月開始,百度卻開始推出“鳳巢”和“網盟”,兩大搜索推廣和營銷平臺,
並且進行了大規模的全國渠道建設和宣傳推廣活動。
百度推出的“關鍵詞”的搜索廣告模式,和通過網盟的搜素流量變現方式,
都讓老李眼前一亮。
這無疑是打開了搜索引擎公司,新的商業模式大門!
老李和必應團隊這才明白,
百度主動放棄了搜索技術服務業務,真實的目的,原來是在這裡!
而隨後,百度的一系列推廣營銷活動,更是讓必應的人大開眼界。
無論是“百度搜索大富翁”有獎答題活動、“網絡營銷之道”全國巡講活動,
還是百度與Google兩大搜索引擎,巔峰對決的“十萬人公測”活動,
都極大的推廣了百度搜索的品牌和知名度,擴大了用戶規模。
更讓百度搜索在搜索引擎公司中排名第一的形象,深入人心。
“百度更懂中文”!
這個宣傳語,讓必應一幫人也不禁讚歎不已。
可驚歎之餘,
老李怎麼能甘心讓百度專美於前?
他的目標,是讓必應成爲中國最好的搜索引擎公司!
於是,一向性格溫和的老李,在董事會上堅定的提出,
必應也必須馬上轉向!
和百度一樣,推出自己的獨立搜索網站,同時推出搜索廣告業務。
他還提出了一個相比百度的“關鍵詞”推廣,更能獲得中國中小企業喜好的“競價排名”模式!
而必應董事會的那些投資人董事,並沒有像前世那樣,反對他的決定,
畢竟已經有了百度的成功案例在前。
因此,必應也快速進行了業務方向調整。
老李畢竟也是寫出了《硅谷商戰》一書的,
論商業頭腦,他還是有的(雖然還有些粗糙,在商業倫理方面,還是理科男的單線條)。
他和必應負責市場的畢勝一商量,
必應也必須要搞一些營銷活動,來擴大知名度。
否則怎麼和正在快速發展,搶佔全國搜索廣告市場的百度競爭?
於是,到了2001年1月,必應也開始搞了一系列營銷活動:
首先,是開新聞發佈會,隆重推出必應搜索網站(www.Bing.com),
必應網站的首頁,和Google、百度都差不多,
只有簡潔的公司Logo和搜索框。
必應的Logo和宣傳語也很有意思。
按照互聯網公司以動物做LOGO的習慣,必應選擇的是一個卡通設計的應龍……
一來,龍作爲中國人的圖騰和古代神話中的神獸,用戶會有親近感。
二來,應龍作爲主行雲布雨的龍,本身就帶有“有求必應”的寓意。
而必應的廣告語,就是“快樂搜索,有問必應”。
然後,必應搞了一個名爲“你想要的,正在找你”,搜索引擎競價排名活動,
同時,也學着百度的“鳳巢”,做了一個叫“shifen”的競價排名系統,
取的是每次點擊收費10分錢的意思。
不過,這時候必應還沒有建立渠道的想法,
而是採用直銷爲主的方式,
直接由員工打電話給一些企業,進行電話推廣……
只不過,雖然必應和大多數網站都有技術服務關係,能夠從這些網站導入流量,
但這時的必應,在普通網民中的知名度實在是太低了……
且不說,新推出的必應網站流量幾乎少的可憐,
就是員工打電話給那些企業客戶,幾乎也沒幾家公司聽說過必應搜索。
眼看着百度的搜索廣告業務搞的紅紅火火,
老李這個急啊!
他和畢勝就開始琢磨,怎麼打開必應的知名度呢?
這時候,正值隋波畢業,易趣發佈財報,
納斯達克資本市場反饋熱烈,國內媒體也是一片讚美,
易趣公司和隋波,一時間再次成爲了國內各大媒體的頭條熱門人物。
從必應後臺的數據就可以看出,“隋波”的搜索量近日一直在大幅提升。
而隋波恰好也是百度搜索,這個行業老大的大老闆。
於是,畢勝提出了一個“借勢營銷”的想法。
“現在隋波和百度搜索,知名度都非常高,我們可以從這方面入手。
Robin,你不是一直說,百度搜索的Pagerank技術,很多方面和你的超鏈分析技術很像嗎?
我覺得,必應可以從這方面入手!”
老李琢磨了一會,
他搖頭道:“我也仔細分析過百度搜索的算法,
他們一定不僅僅是採用了超鏈技術,Pagerank算法之外,還有像HITS算法和HillTop算法等一些其他的算法技術,甚至他們在知識圖譜方面的架構也有獨特之處。
所以搜索結果方面,和我們有一些不同。
我也查看了他們申請的技術專利文件……
很難想象,在1998年的時候,他們就已經研發出了這麼成熟的搜索引擎算法,
百度的王川的確是個技術天才!”
老李說到這裡,也有些嘆息和遺憾。
這麼好的人才,怎麼被隋波那麼早就給搜刮走了?!
要知道,百度搜索在國內和美國申請的搜索引擎專利,技術成熟度非常高。
而且在美國,百度幾乎是和Google差不多時間,同時申報的Pagerank專利,
正是因此,一直到今年,美國專利局及商標局才裁定,
兩家公司分屬兩國,在技術研發有一定的巧合性,但在算法細節上有很大不同,很難證明抄襲。
最終裁定,百度和Google共同享有Pagerank的技術專利……
畢勝一臉的無奈:“Robin,你是搜索引擎專家,當然知道這些細微的技術區別!
可是普通用戶誰關心這個啊!
而且從道理上來講,你的超鏈分析專利早在97年以前就申請了。
不管怎麼說,百度的Pagerank有借鑑你的鏈接技術,這是事實吧?”
老李點了點頭。
畢勝興奮的道:“所以,我們完全可以藉着這段時間隋波和百度搜索的熱度,搞一次特別的營銷!”
於是,2001年7月,就在隋波剛剛畢業,正在琢磨開始在遊戲業務上發力,
同時,還在爲即將到來的修羅場頭疼之際。
必應出招了!
先是在帝都晚報上,
出現了一篇標題爲“隋波旗下百度搜索,抄襲必應搜索創始人李彥宏的超鏈分析技術專利?”的文章。
在文章中,作者特意點出了易趣集團董事長兼CEO隋波,就是百度搜索的創始人和第一大股東,
然後介紹了老李於1996年,正式提出“超鏈分析”概念並發表了相關文章,
1997年2月申請了專利——“超鏈分析技術”(Hypertext document retrieval system and method,專利號5,920,859)的情況。
同時指出,
百度搜索於1998年10月,在國內和美國,申報了“BaiduPageRank”技術專利,並於1999年3月正式上線。
不止百度搜索,1998年10月Google上線,同年也申請了PageRank的專利。
這兩個搜索技術專利,都涉嫌抄襲了李的超鏈技術!
所以直到今年年初,才獲得美國專利局的審覈通過。
這篇文章一出,頓時引起了軒然大波!
很多媒體紛紛轉載,
就連新浪、搜狐、網易等門戶網站,也在科技板塊頭條,報道了這一新聞。
一時間,默默無名的必應搜索和老李,一夜之間就成爲了人們熱議的焦點。
隋波是誰啊?
少年成名!
從18歲發表小說出名到今天,這四年裡,他幾乎就是活在媒體和大衆的眼皮子底下。
從“新銳作家”到“帝大天才”;
從身家200億的“中國首富”到“互聯網信仰者、捍衛者”……
作爲目前國內最年輕的富豪,互聯網行業的巨頭易趣集團的創始人和控制人,
他身上的光環太耀眼了,是無數年輕人的偶像。
這個忽然冒出來的李彥宏又是誰?
沒幾個人知道……
結果在一看老李的簡歷,好嘛,也是個大牛人!
最搞笑的是,
老李也是帝大畢業的,這不是帝大內鬥嗎?
吃瓜羣衆都在看熱鬧。
隋波看到這個消息之後,也是苦笑不得……
這尼瑪,不就是前世東哥玩的最多的“碰瓷”營銷嗎?
老李這招夠狠的啊!
得了,人在江湖漂,這種事難免遇到……
見招拆招吧。
他讓左清泉叫來張奕、王峰、崔倩、周楓、王川等人,
一起商議對策。
左清泉氣呼呼的道:“李還是咱們師兄呢!怎麼做事這麼不地道啊?
誰抄襲他了,也不嫌臉紅!”
王川倒是有點諾諾的:“呃……,當初開發百度搜索的時候,我的確查了很多國外的技術資料,也沒仔細看是不是有李的文章。
不過必應搜索出來之後,我專門查了相關專利,
而且在跟美國專利局溝通的時候,也做了很詳細介紹和分析。
嚴格來說,我們百度搜素引擎的算法上,只能說是借鑑了超鏈分析作爲背景技術,
實際的專利核心,在於我們自創的算法!
這也是爲什麼最後,美國專利局通過了我們的專利申請審覈的原因。”
隋波笑着點點頭。
“不用擔心,必應這只是一種營銷手段,
他們的用意並不在爭奪專利,而是借勢營銷!
看來老李是有點着急了……
必應最近是不是發展速度一般?”
周楓點了點頭:“是,作爲市場上的競爭對手,我一直都在關注必應。
他們雖然跟隨我們的腳步,很快推出了競價排名推廣業務,
但因爲市場份額小,流量低,知名度不高,很多企業都不太認可,最近發展是不太好。”
隋波點頭:“這就對了,必應這是特意來碰瓷的!
就是想借着我和百度搜索的知名度,一炮打響……
唉,遇到這種招,還真是麻煩。”
張奕也頗爲感觸的道:“是啊,對於媒體和網民來說,真相併不重要。
他們也不會關注技術細節,只要記住有百度抄襲必應專利這件事,對必應來說,就達到目的了。”
王峰也嘆了口氣:“是啊,這種營銷手段雖然走偏門,但效果非常好。
因爲人們往往能夠記住信息,但記不住“情感”,誰對誰錯並不重要。
同時,信息不對稱也會造成事實真僞難辨……
只要它出名了,當用戶產生需求的時候,這些品牌名就會自然而然從記憶裡蹦出來。
它的目的自然也達成了。
而且,在中國人的傳統的道德觀裡,都會條件反射般的支持弱者,都有鋤強扶弱的英雄主義情節,弱者在輿論場上有天然的正義性,
人們常說:高處不勝寒。
百度現在作爲行業老大,總是處在輿論的風口浪尖。
一旦出現污點,不管是不是確定性事實,首先就會被扣上“以大欺小”的帽子。
而必應作爲行業小弟,犯了錯常常是可以被原諒的。
受了傷害一定要被保護並且扳回一籌的。
……這還真是有點膈應啊。
迴應是幫他們炒熱度,不迴應更不行,好像我們默認了似的。”
隋波心態倒還好。
像老李這樣的人,怎麼可能輕易就把他一直壓住呢?
“沒關係,理越辨越清,身正不怕影子斜,迴應就是了!
王川,你和王峰配合一下,
把我們的搜索技術和必應的技術區別,做一個比較通俗易懂,普通老百姓一看就明白的說明。
一定記住!
不要太多去講必應,而是要重點介紹百度搜索技術的先進之處和優勢。
什麼叫危機公關?
還是那句話,有危就有機會!
你們要把這次事件,作爲一個非常絕佳的介紹和推廣百度搜索的機會!
要通過這次搜索引擎技術大辯論,一舉把必應打下去。
嗯,順便要是能捎帶上Google就更好。
記住,一定要強調兩點。
第一,百度更懂中文,
第二,百度的中文搜索技術和數據庫詞彙積累,是全球最好的!”
說到這裡,隋波笑了:“必應還是太急了一點……
要是他們在技術上再優化一段時間,等到各項技術指標,至少能和咱們百度打個平手的時候,再出招,咱們會更被動。
現在,他們還差一點,
這時候發動戰爭,也許會偷雞不成蝕把米,哈哈。”
王川也興奮的道:“是的,經過閃電計劃的優化,
現在我們在網頁抓取、索引量、內容更新頻率、相關性、頁面反應速度的四項主要指標上,已經超過了Google,比必應更是超出了一大截!
把這些指標都詳細列出來,看必應還有什麼好說的!”
隋波點頭笑道:“還是那句話,別太專業,太枯燥,要通俗易懂。
最好用故事的方式來表現,老百姓愛看這個……
王峰,這一塊你來把關吧。”
他拍了拍手,笑道:“最近正好剛畢業,渾身是勁,有點閒得慌,
就陪老李和必應玩一把,順便好好推廣一下百度搜索!
現在Google在美國發展的很快,咱們百度也不能太落後的……”
他對周楓道:“老周,你不用管這次和必應在媒體上打嘴仗了,讓王峰和王川去搞。
你這段時間,琢磨幾個事:
第一,你和俞軍碰一下,我們要這次機會,推出幾個新的搜索產品。
我聽說俞軍前一段時間在琢磨一個叫貼吧的產品?
我覺得不錯,找一天咱們一起好好聊聊。
第二,咱們也不能光捱打,不還手,
這不是易趣公司的風格啊!
你們百度團隊內部討論一下,我準備給所有網站,包括三大門戶,都免費提供搜索技術服務!
斷了必應的退路!
他們現在的搜索廣告業務還不成熟,主要收入來源都是搜索技術服務費。
當然,百度爲這些網站提供免費技術服務,也是有條件的。
那就是他們必須要加入百度網盟!
我們不僅給他們提供免費搜索服務,還能幫他們做廣告資源變現和流量變現。
這種好事,大家都是雙贏,我就不相信他們不加入。”
周楓聽的瞠目結舌。
好半天,才豎起大拇指:“……波總,高!真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