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破壞規則

在白鷹國六大財團之中,克里夫蘭財團投入了烏托邦主義陣營,洛克菲勒財團、杜邦財團、摩根財團和芝加哥財團不管是屬於共和黨還是民主黨都選擇了支持現任政府,主張對克里夫蘭財團支持的白鷹共社黨下轄產業採取措施。

好萊塢財團作爲六大財團中,唯一保持中立的財團,並未過多的涉及政治。不少人認爲這是好萊塢財團在之前的擠兌風潮中損失慘重,所以採取了收縮政策。實際上好萊塢財團雖然將資產‘損失’給了華蘭國,卻還算不上傷筋動骨,只是將大量固定資產換成了金融資產而已。

在這場博弈之中,趙守宏最想看到的是兩敗俱傷,讓白鷹國長時間無法恢復,所以他選擇了表面上的中立,同時暗中資助羅斯福的白鷹共社黨。通過好萊塢財團的一些秘密渠道,大量武器彈藥被無償贈送給羅斯福,其中甚至包括白鷹國現役的坦克和飛機,這對於缺乏重武器的羅斯福幫助極大。

作爲白鷹國烏托邦主義政黨的創始人,羅斯福始終將趙守宏當作自己的領路人,如今好萊塢財團私下又以趙守宏委託的名義,向他大量輸送武器彈藥,這自然讓羅斯福萬分感激,認爲趙守宏不惜巨資送給自己武器,是真正朋友的做法。同時羅斯福也對好萊塢財團的中立做法表示感謝,後來他還嚴令手下,不得對好萊塢財團旗下產業進行任何形式上的迫害。

實際上好萊塢財團送出去的武器都是自己生產的,不同於專注於輕工業的克里夫蘭財團,好萊塢財團旗下有着自己的鋼鐵廠、軍工廠、汽車廠和飛機廠,儘管現在這些工廠大多已經轉移到了華蘭國和南十字星共和國境內。

武器是個利潤很高的行業,從自家產出武器外送,價格實際上要低許多,而且也更加隱蔽。只需要抹去武器上本來應有的出廠鋼號,這些武器就沒有了自己的身份,可以神不知鬼不覺得送到羅斯福手中,卻不暴露來源。

利用這樣的手段,來自好萊塢財團旗下溫徹斯特兵工廠的槍械,波音飛機制造廠的戰鬥機和轟炸機,以及福特汽車廠的坦克都源源不絕的供應到羅斯福手中。這些產品都是最新式的,其中許多甚至軍方都尚未裝備,在國家政府茫然不知的情況下,羅斯福手中的軍事實力開始了一次飛越。

有了軍事力量就有了底氣,羅斯福開始高調出現在公衆面前,號召大家支持白鷹共社黨,彈劾現任政府。白鷹共社黨旗幟鮮明的反對現任政府,聲稱胡佛是個不稱職的總統,無力改變國家的動盪局面。他號召全國人民行動起來,發起彈劾總統的簽字儀式,讓那個胡佛總統儘快下臺。

自從胡佛上臺之後,白鷹國的經濟急轉直下,從各國羨慕的世界第一經濟強國,變成了如今動盪不安的局面。胡佛在民間的聲望,也隨着經濟的衰落而下跌,如今他在國內剩下的就只有無能的罵名了。現在羅斯福號召全國民衆發起彈劾申請,正好迎合了民間的不滿情緒,因此得到了多數人的贊同。

簽名活動首先在克里夫蘭財團治下的那些烏托邦主義集體中展開,擁護羅斯福的人紛紛響應簽名。在烏托邦主義集體中生活的人,無不感念羅斯福的好處,同時對毫無作爲的胡佛政府充滿怨念,當得知羅斯福發起了這個簽名之後,幾乎所有人都簽了名。

上千萬的簽名起到了帶動作用,見到已經有這麼多人蔘加簽名,不少人也陸續加入到簽名之中。這是一種從衆心裡,也就是西大陸所謂的斯德哥爾摩症候羣,大家都懷着法不責衆的想法,加入到了這場反對政府的行動中。

簽名活動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很快簽名人數就超過了三千萬人,這是國內各方實力都始料未及的。胡佛政府和幾大財團變得恐慌起來,看如今的趨勢,白鷹共社黨的勢力越來越大,一旦胡佛總統遭到彈劾而失勢,估計上臺的就是羅斯福了。

如果羅斯福掌握了權利,必然在整個國家推行烏托邦主義制度,將白鷹國變成猶如紅聯國那樣的存在。想到斯特林在國內推行的恐怖統治,以及所有工商業歸政府所有的情況,那些大資本家就不寒而戰。必須阻止羅斯福越來越猖獗的活動,這是所有大資本家的心聲,這樣的恐慌心理讓他們做出了令其追悔莫及的錯誤判斷。

按照白鷹國法律,國內超過四分之一的人口簽署彈劾請願書,國會就必須啓動對總統的彈劾程序。但是如今掌控議會的其中四大財團,都力挺胡佛政府,藉以對抗國內的烏托邦主義思潮,由克利夫蘭一系議員提出的彈劾申請自然被駁回了。

實際上國會受到四大財團的控制,他們並不怕彈劾程序會被議會通過,但是根據白鷹國憲法,一旦這樣的請願被議會駁回,民間就有權再啓動對議會不信任的簽名。一旦這個簽名達到全國民衆的半數以上,白鷹國就必須提前開始大選,而且是整個議會的重新選舉,到了那個時候就不是四大財團可以掌控的了。

要想破壞遊戲規則,就不要半推半就,那隻會讓問題更加嚴重。四大財團是要從一開始就破壞這個規則,對羅斯福等人下手了。規則一旦被打破就很難被繼續遵守,但是四大財團已經顧不上了。破壞規則總比被烏托邦主義徹底打垮要好得多,只要能將烏托邦主義從白鷹國土地上抹去,至少他們還有挽回的機會。

議會很快通過了臨時法案,烏托邦主義的白鷹共社黨被宣佈爲非法,所有烏托邦主義集體農莊和工廠被要求限期關閉,克利夫蘭財團遭到各種禁令的限制,甚至羅斯福也成了通緝犯。

政府決定不再遵守憲法,翻臉對付白鷹共社黨,這給了羅斯福極好的宣傳機會。在政府發佈上述聲明之後的第三天,羅斯福率領着一支由三千人組成的步兵隊伍進入了列剋星敦。

, !

第七百零七章 側翼襲擊第三百七十八章 共興會的分裂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暹羅援軍第四百二十三章 南北和談第七百一十四章 潛艇封鎖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挪威混戰第二百四十八章 武裝衝突第九百四十二章 三方盟約第八百七十七章 不惜代價第八百九十章 反勝一場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大戰終結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請求支援第九百三十四章 劃時代的電器第六百九十六章 猶太士師第五百三十章 擴軍威懾第一千零十七章 空中援兵第一百二十五章 嚇退新總督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出擊的航空兵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傭兵突破第九百五十三章 飛機偵察第五十七章 解救化學家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刺刀見紅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敵強我弱第一百九十三章 好萊塢財團第一百九十三章 好萊塢財團第四百一十二章 第二個錦囊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處處受制第三百六十四章 粵州起義第二百六十六章 佔據三寶壟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軍艦觸雷第五百五十八章 深夜出航第四百八十四章 火車站的刺殺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各省規劃第五百零二章 戰況激烈第七百五十三章 路旁的上校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鬆懈的警戒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空中鏖戰第九百六十六章 航天的未來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兩全之策第一千零六章 巨型計算機第六百六十二章 紅羅談判第一百二十九章 秘密出兵第七百三十八章 匍匐前進第二百八十四章 間島協約第三百三十三章 山田茂的收購第九百零九章 海軍的重要性第三百三十五章 保路運動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皇姑屯事件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冬季戰爭第七百六十五章 疾風敢死隊第三百三十七章 威廉皇儲來訪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兩黨合併第四百六十二章 海軍匯聚第一百六十七章 民族融合計劃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哥薩克的對決第三百九十四章 新軍繳械第八百四十八章 戰後的經濟狀況第七百九十四章 達成協議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死亡衝鋒第五百一十一章 出兵高原省第一百七十四章 有我無敵第五百五十三章 倭軍南下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流星式戰鬥機第七百一十一章 統一的弊端第八百零三章 白朗的幫助第五百七十六章 軟禁北華城第五百七十九章 懦弱的楊春榮第三百九十八章 銀行大樓第一百一十二章 海軍三巨頭第八百一十一章 配額賣藥第一千零十九章 空軍改編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精兵匯聚第四百一十四章 李純的電報第三百二十六章 接連而來的噩耗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步步退守第三百七十二章 倭國的優劣第一千零五章 集成芯片第七十九章 袁隗的禮遇第二百六十章 巡視東萊羣島第二百一十章 華藥的威力第四百三十七章 拜訪果敢高層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進入新大陸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海軍攔截第一百八十七章 製藥產業第七百四十五章 戰線後撤第二百八十八章 站臺刺殺第二百二十六章 軍艦圖紙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斡旋與談判第五百五十四章 炮臺林立第六百四十六章 老者的回憶第二百一十八章 登船離開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鬆懈的警戒第八章 路遇土匪第六百三十四章 王朝終結第七百四十三章 內外夾攻第二百六十章 巡視東萊羣島第五百四十章 白鷹國的嫌疑第六百八十八章 土地換武器第九百零四章 踊躍捐款第二百八十四章 間島協約
第七百零七章 側翼襲擊第三百七十八章 共興會的分裂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暹羅援軍第四百二十三章 南北和談第七百一十四章 潛艇封鎖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挪威混戰第二百四十八章 武裝衝突第九百四十二章 三方盟約第八百七十七章 不惜代價第八百九十章 反勝一場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大戰終結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請求支援第九百三十四章 劃時代的電器第六百九十六章 猶太士師第五百三十章 擴軍威懾第一千零十七章 空中援兵第一百二十五章 嚇退新總督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出擊的航空兵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傭兵突破第九百五十三章 飛機偵察第五十七章 解救化學家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刺刀見紅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敵強我弱第一百九十三章 好萊塢財團第一百九十三章 好萊塢財團第四百一十二章 第二個錦囊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處處受制第三百六十四章 粵州起義第二百六十六章 佔據三寶壟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軍艦觸雷第五百五十八章 深夜出航第四百八十四章 火車站的刺殺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各省規劃第五百零二章 戰況激烈第七百五十三章 路旁的上校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鬆懈的警戒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空中鏖戰第九百六十六章 航天的未來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兩全之策第一千零六章 巨型計算機第六百六十二章 紅羅談判第一百二十九章 秘密出兵第七百三十八章 匍匐前進第二百八十四章 間島協約第三百三十三章 山田茂的收購第九百零九章 海軍的重要性第三百三十五章 保路運動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皇姑屯事件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冬季戰爭第七百六十五章 疾風敢死隊第三百三十七章 威廉皇儲來訪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兩黨合併第四百六十二章 海軍匯聚第一百六十七章 民族融合計劃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哥薩克的對決第三百九十四章 新軍繳械第八百四十八章 戰後的經濟狀況第七百九十四章 達成協議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死亡衝鋒第五百一十一章 出兵高原省第一百七十四章 有我無敵第五百五十三章 倭軍南下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流星式戰鬥機第七百一十一章 統一的弊端第八百零三章 白朗的幫助第五百七十六章 軟禁北華城第五百七十九章 懦弱的楊春榮第三百九十八章 銀行大樓第一百一十二章 海軍三巨頭第八百一十一章 配額賣藥第一千零十九章 空軍改編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精兵匯聚第四百一十四章 李純的電報第三百二十六章 接連而來的噩耗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步步退守第三百七十二章 倭國的優劣第一千零五章 集成芯片第七十九章 袁隗的禮遇第二百六十章 巡視東萊羣島第二百一十章 華藥的威力第四百三十七章 拜訪果敢高層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進入新大陸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海軍攔截第一百八十七章 製藥產業第七百四十五章 戰線後撤第二百八十八章 站臺刺殺第二百二十六章 軍艦圖紙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斡旋與談判第五百五十四章 炮臺林立第六百四十六章 老者的回憶第二百一十八章 登船離開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鬆懈的警戒第八章 路遇土匪第六百三十四章 王朝終結第七百四十三章 內外夾攻第二百六十章 巡視東萊羣島第五百四十章 白鷹國的嫌疑第六百八十八章 土地換武器第九百零四章 踊躍捐款第二百八十四章 間島協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