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9章 見陳乾,敘舊事

羅馬帝國則是在550年左右纔得到蠶種並發展養蠶技術,幾位爲東羅馬帝國皇帝工作的僧侶將蠶種放在中空的手杖中,私自從中國帶出,並輾轉到達君士坦丁堡。

當然,我們現在可以根據這個痛罵將技術和蠶種提供給他們的人乃“國之奸賊”。順便在老外說專利的時候,告訴他們。他們祖宗就是從中國竊取養蠶技術的。

但即便他們獲得了這些技術,依然沒有辦法大面積的發展。桑蠶發展的最好的地區,依然是在中國。尤其是在蘇杭。在古代中國,我們最爲重要的幾項出口商品就是絲綢和茶。

西南地區的茶馬古道,從中國西南一直延伸到了不丹、尼泊爾、印度境內,直到西亞、西非紅海海岸。當時的古人大批量的出口茶葉,換取馬匹。

而以蘇杭爲代表的絲綢,在當時則是無比貴重的商品。即使拜占庭人確實發展了絲綢編制技術,在皇宮庭院內設立蠶室和繅絲機,但也僅僅是爲皇帝服務。

當時拜占庭所有的土產絲綢大多被皇室成員享用,剩餘的材料也能以一個高昂的價格賣到市場上。是以,他們所產的絲綢一方面極少另一方面則是質量與蘇杭絲綢沒有辦法相比。

“現在浙省還有着大量的絲綢廠,絲綢也一直都是浙省出口的拳頭產品。但在推廣方面,他們卻沒有做到太多的成效。”樑三平笑着對姜立道:“在這點上,我們倒是可以做些文章。”

“此外,江浙地區的水產、金華火腿、枇杷……等等,都是不錯的節點。做好的話,完全可以行銷到國內其他地區。”

在這些事情上,樑三平已經做了完整的規劃了。他首先是把茶葉做起來。做高端茶讓浙省看到希望。畢竟其他的產業,產生的利潤會慢一、需要的時間也長一些。

“我還準備看看稻田養魚能不能做,‘稻花香魚’應該是個不錯的賣點。即使是在浙省,這些魚也可以被消化掉。魔都現在正在被重新規劃,相信那裡將來也是個巨大的消費市場……”

樑三平再次忍不住在心裡吐槽這個時代的交通問題,換在後來樑三平有信心可以把浙省的這些稻花香魚直接運到帝都的市場出售。因爲哪怕是從瓊島出發。

只需一天一夜。便可以抵達帝都。但現在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交通的不便利限定了農產品類,尤其是這類農產品只能是在周邊地區銷售。

“其實,我一直都想做的是把我們的茶葉產業發展起來!”樑三平感慨了一會兒,對着姜立和夏振東道。這是他在浙省呆了一段時間,看了大量的資料後發出的感慨。

中國,自古以來的茶葉大國。但在世界茶葉出口量的問題上,依然是落後於其他國家和地區。當然,世界茶葉消費仍以紅茶爲主。主要消費國飲茶習慣也與我國有很大差異,這無疑也是影響我國茶葉海外推廣的重要因素。

中國茶葉種植面積和產量居世界第一,但是,從國際貿易格局和影響力上看,要成爲“茶葉強國”還有一定的差距。

在樑三平看來重要因素還欠缺:一是市場經營主體實力不強,即沒有像立頓、星巴克、麥當勞這樣規模的跨國企業,能夠引導國際消費潮流,帶動國際市場需求。

二、目前的茶葉品牌少。且爲區域化品牌,沒有形成國際化知名品牌。三是標準化管理還要進一步加強。質量管理體系建設仍需完善。

四、企業自主研發能力弱,難以生產符合國際市場消費者口味的產品;五是市場宣傳促銷手段停滯不前,世界多數消費者對我國各類茶葉特別是對人體的保健作用知之甚少,尚未在國際市場形成綠茶及特種茶類消費熱。

“說實話,談到茶全世界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和我們比肩的。但在文化推廣方面,我們卻一直極爲欠缺。老祖宗曾經給我們留下了龐大的遺產。可惜我們自己沒有守住啊……”

明神宗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荷蘭海船自爪哇來我國澳門販茶轉運歐洲,這是我國茶葉直接銷往歐洲的最早紀錄。以後,茶葉成爲荷蘭人最時髦的飲料。

由於荷蘭人的宣傳與影響,飲茶之風迅速波及英、法等國。1631年。英國一個名叫威忒的船長專程率船隊東行,首次從中國直接運去大量茶葉。

清朝之後,飲茶之風逐漸波及歐洲一些國家,當茶葉最初傳到歐洲時,價格昂貴,荷蘭人和英國人都將其視爲“貢品”和奢侈品。

後來,隨着茶葉輸入量的不斷增加,價格逐漸降下來,成爲民間的日常飲料。此後,英國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茶客。到了19世紀,我國茶葉的傳播幾乎遍及全球,1886年,茶葉出口量高達268萬擔!

可惜的是,這些現在都化作了泡影。一系列的歷史原因,和變動導致的是歐美地區接受中國茶的人越來越少了。完全不復當年的那種興盛。

現在,印度已經取代了中國的地位成爲了生產和出口紅碎茶最多的國家。其中最有名的紅碎茶產地阿薩姆,即是1835年由中國引進茶種開始種茶的。也是專門聘請了中國專家曾前往指導種茶製茶方法,其中包括小種紅茶的生產技術。

茶葉大國,卻看着別人成爲了茶葉出口大國。這番滋味,讓樑三平很不好受。尤其是看到了龍井的沒落,樑三平便覺得自己要做一些事情。

“三平啊……這不是一朝一夕能解決的事情,現在人們的口味和以前不一樣了。”在歐美留學過的姜立嘆氣跟樑三平道:“我們的茶葉,也沒有形成影響力。”

“歐美地區,更加接受的是紅茶。而且是添加了糖、奶這類的紅茶,並非是我們的這些茶品。”姜立的話是有道理的,經過這麼些年想要挽回頹勢無疑極爲困難。

尤其是歐美地區,想要在那裡把中國茶推廣來開無疑是個巨大的工程。儘管曾經美國是中國茶最大的消費國之一,但不代表現在都還是。

現在的美國人,更加的接受可樂、咖啡,甚至紅茶。再沒有多少人,會飲用中國茶了。想要再次培養起他們的這個興趣,無疑需要付出的代價會更大。

“我們可以吸引到他們的點很多,其中我認爲最有吸引力的一點就是:文化!”卻見樑三平笑着對姜立道:“我們最好的賣點,就是我們的文化底蘊。這無論是世界上任何國家都無法和我們比擬的。哪怕是印度,他們飲茶的歷史跟我們比起來不過是滄海一粟罷了。”

或者說印度人根本就沒有太多喝茶的歷史,倒是他們的主子英國人愛喝所以他們纔開始種茶的。姜立苦笑的想到,若不是英國人愛喝茶印度估計也不會大面積的種植茶葉。

樑三平很清楚,從七十年代初期到現在中美都處在蜜月期。這個時候是最好向美方推銷中國文化的時候,錯過了這個時候想要在美國展開這樣的活動無疑是難上加難。

別以爲西方人真的講什麼“自由”,其實就是狗屁。當你崛起的時候,他們會想方設法的壓制你。樑三平無比清楚,當中國在積極的跟他們進行交流並在全球各處設置孔子學院。

向他們分享中國文化的時候,那幫白皮豬做了什麼。他們選擇了關閉孔子學院,終止了合作。他們根本就不希望太多的中國文化爲他們的國民所瞭解,國民什麼都不知道是最好的。

“哼!這些白皮豬從來就沒按什麼好心思!”和樑三平持同樣觀點的,還有陳乾。這位歷經滄桑的老人對於白皮豬看的比誰都清楚。

那些人是個什麼德行,大約沒有人會比他更明白了。那些人白皮豬們可沒少在中華大地上橫行霸道,魔都就是他們的遊樂場黃浦江是他們的小花園。

當年紫石英的時候,陳乾事實上是從內心真正的欽佩起內地來。無他,真敢開炮!這就是他所欽佩的點。幾乎一無所有的內地方面,竟然敢在當時直接對着英國人的軍艦開炮。

這出乎了所有人的預料,這在國府方面看來幾乎是不可想象的。一度陳乾和他的同事們都認爲,內地的那些人都瘋了。但讓他們瘋了的是,英國人竟然跑了。

而隨後發生的事情更是叫陳乾和他的同事們驚掉下巴,越南戰場上法軍黯然敗退。他們毫不猶豫的進入朝鮮戰場,並在隨後在越南把美國人揍的滿地找牙。

珍寶島上他們敢挺着刺刀跟蘇聯人廝殺的你死我活,每一次陳乾和同事們都認爲他們不敢的時候。他們偏偏敢了。曾經陳乾的上司,在某次喝醉後給陳乾說了一句心裡話。

他們即使有千般不好,但他們有一點是國府沒有、也不會有的。他們有勇氣。他們有敢於面對任何敵人的挑戰,都勇往直前的勇氣。國府,沒有這個……(未完待續,!

第258章 誰利大,訓家子第27章 作農也是技術活兒第154章 互刺利劍第891章 蘇杭霸,來尋事第149章 椰林會第129章 漁業的秘密第69章 有點兒意思第167章 日本人的野望第9章 我們的農業第196章 嚴打風暴第280章 羊城畢,江浙行第70章 來了兩位大能第288章 談古茶,論今憂第171章 大出血第103章 來人了第45章 詭異的一羣人第68章 新的挑戰第226章 益智之殤第122章 灣宏的還擊第41章 被盯上的狐狸第356章 到工地,緊逼問第287章 坐而思,故人問第237章 白紗的機會第194章 大幹快上(中)第307章 香江駐,美國行第56章 分歧第203章 心善的樑三平第97章 羹不是那麼好分的第273章 溫細語,泉中溫第80章 鬼哭狼嚎第218章 葉建文的主意第283章 欲行事,先考量第148章 考察新亮點第362章 樑三平,財神爺第266章 你在論,我在議第127章 再赴文長第281章 車站見,有計較第285章 定決心,做龍井第196章 嚴打風暴第232章 變化第170章 專利之爭第95章 見丈母孃見出來的新項目(中)第180章 訓子第9章 我們的農業第256章 欲算計,誰黃雀第150章 戰鼓對壘第202章 手錶停了第24章 出乎意料第191章 過年了·利之相關(下)第197章 討價還價第58章 偷天換日第11章 家窮萬事哀第222章 步步爲營第151章 覬覦與機遇第176章 驅逐第161章 計定瓊島第170章 專利之爭第173章 風雲攪動第59章 風起雲涌第72章 葉建文的難題第220章 部裡面談第364章 忙採摘,保古宅第359章 除枝幹,種番茄第307章 香江駐,美國行第142章 必須一棍打倒第169章 面見第54章 變故第358章 環島行,道己思第19章 以己渡人第359章 除枝幹,種番茄第51章 暗裡角力第891章 蘇杭霸,來尋事第207章 酒會(上)第136章 不見驚濤的駭浪第159章 提親了第184章 老狐狸,小狐狸(中)第176章 驅逐第315章 闊超市,便利店第289章 出郵電,有客來第145章 考察團的野望第896章 首衝突,嫌包裝第174章 獠牙微露第172章 暗涌第313章 展示會,引人注第76章 大局抵定第103章 來人了第229章 岌岌可危第259章 訓子詞,算人值第56章 分歧第311章 訴淵源,展文化第54章 變故第94章 見丈母孃見出來的新項目(上)第251章 故人逢第16章 被忽視的目標第210章 質詢(下)第87章 細心防備第189章 利之相關(上)第221章 交流第96章 見丈母孃見出來的新項目(下)第890章 送匕首,思底蘊
第258章 誰利大,訓家子第27章 作農也是技術活兒第154章 互刺利劍第891章 蘇杭霸,來尋事第149章 椰林會第129章 漁業的秘密第69章 有點兒意思第167章 日本人的野望第9章 我們的農業第196章 嚴打風暴第280章 羊城畢,江浙行第70章 來了兩位大能第288章 談古茶,論今憂第171章 大出血第103章 來人了第45章 詭異的一羣人第68章 新的挑戰第226章 益智之殤第122章 灣宏的還擊第41章 被盯上的狐狸第356章 到工地,緊逼問第287章 坐而思,故人問第237章 白紗的機會第194章 大幹快上(中)第307章 香江駐,美國行第56章 分歧第203章 心善的樑三平第97章 羹不是那麼好分的第273章 溫細語,泉中溫第80章 鬼哭狼嚎第218章 葉建文的主意第283章 欲行事,先考量第148章 考察新亮點第362章 樑三平,財神爺第266章 你在論,我在議第127章 再赴文長第281章 車站見,有計較第285章 定決心,做龍井第196章 嚴打風暴第232章 變化第170章 專利之爭第95章 見丈母孃見出來的新項目(中)第180章 訓子第9章 我們的農業第256章 欲算計,誰黃雀第150章 戰鼓對壘第202章 手錶停了第24章 出乎意料第191章 過年了·利之相關(下)第197章 討價還價第58章 偷天換日第11章 家窮萬事哀第222章 步步爲營第151章 覬覦與機遇第176章 驅逐第161章 計定瓊島第170章 專利之爭第173章 風雲攪動第59章 風起雲涌第72章 葉建文的難題第220章 部裡面談第364章 忙採摘,保古宅第359章 除枝幹,種番茄第307章 香江駐,美國行第142章 必須一棍打倒第169章 面見第54章 變故第358章 環島行,道己思第19章 以己渡人第359章 除枝幹,種番茄第51章 暗裡角力第891章 蘇杭霸,來尋事第207章 酒會(上)第136章 不見驚濤的駭浪第159章 提親了第184章 老狐狸,小狐狸(中)第176章 驅逐第315章 闊超市,便利店第289章 出郵電,有客來第145章 考察團的野望第896章 首衝突,嫌包裝第174章 獠牙微露第172章 暗涌第313章 展示會,引人注第76章 大局抵定第103章 來人了第229章 岌岌可危第259章 訓子詞,算人值第56章 分歧第311章 訴淵源,展文化第54章 變故第94章 見丈母孃見出來的新項目(上)第251章 故人逢第16章 被忽視的目標第210章 質詢(下)第87章 細心防備第189章 利之相關(上)第221章 交流第96章 見丈母孃見出來的新項目(下)第890章 送匕首,思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