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劫中劫(續)

沈舟虛嘆了口氣,徐徐道:“越方凝越師妹確已過世了。那年,你火部憑仗火器精強,濫施殺戮,欲要一統八部,結果惹得七部聯手,瑤池、落雁峽兩戰,殺得火部全軍覆沒……”寧不空咬了咬牙,森然道:“全拜沈師兄所賜……”

沈舟虛搖頭道:“火部先有自敗之道,方纔會爲人所敗。若你當時不一逞野心,濫殺西城同門,妄圖以武力統一西城,又豈會惹來七部聯手。七部若不聯手,以沈某微薄武功,小巧陰謀,又怎能覆亡偌大火部。如今你定要歸罪沈某,那也由得你去。”寧不空怒哼一聲,搜腸刮肚,卻是無話一可答。

沈舟虛又道:“當日落雁峽中,隕石若雨,死傷狼藉,出入峽谷的路途均被封死。一七部中,地母心腸最軟,經此一戰,心灰意冷,返歸西城,從此再不出世;而風、雷、水、山、澤五部高手爲報前仇,傾巢而出,追殺寧師弟等火部殘衆。我行動不便,義恐谷中還有火部弟子倖存,尋思落雁峽中寸草不生,水食俱無,只需靜待幾日,谷中人即便不死,也會餓得奄奄一息,故而便率天部弟子守衛四日,方纔開峽視看,這一看,峽中情形,果真慘烈。雖說火部行事狠辣,但終究也是我西城同門……”

“住口!”寧不空厲叫一聲,臉色鐵青,“少來假惺惺的裝好人,那一天,落雁峽中,四分之一,都是火部弟子的家人……”

沈舟虛神色微微一黯,悠悠嘆道:.‘沈某人稱‘天算’,並非當真智比天高,而是沈某用起計來,有如渺渺上蒼,無私無情,六親不認。既然決意滅你火部,自當斬草除根、不留後患。寧師弟也是少有的明白人,倘若你我換個位置,你贏我輸,料來你也不會放過我的家人吧!”

寧不空森然道:“那是自然。”

他二人這番對答,旁人聽在耳內,無不膽戰心驚,進出一身冷汗,寧凝更是忐忑不安,隱隱覺得有一件大事就要降臨到自己頭上,身子不自禁發起抖來。

卻聽沈舟虛續道:“我率衆檢視峽中,並未發現一個活人。正想掩埋屍體後離開,忽聽一陣小兒哭聲,雖然微弱,卻很清晰。沈某循聲前往,只見越師妹背靠巖壁,已然斷氣,雙腿折斷,兩臂佈滿刀痕,模樣十分可怖。而那啼哭聲恰是來自她身後。我命人將越師妹遺骸挪開,卻見她身後有一個小小凹穴,穴中藏了一個不到兩歲的嬰兒,小臉煞白,已是奄奄一息……”

說到這裡,沈舟虛頓了一頓,凝目望去,只見寧不空臉色鐵青,額上青筋暴起,右手握着小弩,陣陣發抖,左手則緊攥拳頭,指甲深深陷進肉裡,聽他停頓,忍不住上前一步,厲聲道:“後來,後來又怎樣?”

沈舟虛嘆了口氣,繼續道:“我當時便很奇怪,滿峽的大人都已喪命,爲何這小孩兒卻還活着。細細查看,方知緣由:越師妹不愧是火部之秀,神通不凡,當時峽上炮石齊卜,她也並未立時喪命,只被落石砸斷了雙腿。那孩子身子幼小,被她藏在凹穴之中,竟也逃過一劫。當時峽中的火部弟子不是立時送命,便是身負重傷,很快死去;衆人之中,倒以她傷勢最輕,只是火部突遭襲擊,事先也沒準備乾糧飲水,峽中又盡是石塊,絕無水草。越師妹初時尚能以乳汁餵養那嬰兒,日子一長,她身受重傷,又未進食,乳汁也隨之沒了。那孩子飢餓起來,啼哭不休。越師妹心急之下,竟想出一個非常法子,用匕首割破血脈,以自身鮮血餵養那嬰兒……”

說到這裡,衆人齊齊驚呼,寧凝臉色更是煞白如紙,寧不空神色陰沉如故,面肌跳動數下,驀地仰首向天,嘎嘎怪笑,笑聲中怨毒之意,充塞四周,令人不寒而慄。

“饒是越師妹內力精深,這放血飼兒也是要命之舉。”沈舟虛仍是不動聲色,從容續道,“但不知因何緣故,她竟然支撐了足足四日,直聽到峽口木石滾動,方纔斷氣,想是彌留之際,頭腦不清,又怕我們傷害女兒,是以心中猶豫,竭力挪動身子,擋住了巖穴,天幸那孩子餓得厲害,哭將起來,才被沈某發現。越師妹死時,雙臂佈滿刀痕,有幾條刀痕宛然新割,可卻是白慘慘的,半滴鮮血也沒流出,可以說,越師妹並非死於落石,而是死在失血太多,若不然,以她的內力修爲,撐過四日,並非難事。唉,說起來,沈某一生,當真佩服過的只有兩人,第一個便是萬歸藏萬城主,第二個麼,便是越方凝越師妹了。”

說到這裡,他轉過身子,直直盯着寧凝,一字一句道:“所謂捨身救女,大義感人,凝兒,若無令母捨身相救,你這小小嬰孩,早就死在落雁峽了。”

寧凝面白如紙,小口微張,忽地微微一晃,便軟了下去。陸漸在她身邊,急忙將她扶住。寧凝定定望着沈舟虛,虛弱道:“主……你,你說什麼?”

沈舟虛一指寧不空,笑道:“還不明白麼?這位寧先生就是你生父。你名叫寧凝,只爲紀念令母罷了。”

寧凝身子輕顫,轉頭望去,只見寧不空面色灰敗,死壞眼珠在眼皮下連連滾動,心中顯然激動已極。沙天垣注視寧凝半晌,忽地嘆道:“寧師弟,這孩子的眉眼,真肖似越師妹呢……”

寧不空聽到這裡,身子微動,幾欲一步跨出,可終究止住,吐了一口氣,那張弩緩緩垂下去,冷冷道:“沈瘸子,你將她……煉成劫奴?”

沈舟虛淡淡一笑,道:“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與寧師弟交手,沈某豈能不留後着?”

寧不空深知“無主無奴”的道理,今日即便佔得上風,殺死沈舟虛,卻也無異於殺死女兒。沈舟虛這一計端的狠到極處,令自己有仇難報,反爲所制,饒是他智計百出,此時內心也如千絲牽連,混亂不堪,面色青白不定,身子僵如石雕一般。

陸漸只覺寧凝身子冰涼,伴着陣陣顫抖,心知她胸中的悲苦激動,已非言語所能形容,不由既憐且怒,轉眼怒視沈舟虛,心裡對這瘸腿男子厭惡至極。沈舟虛此舉,原木不過是要擾亂寧不空的心境,但爲這一點陰謀,竟不惜將寧凝置於絕境。要知十多年來,寧凝對沈舟虛夫婦敬愛有加,甘爲劫奴,報答養育之恩,誰知這所謂的恩人,卻是害死母親、計自己骨肉分離的人仇大敵,這一來,不膏於天翻地覆,任是誰人,也難承受。

猛然間,陸漸只覺寧凝奮力一掙,將他推開。陸漸一怔,只見她踉踉蹌蹌,往山中狂奔。陸漸急叫一聲:“寧姑娘……”競然不顧傷勢,奮力追趕下去。

沈舟虛眉頭微皺,喝道:“攔住他們!”餘下四名劫奴與寧凝索來友好,乍逢此變,心中既是震驚,又暗暗爲她不平,是故聽到號令,均是裹足不前,眼瞧着寧凝、陸漸一先一後,消失不見。

陸漸一邊追趕,一邊呼喊,寧凝卻不曾回頭。這麼追趕兩裡,山路越發迂深,行來不勝艱難。陸漸心跳氣促,熱血貫腦,雙腿如灌陳醋,又酸又沉,驀地踢着一根藤蔓,咚地栽倒,爬起時,竟已不見了寧凝的影子。

陸漸心急如焚,尋思道:“寧姑娘傷心欲絕,會不會自尋短見?”一念及此,不知哪裡來的氣力,猛地撐起,鑽出一片樹林,卻見空山寂寂,白雲相逐,鳥獸藏蹤,人跡也無,偌大一座天柱山,也不知寧凝去了哪裡。

陸漸身子發軟,扶着樹木,連連咳嗽,心中暗恨身子不濟:“也不知我還有幾口好活,唉,可恨死也罷了,卻有許多心事未了,叫人不能甘心。”想着咳嗽一陣,竟又咳出血來,陸漸慘然一笑,不由暗歎:“我自身難保,別人如何如何,又哪兒管得了許多?”可一轉念,又想道:“若無寧姑娘,我屍骨已寒。如今她遭受這般變故,我怎能棄她而去?即便無力幫她報仇,說幾句安慰的話兒,也是好的。”想着又打起精神,扶着樹木山石,向前挪去。

如此漫無目的,走了時許,陸漸腿沉如鉛,沿途咳出大口鮮血,頭腦漸漸迷糊起來,唯有一個念頭縈繞不去:“我死了麼?死了,死了……”這時間,一陣梵鍾傳來,震山蕩谷,餘韻悠長。陸漸頭腦爲之一清,不自覺循聲走去,穿過一座山谷,忽見羣巒涌翠,流泉噴珠,山水之間,擁着一座巍然古寺。

陸漸見水,頓覺口巾十渴,走到水邊,正要俯身,不期然眼前暈眩,一頭扎入泉水,再無知覺……

不知過了幾時,那洪鐘忽又長鳴震耳。陸漸神志略清,睜開雙眼,入眼處卻是一張醜怪麪皮,頭腦光光,雪自長眉垂至顴骨,鼻子原本挺直飽滿,如今卻只剩半個,一道刀疤如血紅虹蚓,從鼻至嘴,整張臉也被拉扯得歪了。

那怪人見他醒來,不勝歡喜,咧嘴直笑,那張臉自也越發醜怪。陸漸吃驚道:“你,你是誰?”

那人卻不答話,雙手亂揮,眉開眼笑,陸漸見他舉止怪異,不覺怔忡,又見他灰袍光頭,一派僧人裝扮,想到昏迷前所見廟宇,心想這人當是廟中僧侶,或許白己昏倒泉邊,便是得他搭救,當即肅然道:“多謝大師相救。”

那老僧盯着他嘴脣翕動,神色茫然,想了想,從旁拿起兩個黑乎乎的窩頭,送到陸漸嘴邊,這窩頭氣分是面,七分是糠,本就難吃已極,陸漸傷後脾胃又弱,吃了半口,便吐將出來。

那老僧呆了呆,揮揮手,忽又一陣風奔出門外。陸漸有一如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沉吟片刻,欲要起身,卻又覺身子無力,只得躺下。

不一時,忽聞桂花香氣,轉眼瞧去,那老僧快手快腳鑽進房裡,手捧一大碗熱騰騰的自米粥,來到牀前,以湯匙喂入陸漸口中,陸漸嚐了半口,但覺滋味甜美,摻雜細碎蓮米,粥內糖水是桂花蜜制,甜美之外,別有一絲馥郁香氣。

那老僧見陸漸嚥下,張嘴直笑,這時陸漸驀地發覺,老僧口中舌頭只剩半截,頓時大悟:“無怪他不說話,敢情競是啞巴。”心道這老僧也不知因何緣故斷了舌頭,不由深深憐憫起來。

那老僧渾不覺陸漸的心事,只顧舀了甜粥,送入陸漸嘴裡。陸漸脾胃不佳,吃了小半碗,便已飽足,當下說道:“大師,弟子飽了。”那啞僧轉動眼珠,仍舀米粥,送入他日,陸漸不便推拒,又吃兩口,胸腹脹撇,委實不能再吃,只得又道:“大師,在下飽了。”

那啞僧仍如不聞,笑眯眯又勺粥送來。陸漸無奈,閉口不納,那啞僧無法送入,便轉過碗,如風捲殘雲,將剩下的米粥吃了,一轉身,又出門去。

陸漸躺了一陣,忽聽咔嚓之聲。他此時精力稍復,起身挪到門邊,見那啞僧正在門前劈柴。陸漸尋思此地乃是柴房,無怪如此簡陋,舉口再瞧,附近重檐疊宇,氣象森嚴,槐陰蔽屋,漫如翠雲。

陸漸瞧了時許,在門檻坐下,沉思數日所遇,胸中悲愁,不由輕輕嘆了口氣。傷感之際,忽聽瞪瞪瞪腳步聲響,陸漸擡頭一瞧,四名僧人陰沉着臉走將過來,其中一僧搶在前面,劈手奪下那啞僧柴刀,一掌將他推倒,四僧圍上,拳腳齊下,撲撲撲着肉有聲。

陸漸又驚又怒,俯身抓起兩根木柴,打中其中兩僧背脊,縱然傷重無力,那二僧仍覺痛麻,立時轉身,向陸漸怒喝一聲,雙雙撲來。陸漸屢經大敵,心志日益堅強,臨危不亂,雙手探出,搭住二僧手腕,達轉“天劫馭兵法”,那二僧一左一右竄將出去,咚咚兩下,各自撞中門柱,哇哇大叫。

剩下兩僧聽得叫喊,放了啞僧,撲上前來,陸漸凝立不動,覷其來勢,雙掌左右撥出,正中二人肘下,兩人頓時身如陀螺,立地打了個轉,撲通一聲,坐倒在地。

四僧狼狽不堪,爬將起來,一人怒道:“你是誰,幹麼打人?”陸漸一手按腰,揚聲道:“這話當山我來問,你們又幹麼打人?”那僧怒容滿面,呸了一聲,掉頭便走,其他三僧也齊齊啤了一口,亦然尾隨。

四僧忽然而來,又忽然而去,陸漸心中莫名其妙,瞧那啞僧,又吃一驚,卻見他滿身泥土,卻渾若無事,抓起柴刀,又咔嚓咔嚓砍起柴來。陸漸忍不住間道:“老人家,你沒傷着麼?”

那啞僧不理不睬,黑鐵柴刀忽起忽落,砍柴不輟。陸漸見他舉止如常,不似受傷,心道:“這是什麼寺廟?寺裡的和尚要麼胡亂打人。要麼捱了打也不吭聲?”

正自驚疑,忽聽大呼小叫,轉眼望去,十來個僧人手持棍棒,快步趕來,將陸漸團團圍住,當先一名赤紅臉膛的中年僧人厲聲叫道:“你是誰?怎麼混進寺裡來的?”

陸漸如實道:“我生了病,昏倒在泉水邊,這位大師救我來的。”那中年僧人見他麪皮蠟黃,瞳子無光,眉間一團黑氣聚而不散,確實病入膏育之相,愣了愣,神色稍緩。卻聽一個少年僧人道:“心悟師兄,這老蠢貨真是莫名其妙,上次將一隻瘸腿野狼帶進寺裡,結果咬傷了心藏師弟,這次又將陌生人帶進寺裡,也不知是好是夕。”

陸漸冷笑道:“你們毆打一個老人,又是好是歹了?”心悟皺了皺眉,轉頭道:“心緣,你們又打老蠢貨作甚?住持不是叮囑過麼,叫你們別打他了。”

心緣便是先前四僧的首領,此時怒氣未消,大聲道:“心悟師兄你不知道,前幾日香積廚裡鬧賊,丟了方丈的素八珍,性智師伯的雪芽茶和方柿餅,性明師伯的玉修羹,最可惡的是,性海師叔身子向來不好,要六和人蔘湯調養,這湯六蒸七濾,熬來不易,競也被人喝了個碗底朝天。爲此,廚房裡的師兄弟都被性明師伯責罰,各打一百戒尺。咱們氣不忿,整晚守候,不僅一無所獲,點心茶湯丟失如故。於是大夥兒疑神疑鬼,有的說來了狐狸人仙,有的說是怨鬼作祟。我卻有些疑心,三祖寺禪宗祖庭,怎麼會來這些妖邪……”

心悟點頭道;“這話說得極是。”心緣得他誇讚:聲調越發激憤:“師兄也知道,這老蠢貨一貫鬼鬼祟祟。我原本就對他有些疑心,只苦於沒有證據。方纔可好,心通師弟親眼瞧見他蹩進廚房,將爲性海師叔準備的桂花蓮子羹偷了出來,這一卜算是人贓並獲,他害咱們捱打,咱們打還他,又有什麼不對?”說罷搶上兩步,從地上檢起那個自瓷大碗,捧到心悟鼻尖,冷笑道:“贓物在此,師兄請看。”

心悟嗅了嗅,碗中桂花香氣猶存,頓時冷笑道:“果然是桂花蓮子羹,老蠢貨真的作賊了,須讓明慧師叔知道,好作定奪。”

陸漸心中不勝吃驚:“無巧不巧,我竟到了三祖寺中?”瞥了瞥那啞僧,心頭又沉:“早知那羹是盜來之物,我也不吃了。這老人作賊,全是爲我,如何讓他受罰?”便一揚聲,向心悟道:“這位大師,能否商量。”

心悟道:“商量什麼?”陸漸正色道:“蓮子羹是這位大師偷的,卻是我吃了,他年紀老人,經不起折磨,若要責罰,只管罰我。”

心悟打量他一眼,大有疑色,忽而冷笑道:“你這人真是濫好心。依寺規,犯偷戒者,先打三十戒棍,瞧你病獲愜的,別說三十棍,兩三棍也承受不起。再說了,責罰與否,我說了不算,還需戒律院作主。”

陸漸道:“那麼容我和戒律院的大師商量。”衆僧見他懲地固執,均露詫色,心悟皺眉道:“也罷,你們看着他倆,我去戒律院察告。”說完徑自去了。

羣僧拄棍而立,虎視耽耽。那啞僧卻如不覺,又舉刀劈柴。心緣冷笑道:“老蠢貨,還劈個屁柴?老實呆着,過陣子有你好看。”但見那啞僧砍柴不輟,不覺心中氣惱,舉起棍子,去掃他立起的木柴,誰知那木柴看來細弱,卻似從地裡長出來,心緣連掃兩下,競然紋絲不動。那啞僧卻擡起頭,衝他咧嘴直笑。

心緣本是寺內火工僧人,不修禪理,性子粗鄙,只當那啞僧嘲笑自己,怒從心起,陣道:“老蠢貨,敢笑你爺爺?”一棒掃將過去。陸漸立在近旁,斜斜出指,挑中木棒,心緣虎口倏熱,棍子立時脫手。他莫名所以,驚叫道:

“小雜種撒潑,大家併肩子上。”

衆僧人哄叫一聲,舞起棍棒,撲了上來,陸漸正要抵擋,不期然一陣乏意涌上來,身軟難禁,眼睜睜瞧着棍棒揮來,自己手不能擡,足不能動,連中兩棒,翻倒在地。

心緣見打翻了他,驚喜不勝,叫道:“這老蠢貨害咱們挨板子,先揍他出氣。”衆僧鬨然應命,亂棒齊下,那啞僧連挨數棒,卻苦於不能叫喊,唯有雙手抱頭,身子亂滾。

陸漸目呲欲裂,也不知從哪兒生出一股蠻勁,碎然掙起,張臂攔在啞巴老僧身前,霎時棒如雨落,盡落在他頭上肩上,陸漸胸中血氣上衝,一股腥甜涌至喉間。

這當兒,他忽覺小腹丹田處微微暖熱,旋即一股如火勁氣騰地升起,如火山進發,擴至全身。身後衆僧不知有異,棍棒紛落,擊中陸漸背脊,驀然間,驚呼聲迭起,衆僧虎口劇痛,棍棒如出巢的鳥兒,爭先恐後,竄上半空。衆僧人卻如斷了線的風箏,拋飛丈外,掙扎不起。

棍棒及身,陸漸不覺痛楚,心中驚訝,轉身望去,但見衆僧躺了一地,咧嘴呻吟。他也不知發生何事,掉頭再瞧,卻見那啞巴老僧抱手坐在牆角,張口大笑,逍遙看戲。

陸漸正覺不解,數丈外大棟樹後傳來一聲輕咳,似乎藏有他人。陸漸趕到樹後,卻又空空如也,不由忖道:“莫非有高人藏在樹後,出手相助?”

驚疑間,忽聽一聲厲喝:“發生什麼事?”陸漸掉頭望去,心悟與一名身着白袍的少年僧人快步如飛,趕了過來。

心緣不待陸漸開口,搶先叫道:“心悟師兄,這賊子想帶老蠢貨逃走,大夥兒攔不住他。”陸漸見他公然顛倒黑白,怒不可遏。心悟卻是信以爲真,瞪視陸漸,驀地後退一步,左掌橫胸,右手下垂,擺出一個拳架。

那白袍僧瞧了地上衆人一眼,合十嘆道:“偷盜已是罪過,事後潛逃,傷害守者,可謂罪加兩等。”陸漸氣惱已極,叫道:“大師,我……”話音未落,那白袍僧手掌碎翻,向他心口抓來。

這一下碎然而發,十分狠辣,但陸漸也非吳下阿蒙,一瞥之間,已將爪勢看清,方要拆解,不料那痠軟感不早不晚,二度涌至,陸漸手擡一半,便覺無力,被那白袍僧一爪制住要穴,周身麻痹,不能動彈。

“好一招‘雕龍爪’!”心悟撤去拳架,呵呵笑道,“心空師弟精進神速,可喜可賀。”

“師兄過譽了。”白袍僧偷襲得手,心內卻甚爲不解,方纔他見地上衆僧情形,只當陸漸必有驚人藝業,是故這一招“雕龍爪”藏有許多奇妙後着,此時一抓而中,反而出乎意料。心空驚疑之餘,微感失落,略一思索,說道:“心悟師兄,若只是偷盜飲食,戒律院懲戒便可,如今傷了這許多同門,須得告知住持纔是。”

心悟知道這師弟年紀雖輕,卻是戒律院首座的得意弟子,深受長輩看重,當下着意巴結,笑道:“貧僧唯師弟之命是從。”

心空瞥他一眼,微笑道:“別人自稱貧僧還可,心悟師兄掌管寺中廚膳,私房最多,又何必自輕。”心悟麪皮微紅,苦笑道:“師弟怎也來取笑貧僧?”心空笑道:“怎麼取笑?上個月下山買人蔘……’,

心悟忙接日笑道:“那筆賬已過去了,這樣罷,好師弟,改日我備兩盅素酒,咱們好好聊聊。”心空一笑,心道:“還算你有見識。”當即不再多說,俯身察看衆僧情形,卻見個個筋骨痠軟,氣力全無,心空猜測不透,驚疑起來,盯着陸漸道:“你用了什麼武功?”

陸漸道:“我沒用武功,原本是他們毆打這位老人家,我看不過去,用身子擋了兩棒,但他們爲何變成這副樣子,我也不知。”

心空不覺失笑,問道:“這麼說,他們打你,反倒傷了自己?”陸漸點頭道,“適才我聽見那棵樹後有人咳嗽,或許是那人出的手。”

心空、心悟相視而笑,均是一般心思:“這人模樣看來老實,卻會編些兔話兒騙人。”當下心空叫來幾名戒律院弟子,將陸漸用鐵鏈鎖了,又叫人扶了受傷弟子,押着啞僧,共往方丈。啞老僧始終一臉僧懂,左顧右盼,不明所以。

到了方丈,心空先入稟報,纔將衆人引入。方丈內四壁皆空,僅設一榻一幾。檀木矮几土燃一爐香,沏一壺茶,碾一硯墨,攤一卷經。幾後坐一老僧,鬚髮半白,清癯慈和,他左側也坐一名老僧,體格魁偉,目光凌厲。

心空先將前情後果說了,採用的自然是心緣的說法,陸漸山他話中聽出,清癯老僧是三祖寺住持性覺,魁偉老僧則是戒律院首座性明。

性覺不動聲色,默然聽罷,忽道:“帶傷者來。”心悟將心緣帶到他面前,心緣淚眼婆要,歪嘴茸眼,模樣兒甚是叫伶。性覺將手搭上他經脈,長眉一挑,若有訝色,想了想,伸掌按上他頭頂,心緣但覺百會穴突地一跳,一股熱流走遍全身,頓時酸癢難耐,啊呀一聲,高高跳起。

性明脾性暴烈,見狀喝道:“孽障,住持面前,也敢放肆?”心緣唬得面如土色,竟忘了身子已能動彈,雙腿發軟,撲通跪倒。

“不怪他。”性覺搖了搖頭,徐徐道,“他被人以沛然大力衝擊五臟,震動奇經,故而癱軟不起,我以內力爲他導引經脈,牽動五臟,故而有此異徵,不足爲怪。”

性明神色稍緩。性覺又道:“心悟.你將其他傷者帶至藥師院性智師弟處,傳我法旨,請他療治。”心悟領旨去了。性覺轉眼顧視陸漸,半晌不語。

性明卻忍不住高聲道:“住持,此事如何裁奪,還請示下?’

性覺微微一笑,道:“師兄乃戒律院首座,執掌刑罰,你先說說,如何定奪。”性明道:“依老鈉看來,聾啞和尚屢犯偷戒,理應重責三十戒棍,以做效尤。至於這少年人,大膽行兇,傷我僧衆,但因爲不是本寺中人,當以繩索捆綁,移交官府處置。”

他這番判詞十分嚴厲,殊無出家人的慈悲之心。陸漸心中不平,欲要申辯,卻義覺此事太過古怪,欲辯忘言,甚是煩惱。性覺卻笑了笑,搖頭嘆道:“性明師兄,你好糊塗。”性明一愣,道:“住持此話怎講?”

性覺道:“偷盜之事,我方纔知道。盜亦有道,由偷盜之物,足見偷盜者的性情。素八珍、雪芽茶、方柿餅,玉摻羹、六和人蔘湯,均是珍貴茶點,這偷兒專偷此類,足見於飲食一道鑑賞頗精,乃是一位雅賊。”

“雅賊?”性明濃眉軒舉,微微驚訝。

“不錯!”性覺道,“何止是雅賊,活脫脫就是一位愛挑嘴的幹金小姐。

衆人皆知,聾啞和尚再也粗蠢不過,即便入廚偷食,也是見飯吃飯,見粥喝粥,哪有這麼挑剔的?故而依老袖看來.桂花蓮子羹或許是聾啞和尚偷吃的,但之前的幾樣茶點,卻末必算在他頭上。”

性明沉吟道:“依住持之見,難道賊子另有其人?”

性覺道:“老鈉也是猜測,但有疑點,便不可倉促定罪。”

性明點頭道:“住持言之有理。”

陸漸不由暗暗點頭,心道這性覺身爲住持,確有過人之處,剖析斷案,合情合理。轉眼再瞧,聾啞和尚渾無所覺,只將手伸入懷中,拈出一隻只蝨子,掐死了丟在地上,陸漸不覺暗歎:“敢情這和尚不只是啞巴,更是聾子,委實可憐極了。”

性明見聾啞和尚公然們蝨於方丈之中,傷生害命,污穢禪門,端的肆無忌禪,他心中侃怒已極,開口欲罵,忽又悟及此公兩耳俱聾,性情混沌,即便咫尺雷鳴,狂暴驟主,於他也不過蕙風和雨,渺不沾身。想到這裡,這一口氣竟發泄不得。

這時忽聽方丈外傳來一陣咳嗽,撕心裂肺。性覺不禁眼皮微擡,笑道:“性海師弟麼?好久不見,快請進來。”

伴隨咳嗽之聲,方丈外踱進一名僧人來,鬚眉稀疏,骨瘦如柴,麪皮白裡透青,他胸日起伏一陣,勉力合十道:“性海,咳.問,問住持安好。’性覺溫言笑道:“這兩月我忙於寺務,不曾探望於你,你的病可好些了麼?’性海苦笑道:“老樣子了,怕是好不了啦。”性覺也嘆一口氣,道:“師弟不要灰心,請坐一坐,容我問幾句話兒,再和你一敘。’

性海坐下時,有意無意,瞥了陸漸一眼,復又茸下眼皮,輕輕咳嗽。性覺也注視陸漸半晌,慢慢道:“小檀越與魚和尚有何干系?”方丈中人聽得這話,均是心頭劇震,目光齊刷刷射向陸漸。

陸漸微覺驚訝,但也並非十分意外,點頭道:“住持也識得那位大師麼?”性覺點頭道:“金剛一門,自花生大士以降,均曾駐錫我一寺,輝耀三祖道庭。老鈉早年曾蒙色和尚點化,略識金剛神通。方纔小檀越制住心緣一干人,用的正是‘大金剛神力’,這門神通,一脈單傳,小檀越既已學會,必和魚和尚大有干係?”

陸漸大爲不解,尋思:“我傷病纏身,怎泛、還能使出‘人金剛神力’?即便是‘大金剛神力’,我也只練成一十六相,如何能夠一招不發,便震飛僧人的棍棒,封住他們的經脈?”他越想越驚,呆怔無語。性覺注視他半晌,又問道:“小檀越,可有什麼苦衷麼?”

“苦衷卻沒有。”陸漸嘆了一日氣道,“魚和尚人師於我確有大恩,他坐化前,託我將他的舍利帶到貴寺安放。”

霎時間,衆僧均露震驚之色。“什麼?”性海失聲道:“魚和尚死了……”驀地逆氣上衝,連聲咳嗽,一張青白麪皮漲成紫色。性覺眼中訝色卻是一閃即逝,寂然半晌,說道:“心空,你解開檀越枷鎖。”

心空入寺較晚,不知魚和尚是何方神聖,但瞧衆前輩神情,心知此人必然不凡,陸漸倘若與之有關,便是本寺貴客,自己唐突了他,大大不妙,心中惴惴不安,慌忙解開陸漸的鐵索。

陸漸自懷中取出盛放舍利的錦囊,捧至幾前。性覺伸出瘦骨棱棱的五指,撫摸錦囊,一雙長眉微微顫抖,驀地閉了雙眼,嘆一口氣,道:“這位植越,如何稱呼。”

陸漸道:“小子陸漸。”

性明冷哼一聲,驀地高叫道:“金剛神通,一脈單傳,按理說,魚和尚坐化,應由他徒弟不能和尚送回舍利,怎麼卻是你來?’,衆僧均露疑色。

陸漸搖頭道:“不能和尚已經死了。”當下將不能和尚叛佛入魔,終被誅滅的經過說了。說罷,方丈內一陣沉寂,過得半晌,性覺幽幽嘆息,連連搖頭,問道:“陸檀越,除了送舍利來本寺,魚和尚還有什麼交代?”

陸漸搖頭道:“再沒有啦。”性覺目光一閃,復又黯然。性海則捂着嘴,咳嗽不已,陸漸聽他咳嗽,胸中亦隱隱作痛,當即起身道:“舍利送到,魚和尚大師遺願已了,小子也當告辭了。”說着站起身來,瞧了聾啞和尚一眼:見他兀自摸索蝨子跳蚤,眉開眼笑,自得其樂,不覺心中難過,施禮道:“性覺大師,我有一事相求,還望大降慈悲,應允則個。”

性覺目視舍利,心神不屬,聞言擡頭道:“檀越請說。”陸漸道:“這位聾啞大師偷取桂花蓮子羹,全是爲我,請你不要責罰於他,倘若定要責罰,小子情願代他受罰,挨這三卜戒棍。”他此時身子極弱,若挨三十戒棍,必然送命,但他既知道絕症無救,自輕自賤,不將生死放在心上,故此不惜送掉性命,也要替這老僧頂罪。

性覺神色似驚非驚,注視陸漸半晌,忽而笑道:“這乃小事爾。性明,金剛一脈對本寺有恩,衝魚和尚的面子,聾啞和尚偷盜之事,從此不予追究。’,性明合十道:“謹遵法旨。”

陸漸大喜,施了一禮,正要告辭,性覺忽又道:“陸植越,你有傷病在身麼?”

陸漸一怔,點頭道:“確有一些小病,但也不打緊。”他自知沉病不治,索性稱是小病,免得他人爲自己擔心。

性覺卻笑了笑,說道:“所謂小病大治,我藥師院首座性智師弟精於岐黃之術,陸檀越不遠萬里,送來魚和尚大師的舍利,叫我闔寺僧衆好生相敬。常言道:‘既來之,則安之’,檀越既來了,就不妨多住兩日,讓性智師弟瞧一瞧,一來養病,二來也看看這千年古剎,禪宗祖庭。”

陸漸心憂姚晴、寧凝,又知本身痼疾無治,徒費工夫,當即拱手道:“抱敬則個,小子確有要事,不能停留。”

“什麼要事?”性覺道,“不知老鈉能否相助?”陸漸尋思姚晴之事,關係西城八部,兇險絕倫,性覺倘若牽涉進來,有害無益,而寧凝之事,又事關她身世秘辛,更不能爲外人道,便搖頭道:“住持好意,小子心領了。”

性覺道:“植越何苦推脫,只去藥師院一遭,讓我師弟看過,就算不及煎藥服用,就開上一兩副藥方,也是好的。”

他越是殷勤,陸漸越是爲難。他性子沖和,不善拒絕他人,性覺又是一番好意,卻之不恭,再說自己本爲不治之症,看不看病,本無分別,性智若真是精於醫術,必能看出此病無救,那時再行告辭,也不爲遲。當下點頭應允下來。

性覺輕吐一口氣,額首笑道:“心空,你帶陸檀越去,傳我法旨,這位陸植越和魚和尚淵源甚深,着性智務必將他治好。”心空領旨,合十爲禮,爲陸漸引路。聾啞和尚渾渾噩噩,不知發生何事,見陸漸起身山門,便也跟隨而出。

陸漸道:“大師,我去瞧病,你先回吧。”一聲說罷,忽聽心空嘿嘿直笑,頓時憬悟,這老和尚雙耳失聰,自己說什麼他也無法聽見.不由自嘲而笑。

又走數步,心空見聾啞和尚兀自緊隨,焦躁起來,驀地轉身,伸手按在他肩頭,內勁迸發,聾啞和尚身不由主,平平跌出丈餘,坪然落卜。心空用的乃是巧勁,聾啞和尚雖不覺痛,仍是吃了一驚,爬起來瞪着二人,眼珠骨碌碌一轉,跌跌撞撞,一道煙去了。

心空哈哈笑道:“這老蠢貨不會聽人話,唯有給他兩下,才能懂事。”轉眼瞧去,卻見陸漸眉頭緊登,眉間隱有怒色,心空頓時住口,微微冷笑不已。

一時無話,二人曲折行了百步,遠遠傳來藥香,轉過牆角,便見一處院落,入院處,幾個小沙彌或站或坐,搗藥、煎藥、制丸,神情專往,兩人入內,也不擡頭。心空驀地朗聲叫道:“性智師叔,性智師叔。”

“叫什麼叫,叫什麼叫?”裡屋內一個聲音甚不耐煩,繼而一名自須老僧挑簾而出,掃視二人一眼,目光忽地凝注在陸漸臉上,微露驚色。陸漸見狀,淡淡一笑,心道:“這位大師好本事,一眼就瞧出來了。”卻聽心空道:“住持法旨,着師叔務必治好這位陸檀越。”

“務必治好?”性智白眉軒舉,望着陸漸,神色驚疑。心空又道:“住持還說了,這位陸檀越與魚和尚淵源甚深,不遠萬里,將魚和尚的舍利送回三祖寺。”

性智聽到魚和尚三字,身子微顫,怔忡片時,旋即對陸漸點頭微笑,合十道:“金剛傳人大駕光臨,失敬失敬。”

陸漸忙回禮道:“大師誤會,魚和尚人師並未收我爲徒,金剛傳人,小子可當不起。”性智微微一愣,忽又擺於笑道:“無妨無妨,魚和尚當年對老鈉有恩,你送回他的舍利,便是我性智的恩人,無論如何,老鈉也要將你治好。”

陸漸嘆道:“大師,我這病……”性智不待他說完,挽住他手,笑道:“裡屋安靜,老鈉與你好好瞧瞧。”陸漸無法,只得暫且跟入。

內屋陳設精潔,方桌上一疊醫書,桌後藥櫥,瓶瓶罐罐雖多,卻是井然有序。二人坐定,性智命心空退下,伸手搭上陸漸脈門,拈鬚沉吟,半晌無聲,唯有屋外篤篤篤搗藥之聲,悠悠傳來。

性智忽嘆一口氣,擡眼注視陸漸道:“若依尋常醫理,檀越傷在肺部,傷勢雖重,卻也並非無救。只不過,檀越體內有一股奇特潛力,不住蠶食檀越生機,倘若放任白流,必成大患。”

陸漸見他所言無差,心巾佩服,嘆道:“實不相瞞,小子不幸淪爲劫奴,大師說的,正是‘黑天劫’發作的徵兆。”

“黑天劫?”性智白眉聳動,吃驚道,“‘西城’的煉奴秘術?“陸漸奇道:“大師也知道西城煉奴。”性智嘴角抽搐數下,嘿然道:“是啊,多年前我曾碰見一位劫奴,聽說了《黑天劫》的厲害。”陸漸苦笑道:“有無四律,無法可破,故而此乃絕症,大師救不了的。’,

性智若有所思,起身踱了兩步,搖頭道:“那也未必,當年那位劫奴曾經告訴老袖,《黑天書》並非沒有破解之法。”

“此言當真?”陸漸不由得騰地站起,脫口道,“敢問,敢問大師,是,是什麼法子?”性智斜眼睨着他,微笑不語。

陸漸原木心灰意冷,了無生意,但見性智如此神情,心中不由升起一股希冀,腦子裡如電光掠影,閃過許多人來……陸大海、姚晴、谷續、魚和尚、寧凝……剎那間,他心中對這生命生出一股無以言表的眷念,顫聲道:“大師,大師若能告知我脫劫之法,陸漸永誌不忘……”話音未落,身子一躬,拜了下去。

“檀越快起,快起。”性智急忙扶起他道,“折殺老衲了。”扶起陸漸時,只見他雙眼微微泛紅,目中淚光浮動,身子陣陣顫抖,儼然激動不已。

性智盯着陸漸,眼角跳動數下,忽而目光轉向窗外,嘆道:“可惜,那可惜那法子雖然神妙,這世上卻已失傳了。”

陸漸一顆心本已提到嗓子眼上,聞言陡然下沉。如此大喜大悲,別說他絕症纏身,就是尋常人也難承受,陸漸只覺胸口劇痛,哇的一聲,嘔出一口鮮血。性智急忙扶住他,在他後心度入真氣,一迭聲自責道:“怪我,怪我,這話說得太過。”

陸漸回過氣來,苦笑道:“不怪大師,只怪我癡心妄想,竟想破解《黑天書》。”性智正色道:“《黑天書》確然能破,天下本有一門武功,就是它的剋星。”

“什麼武功?”陸漸又是一喜,嗓子發起抖來。性智盯着他雙眼,神色肅穆,一字一句道:“你可曾聽說過‘大金剛神力’麼?”

陸漸心頭咯瞪一下,愣在當地,出了一會兒神,方纔遲疑道:“魚和尚大師顯示過‘大金剛神力’,但他卻未說過能破《黑天書》。”

性智搖頭道:“這是西城劫奴告知老鈉的,或許魚和尚身懷寶物而不自知。”

陸漸心跳變快,尋思:“魚和尚大師確實不知(黑天書》的許多內情,再說,大金剛神力若無絕大神通,又怎能封住‘三垣帝脈’?”想到此間,不覺釋然。

性智始終瞧着陸漸,見他面露喜色,便道:“陸檀越,魚和尚坐化之前,你始終與他在一塊兒?”陸漸點了點頭,性智又道:“那麼他可曾與你提過“大金剛神力’?”

“提過。”陸漸道:“他還傳了我十六種身相。”

“十六種身相。”性智奇道,“不是三十二身相麼?”陸漸搖頭道:“當時情勢險惡,大師來不及傳我其他身相。”

性智哦了一聲,忽又道:“那十六身相你可記得?”陸漸道:“記得。”性智道:“那你使給我瞧瞧,老袖參詳參詳,看這其中有何高明之處,爲何能夠破解黑天書?”

“大師見諒。”陸漸苦笑道,“我傷得厲害,無法借力變相。”性智臉上閃過一絲陰霎,沉默片時,忽而笑道:“不妨,不妨,你畫在紙上也成。”興沖沖攤開一張宣紙,筆蘸濃墨,遞在陸漸手上。

陸漸胸無塊壘,見性智一番好心,當即不疑有他,便在紙上畫將起來。誰知他出身寒微,從沒學過繪畫,對丹青之道一竅不通,心有所思,落筆時卻大大走樣,人頭畫得像只燒餅,眼睛就如燒餅上兩粒芝麻,四肢猶如木柴棍兒,長短參差,糾纏一起,分不出手腳來。

一十六相畫完,陸漸已是滿頭大汗。性智鄭重接過,凝神瞧了半晌,怎麼也瞧不出所以然來,不由露出狐疑之色,瞥了陸漸一眼,說道:“陸檀越,這真是一十六相麼?”

陸漸道:“是啊。”性智嘿了一聲,驀地放下那張鬼畫符,嘻嘻笑道:“老鈉卻忘了,檀越渴了麼,待我泡杯茶去。”言訖匆匆出門,捧入一杯茶水,笑道:“廟小和尚窮,粗茶一杯,慎莫見笑。”

陸漸畫了這一通,猶似與人打了一架,身心俱疲,口中乾渴,於是捧茶便喝,但覺茶水濃釅,辨不出是什麼滋味。他出身貧寒,喝茶素來不辨濃淡,解渴便好,當下一氣喝乾。不料方纔放下茶盅,便覺一陣暈眩,擡眼望去,眼前朦朦朧朧,天眩地轉,性智笑眯眯的,注視自己。

陸漸隱覺不對,欲要詢問,眼皮卻慢慢沉重起來,驀地向左一歪,失了知覺。

第32卷橫絕滄海之卷(上)第34卷潛龍勿用之卷【大結局】(中)第30章 心碎(一)第12章 六朝金粉第29章 北落師門(續三)第35章第32卷橫絕滄海之卷(中)第6章 桶狹間第30卷八圖合一之卷(下)第23卷陸漸身世之卷(上)第28卷東海逐謀之卷(下)第30卷八圖合一之卷(中)第24章 絕望 上第30章 心碎(二)第26卷東西財神鬥寶之卷(上)第31卷兄弟同心之卷(下)第11章 金龜第32章 第四律3第30卷八圖合一之卷(中)第19章 脫身 下第34章第39章 洗冤第29卷論道滅神之卷(下)第31卷兄弟同心之卷(中)第27章 劫中劫(續)第32章 第四律3第25卷東西商站之卷(中)第23卷陸漸身世之卷(下)第37章穀神第5章 天神宗第29卷論道滅神之卷(下)第32卷橫絕滄海之卷(下)第29卷論道滅神之卷(中)第30章 心碎(一)第30章 心碎(五)第7章 故事第29卷論道滅神之卷(下)第16章 玄瞳第32卷橫絕滄海之卷(上)第29章 北落師門(續)第33卷百川歸海之卷(中)第27卷天人交戰之卷(下)第32章 第四律3第30卷八圖合一之卷(中)第30章 心碎(四)第23卷陸漸身世之卷(上)第1章 祖孫第6章 桶狹間第34卷潛龍勿用之卷【大結局】(下)第30章 心碎(四)第24卷天道無情之卷(下)第37章穀神第26卷東西財神鬥寶之卷(上)第33卷百川歸海之卷(上)第3章 浮槎第31卷兄弟同心之卷(上)第32卷橫絕滄海之卷(中)第32章 第四律2第29章 北落師門第3章 浮槎第8章 九變龍王第14章 鬥奴第14章 鬥奴第22卷柳暗花明之卷(下)第38章破壁(下)第30章 心碎(二)第19章 脫身 上第29章 北落師門(續三)第12章 六朝金粉第25卷東西商站之卷(中)第23卷陸漸身世之卷(下)第35章第18章 情惑 下第32章 第四律1第22章 戰書 下第31章 博弈1第14章 貴公子第26卷東西財神鬥寶之卷(下)第26卷東西財神鬥寶之卷(上)第26卷東西財神鬥寶之卷(下)第5章 天神宗第26卷東西財神鬥寶之卷(中)第28卷東海逐謀之卷(上)第32卷橫絕滄海之卷(中)第24卷天道無情之卷(中)第38章破壁(中)第32卷橫絕滄海之卷(中)第22章 戰書 上第24卷天道無情之卷(中)第29卷論道滅神之卷(下)第23卷陸漸身世之卷(下)第26章 劫中劫第23卷陸漸身世之卷(下)第32卷橫絕滄海之卷(中)第2章 水火第24卷天道無情之卷(中)第30章 心碎(一)第35章
第32卷橫絕滄海之卷(上)第34卷潛龍勿用之卷【大結局】(中)第30章 心碎(一)第12章 六朝金粉第29章 北落師門(續三)第35章第32卷橫絕滄海之卷(中)第6章 桶狹間第30卷八圖合一之卷(下)第23卷陸漸身世之卷(上)第28卷東海逐謀之卷(下)第30卷八圖合一之卷(中)第24章 絕望 上第30章 心碎(二)第26卷東西財神鬥寶之卷(上)第31卷兄弟同心之卷(下)第11章 金龜第32章 第四律3第30卷八圖合一之卷(中)第19章 脫身 下第34章第39章 洗冤第29卷論道滅神之卷(下)第31卷兄弟同心之卷(中)第27章 劫中劫(續)第32章 第四律3第25卷東西商站之卷(中)第23卷陸漸身世之卷(下)第37章穀神第5章 天神宗第29卷論道滅神之卷(下)第32卷橫絕滄海之卷(下)第29卷論道滅神之卷(中)第30章 心碎(一)第30章 心碎(五)第7章 故事第29卷論道滅神之卷(下)第16章 玄瞳第32卷橫絕滄海之卷(上)第29章 北落師門(續)第33卷百川歸海之卷(中)第27卷天人交戰之卷(下)第32章 第四律3第30卷八圖合一之卷(中)第30章 心碎(四)第23卷陸漸身世之卷(上)第1章 祖孫第6章 桶狹間第34卷潛龍勿用之卷【大結局】(下)第30章 心碎(四)第24卷天道無情之卷(下)第37章穀神第26卷東西財神鬥寶之卷(上)第33卷百川歸海之卷(上)第3章 浮槎第31卷兄弟同心之卷(上)第32卷橫絕滄海之卷(中)第32章 第四律2第29章 北落師門第3章 浮槎第8章 九變龍王第14章 鬥奴第14章 鬥奴第22卷柳暗花明之卷(下)第38章破壁(下)第30章 心碎(二)第19章 脫身 上第29章 北落師門(續三)第12章 六朝金粉第25卷東西商站之卷(中)第23卷陸漸身世之卷(下)第35章第18章 情惑 下第32章 第四律1第22章 戰書 下第31章 博弈1第14章 貴公子第26卷東西財神鬥寶之卷(下)第26卷東西財神鬥寶之卷(上)第26卷東西財神鬥寶之卷(下)第5章 天神宗第26卷東西財神鬥寶之卷(中)第28卷東海逐謀之卷(上)第32卷橫絕滄海之卷(中)第24卷天道無情之卷(中)第38章破壁(中)第32卷橫絕滄海之卷(中)第22章 戰書 上第24卷天道無情之卷(中)第29卷論道滅神之卷(下)第23卷陸漸身世之卷(下)第26章 劫中劫第23卷陸漸身世之卷(下)第32卷橫絕滄海之卷(中)第2章 水火第24卷天道無情之卷(中)第30章 心碎(一)第3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