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紅傑看着暗色的磚塊在眼前下滑,身體的失重感,然後他眼前的牆壁消失了,他看到另一條巷子出現在眼前,地心引力越來越大,上升的速度在急劇減緩,賈紅傑在空中滯留的那一瞬間,雙手伸出,左手用力撐在牆壁的頂上,粗糙的磚面帶來實在的摩擦力,右手同時向後一拉,身體在半空中像是麻袋一樣的甩過了牆壁。
秘密小隊的戰士們看到賈紅傑順利的翻過圍牆,而且宋愛國的力度剛剛好能夠讓賈紅傑升高到預定的位置,對於力量的把握那是相當的精準,剛纔宋愛國說過他曾經是一名軍人,看來不是胡說的,而且,不只是普通的軍人,而是經過訓練的精兵。
殊不知宋愛國還真的沒經過什麼系統的訓練,都是給逼出來的,技藝不精,在金三角生存的機率並不高,只能充當炮灰的角色,爲了活命,宋愛國 很是下過一番功夫的。
戰士們陸續在宋愛國的幫助下翻閱圍牆,李劍銳則躲在巷口的牆角處進行警戒,他不願意留在圍牆底下守衛,如果那樣的話,撣幫革命黨匪軍就能夠站在巷子的另一頭與他對射,如果撣幫革命黨的人有那個膽量的話。
李劍銳一向不贊成被動防禦,他總是會在有限的條件下,找到對自己最有利的位置,使用最具有攻擊性的方法,扭轉局勢,這也是老撾紅色解放組織、秘密小隊非常看好他的原因之一,如果單純是會狙擊,哪怕是個天才,成就也都有限,最多不過是個比別人打得準一點的天才,說的不好聽點:不就是個會打槍的。
在真正的戰場上很多時候,頭腦的重要性絕不亞於手中的武器,能夠分析戰場的局勢,清楚的瞭解自己和敵人的優點和劣勢,才能做到“知己知彼”,李劍銳現在雖然並不能完全做到這一點,但是他在努力向這個方向發展。
通過剛纔得兩次交鋒,讓他了解到撣幫革命黨軍人的膽怯,但是秘密小隊的最大弱點就是人少,李劍銳相信如果秘密小隊有十倍戰士的話,已經可以橫掃芒新鎮了;如果是五倍兵員,應該能夠參與撣幫革命黨和老撾紅色解放組織的混戰,角逐芒新鎮的控制權;如果有兩倍兵力,也就不用躲躲閃閃的,可以直接返身滅殺撣幫革命黨派來的小股部隊,不過這個與李墨陽的指揮也有關係,李劍銳對於這個暫時沒有思考太多,他先要把自己指揮好了。
耳邊暫時只有背後的秘密小隊翻牆時發出的吭哧聲,但是巷子外邊卻一片平靜,他悄悄的將右腳踏前一步,保持着半蹲的姿勢,向外邊看去,匪軍還沒有尾隨過來,不過這是遲早的事情,因爲這條巷子只有這麼一條通路,估計匪兵都知道,秘密小隊進入了死衚衕。
如同李劍銳預料的一樣,匪軍們正在大約一百米外的巷子中議論着:
“他們怎麼鑽進這個巷子了!”
“他們不熟悉地形,進了死衚衕,等死呢!”
馬上就有反對者提出:“不可能,宋愛國領着他們呢,你也不想想,宋愛國在我們t01呆了多少年了,會不知道這裡是個死衚衕!”
“他們估計想要背水一戰,聽說天朝的軍人一般都喜歡玩這個,什麼置之死地而後生之類的。”這個是個有點文化的,估計看過不少電影。
“這個可能性非常大,反正他們都準備死了,現在是想拉着我們做墊背!”
“那怎麼辦,派人偵查一下!”
“派誰去,誰的命令,麻痹的,隊長都死了,他們有狙擊手。”這個比較怕死。
終於有人提出了一個建議,並且得到了大家的支持:“誰提議偵查的誰就去!”
這個倒黴蛋就這麼被推了出來,一邊走,一邊暗罵自己多嘴,同時還在想着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如果自己冒頭就被崩了呢。
不過他轉念一想,狙擊手都是致命武器,在隊伍裡算是核心人物,一般都會被安排在衆多保護之下,自己不應該那麼倒黴,反正就看一眼,然後就撤,如果誰再提議就讓誰來,反正他是不來了。
士兵小心翼翼的貼在巷子的拐角處,然後鬼鬼祟祟的把頭探出了半邊,當他的一隻眼睛看到空蕩蕩的巷子時,心中那塊大石頭呯然落地,沒有敵人,太幸運了。
但是,那是什麼,他看到遠處,巷子拐角的地方,似乎火光一閃,幾乎同時耳邊響起了熟悉的槍聲,是最常用的56式衝鋒槍的聲音,然後,沒有然後了,他的身體直接向外倒出了牆角,手裡的56式衝鋒槍“咵啦”一聲摔在地上,一切又恢復了平靜,就像什麼都沒發生過一樣。
匪軍聽到了槍聲,都亂作一團,端着槍指着巷子口,彷彿下一秒秘密小隊這些不要命的瘋子就會從巷子裡面衝出來一樣,但是等了片刻,沒有人,甚至是腳步聲都沒有。
有個匪兵大膽的喊着偵查員的名字,但是沒有得到任何的迴應,撣幫革命黨的士兵們知道,那個倒黴的偵查員怕是凶多吉少了。
但是再也沒有人敢提:“偵查”的問題,二三十個大老爺們就這麼擠在寬約兩米的巷子裡邊,說着各種破敵的計劃,除了議論和爭吵之外,沒有人打算向前在走一步。
這邊李劍銳早就料到,敵人也會派人偵查之後纔會發動攻擊,而所謂偵查,無非就是看看,素質普遍不高的撣幫革命黨匪兵,偵查的時候的步驟基本都在李劍銳的腦海中演練了一遍,他的身體會保持什麼樣的姿態,然後他會採取什麼樣的動作,他的身高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他會偵查多久,李劍銳在短短的一分鐘內就在腦海中模擬出了幾套不同的方案,針對敵人的身高,突然地變故,都設計了相應的反應,一切的目的都爲了這一槍。
所以說,看似輕巧的一槍,不但凝聚了李劍銳的射擊能力,也有他的思考能力,計劃統籌,應變能力統統都濃縮在了剛纔的一分鐘內。
“狙擊手講究的是:一槍,一個,沒有第二槍。”這是老撾紅色解放組織給他的《狙擊手是怎樣練成的》裡邊的一句話,也是衡量狙擊手是否合格的準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