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用兵歐洲

?這也難怪,那裡畢竟是佔士庭的王宮,且不要說根本不可能在那裡安插探子,就是收買那裡的下人都不一定能夠成功。藏有血蘭石這種寶貝的寶庫肯定是除了國王之外再也沒有人知道的。除非把佔士庭國王抓起來烤問,否則根本不可能找到那個位置。

白起想了一下,對子桑說道:“先讓田棋在那裡埋伏着吧。看看有沒有機會虜到佔士廷國王,另外我們再派一支軍隊過去,逼佔士庭把血蘭石交出來。”“大人準備派多少軍隊過去呢?”子桑問道。“聽拉伯拉汗說佔士遷有舊宋國的封地那麼大,而且他們和鄰近的多米拉王國關係很好。我想至少要派十萬精兵才能把血蘭石奪回來。”白起說道。“十萬兵力對於方與郡和薛郡來說可不是一個小數目,方與郡和薛郡恐怕抽不出這多麼兵力來。”子桑說道。“這個我來想辦法,兵員好說,只是這個領軍的大將不好安排。”白起說道。

“以目前來看,方與郡應該可以抽出三萬兵馬來。我們這裡可以抽出兩萬兵馬來,河東郡的兵馬有七萬,可以先抽調三萬,這樣以來我們就有八萬的兵力。再加上我們這幾仗下來也有近萬的降卒,如果把這些降卒也帶上的話那麼一共是九萬人。算了,九萬就九萬吧。九萬人馬應該已經足夠了。兵馬好找,只是這個領兵的大將卻不好找。”白起說道。“這領軍之人最好是方與郡的將領。若是用秦國將領領軍的話,恐不能盡心。”子桑想了想說道。“是啊,只是方與郡的兵力不足,此次需從秦國借兵方可,若是用方與郡的將領恐秦國將士不服。”白起說道。“這倒也是實情,不知大人有何打算?”子桑也沒有什麼好的主意。“此去最佳的人選莫過於王林。王林是夫人的義子,用他領軍自然會盡心盡力。只是秦國這邊……”白起想了想問道:“你看張燕怎麼樣?”

“張燕將軍在秦國爲將多時,已經被秦人認可。他本身又是大人從方與郡帶回來的,對於大人忠心不二,用他來調合秦、齊之兵確是最佳人選。”子桑說道。“對了大人,這佔士庭離我們有多遠?”子桑忽然又問道。“具體有多遠我也說不清楚,離我們這裡最少也要有四五千裡地吧。”白起說道。“什麼……四……四五千裡地?”子桑被嚇呆了。白起點了點頭說道:“這是那個拉伯拉汗說的,應該差不了多少吧。”“大人,對這麼遠的地方用兵,怎麼運送糧草補給?”子桑問道。“這個你不用操心,王林知道怎麼做得,我從方與郡回來之前曾和他深談了一次,教給如何在沒有補給的情形下長期在外作戰。”

“大人是說沒有補給?”子桑吃驚地問道。“幾千裡,光路上就得走兩年,一路上還有說不盡的困難,難道真要用牛車給他們送糧食?”白起笑着說道。“可是大人,不給他們送糧食,那他們吃什麼?”子桑不解地問道。“有一種戰法叫以戰養戰,用在這種情形之下是最合適的。”白起說道。“什麼是以戰養戰?”子桑問道。“這有什麼難?我們打敗了敵人自然可以用敵人的物資來補給自己,我們在這裡打仗,爭奪土地爲得不也是這些嗎?這就是戰爭的法則。”白起說道。“大人的想法真大膽,以前從來沒有人敢派一支孤軍到那麼遠的地方去打仗的。”子桑嘆道。

“子桑,你給我傳信給王林,讓他即刻率三萬兵馬,分散潛到河東郡去。對了,方與郡有多餘的戰馬,也儘量往這運。”白起向子桑說道。“大人需要多少戰馬?”子桑問道。“越多越好,最好能每人一匹。”白起說道。“大人要把這九萬人全部變成騎兵嗎?”子桑問道。“是的,不過真正戰無不勝的鐵騎是在戰場上練出來的。所以以他們出行之前我要給他們一個特別的訓練。”白起說着臉上露出一股讓人難以查覺的笑意。

在秦國的北方有一個以遊牧爲主的民族--義渠。義渠是匈奴的一支,民風極其彪悍,人人精於騎射,個個都是一等一的戰士。當初惠文王在世時,義渠是歸附了秦國的。但是後來秦昭王繼位,前來朝賀的義渠王年輕力壯,性情桀驁不馴,他見昭王年幼無知,對新秦王心生蔑視,分分鐘都有可能重新反叛。

近幾年來,義渠在趙國的支持下,不斷侵入秦國隴東地區,秦國的左相向壽之所以長年鎮守在長城之外,就是爲了對付蠢蠢欲動的義渠。趙國的趙惠文王和相國奉陽君李兌認爲秦國始終是趙國的勁敵,便對秦國採取壓迫政策。他們暗中支持義渠王,意圖消耗秦國的實力。秦國這些年一直騰不出兵力來對付義渠王,所以才讓他有機會做大。現在的義渠已經成爲了秦國的心腹大患。魏冉也不只一次說到要掃平義渠,除此大患。

白起打算讓王林出征佔士庭完全是受到成吉思汗的影響。在成吉思汗的時候,他的騎兵曾經遠征歐洲創下了不朽的神話。白起認爲既然成吉思汗的人可以做到,他的人沒有理由不做不到。不過當時的蒙古人是以騎兵爲主的,騎兵來去如風,能打能跑,最適合搶殺掠奪。像這種以戰養戰的方法,恐怕普通的步兵是很難做到的。所以白起認爲要實現打敗佔士庭王朝,掠奪他們的鎮國之寶血蘭石這樣一個目標,還是用騎兵做戰比較合適。

不過蒙古騎兵可不是普通的騎兵所能比擬的,他們可是生長在馬背上的民族。而且現在中原各地還都是以車戰爲主,騎兵還處於起步階段,派這樣的騎兵,數千裡之遙去攻佔一個國家,也不太現實。所以白起打算用三個月到半年的時間把這支騎兵訓練成一支真正的,戰無不勝的騎兵。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雖然此去時間很緊,但這“磨刀”的時間卻是萬萬不能省的。

最能磨練士兵的地方是戰場。只有在戰場上,那些士兵纔會學會怎樣殺死敵人,怎樣保護自己,怎樣從敵人那裡奪到自己所需要的東西。要想自己變得強大就必須要有一個強大的敵手。而白起爲王林他們所挑選的對手就是義渠王。

伊闕戰事結束,白起帶少量兵馬回到了咸陽。魏冉、宣太后親自迎出咸陽城外。咸陽的百姓夾道歡迎,人潮鼎沸。百姓高呼着白起的名子迎接他。白起騎着高頭大馬在人羣之間穿過,心裡非常的激動。幾曾何時,他在方與郡也受到過這樣的待遇,方與郡的百姓個個奉他若神明,沒有人會懷疑他在方與郡的地位。現在這種場面在咸陽也出現了,咸陽的百姓會否象方與郡的百姓那樣擁護他呢。

白起心裡雖然想着心事,表面上卻沒有絲毫的流露。只見他滿臉含笑地向百姓揮着手,大聲的向百姓問好,人羣中響起的歡呼聲如浪潮一樣的此起彼伏。魏冉和宣太后把這看在眼裡,心裡暗自覺得有些不妥。白起現在手握重兵,早已經對宣太后的政治集團構成了一定的威脅,而現在他的聲勢又高漲了不少,這樣下去對宣太后而言是非常危險的。

宣太后雖然是昭王的母親,但是她卻並非秦國人。昭王在世的時候雖然昭王發出的每一個命令都是出自她的口中,但是有昭王這正統的王位繼承人在,沒有人會懷疑命令的合法性。而現在,王位空懸,儲君又是過繼而來的,現在宣太后以楚人身分而持秦政,必然會引起秦人的不滿。現在這些問題雖然還沒有浮出水面,但是從一些小事上已經可以看出苗頭。此時若讓白起這有着王族身份的人冒起的話,後果肯定不妙。

衆人各懷心事回到秦國王庭。白起立於朝下向宣太后,魏冉他們詳細的報告了秦伊闕之戰的經過。宣太后對他稱讚了一番,封他爲大上造,賜金很財帛無數。大上造這個爵位是非常高的,在秦國的二十級爵位之中是排第五的,排在徹侯、關內侯、大庶長、駟車庶長四個爵位之下。單以軍功而言,給白起封這樣一個爵位也算是合情合理的,不過白起終是異人的生父,又有王族的身份,按說這次封賜他應該得到更高的爵位才行。

不過,大上造已經是很高的爵位了,當年商鞅以秦相之職在秦國實行變法的時候纔不過是個大上造。宣太后若是再給白起封更高的爵位的話,就必須封給他土地了。現在白起實際上已經擁有着嫺公主的封地,若是再封給他其他的封地的話,他的勢力將會得到很大的膨脹,這是宣太后無論如何也不願看到的。所以宣太后最後只給了白起一個大上造的爵位。不過大上造等若全國的兵馬大元帥,對於白起這善於領兵之人來說,這個爵位正合適不過。;

第37章 教育第147章 助魏奪城第17章 更名第152章 收服人心第141章 漯水殲敵第56章 禍心第57章 創新第144章 攻打陶郡第36章 奪沛第75章 滅門第61章 襲營第54章 遺將第117章 請君爲王第41章 琴音第140章 楚襲三晉第139章 兵向齊國第54章 遺將第30章 任鄙第116章 太后中毒第13章 絕崖第124章 山中激戰第34章 伏擊第21章 公主第2章 回秦第115章 形式多變第120章 咸陽兵馬第123章 山中的敵人第8章 結婚第10章 學習第11章 傷逝第95章 長河攔路第150章 攻打三晉第33章 兵疑第116章 太后中毒第88章 戰雲密佈第61章 襲營第97章 異地驚夢第26章 相助第62章 驚心第106章 特種戰士(2)第131章 血戰長街第12章 追殺第107章 利用身份第16章 親顧第4章 知識第58章 風雨第24章 逼供第135章 御前比劍第146章 請君攻楚第96章 在逃名將第76章 脫身第18章 較技第82章 提升士氣第18章 較技第71章 潛入第98章 豔清中毒第103章 他是范雎第90章 雨中偷襲第42章 燒營第67章 殺降第53章 宴會第105章 特種戰士第34章 伏擊第128章 從燕下手第138章 義渠騎兵第77章 奪兵第151章 兵出三晉第115章 欲伐義渠第75章 滅門第64章 楚人第38章 遣計第3章 門客第126章 栽贓陷害第8章 結婚第105章 特種戰士第45章 請援第43章 深藏第17章 更名第136章 誰做東宮第104章 藏有一招第44章 彭城第110章 再收兩喬第127章 暗中的敵人第121章 魏冉的想法第151章 兵出三晉第42章 燒營第153章 軍中怪人第110章 再收兩喬第129章 圍剿刺客第97章 異地驚夢第26章 相助第122章 身世問題第37章 教育第115章 形式多變第59章 設伏第109章 團聚之夜第138章 義渠騎兵第109章 團聚之夜第11章 傷逝
第37章 教育第147章 助魏奪城第17章 更名第152章 收服人心第141章 漯水殲敵第56章 禍心第57章 創新第144章 攻打陶郡第36章 奪沛第75章 滅門第61章 襲營第54章 遺將第117章 請君爲王第41章 琴音第140章 楚襲三晉第139章 兵向齊國第54章 遺將第30章 任鄙第116章 太后中毒第13章 絕崖第124章 山中激戰第34章 伏擊第21章 公主第2章 回秦第115章 形式多變第120章 咸陽兵馬第123章 山中的敵人第8章 結婚第10章 學習第11章 傷逝第95章 長河攔路第150章 攻打三晉第33章 兵疑第116章 太后中毒第88章 戰雲密佈第61章 襲營第97章 異地驚夢第26章 相助第62章 驚心第106章 特種戰士(2)第131章 血戰長街第12章 追殺第107章 利用身份第16章 親顧第4章 知識第58章 風雨第24章 逼供第135章 御前比劍第146章 請君攻楚第96章 在逃名將第76章 脫身第18章 較技第82章 提升士氣第18章 較技第71章 潛入第98章 豔清中毒第103章 他是范雎第90章 雨中偷襲第42章 燒營第67章 殺降第53章 宴會第105章 特種戰士第34章 伏擊第128章 從燕下手第138章 義渠騎兵第77章 奪兵第151章 兵出三晉第115章 欲伐義渠第75章 滅門第64章 楚人第38章 遣計第3章 門客第126章 栽贓陷害第8章 結婚第105章 特種戰士第45章 請援第43章 深藏第17章 更名第136章 誰做東宮第104章 藏有一招第44章 彭城第110章 再收兩喬第127章 暗中的敵人第121章 魏冉的想法第151章 兵出三晉第42章 燒營第153章 軍中怪人第110章 再收兩喬第129章 圍剿刺客第97章 異地驚夢第26章 相助第122章 身世問題第37章 教育第115章 形式多變第59章 設伏第109章 團聚之夜第138章 義渠騎兵第109章 團聚之夜第11章 傷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