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節被從營長的位置上直接提拔爲旅長,統領一旅精銳當日就出發北上,接下來就是主力調動,上百萬大軍,自然不可能像玩遊戲那麼輕鬆,鼠標一點就到了什麼地方,事實上,魏節的一旅一萬人馬只是前軍先鋒,接下來的前軍是第四、第六兩個集團軍,統共二十萬大軍,在三日後祭旗出發,而莊周的中軍主力,一直拖到十天後,才正式出動。
漢元一年,冬十二月。
大漢帝國皇帝莊周在新豐鴻門祭天,詔告皇天后土,爲恢復聖人衣冠,起大軍北伐中原,驅除韃虜,恢復華夏。
即日,漢軍七大主力,除去第四、第六兩大集團軍做爲先鋒外,其餘五個全部出動,一字排開,五十萬大軍綿延數百里,再加上輔助的地方守備部隊十二個集團軍,共計一百七十萬,號稱三百萬,一路浩浩蕩蕩的向北而去。
天下震動,三百萬大軍,這幾乎已經是一個帝國能夠動員的極限,即便獲勝,光是戰爭後遺症都可以讓漢國委頓二十年,這是滅國之戰啊。
沒有人敢想象,一個成立不過幾個月的國家竟然有這個魄力,最重要的是有這個實力,挑戰簡直是天下無敵的蘇箬鐵騎。
這是兩大集團的碰撞,敗的一個就得粉身碎骨,沒有半點餘地。
連蘇箬人都有些惶恐不安,拼命的搜刮還能調動的兵力,已經放下盔甲的士兵重新披甲上陣,終於湊出二十六萬騎兵,又從控制的和能夠影響到的各個地方搜刮兵源,拼湊了五六十萬人,不過士氣一般,也號稱百萬大軍,開始南下迎戰。
這種大決戰,其實最關鍵的因素只有一個,就是糧食,上百萬人在前線作戰,後面還至少要十倍以上的人數做後勤補給,這麼多人只破壞不生產,時間一長,就是國庫再充實都能給吃跨了,只要糧食補給不上,前線立刻就軍心動盪,多少十萬人以上的大規模會戰,都是因爲被人斷了糧道才一敗塗地,糧食這個東西實在是太關鍵了。
所以兵書裡面纔對此重之又重,反覆的說,智將務食於敵,食敵一鍾,當我二十鍾,食敵一石,當我二十石,反過來說,前線吃一石,路上運糧隊伍的耗費就有十九石,要保障百萬大軍所需,相當兩千萬大軍在同時人吃馬嚼,哪個國家支持的起這種消耗。
這種仗,打上一次,就能把國庫十幾年的底子都給消耗光了。
但莊周卻是不愁糧食的,都隨身帶着呢,連損耗都沒有,反倒是那些留守的隊伍,要留下不少糧食,所以,莊周的大軍,就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慢,一路掃除所有敵人,實行有效佔領,戶籍登記,定居點的建立,預備役的完善,隨行的各支守備部隊不斷的分流出去,建立新的定居點,只要莊周大軍所過之處,就如同被鐵犁犁過一遍,所有的不穩定因素都被剷除,變成了莊周的有效控制範圍,尤其是當土地法被貫徹下去後,各方勢力連想在莊周的勢力範圍內安插一個探子都顯得極爲艱難。
隨着大軍向北,漢國的疆域不斷擴張,一直延伸到了河水南岸,這才停了下來。
相比來說,莊周不擔心糧食,卻着實爲武器裝備犯難,平時訓練倒也罷了,這時候總不能讓人赤手空拳的和蘇箬人的鐵騎去肉搏吧,莊周又不想用那些軍火槍械,就更犯難了。
現代的軍服看上去的確美觀大方,還溫和飽暖,但防禦能力絕對比不上一副板甲,甚至用樹藤編的藤甲防禦力都比布做的軍裝強,不過這還不是什麼大問題,努爾哈赤起兵造反的時候才十三副衣甲,還不是照樣打天下,許多大的軍事集團,比如曹操,官渡決戰的時候好歹也是一方梟雄了吧,全軍上下才幾百副盔甲,還算是豪華裝備了,所以那些穿了之後就想着全軍武裝到牙齒的,絕對是典型的妄想症患者,最慘還有農民軍墊底呢,衣不蔽體就是用來形容他們的,所以,漢軍的防禦已經算是不錯了。
但武器就不行了,就崑崙星的環境,每年的鋼鐵產量用來打菜刀都不夠,讓莊周上哪弄上百萬士兵的裝備啊,至於地球,冷兵器早就被淘汰了,唯一成批用刀劍的,估計就是拍電影了,還是沒開鋒的,所以莊周手裡自然也不會有這個,讓人臨時製造到是可以,不過那就得通過素衣軒,一下子就是上百萬的刀劍,估計崑崙星的秘密也保不住了。
莊周無奈之下,想起對農民軍的形容,貌似這些強人拿着鋤頭什麼的就敢上戰場,當時莊周還覺得太慘了,拿把鋤頭就上去跟人拼命,現在才知道,鋤頭根本就是力量加六十的極品啊,還是長兵器,比竹竿強多了。
何況就算有刀劍這幫人也不知道怎麼用啊,一年練刀,十年練劍,要把兵器練好了,少說也得幾個月吧,好歹莊周想起來,戰爭發展的規律,從來都是由短兵器到長兵器,由長兵器到遠程打擊武器,由遠程打擊武器到超視距打擊武器,到了最後,已經發展到一按按鈕,洲際導彈就從地球的某個角落離地而起,對另一個半球的任意一個角落攻擊的地步,所以,還是教他們練箭吧,運上上火力覆蓋的原理,連精確度訓練都不用了,再挑出其中的神箭手,稍加訓練就是現成的古代版狙擊手啊。
要說兵器,莊周可是大行家啊,在他手裡,連一根樹枝都能用來殺人,對弓箭雖然不是很常用,但英格蘭長弓,諸葛連環弩之類的威名還是知道的,事實上,弓弩之中,弩雖然靠機括髮射,因此基本對弩手沒有什麼要求,但一般的弩,一次只能發射一支,在戰場上遠不如弓發射來得快速,合格的弓手一分鐘的精確射速是十二支箭,比火器時代的後膛步槍還快一倍,如果不要求精確度,那就更快了,可以達到一分鐘十五支,如果在弓箭兵裡面再用上三段擊之類的,提高火力密度,那就更不得了了,簡直是箭如雨下,其他兵種都只能撲街。
而弓裡面,又可以分兩大流派,國產的是複合弓,因爲弓的力度主要是來自於彈性,爲了增強弓的彈性,增加了木、角、筋等複合材料,制弓的流程相當麻煩,而且價格昂貴,有點像美軍的武器,在整個古代,軍器製造中國一直是遙遙領先於其他國家的,但其他國家沒天朝的國力,造不起那麼好的弓,就只好弄些便宜貨,選擇那些木質堅硬的紫杉木,因爲彈性不足,不能彎曲的太厲害,又沒有加複合材料,所以只好把弓加長,這就是英格蘭長弓,有點像AK系列,簡單好用。
當然除了弓之外,還有一些比較特別的弩,像諸葛連環弩,名聲大的不得了,其實就是一般的弩只能一次射一支箭,然後要停下重新上弦,而連環弩一次可以射好幾支箭,能夠自動上弦,無非是加上滑輪,箭槽一類的東西,只要學過物理,知道那些基本的構件,都能設計出來。
還有就是守城用的弩,這種弩就是一般弩的放大版,人腿部用力上弦,甚至是用牛馬一類的牲畜提供力量上弦,射出的箭就更加強勁,力量遠勝一般的手開弓,可以用來摧毀攻城方的投石車、箭樓一類的武器。
而投石車,還有異名同義的霹靂車、拋石機之類的東西,其實就更簡單了,只是初步利用了一下槓桿原理,用人力拉拽槓桿一端,把另一端放置的大石頭,碎石塊一類的東西拋射出去,威力雖然大,但其實原始得不得了,至少我們知道可以通過改變槓桿兩端的距離比例來讓投石機的力量變大,也不用人力拉拽,可以用牲畜,也可以懸掛石頭,依靠重力,甚至可以增加滑輪一類的構件,減少用力,優化的辦法太多了。
但就是這種簡單的武器,在歷史上也是農耕民族的專利,草原的遊牧民族就是不會,要造攻城武器,都得到農耕民族或是農耕民族的附屬部族裡掠奪工匠,這才能造出投石機一類的攻城武器來。
可以說在整個冷兵器時代,弓弩都堪稱最恐怖的武器,蒙古人能夠無敵天下,就是憑着騎射兩個字,把騎兵和弓箭結合了起來,但有趣的是,在中國,弓弩歷來都是管制兵器,是禁止民間使用的,只有軍隊才能使用弓弩,而在西方,卻是禁止人使用佩劍,弓弩卻是開禁的武器,就和後來的槍支管制差不多,一邊不能用,一邊可以用,剛好相反。
莊周自然沒有多少馬匹,所以也不能大規模的組建騎兵,但造弓箭和投石機還是會的。
親手根據現有的條件設計了弓和投石機,然後把其中的製造流程分解,訂出每一個部件的標準,然後根據流水線的原理,再分攤到每一道工序當中,優化組合起來,不過現在莊周也沒有大工廠,不可能大規模的生產,只好參考當年秦國的模式,把生產指標派到每一個作坊,每一個定居點,每件兵器,每個部件,都有專人負責,最後送到軍勤部組裝起來。
國家之力,排山倒海,幾百萬人在莊周一聲令下,很快就行動起來,短短的半個月就製造了一百萬張弓,數千萬支弓箭,由於之前莊周一直強調隊列訓練,現在要訓練火力密度也是非常容易,只要分配好每個人的在隊列中的射擊方位,然後把弓拉開,在規定的時間內把箭射出去就行了,根本就不用考慮準確度的問題。
投石車也造出了一萬臺,運到河水南岸,一字排開,方圓數裡都是投石車,這樣的規模,即便是正面和蘇箬人對碰,鹿死誰手還是兩可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