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正向強迫與逆向強迫

bookmark

我慌亂地放下筆,用食指堵住雙耳,拇指用力地按摩耳根,但接下來的十幾秒內,那種怪異的嘶鳴聲不僅沒有消失,反而愈加響亮清晰。我低頭閉眼,急促地深呼吸,幾秒後意外地平靜下來,感覺那嘶鳴聲就來自前方不遠處——葉秋薇所在的位置。

我擡頭看她,嘶鳴聲瞬間消失。她依舊平靜地站在窗邊,左手捏着細邊的黑框眼鏡緩緩晃動,目不轉睛地盯着我的臉。

我抹了抹額頭上的汗,拿起筆問:“可以繼續麼?”

她遲疑片刻,微微點頭,緩步坐回藤椅上,簡單整理了一下衣裙,問道:“剛剛說到哪兒了?”

“劉向東的強迫行爲。”我不假思索地說,“強迫行爲象徵着強迫思維,任何強迫思維的根源都是恐懼,只要能找到這種恐懼——”說到這裡,我突然一陣頭疼,大腦短暫地陷入空白,隨後用不確定的的語氣問,“是、是這樣麼?”

“是。”葉秋薇說,“如你所言,強迫行爲源於強迫思維,強迫思維的根源則是恐懼。所以,只要找到這種恐懼,就能通過暗示將其無限放大,從而使人產生極端的強迫思維,進而導致極端的強迫行爲。而極端的強迫行爲,往往就是致命的。”

我沉思片刻:“請說說具體過程。”

“想做成一件事,就必須清楚其原理及規律。”葉秋薇看着我,“張老師,我先問你,什麼是強迫症?”

我張了張嘴,卻不知如何表述。

她頓了頓說:“強迫行爲和強迫思維——即所謂強迫症,根源都是恐懼。所以,任何強迫症,無論其表現如何怪異、複雜,歸根結底,都是心理爲消除恐懼而進行的抗爭,是心理自我保護機制的一種表現形式。”

我默默點頭,詳細記錄下來。

“按照對待恐懼的不同態度,強迫症可以分爲兩類。”她接着說道,“第一類,是通過自我安慰消除恐懼,稱爲正向強迫,或者叫積極強迫,這種強迫症,絕大多數由儀式化行爲發展而來。舉個最常見的例子:一對特別愛乾淨的父母,向孩子過分強調‘細菌無處不在’、‘細菌會致人生病、死亡’等觀念,並對孩子的衛生習慣進行嚴格甚至苛刻的要求,那麼在成長過程中,孩子就很可能產生對於細菌、骯髒等事物的深刻恐懼。一開始,孩子會通過避免接觸髒東西、勤洗手等行爲消除恐懼,並逐漸產生相應的儀式化行爲——即通過這些行爲獲取輕鬆、自信等積極情緒。一旦儀式化行爲遭到破壞,相關恐懼就會爆發並蔓延,從而導致強迫症的出現。比如孩子某天不小心弄髒了手卻無處清洗,就會認爲細菌已經進入了他的身體。之後,無論如何清洗,他都會產生無法徹底清除細菌的潛意識心理,並因此產生不受理性控制的焦慮。爲了消除恐懼、獲得安慰,他會更加頻繁地洗手,每次洗手帶來的安慰只能維持一小段時間,時間一過,潛意識導致的焦慮就會席捲而來,強迫他再次洗手。成年後,潛意識中的恐懼已經根深蒂固,成爲本能的一部分。心理具有慣性和惰性,對抗本能已經足夠痛苦,更不必說改變了。所以,儘管孩子成年後已經懂得了足夠的健康知識,明白頻繁洗手毫無意義,但潛意識中的恐懼不會輕易因意識而改變。正向強迫就是如此形成的。”

我簡單地記了幾筆:“正向強迫不難理解,逆向強迫怎麼說?”

葉秋薇盯着我,沉默了將近十秒纔開口道:“強迫症的第二種情況,是試圖通過消除恐懼載體本身,達到徹底消除恐懼的目的,稱爲逆向強迫,或者說消極強迫。這種強迫症十分極端,絕大多數只停留在強迫思維的階段。依然舉例說明——嗯——張老師。”她突然問道,“你有沒有產生過不切實際的、齷齪或是邪惡的想法呢?比如和男人發生性關係,或者殺掉自己的孩子之類的?”

我驚恐地看着她,她的話觸到了我的內心——我確實產生過和男人發生性關係的幻想,但無論從生理還是心理,我對同性都完全沒有性慾望,甚至一想到就噁心。我也的確不止一次地產生過想要殺掉兒子的念頭,兒子一歲多時,喜歡讓我把他舉到半空,每次舉起他,我都會產生鬆開手、把他摔到地上的想法。兒子四歲時,喜歡爬到窗邊玩,每當如此,我都會產生把他從窗口扔出去的衝動。但我明白,我是愛兒子的,雖然有類似想法,但絕對不會付諸行動。

細想之下,類似的可怕想法還有很多,我一直認爲那是我內心深處的惡在作祟,葉秋薇爲什麼會猜到我有這樣的想法?她如此發問,又有什麼目的呢?

我沉思許久,漫不經心地摸摸脖子,最後捏了捏鼻尖,搖搖頭說:“沒有,我從來沒有過這樣的想法。”

“你不坦誠。”葉秋薇平靜地說,“但也可以理解,對正常人來說,這樣的想法實在難以啓齒。”

“真的沒有。”我擡起左手,用食指的第二節摩擦人中附近的皮膚,思索片刻,又放下手,坦然地說,“不過,我倒是接觸過有類似想法的人。”

葉秋薇說:“那好,就說說這個人和他的想法。”

我點頭,給她講了這麼一件事:

2010年春天,我在市女子監獄採訪了一個名叫趙冬梅的年輕女人。她是本地人,家住西郊的一個鄉鎮,自己和丈夫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她因爲故意殺人罪被判處十五年有期徒刑,具體情況是:她在2009年9月的一個傍晚,把自己四歲半的兒子扔進了河裡,導致兒子溺亡。

見面時,她一直低着頭,不時地咬着手指,偶爾發出幾聲陰冷的笑。主管幹警告訴我,這種狀態算是好的了,趙冬梅平時經常發神經(發瘋),不是跟獄友打架,就是拿頭撞牆,還總是尋找機會想要跳樓。監獄不止一次地向法院提出對她進行精神鑑定,但法院的態度很明確:入獄前,趙冬梅已經接受過多次精神鑑定,不存在任何影響服刑的精神問題。

當時,我和她進行了很長時間的交流,大部分時間都是我說她聽。被問到爲什麼要淹死兒子時,一直沉默的她突然開了口,說,不爲啥,我就是想把他扔到河裡。我問,你很討厭你兒子麼?她情緒頓時激動起來,揮舞着雙手說,他是我孩子!是我的命根啊!我咋會煩他!咋會不愛他!我反問,既然你愛他,爲什麼還要殺他?她瘋狂地抓着凌亂的頭髮,大聲嚎叫道,我也不知道爲啥,就是想把他扔到河裡!

後來,我想辦法查到了和趙冬梅殺子案有關的資料。無論是面對警察的審訊,還是面對法官和公訴人的質問,趙冬梅的說法都完全一致:她愛自己的兒子,但就是控不住想要把他扔到河裡淹死。從孩子兩歲半時開始,這種想法就一直困擾着她,她努力抗衡了兩年,最終付諸行動。

同樣一致的是,無論警方、法院還是監獄方,對趙冬梅匪夷所思的說法都不予採信,認爲她意圖掩蓋真正的殺人動機。

聽完我的講述,葉秋薇說:“就以趙冬梅爲例——張老師,你相信她的說法麼?”

我說:“她說話倒是帶着誠懇,我是想相信她的。可是,她既然愛兒子,爲什麼會產生淹死兒子的強迫思維呢?這真的讓人難以理解。”

“因爲恐懼。”葉秋薇說,“她是不是有過險些失去兒子的經歷?比如兒子遇到過生命危險,或者遭遇過拐賣?”

我一愣:“對、對,她兒子曾經被拐賣過,後來被解救了——你是怎麼知道的!?”

葉秋薇又說:“她兒子被解救的時間,應該在2007年9月左右。”

我深吸了一口氣,眉頭緊皺。

當年,因爲趙冬梅的說法過於怪異,我對她產生了極大的好奇,因而對她的案子及其個人進行了深入瞭解。關於她兒子被拐賣的經歷,我至今仍印象深刻:趙冬梅的兒子出生於2005年3月,於2006年10月遭到拐賣,又於2007年8月末被警方解救,回到母親身邊。

緊接着,葉秋薇又問了一句:“出事的那條河,應該在趙冬梅家附近吧?她兒子肯定經常到河邊玩。”

她的說法,和實際情況完全吻合。我一時無語,只是默默點頭。

“我基本明白趙冬梅的問題所在了。”她不緊不慢地分析道,“對一個母親來說,沒有比失去孩子更可怕的事。失去兒子近一年的經歷,在趙冬梅心中埋下了深刻的恐懼——她一定非常害怕再次失去兒子。失而復得後,她一定對兒子更加疼愛和珍惜,這並非純粹出於母愛,也是出於對失去兒子的恐懼。所以她說自己非常愛兒子,絕對是發自肺腑。”

我依然默默點頭。

“回到母親身邊時,孩子已經兩歲半,正好進入了男孩最頑皮的年齡階段。”葉秋薇繼續分析,“他一定經常跟村裡其他孩子到河邊玩,或許還見過大孩子們下河游泳,內心對河水充滿好奇。正因如此,趙冬梅應該也不止一次地見到兒子出現在河邊,並因此對兒子的安全產生嚴重憂慮。她一定嘗試過對兒子進行安全教育,但一來,農村地區的安全觀念相對薄弱,二來,小男孩頑皮起來,父母是很難管的——更何況,孩子還有過被拐賣的經歷。所以,趙冬梅的安全教育幾乎起不到作用,孩子還是毫無顧忌地去河邊玩耍。孩子隨時會掉入河中出事的事實,加劇了趙冬梅對於隨時可能失去兒子的恐懼。這種恐懼愈演愈烈,等她無法承受,就會催生出一種十分微妙的心理。”

“就是親手把孩子推下水的衝動?”我仍然不太明白,“爲什麼?”

“心理的自我保護。”葉秋薇說,“長期的恐懼,對心理來說是一種難以忍受的折磨。爲了避免崩潰,心理會自發地想盡一切辦法消除恐懼。安全教育無用,兒子經常出現在河邊的事實無法改變,對趙冬梅的潛意識來說,只有一種消除恐懼的辦法,就是親手把兒子推下河。兒子一死,她的心理就只需悲傷,不必再因爲隨時可能失去兒子而感到恐懼了。這就是我所說的逆向強迫——通過消除恐懼載體本身,達到徹底消除恐懼的目的。”

我深吸了一口氣:“心理的自我保護,會讓人做出如此極端的行爲?”

“所以我才說,逆向強迫十分極端,絕大多數都停留在強迫思維的階段。”葉秋薇說,“就像趙冬梅,她也是經歷了長達兩年的逆向強迫思維折磨,最終難以承受,纔將思維付諸實踐的。”

我點點頭:“原來如此。和同性發生性行爲、殺死自己孩子、站在高處忍不住想要跳下去,根源正是因爲對這些事本身的恐懼!”

“沒錯。”葉秋薇說,“你認爲和同性發生性行爲是令人恐懼的,反而產生了相關的強迫思維,試圖通過實際行動徹底消除對不確定未來的恐懼。你深愛自己的孩子,害怕他受到傷害,反而產生出傷害甚至殺死他的想法,以消除內心對此的恐懼。你害怕從高處掉下,反而產生了想要跳下去的衝動,因爲一旦跳下,你對不小心掉落的恐懼就會徹底消失。無論正向強迫還是逆向強迫,歸根結底,都是爲了消除內心恐懼而發生的心理活動,只是手段截然不同罷了。”

我陷入沉思。關於逆向強迫的分析,給我帶來一種前所未有的顛覆感,讓我對人類精神世界有了全新的認識。

許久之後,我才定了定神:“請繼續,強迫症的本質我基本明白了。接下來,請說說你對劉向東的分析,他摸牙的強迫行爲,究竟屬於正向還是逆向?”

“關於強迫症,我還沒有說完。”葉秋薇側身端起水杯,“除了純粹的正向與逆向,有些強迫症也會二者兼具。”她輕輕抿了口水,用冷峻的目光盯着我,“張老師,我接下來要說的這種強迫,跟你有着密切的關係。”

第二十九章 賈雲城的秘密第八十八章 神秘調查者現身第八十五章 戰爭的序幕第三十五章 被忽略的疑點第六十二章 對劉向東的初步觀察第二十四章 女記者的內心世界第三十七章 暗藏的神秘勢力第三十章 深夜的拜祭者第三十一章 突然停下的車第七十一章 浮出水面的研究報告第八十八章 神秘調查者現身第六十七章 劉智普的情感經歷第六十四章 疑似的戀母情結第六十九章 餵養行爲的特殊意義第二十五章 被掩蓋的負面情緒第六十三章 父子間暗藏的矛盾第三十七章 暗藏的神秘勢力第八十六章 被低估的對手第一百一十三章 x的隕落第二十章 隱痛第一百零六章 粉碎性人格解離與x的誕生第四十章 前妻的秘密第一百章 弱點第五十二章 心存不滿的表弟第十一章 黑暗中的大網第十八章 偏執女人的死亡資料第五十六章 肖小燕的愚蠢想法第七十章 攻陷劉智普第四十二章 母親的性傷害第四十六章 發瘋的張瑞林第六十一章 陳玉龍的愧疚第四十一章 童年陰影第十六章 網誘丁俊文第一百零二章 傷口第八十章 衛生間與陰森男人的隱意第八十章 衛生間與陰森男人的隱意第六十四章 疑似的戀母情結第七十章 攻陷劉智普第六十五章 劉智普的童年第三十二章 試探王偉第二十二章 來自私家偵探的秘密第五十三章 試探與反試探第四十二章 母親的性傷害第八十二章 解離症與x的牴觸第九十三章 抑鬱的根源第八十三章 劉向東的內心變化第二十八章 致命驚嚇第四章 生動的心理學入門知識第二十九章 賈雲城的秘密第八十一章 劉向東的不堪記憶第十一章 黑暗中的大網第六十五章 劉智普的童年第二十三章 葉秋薇的暴露第二十一章 突現的大額遺產第七十一章 浮出水面的研究報告第十章 刺探謝博文第八十一章 劉向東的不堪記憶第九十六章 摧毀第八十七章 x的挫敗感第五十七章 趙海時的憤怒第九十九章 秦關的內心世界第八十四章 誘餌第九十八章 徐毅江的慾望第十六章 網誘丁俊文第八十五章 戰爭的序幕第八章 被突然中斷的會面第一百零四章 畸戀第九十三章 抑鬱的根源第一百零八章 沒有勝者的較量第五十六章 肖小燕的愚蠢想法第五十二章 心存不滿的表弟第九十九章 秦關的內心世界第六章 一些足以加深友誼的秘密第三十七章 暗藏的神秘勢力第五十五章 憤怒的根源第四章 生動的心理學入門知識第一百一十二章 袁新強的弱點第五十四章 秘密交易中的暗箱操作第九十九章 秦關的內心世界第十八章 偏執女人的死亡資料第二十九章 賈雲城的秘密第九十四章 關於“死亡”的試探第六十三章 父子間暗藏的矛盾第十四章 神秘的研究報告第四十三章 死亡與淨化第三十四章 難以識破的謊言第三十八章 神秘的x第九十四章 關於“死亡”的試探第三十九章 帶有儀式感的性行爲第六十二章 對劉向東的初步觀察第四十九章 奇怪的夢第九十九章 秦關的內心世界第八十四章 誘餌第一章 序章第六十六章 劉智普的心理選擇第四章 生動的心理學入門知識第七章 異常的審判程序第四十七章 丟失的登記信息第十六章 網誘丁俊文
第二十九章 賈雲城的秘密第八十八章 神秘調查者現身第八十五章 戰爭的序幕第三十五章 被忽略的疑點第六十二章 對劉向東的初步觀察第二十四章 女記者的內心世界第三十七章 暗藏的神秘勢力第三十章 深夜的拜祭者第三十一章 突然停下的車第七十一章 浮出水面的研究報告第八十八章 神秘調查者現身第六十七章 劉智普的情感經歷第六十四章 疑似的戀母情結第六十九章 餵養行爲的特殊意義第二十五章 被掩蓋的負面情緒第六十三章 父子間暗藏的矛盾第三十七章 暗藏的神秘勢力第八十六章 被低估的對手第一百一十三章 x的隕落第二十章 隱痛第一百零六章 粉碎性人格解離與x的誕生第四十章 前妻的秘密第一百章 弱點第五十二章 心存不滿的表弟第十一章 黑暗中的大網第十八章 偏執女人的死亡資料第五十六章 肖小燕的愚蠢想法第七十章 攻陷劉智普第四十二章 母親的性傷害第四十六章 發瘋的張瑞林第六十一章 陳玉龍的愧疚第四十一章 童年陰影第十六章 網誘丁俊文第一百零二章 傷口第八十章 衛生間與陰森男人的隱意第八十章 衛生間與陰森男人的隱意第六十四章 疑似的戀母情結第七十章 攻陷劉智普第六十五章 劉智普的童年第三十二章 試探王偉第二十二章 來自私家偵探的秘密第五十三章 試探與反試探第四十二章 母親的性傷害第八十二章 解離症與x的牴觸第九十三章 抑鬱的根源第八十三章 劉向東的內心變化第二十八章 致命驚嚇第四章 生動的心理學入門知識第二十九章 賈雲城的秘密第八十一章 劉向東的不堪記憶第十一章 黑暗中的大網第六十五章 劉智普的童年第二十三章 葉秋薇的暴露第二十一章 突現的大額遺產第七十一章 浮出水面的研究報告第十章 刺探謝博文第八十一章 劉向東的不堪記憶第九十六章 摧毀第八十七章 x的挫敗感第五十七章 趙海時的憤怒第九十九章 秦關的內心世界第八十四章 誘餌第九十八章 徐毅江的慾望第十六章 網誘丁俊文第八十五章 戰爭的序幕第八章 被突然中斷的會面第一百零四章 畸戀第九十三章 抑鬱的根源第一百零八章 沒有勝者的較量第五十六章 肖小燕的愚蠢想法第五十二章 心存不滿的表弟第九十九章 秦關的內心世界第六章 一些足以加深友誼的秘密第三十七章 暗藏的神秘勢力第五十五章 憤怒的根源第四章 生動的心理學入門知識第一百一十二章 袁新強的弱點第五十四章 秘密交易中的暗箱操作第九十九章 秦關的內心世界第十八章 偏執女人的死亡資料第二十九章 賈雲城的秘密第九十四章 關於“死亡”的試探第六十三章 父子間暗藏的矛盾第十四章 神秘的研究報告第四十三章 死亡與淨化第三十四章 難以識破的謊言第三十八章 神秘的x第九十四章 關於“死亡”的試探第三十九章 帶有儀式感的性行爲第六十二章 對劉向東的初步觀察第四十九章 奇怪的夢第九十九章 秦關的內心世界第八十四章 誘餌第一章 序章第六十六章 劉智普的心理選擇第四章 生動的心理學入門知識第七章 異常的審判程序第四十七章 丟失的登記信息第十六章 網誘丁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