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各奔東西

17各奔東西

“大帥!你爲何壓下匪共進攻湖南的消息?”曾國藩發難。

“放肆。”肅順何懼一個小小兵備道,“就讓你帶着你的擡槍火銃回去湖南,你打得過匪共嗎?三分的時候,關羽水淹七軍,得到荊州失陷的消息,馬上全軍潰散,你曾國藩比武聖人還強?”

“旗人不學,盡拿三分說事。”曾國藩腹誹着,卻不敢說出來。

肅順繼續說道:“本欽差本來對湘軍水師寄予厚望,希望在湖口畢其功於一役。誰知道湘軍水師中看不中用啊。要不然,何必前後兩不相顧。”

江忠源打圓場,岔開話題:“大帥,當下該當如何?”

“九江之戰,諸位以爲何時才能結束啊?”

衆人面面相覷。

“哎,朝廷對諸位寄以厚望,我剛剛上表,保舉曾國藩爲江西巡撫,塔奇布爲湖南提督,江忠源爲江西按察使,羅澤南等人也各有封賞。”給了個甜棗之後,肅順說道:“向榮部,曾國藩部圍住九江,江忠源隨本帥回援武昌。”

大軍調動,也不是說走就走的。神機軍讓出屯位,湘軍紛紛進駐,還要折騰時日。

就在這個時候,南昌的太平軍全師北上了。

原來,太平軍在六月中旬得到了共和軍的確證消息,政策上發生了新的變動。

楊秀清,馮雲山,柳葉飛等判斷,湘軍一定會回軍守衛家鄉,而神機軍也是責無旁貸,只有他們的裝備能和共和軍相抗衡。所以,太平軍所面對追兵很可能只剩下向榮一部。

洪秀全當初要留在南昌,一方面是要試試,有多少人會無條件的站在自己一邊,另一方面,是連續遭受新式洋槍部隊的打擊,信心有所喪失。

現在神機軍既然要回攻武昌,清軍其他各部根本不被放在眼裡,於是,太平王庭決定,嚴密觀察戰局,如果時機有利,立即突破湖口,走長江以及江南岸,東進江寧。

“惟茲建業,素號金陵,形勢既美乎地軸,規模尤合乎夭堂。”

七月中旬時,共和軍已經突破丁泗橋,賀勝橋,武昌在望。太平軍得到這個消息,終於決定東進。於是,楊秀清親臨湖口,指揮了湖口會戰,痛殲湘軍水師。

湖口大捷後,太平軍全師北上。清軍新敗,正在換防,又記掛着自己的後方,根本無心追擊。太平軍大隊毫無風險的通過了湖口,直衝長江下游。到安慶之前的清軍都被掃蕩過,毫無阻礙,過安慶時,林鳳祥帶領一萬精兵在城南看着,防備清兵衝出來。安慶城內的清兵若其無事的在城上看着,也不像要出城阻攔的樣子。

“李轉運,這樣坐視不好吧?”蔣文慶還是有些看不下去。

李鴻章說:“蔣大人守住安慶有功,朝廷一定會嘉獎。安徽巡撫在望啊。還請大人向朝廷上表啊,這安慶沒有水師,髮匪往來驅馳,我這些光腳團丁是一點辦法也沒有啊。我李鴻章在城牆上痛哭流涕,要跳到江裡去阻攔髮匪。”

啊!蔣文慶一愣。

苗人鳳接口說:“幸好我拼死抱住,好勸歹勸,才攔住李大人。蔣父母,我們聯名上表吧,這安慶,甚至安徽全省,沒水師就是不成啊。”

“唉,眼看髮匪直取江寧,爲人臣子,卻不能爲皇上分憂,我們真是心如刀絞。……”

太平軍大隊近十餘萬人,越過安慶,直逼蕪湖。

早先,太平軍在安慶受挫,轉向南昌,蕪湖守軍就放鬆了防禦。這一線沒有刻意佈防。

太平軍到達蕪湖江防的第一道防線在荻港,只有守軍2000名。見籍屋數十間,卓立風中。大炮數尊,橫臥江岸,兵士散處,嬉戲而已。哪有一點備戰的影子!蕪湖下游險要江隘東、西梁山,“‘江畔泊兵船二隻,船身脆薄”。作爲水路先鋒的羅大綱一衝而過。

陸路的林鳳祥等人稍慢,奪得池州給老營歇腳,隨後林啓榮帶隊撤離九江,留賴漢英最後斷後。九江的湘軍象徵性的追擊了一下,與賴漢英部互有損失,就脫離了接觸。曾國藩上表,自陳光復九江,南昌的大功不提。

楚劍功此時已經坐在武昌城中,和一衆將領聽着錢水廷朗讀的戰役紀要。這一段紀要後來被記入《國內革命戰爭》中:

共和軍勢如破竹,所向無敵,特別是在湘鄂邊區戰略要地,擊破了清軍湖北提督博勒恭武主力部隊後,乘勝猛追,進抵武昌城外。沿路俱是清廷的潰兵和流民。

清兵在湖南潰敗以後,穆蔭猶不甘心失敗,帶領四千鑲白旗精兵防守武昌城。加上綠營和團練,守城兵力3萬餘衆,配以充足軍火,嚴密分守城防。各城垛口,均有老式大炮防守,並懸有燈火滾木,備有石灰磚塊,以防我軍爬城。蛇山及環城要點,均設置很多炮位,各單位還控制許多預備隊,晝夜環城巡查,隨時策應。穆蔭自帶隊巡查,直將城防守如鐵城。

武昌城垣廣闊,計有武勝、通湘、文昌、中和、保安、賓陽等十三門。

攻城的共和軍第一到第十八步兵營,第一到第五炮兵營圍城。第二日穆蔭率部開漢陽門逃走,渡江退往漢陽,北伐軍先後均編有帶雲梯的敢死隊,在猛烈槍炮火掩護下,雲梯隊爬城強攻武昌。先後由賓陽門、保安門等城外坡較低處攀登爬進,爬城最奮勇,前赴後繼,被清兵炮兵殺傷數人。楚劍功親臨督戰。第一次攻城時,參將兼任第一營遊擊司馬電六身先士卒,帶領第三連衝上武昌城頭。隨之用刺刀驅散守軍。隨後直取總督府。

總督府空無一人,只有新任湖廣巡撫陸大澎上吊自殺,旁邊留有鑲白旗地區領袖穆蔭七絕一首,讚歎陸大澎的忠義。

我軍籌集渡船,準備過江解放漢陽,穆蔭率部疾走,退往下游方向。

《跨越星辰——共和軍發展史;第一部:地球戰爭時代;第一卷:國內革命戰爭;第二分卷:戰史綜述;第三章:北伐;第五節:攻克武昌(節選)》

楚劍功在佔領了漢陽之後,立即頒佈了一系列命令,讓樂楚名帶領第二十一營、第二十二營,以及炮兵第六營前往佔領襄陽,就地組織對北防禦。第二十四營前往宜昌實施佔領,並準備對西防禦。

隨後,命令在新佔領各地的駐軍抽出士官的架子來,組成當地的錦衣衛。原有廣州除原有的廣州衛以外,也新設韶州,東江、西江、南路(雷州)、瓊州五個衛。這些新的衛指揮使都是黃埔講武堂的畢業生。中國人有很多重名,在黃埔畢業生中也有體現,僅僅王啓年這個名字就有五個。

他們有的是廣東本地商家子弟參軍;有的是東北廣寧府的馬伕,有的是西北綠營的兼職獸醫,他們倆在江寧收取潰兵時入營;有的淮南子弟,有的是杭州大戶蓄養的家奴,浙東大捷後報名參軍。

這些人,包括五個王啓年,出身各不相同,投奔共和軍的目的也不一樣,但他們現在都被講武堂和共和軍這個大熔爐鍛造,成爲骨幹。

馬伕衛王啓年爲郴州衛指揮使,商家王啓年爲長沙衛指揮使,獸醫王啓年衛爲嶽州衛指揮使,淮南王啓年爲荊州衛指揮使,逃奴王啓年爲峽州(宜昌)衛指揮使……

王東陸爲武漢(鄂州)衛指揮使。

楚劍功又命令廣州白雲山大營派遣新兵到武漢,補齊各營建制,讓李穎修準備大都督府北遷。

這樣一通忙下來,就到了八月中旬,肅順帶領神機軍和湘軍,沿長江而來。

46 慨恩施2 後勤16 戰局撲朔19 戰報25 鎮海17 分兵11 月3日水師16 戰局撲朔40 衛尉10 月5日火槍24 搬運71 廣西局勢11 月2日照會46 奏摺級的真相3 三年計劃1842年度摘要2 二元社會6 海盜25 守株待兔19 方略51 張彪61 打碎舊世界9 璞鼎查到達印度46 師船的突擊56 蔡李佛12 廣州來信34 夜起暴風掃京師31 天京一月38 衝擊17 各奔東西29 遺憾97 期望95 危機17 敗退11 固若金湯111 秦晉之好102 都尉13 湘潭大戰78 問對13 多鉚蒸剛5 太平軍在湖南2 後勤56 蔡李佛24 搬運106 利益均沾11 月25日購炮21 江寧50 通商口岸42 孤兒近衛軍35 同光36 伏擊22 江南6 上海灘4 錦衣11 月2日晚交涉10 開拔19 方略28 綠衣兵13 湘潭大戰107 友誼2 二元社會38 新職86 中發白20 克公2 金田52 回師90 反入城鬥爭34 煙雨10 月5日火槍37 徒勞57 恐嚇60 兩位特使25 運河33 林則徐29 馬甲39 忠義還鄉42 戰和63 東方將軍68 國會47 割不割14 北伐前夕17 敗退16 亂鬥23 招撫18 資本家37 熊掌三璦琿談判25 鐵路電報與中亞15 覲見42 法制74 入京37 熊掌三璦琿談判40 衛尉22 新敵13 多鉚蒸剛16 亂鬥4 寒號鳥37 徒勞23 招撫25 意外12 月30日洞庭10 月5日火槍
46 慨恩施2 後勤16 戰局撲朔19 戰報25 鎮海17 分兵11 月3日水師16 戰局撲朔40 衛尉10 月5日火槍24 搬運71 廣西局勢11 月2日照會46 奏摺級的真相3 三年計劃1842年度摘要2 二元社會6 海盜25 守株待兔19 方略51 張彪61 打碎舊世界9 璞鼎查到達印度46 師船的突擊56 蔡李佛12 廣州來信34 夜起暴風掃京師31 天京一月38 衝擊17 各奔東西29 遺憾97 期望95 危機17 敗退11 固若金湯111 秦晉之好102 都尉13 湘潭大戰78 問對13 多鉚蒸剛5 太平軍在湖南2 後勤56 蔡李佛24 搬運106 利益均沾11 月25日購炮21 江寧50 通商口岸42 孤兒近衛軍35 同光36 伏擊22 江南6 上海灘4 錦衣11 月2日晚交涉10 開拔19 方略28 綠衣兵13 湘潭大戰107 友誼2 二元社會38 新職86 中發白20 克公2 金田52 回師90 反入城鬥爭34 煙雨10 月5日火槍37 徒勞57 恐嚇60 兩位特使25 運河33 林則徐29 馬甲39 忠義還鄉42 戰和63 東方將軍68 國會47 割不割14 北伐前夕17 敗退16 亂鬥23 招撫18 資本家37 熊掌三璦琿談判25 鐵路電報與中亞15 覲見42 法制74 入京37 熊掌三璦琿談判40 衛尉22 新敵13 多鉚蒸剛16 亂鬥4 寒號鳥37 徒勞23 招撫25 意外12 月30日洞庭10 月5日火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