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六章 實力說話

李清揚不是地方衙門裡沒見過大世面的官吏,他自小就在江淮富庶之地生活,長大之後又進了錦衣衛,所接觸到看到的利益交易遠比普通人多得多,羅升東這番話或許對別的人作用會大一些,但對他李清揚而言卻極爲有限。

海漢人有錢有勢,要把私鹽生意全都掌控在自己手裡,估計也不是什麼難事,但他們爲何要犧牲一部分利益,將其讓給羅升東這麼一個並沒有多少實力可言的水師軍官?

對此李清揚的看法十分清晰——海漢人要的就是崖城水師這塊招牌,利用大明官軍的名義來整合瓊州島的私鹽市場。

有羅升東這個參將帶着戰船在外面運送私鹽,試問有誰會去查他們?整個崖州的私鹽生意都被水師所壟斷,即便有人想跟海漢人競爭一把,只怕才露頭就會被水師給找上門去抄家。海漢人的私鹽生意能做到今天這樣風生水起,崖城水寨和羅升東的肯定都是“功不可沒”。

李清揚不知道什麼叫做“既得利益者”,如果他明白這個詞的意思,肯定會覺得用來形容羅升東這種人的角色就再合適不過了。當然了,從中獲益的恐怕遠遠不止羅升東一家,那些海漢私鹽所覆蓋的區域,一定還有更多的人從中獲取了不小的經濟利益,否則這裡怎麼會有那麼多來自廣東的私鹽販子?

李清揚看着川流不息在水師公堂裡辦理私鹽買賣手續的這些人,突然意識到爲何海漢這種大逆不道的武裝海商能夠獲得這麼多人的追捧,歸根到底還是金錢作祟啊!這些來到勝利港買鹽的人,還有在這裡開設各種商鋪的大明客商,包括像羅升東、魏平這樣的大明官員,可不都是衝着這地方流量巨大的財富來的?

財帛動人心,對此李清揚真沒什麼好說的,海漢能給這些人的東西,現在的大明的確給不起。要指望這些得了海漢好處的人再站到與海漢對立的角度去反對他們,可能性大概是微乎其微。想對這些人談什麼忠君報國的思想,大概也不會有太大的作用,何況李清揚現在的狀況,似乎也沒有能夠批判他人的立場。

告別了羅升東從水師衙門裡出來,李清揚耷拉着腦袋一句話都沒說。就以今天所見的情況來看,想要推翻海漢人在本地的統治,除了朝廷發大軍來圍剿之外,大概是不太可能指望本地的民衆了。

林南看李清揚精神萎靡的模樣,已經大致猜到了他心中所想,笑着問道:“李兄是不是不太理解,爲何這裡的民衆會對海漢執委會如此的信任有加,什麼都按照執委會說的去做?”

李清揚點點頭道:“錢財固然動人,但尚不至於讓所有人都聽命於執委會。此中必定還有某些在下未能理解的地方,還請林兄明示!”

林南點點頭道:“其實箇中道理並不複雜,無非就是寬嚴相濟,讓民衆在得到實際好處的同時,也能意識到海漢的威嚴不可冒犯。李兄,可有興趣出海一遊?”

李清揚不明白林南的意思,但他也知道林南給自己安排的行程肯定沒有惡意,當下抱拳應道:“那就有勞林兄了!”

安全部爲李清揚準備的出海工具是“閃電號”雙體帆船,不過北美幫的幾個人都各自有事務在身,並沒有時間親自駕船出海,所以今天操控這艘船的船員都是歸化民。

李清揚還是第一次見到外形這麼奇特的帆船,上船之後便忍不住到處張望。林南看出他的好奇,主動介紹道:“這艘閃電號帆船是首長們從他們的故土帶過來的高級船隻,航速遠超普通的木製帆船。”

李清揚奇道:“既然如此厲害,海漢人爲何不多多打造這種船?”

“建造這種船隻的材質,本地是沒有的,木材又達不到首長們的要求……”林南話鋒一轉道:“這艘船平時都是首長們專用的,極少會有今天這樣搭乘的機會,不怕李兄笑話,在下今天也是第一次登上這艘船,能夠獲此殊榮,也是沾了李兄的光。”

李清揚連道不敢,心裡卻明白了海漢人對自己的重視程度,儘管現在仍然只是安全部控制之下的一粒棋子,但這種安排還是讓李清揚的虛榮心得到了小小的滿足。

很快船員們就解纜升帆,緩緩駛離了碼頭。帆船駛出棧橋區之後,視野立刻就豁然開朗起來,駕船的船員扳動舵輪,閃電號在海面上輕快地劃出一道弧線之後轉向東邊的田獨河入海口。

“李兄請看,前方海岸停靠的巨船,便是海漢各位首長當初來到此處落腳時所駕馭的船隻了。”林南在說這番話的時候,眼裡也是充滿了由衷的崇敬。雖然他並不是第一次看到停靠在入海口的這一片鋼鐵鉅艦,但幾乎每次看到這些超乎想象的大船,依然還是會讓他心潮澎湃,對建造出這些奇蹟的海漢首長們心生崇拜。

此時的李清揚已經被眼前所看到的情景驚得合不攏嘴了,他從未想過世間會真有如此之大的鋼鐵鉅艦。關於海漢大鐵船的各種傳聞早就不是什麼秘密,幾乎所有見過實物的人都對大鐵船生出了頂禮膜拜的心思,而沒有見過實物的人則都很難相信世間竟然真的有這種東西存在,李清揚就是其中之一。在沒看到實物之前,他也認爲這只不過是愚民以訛傳訛的謠言而已,海漢人即便真能造出浮在水面上的鐵船,大概也就只是個鐵盆造型的怪物而已,充其量不過幾丈大小罷了。什麼十萬斤大鐵船,這些愚民真當精鐵不值錢嗎?

然而李清揚所看到的這艘船舷上標有“新世界”字樣的大鐵船,其船體龐大如山,莫說十萬斤,只怕再翻上個七八倍也是有的。那從船頭垂入水中的錨鏈,就比李清揚的大腿還粗。而在這艘船的兩邊,還有數艘較小的鐵船,都是一樣的無桅無帆,體形最小的也有十幾丈左右的長度。作爲一個見慣了木製帆船的普通人,李清揚簡直難以想象海漢人究竟是如何駕馭着這些鋼鐵船隻跨海而來。

“世間竟然真有如此奇特之物……”除了由衷的感嘆之外,李清揚此時也說不出別的什麼評價了。

“若非有這些大鐵船帶着首長們來到此地,也就不會有如今繁榮的三亞了!”說到這個話題,林南明顯有了幾分狂熱的情緒:“李兄,你可知道,首長們來到這裡還不到三年時間,便打造出了你所見的這個地方,若是假以時日,五年十年之後,你能想象出那時瓊州島的樣子嗎?”

李清揚倒沒有去想十年後的瓊州島會在海漢人的治理之下還是依然歸附於大明這種問題,他已經意識到了林南並沒有提及的一件事——海漢人的造船水平超出了大明太多太多,而這種造船技術上的差距將會帶來的可不僅僅海上貿易的繁榮程度,一旦運用到軍事領域,那雙方的實力差距就很難以戰船數量來進行簡單的比較了。

李清揚的這種擔心很快就化作了現實,“閃電號”在駛過了田獨河入海口之後,立刻折向南方,沿着港灣東岸軍事基地駛向榆林角。

不知是故意安排還是趕巧,駐紮在勝利港的這支民團海軍艦隊正好今天處於全員休整狀態,十餘艘戰船在海岸邊停靠了一長串,而船舷上那一排整齊的炮窗就在光天化日之下暴露無遺。李清揚在萬山港被抓獲之後,就是乘坐這種戰船來到三亞,因此他一見之下便認出了“探索級”的戰船,而體積要大上一圈的“探險級”戰船也非常好認,炮窗和船頭吃水線上的金屬撞角都已經十分充分地表明瞭這些船的身份。

“海漢……竟有如此之多的炮船!”李清揚看到這個架勢也的確嚇了一跳,同時他也明白了羅升東先前所說的話,爲什麼崖城水寨會主動放棄瓊州島南邊的海上防務,而將其交給了海漢人負責——有這麼一支火力強大的艦隊存在,莫說崖城水寨,就算是瓊州島所有的水面部隊加在一起大概也不夠看的。

“李兄,這只是民團海軍艦隊中常駐本地的一支而已。”林南不無賣弄地說道:“我海漢民團如今共有三支艦隊,一支常駐本港,護衛瓊州西、南兩條海岸線的安全。另一支常年往返於珠江口與本地之間,打擊海盜併爲衆多的商船民船提供免費護航。還有一支艦隊位於安南海岸,在那邊守護我們的多處海岸港口。”

“三……三支艦隊?”李清揚確實被林南主動爆料給嚇了一跳。如果這樣規模的艦隊複製三倍,那別說瓊州島的大明水師了,只怕連廣東境內的水師加上也不夠看的。如此說來,之前海漢民團在珠江口大勝海盜的傳聞應該也是真的了。

“凡我海漢商貿所至之地,俱在我民團海軍護衛之下!”林南繼續炫耀道:“放眼整個南海,再無第二支勢力可與我民團海軍相匹敵!”

李清揚嘆道:“我若是處在羅升東的位置上,只怕也早就想要脫了那身軍服了!”

身邊有這麼一支強大且不受控制的海上力量,作爲崖城水寨肯定是十分尷尬的,鬥肯定鬥不過海漢人的艦隊,頂多也就只能裝着看不到,玩玩自欺欺人的把戲。此時李清揚倒是覺得羅升東這人還挺豁達的,居然抹得下臉皮抱上了海漢人的大腿。至於崖城水寨嘛,在看過了海漢人的這支艦隊之後,李清揚也不得不承認其存在的意義不大,站在私心來說,當個鹽販子對羅升東這種人來說或許纔是一條更好的出路。

“閃電號”很快就劃過了軍港,駛入了榆林角的海峽口。這次不需林南再進行提醒,李清揚已經注意到了兩岸的坡地上那連接成片的岸防炮炮臺。

由於距離已經相當近,李清揚甚至可以清晰地看到炮位上黑洞洞的炮口,粗略一算至少有幾十個炮位之多。林南在旁邊問道:“李兄認爲勝利港這防禦水平如何?”

李清揚心道我若不是來勝利港的時候被關在船艙裡,沒看到這港灣外的炮臺,也不至於在安全部的牢房裡待了這麼多的時日,要是早點看到這些東西,只怕早就降了!

在港口附近修築這種岸防炮臺,需要花費多少的錢財和人力,李清揚還是知道個大概的。整個大明的海岸線上,修築了岸防炮臺的地方也是屈指可數,而且從未聽說過有私人自行修築這東西的——就算有錢修也沒地方去買這麼多的大口徑火炮。

這岸防炮可不比得軍隊中所用的火炮,還可以根據戰事來調整位置,機動靈活地對敵人實施打擊。岸防炮說白了就是一個固定火力點,如果不能做到完全覆蓋戰場,那麼設置岸防炮的意義就不大了。而要實現這個作戰目的,唯一的辦法就是增加火炮射程,相應的鑄炮難度也就水漲船高了。

李清揚早就知道海漢人有私自買賣槍炮火器的行爲,但他先前還是想得比較簡單,認爲大概也就是土製三眼銃或是小型土炮的水準,然而現在看來並不是這麼回事。能夠自行鑄造岸防大炮,這就已經說明了海漢人的軍火製造水平到達了什麼樣的地步。而這海峽兩岸連片的炮臺,顯然不太可能是海漢人修出來嚇唬人的,他們佈置在這裡的火炮,大概是真的足以覆蓋住這條進出勝利港的航道了。

在數十門火炮的覆蓋射擊之下,大明水師是否有可能安然衝過這道寬度僅百丈的海峽?李清揚認爲機會微乎其微,更何況還有一支強大的艦隊會在海面上列隊用炮口迎接客人的到來……那畫面太美,李清揚已經無法想象。

“這裡的一切,都在執委會的庇護之下!”林南看着李清揚有些失神的面孔,意味深長地對他說道。

第六百三十章 競爭與威脅第71章 新兵(二)第154章 廣州來客第2225章3176.第3176章第1757章 依法處置第22章 碰頭會(二)2805.第2805章第五百二十二章 說客第四百八十章 新港開發2669.第2669章2479.第2479章第2087章第1687章 合則兩利3101.第3101章第1872章 定海港見聞第1693章 商界新貴第98章 蒸汽機2973.第2973章第339章 率先動手第1480章 前線實錄第1748章 就算看破也無奈3236.第3236章第五百九十九章 戰與和的爭論第五百八十六章 善後工作第1931章第五百九十章 小動作第2236章第189章 黑土港的好消息第2089章第1126章 利益相關第1547章 半殖民地第2002章第2298章第1598章 李奈的決斷第1182章 停戰協議第五百九十九章 戰與和的爭論2904.第2904章第1756章 應急措施第201章 吃緊的產能2606.第2606章第10章 穿越之前的最後準備第379章 攻守之間2947.第2947章3305.第3305章第2121章第261章 採取軍事手段的可行性第307章 獻禮工程第2014章2694.第2694章第5章 籌備進行時(一)3047.第3047章第六百七十七章 參觀昌化第九百七十二章 範迪門的三亞見聞第1061章 計劃變更第1355章 騎兵營的作用第358章 工程中的消耗品第1573章 大買賣第2016章第1235章 偵察敵情第2177章第1959章第2224章第272章 黎峒變化第五百六十七章 張千智第1562章 軍購競爭第121章 海外考察(八)第2055章第七百一十章 打掃戰場3210.第3210章第2143章第1148章 登州府的反應第399章 勝利凱旋第六百六十八章 戰爭利弊第九百八十二章 教育措施第3426章第四百一十九章 與黎人的談判第六百五十四章 擊潰2675.第2675章第1822章 退守大同江第六百二十八章 荷蘭人的計劃3033.第3033章第1564章 馬打藍人的考量第2085章第1203章 發展綱要第142章 轉運策略第69章 徵兵3095.第3095章3038.第3038章第2006章第2252章2897.第2897章第1852章 強國之路第2199章第八百二十四章 金礦第1900章 李希的建議第1395章 收網日第1493章 無用信息3182.第3182章
第六百三十章 競爭與威脅第71章 新兵(二)第154章 廣州來客第2225章3176.第3176章第1757章 依法處置第22章 碰頭會(二)2805.第2805章第五百二十二章 說客第四百八十章 新港開發2669.第2669章2479.第2479章第2087章第1687章 合則兩利3101.第3101章第1872章 定海港見聞第1693章 商界新貴第98章 蒸汽機2973.第2973章第339章 率先動手第1480章 前線實錄第1748章 就算看破也無奈3236.第3236章第五百九十九章 戰與和的爭論第五百八十六章 善後工作第1931章第五百九十章 小動作第2236章第189章 黑土港的好消息第2089章第1126章 利益相關第1547章 半殖民地第2002章第2298章第1598章 李奈的決斷第1182章 停戰協議第五百九十九章 戰與和的爭論2904.第2904章第1756章 應急措施第201章 吃緊的產能2606.第2606章第10章 穿越之前的最後準備第379章 攻守之間2947.第2947章3305.第3305章第2121章第261章 採取軍事手段的可行性第307章 獻禮工程第2014章2694.第2694章第5章 籌備進行時(一)3047.第3047章第六百七十七章 參觀昌化第九百七十二章 範迪門的三亞見聞第1061章 計劃變更第1355章 騎兵營的作用第358章 工程中的消耗品第1573章 大買賣第2016章第1235章 偵察敵情第2177章第1959章第2224章第272章 黎峒變化第五百六十七章 張千智第1562章 軍購競爭第121章 海外考察(八)第2055章第七百一十章 打掃戰場3210.第3210章第2143章第1148章 登州府的反應第399章 勝利凱旋第六百六十八章 戰爭利弊第九百八十二章 教育措施第3426章第四百一十九章 與黎人的談判第六百五十四章 擊潰2675.第2675章第1822章 退守大同江第六百二十八章 荷蘭人的計劃3033.第3033章第1564章 馬打藍人的考量第2085章第1203章 發展綱要第142章 轉運策略第69章 徵兵3095.第3095章3038.第3038章第2006章第2252章2897.第2897章第1852章 強國之路第2199章第八百二十四章 金礦第1900章 李希的建議第1395章 收網日第1493章 無用信息3182.第318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