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勝利凱旋

當初雙方在簽署關於“租界”的一系列協議時,北越朝廷急於用看似不太有用的空閒地區來換取海漢的軍事援助,並沒有特別留意到其中的一些條文在未來所將造成的影響。畢竟掌權者們的思想意識受到時代和環境的限制,因而在作決定時缺乏戰略前瞻的眼光,但這些曾被北越朝廷認爲無關痛癢的條款在時隔一段時間之後,正開始慢慢地發揮出作用——一些讓北越官方感到不舒服卻又無可奈何的作用。

對於朝廷作出的這些決定,鄭柏即便感到不滿,也沒有改變現狀的辦法,畢竟他只是一介武人,在朝堂上並沒有太多的影響力。雖然鄭柏很想把阮氏家族的人全部捉拿歸案,但現在海漢人要站出來保他們,甚至還把“租界”拿出來做擋箭牌,鄭柏所能做的,就只有把海漢人的態度反映上去,至於後續是不是要跟海漢就此展開扯皮,那也是文官的任務,已經不是鄭柏所能參與的範疇。

鄭柏唯一感到慶幸的,大概就是海漢人在開戰前沒有獅子大開口,把順化也要來當作租界——當然這種條件被北越朝廷拒絕的可能性比較大,但如果海漢人在城外甚至城中要求劃出一塊租界性質的“特別專屬區”,其實成事的可能性還是挺大的。如果真有那樣的情況發生,那以後駐守順化的地方官麻煩可就大了。

不過鄭柏的這種擔心其實也是多餘,海漢這邊從頭到尾就沒有打過要佔領順化城的主意。與同時代的大城來比較,順化的條件算是不錯,城防設施相當完善,城周圍有廣袤的耕地可以提供糧食,又有水路直通大海。但在執委會和軍委看來,順化城的位置其實並不太適合海漢的發展策略,距離海岸線足足有二十里之遙,又沒有天然的海港地形來發展大規模的海上貿易,執委會向北越朝廷索要的南方四港地區,在海貿發展潛力方面都要優於順化城。當然了,要想短期內在目前仍處於荒野狀態的幾個海港地區建設起港口城市,也只有海漢的組織和運作能力才能夠實現,北越朝廷肯定是沒這麼大的魄力。

“好好再看看這裡吧,你們這次離開順化以後,大概好些年都不可能再回來了。”順化城外的碼頭上,王湯姆向即將踏上未知旅途的一幫南越降臣說道:“北邊的朝廷不希望再看到你們出現在順化地區,爲了保住你們的性命和家產,這也是沒辦法的辦法,我們幫忙也只能幫到這裡了。”

這次被海漢民團保下來的阮氏族人,其實遠遠不止顏楚傑交給鄭柏名單上的那些。名單上的名字都是這次在攻打順化期間實實在在爲海漢民團提供了協助的人,但除此之外,還有很多並沒有被列入到名單上的黑戶口存在。這些人大多是城破之後被海漢民團所抓獲的官員家屬,有些是因爲兵荒馬亂與家人失散,有些則是根本沒來得及逃跑就被堵住了家中。

接下來的事情就很簡單了,爲了保住性命,這些阮氏族人“主動”向海漢民團繳納了價值不菲的保護費,以換取海漢人所承諾的“自由與安全”。當然了,即便是花了錢,海漢人也仍然堅持要求他們背井離鄉離開順化,所謂的“自由與安全”也只是指離開順化的這個過程而已。

而海漢民團僅僅就靠着這筆計劃外的營收,就入賬了白銀三十多萬兩,黃金近兩萬兩,珠寶器物若干,單以金銀而論,這比抄皇宮的收入還更加豐厚。幾個高級軍官甚至專門還開會商量了一下,看看要不要出面把北越抓住的那些阮氏高官也都保下來,畢竟這些人在民間還有相當多的各類不動產,今後變賣了也是不少錢啊。

阮經貴上前拱手道:“多謝海漢各位長官信守承諾,我阮氏族人離開順化之後,還要請貴方多多照顧了!”

這些阮氏族人並不會被送到同一個居留地,爲了安全起見,海漢一方會將他們拆散開來,分別安置到不同的地區。一部分像阮經貴這樣的海商,今後會安置到南方的幾處新開港口,而其他人大部分會被運回海南島,分配到執委會治下的各個移民安置點。至於極少數在繳納了保護費、安置費、運輸費等名目繁多的費用之後還有一定家產,又不願意將自己置於海漢庇護之下的人,軍方也給了他們另一個選擇,就是把他們送往大明沿海地區登陸。至於他們今後的去向,那就是徹底由其自生自滅了。

三月三十日,首批載着戰利品和阮氏移民的船隻駛出了香江入海口,返回三亞。僅僅是這批船上所裝運的戰利品,其總價值就已經超過了二百萬兩白銀,這是過去海漢民團數次出擊的收穫總和都沒有達到的水準。雖然目前和大本營只能通過簡短的電文進行聯絡,但前線指揮部的幾名高級軍官基本上已經能想象出執委們得到消息後笑得合不攏嘴的模樣。

對於軍方來說,這次出戰最大的收穫並不是繳獲了多少物資和錢財,而是由此將會獲得的擴張機會。軍方的各種擴軍備戰計劃,一向都會被執委們以“預算過高”之類的名義給否定或腰斬,但這次出兵順化以非常驚人的收入證明了軍委“以戰養戰”的發展方式是具備了相當強的可行性。這次回去再向執委會遞交擴軍報告,相信執委們就不能再以老藉口來進行搪塞了。

即便是出於實際的考慮,海漢民團接下來的擴軍也是勢在必行之舉。海漢這一戰打完之後,在中南半島就一口氣多出了四個港口待建,其中還有一個是軍方垂涎已久的軍港金蘭灣,這四個港口即便按照最低的軍力配置,至少也得有兩到三千的常駐兵力才行,而現在駐紮在安南的民團軍加上預備役民兵一共才只有這個數字的一半左右,軍力的缺口還是相當大的。

在中南半島的軍力擴張,兵員並不會僅僅只是來自於本地,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會來自三亞地區。按照異地服役的原則,從中南半島徵集來的兵員,會輪流到海南島服役,而從大明地區徵集的兵員,則會陸續派往海外服役。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四個新港口的首批駐軍,絕大部分都將會是來自三亞軍區的部隊。

不過這次參加順化之戰的民團軍並沒有隨貨船立刻撤離,因爲順化的覆滅雖然象徵着南越政權的倒塌,但安南的統一之戰並未到此結束。在洞海以南順化以北的廣治地區,還有至少數千的南越殘餘勢力把持着廣治城。在順化以南至中南半島南端的近海地區,也還有至少十幾個州縣的地區並不知道順化所發生的變化。雙方還必須就接下來的軍事行動達成一致,換句話說,大家得先把前面的賬算一算。再考慮考慮後面的仗還要不要一起打。

“顏將軍,上一月我軍尚未派出觀察團到貴軍駐紮,這上月的賬目……在下認爲有些值得商榷的地方。這出海巡航,計每天開支八千兩銀,根據從何而來?如何證實?”

“哦?鄭將軍這是信不過我軍的賬目了?這麼說在鄭將軍眼中,我軍的信用是不夠的?我們每天派出二十幾條船在順化外海巡邏,封堵南越派出的船隻,將士們每天早出晚歸,要在海上執行六七個時辰的任務,結果到你這嘴皮一張,這都是白做工了?”

牽涉到這次作戰的鉅額軍費,雙方將領都是各執一詞,毫不相讓。如果不是大家都穿着軍服,語氣凝重,這場面真有菜市小販討價還價的味道。

根據海漢一方所提供的數字,北越朝廷必須要爲海漢民團的這次作戰提供一百八十餘萬兩銀的費用補償。在鄭柏的強烈要求之下,海漢一方稍稍進行了讓步,從中扣除了南方四港第一年的租金,並表示對北越釋放數千南越降兵的行爲作出一定的經濟補償,將總體費用降低了大約一成。

然而就算是這樣,一百八十萬跟一百六十萬相比,對已經窮得叮噹響的北越朝廷來說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區別。當初鄭柏本來是打算着用順化城中查抄的財物來衝抵海漢民團所需的軍費,但實際的情況與設想的出入實在太大,僅僅只是晚入城了一天,城中的財產就被海漢人給颳走了大部分。鄭柏動用了上萬人在城裡搜刮了整整五天,所得到錢財也不過才三十多萬兩銀子而已。

鄭柏在戰前預估的數字是不低於兩百萬兩,實際數字的落差簡直大到讓他無法接受。這麼點錢別說償付海漢人軍費了,就算是向朝廷交差都還遠遠不夠——升龍府那邊,清都王鄭梉可是眼巴巴地盼着順化城中的繳獲在償付海漢軍費之後,還落下幾個錢入到國庫中去。然而現在看來這一切都只是妄想,鄭柏很難想象數天後鄭梉在接到彙報時會不會被氣到吐血。

出於實際的考慮,鄭柏當然很希望能拉着海漢民團繼續合作,這樣可以省下北越軍不少消耗。但海漢民團的作戰效果雖好,軍費卻實在高得讓北越難以承受。鄭柏不是財政大臣,也沒有權限拍板,他現在所能做的就是儘量把需要償付的軍費價錢壓低,然後把數字報給升龍府作決斷。當然這筆錢最終的數字不管多少,不管升龍府是不是能一次付清,肯定還是得認賬的,否則鄭柏可不敢保證海漢民團撤離順化之後,會不會很乾脆地選擇從海路北上紅河三角洲,直搗升龍府。這幫瘋子既然有辦法能拆了順化城的內外兩道城牆,那升龍府的城防工事恐怕也攔不住他們。

鄭柏雖然很想繼續和海漢民團合作清剿南越的殘餘勢力,但顏楚傑的態度也很明確,不把前面的賬結算清楚,那海漢民團就不會參與後續的軍事行動。而海漢留給北越的時限也非常短,只有僅僅五天時間——這根本就不夠順化到升龍府跑個來回,甚至連跑單程都不夠。

四月三日,沒有等到北越方面確定迴音的海漢民團開始組織人馬撤離順化。鄭柏看到這一幕真的是有喜有憂,喜的是這幫折騰人的傢伙終於要離開安南了——海漢民團對於後勤補給的要求極高,順化附近三十里內的家禽家畜,幾乎全部都應他們的要求,被當作了海漢民團的伙食供應,他們要是再不走,鄭柏恐怕就得把手底下的幾萬人撒出去打獵捕魚才行了。

而憂的一面,則是海漢人離開之後,清剿南越殘餘勢力的作戰勢必會慢下來。海漢民團撤離之後,相應的海上運力也會大大減少,今後就只有有限的海上運力來支持北越軍的清剿行動,僅僅是維持漫長的補給線,就需要耗費北越軍太多的精力和物資。不出意外的話,鄭柏估計自己往後的大半年時間恐怕都要在不停的行軍打仗當中度過了。

四月八日,民團大部隊乘船返回三亞。儘管錯過了穿越兩週年的慶典活動,執委會仍然發動了三亞地區的民衆,到港區歡迎出徵的部隊載譽歸來。這次歡迎活動也是民團軍出動數次以來最大的規模,所有的執委會委員和超過一萬民衆來到港區,迎接凱旋而歸的民團軍。

這次作戰三亞地區出動了作戰人員近兩千餘名,民夫近千人,其中在作戰期間有一百七十四人戰死,六十餘人重傷致殘。但以所取得的輝煌戰果而論,這樣的死傷數目足以值得驕傲了。

在此次作戰中榮立戰功的顏楚傑、錢天敦、喬志亞、王湯姆等人,都在碼頭上的歡迎儀式上得到了執委會的公開嘉獎,而軍委的內部升職則將另行擇日宣佈。顏楚傑代表前線指揮部,在歡迎儀式上宣讀了所有戰死人員的名單,並且當場就向家屬發放了撫卹金和執委會、軍委聯合簽發的嘉獎令。所有戰死人員全部追授個人二等軍功,屍骨進入烈士陵園,家屬在工作、購房、兒女教育等方面都將得到相應的政策照顧。

在完成了這些面子工程之後,當天執委會在勝利堡爲出征的穿越衆軍官們舉行了歡迎酒會。與會者除了內部人員之外,還邀請了衆多的外來客商、駐三亞商務代表,當然也少不了諸如羅升東之類的大明官方代表出席。

之所以要邀請這些外界人士,主要的原因還是執委會想要利用這次的勝利來宣揚一下武力,震懾人心的同時,也給予那些親海漢的勢力和利益相關的盟友更多的信心,讓他們明白海漢民團究竟具有多麼可怕的力量。

在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之後,陶東來便站起身來,作了個團揖大聲道:“各位,請聽我一言。”

待場內安靜下來之後,陶東來接着說道:“相信大家都知道今天來到這裡,是爲了一起替我們的民團將士接風洗塵。但他們究竟去了哪裡作戰,過程如何,結果如何,我相信在座的大部分人可能並不是很清楚。爲了能夠讓大家更直觀地瞭解我們的民團是如何在外爲海漢爭取利益,這次我們專門安排了一個小節目,接下來的時間請大家原地就座,不要隨意走動。”

陶東來說完之後拍了拍手,這屋內的燈便熄了,正當在場的人摸不着頭腦的時候,便見一面牆上亮起了一片光幕,上面映出的正是海漢民團在二月出徵離開勝利港時的情景。看到這樣的場景,有人立刻驚呼出聲,也有些見識過的人,知道這是海漢人獨家掌握的秘術“點影”,當下便低聲進行解釋。

這個鏡頭應該是在某條出征的戰船上拍攝的,數十條大船次第駛出港灣,排着一字隊列,在海上拖出了一條長達數裡的船隊。

接下來鏡頭一轉,便看到幾艘海漢戰船在海面上追擊一艘帆船。這時候現場響起了王湯姆的聲音:“這是我們在追擊南越的貨船,這些貨船在大明境內爲南越採購補給,但大多在回航途中被我們所截獲。”

很快鏡頭便轉換到了船隊登陸,王湯姆解說道:“這是我們在順化東面的香江入海口登陸,這個地方距離順化城大約二十里。”

接下來的一幕就讓看客們血脈賁張了,十餘門火炮在河岸上一字排開,對着河面上的數十條船隻進行轟擊。從畫面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這些船隻中彈起火的過程,船上的南越士兵紛紛跳入河中逃生,而船隻則慢慢地沉入水中。很多人都是第一次看到真正的戰爭畫面,配合現場音箱中放出的隆隆炮聲,讓不少人都兩股戰戰,幾欲逃避。

“這是我們在香江河岸上殲滅南越的水師部隊。當然,對他們來說這是水師,對我們來說這只不過是一堆漂浮在河面上的破木頭而已。”王湯姆的解說詞充滿了對南越水師的不屑和對自家民團的驕傲,口氣雖然高傲,但在看客們眼中卻是理所應當的——在海漢的猛烈炮火攻擊之下,這可不就是一堆破木頭嗎?

第94章 人口輸入2986.第2986章2697.第2697章第1651章 攻打馬尼拉(一)第2051章第1951章帝六百一十一章 黑科技第1561章 絞盡腦汁第四百六十八章 用人選擇3276.第3276章2402.第2402章第九百四十二章 指揮官人選3042.第3042章第236章 勝利港造船廠(一)3291.第3291章第1469章 北方航線(二)第1815張 誰更快第1632章 馬尼拉警報3038.第3038章第1987章第201章 吃緊的產能2800.第2800章3370.第3370章第102章 管理的學問3310.第3310章3356.第3356章第1939章第1997章2988.第2988章3076.第3076章第五百一十六章 勢如破竹2511.第2511章第2131章第九百一十九章 下一步第1968章2461.第2461章第360章 房地產的經濟賬2745.第2745章第1297章 安撫與威脅2454.第2454章第217章 對越策略第1595章 操作方式第252章 試航第53章 邀功請賞(二)第264章 武裝遊行第1053章 老闆駕到第1021章 先遣隊(二)2796.第2796章2708.第2708章2794.第2794章第2278章第315章 軍演展示第1179章 和平談判2467.第2467章第六百四十一章 外界觀感3033.第3033章第七百八十九章 一唱一和第1558章 競爭關係第1827章 接連受挫第2098章第五百三十四章 刷新三觀2922.第2922章2568.第2568章第九百八十六章 社會辦學第1034章 作戰計劃3061.第3061章第2244章2512.第2512章第1380章 戰爭的意義3320.第3320章第四百八十三章 實力懸殊第256章 開發亞龍灣第四百九十二章 新貿易協定第1074章 準備就緒第1253章 唯恐天下不亂2873.第2873章第1138章 收穫不小2925.第2925章第1787章 下狠手第七百三十九章 局勢未定第136章 新任巡檢(三)第八百二十一章 但盡人事2800.第2800章第3422章第2214章2872.第2872章第1076章 膠州灣第八百一十三章 奪權第九百七十二章 範迪門的三亞見聞2436.第2436章第五百八十一章 餘波3314.第3314章第1363章 攻克中左所城第1392章 劉尚的選擇第八百五十八章 帶路黨vs帶路黨vs帶路黨2986.第2986章3009.第3009章第1751章 孰強孰弱2685.第2685章第五百三十七章 照葫蘆畫瓢
第94章 人口輸入2986.第2986章2697.第2697章第1651章 攻打馬尼拉(一)第2051章第1951章帝六百一十一章 黑科技第1561章 絞盡腦汁第四百六十八章 用人選擇3276.第3276章2402.第2402章第九百四十二章 指揮官人選3042.第3042章第236章 勝利港造船廠(一)3291.第3291章第1469章 北方航線(二)第1815張 誰更快第1632章 馬尼拉警報3038.第3038章第1987章第201章 吃緊的產能2800.第2800章3370.第3370章第102章 管理的學問3310.第3310章3356.第3356章第1939章第1997章2988.第2988章3076.第3076章第五百一十六章 勢如破竹2511.第2511章第2131章第九百一十九章 下一步第1968章2461.第2461章第360章 房地產的經濟賬2745.第2745章第1297章 安撫與威脅2454.第2454章第217章 對越策略第1595章 操作方式第252章 試航第53章 邀功請賞(二)第264章 武裝遊行第1053章 老闆駕到第1021章 先遣隊(二)2796.第2796章2708.第2708章2794.第2794章第2278章第315章 軍演展示第1179章 和平談判2467.第2467章第六百四十一章 外界觀感3033.第3033章第七百八十九章 一唱一和第1558章 競爭關係第1827章 接連受挫第2098章第五百三十四章 刷新三觀2922.第2922章2568.第2568章第九百八十六章 社會辦學第1034章 作戰計劃3061.第3061章第2244章2512.第2512章第1380章 戰爭的意義3320.第3320章第四百八十三章 實力懸殊第256章 開發亞龍灣第四百九十二章 新貿易協定第1074章 準備就緒第1253章 唯恐天下不亂2873.第2873章第1138章 收穫不小2925.第2925章第1787章 下狠手第七百三十九章 局勢未定第136章 新任巡檢(三)第八百二十一章 但盡人事2800.第2800章第3422章第2214章2872.第2872章第1076章 膠州灣第八百一十三章 奪權第九百七十二章 範迪門的三亞見聞2436.第2436章第五百八十一章 餘波3314.第3314章第1363章 攻克中左所城第1392章 劉尚的選擇第八百五十八章 帶路黨vs帶路黨vs帶路黨2986.第2986章3009.第3009章第1751章 孰強孰弱2685.第2685章第五百三十七章 照葫蘆畫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