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新移民

“竟然在路上死了這麼多人……”看到醫療部門彙報上來的移民死亡人數,剛在半月前接手勝利港管委會主任職務的邱元也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氣。

雖然邱元在此之前一直待在崖城,但前期多少有涉及到移民工作,對於移民在轉運途中的損耗大概也有些認識。之前的移民工作會在運輸之前對民衆的身體狀況進行挑選,也極少會以沙丁魚罐頭一樣的密度將移民進行長度運輸,一般說來從崖城運回勝利港的移民都可以將轉運途中的死亡率控制在千分之一左右,畢竟兩地相隔不遠,快船半天就能到。從北越和大陸運回移民的死亡率稍高一些,但也很少超過百分之一。這次史上最大的移民運輸,在途中的死亡率竟然超過了百分之五,如果放在平時的移民工作當中,肯定會被作爲重大事故來處理了。

“那……途中死掉這些人的屍體呢?”雖然已經大致能夠猜到結果,但邱元還是多問了一句,畢竟這還涉及到後續的喪葬事務安排。

“船上沒有多餘空間存放屍體,沒辦法帶回來,基本上都在途中扔進海里了。”摩根指着正從船上卸下來的幾個木箱子沉聲說道:“只有快到港時死掉的幾個人,才把屍體裝運回來了。好在目前爲止並沒有發現有疫病徵兆出現,我也總算可以向執委會交差了。”

摩根是這次移民轉運行動的醫療部門負責人,需要管理整支移民船隊的醫療防疫工作,這一去一來在海上飄了差不多半個月的時間,樣子看起來也相當疲倦。他所率領的醫療部門也算是盡心竭力,但終究人手和客觀條件有限,執委會對轉運的時間又卡得比較緊,沒辦法提前對需要運輸的人口一一做身體檢查,纔會在運輸過程中出現瞭如此之高的死亡率。當然這個鍋是不用摩根去背的,他也只是配合執委會主導的這次行動而已,至於途中死掉的人口,相比這次運回來的移民數量,其實也沒什麼值得特別抱怨的。

當然也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像見慣生死的摩根大夫那樣保持平靜的心態,下船的時候就有好些個死者家屬不依不饒地要找負責的人討要個說法——畢竟他們的親人在過世之後連屍身都沒留下,直接就被拋進了海里,在船上的時候哭鬧也無用,但到了目的地之後,自然不免就會把這事又拿出來討要說法。

“好了,現在麻煩交到你手上了,我得先回去睡一會兒……”摩根打了個大大的哈欠,伸了個懶腰道:“我可是已經七十二小時沒有合過眼了,再不睡覺我怕自己搞不好會猝死在這裡。”

邱元皺了皺眉道:“那等下如果有疑難病人怎麼辦?”

“約翰遜馬上就過來了,讓他處理吧……”摩根頭也不回地揮揮手,快步離開了碼頭。

此時最心煩意亂的倒並不是在碼頭上組織新移民集合的歸化民幹部,而是被一羣新移民圍住討要說法的魏平——他因爲工作需要,不得不穿着官差制服站在碼頭上充當門面,結果一羣在歸化民幹部那裡沒鬧出結果的民衆,立刻就圍着了這位顯眼的官老爺。

“爾等圍着本官又有何用?本官管的是緝賊拿盜之事,你家親人的屍身沒了,又不是被人盜走……”魏平被這羣人吵得一個頭兩個大,礙於海漢人的面子,他又不敢暴起驅逐這些人,只能耐着性子給他們解釋,但看來效果並不好。

一開始這些人只是圍住了魏平,但後來情緒激動起來,慢慢就有人扯住了魏平的袖子,沒等他掙扎,又有人跪下去抱住了他的大腿。

好在旁邊配合行動的民兵排長於鐵柱見勢不妙,立刻讓一隊民兵過來把魏平解決出困境。這些民衆雖然情緒激動,但身體狀況並不好,民兵們沒有費太大的力氣就把魏平給拉出了圈子。

魏平又急又氣,也顧不上感謝於鐵柱的援手了,指着這羣人就開罵了:“爾等刁民,若不是海漢的老爺們大慈大悲,出錢出糧賑災,爾等恐怕早就餓死在鄉間了!從廣州運這麼幾千人到瓊州島,知道這得花海漢老爺們多少銀兩嗎?花米糧養着你們這些人,是讓你們來瓊州島上鬧事的?”

原本情緒激動的民衆,被罵了幾句之後,漸漸也安靜了下來。他們的確沒法否認魏平的說法,如果沒有海漢人的主動招攬,這些民衆當中的絕大多數人恐怕真的只能落個餓死鬼的下場。雖然不清楚來到這裡之後會有怎樣的遭遇,但起碼海漢人能夠提供基礎的食宿條件,總比無家可歸要好。

魏平還待要罵上幾句,忽然有人從身後拍了拍自己肩膀,側頭一看見是邱元,趕緊躬身應道:“邱主任來了!”

邱元朝他點點頭示意,一伸手,旁邊立刻有歸化民隨從遞過來鐵皮話筒。邱元接過手來,跨步站上了旁邊裝貨的木箱,大聲說道:“各位鄉親父老,我知道你們因爲家人去世而心情沉重,發生這樣的事情,也並不是我們想要看到的,如果可以的話,我們希望能夠將每個人都完完整整地帶到勝利港,讓各位從此都不再爲了衣食而發愁。我們不讓各位保存死者的遺骨,也是擔心在海上爆發疫情,到時候死的人可能就不止現有的這些,說不定連在場的各位,和我們派去拯救你們的船員水手,統統都要遭受不幸,難道這是你們想看到的結果嗎?”

邱元見下面的人都沒有反駁的意思,便繼續說道:“逝者已逝,生者就應該好好珍惜活下去的機會,你們好好活着,纔對得起逝去親人付出的犧牲!雖然你們的親人遺骨沒能運到這裡,但我們也會爲他們一一修築墳墓,讓你們有祭拜的地方。如果你們一定要爲親人做點什麼,那就服從我們的安排,先在這裡好好安頓下來再說。你們提出的合理要求,我們都會盡量滿足,但如果有人試圖用鬧事的方式來脅迫我們,那就不要怪我們不客氣了。我們有能力把你們從地獄門口救出來,同樣也可以把你們再送回去!”

邱元說完之後,將話筒丟給旁邊的人,朝於鐵柱和魏平點點頭道:“這裡交給你們了。”

“還是首長講話有水平啊!”魏平由衷地感嘆道,渾然不覺從自己口中說出“首長”這樣的稱呼有什麼不妥。

有了海漢的頭面人物出場表明態度,這些民衆基本也就放棄了繼續鬧事的意圖。或許其中還有某些人心中並不是太服氣,但看到這裡到處都是穿着黑衣的海漢警察和穿着灰衣的海漢民兵,也只能乖乖打消挑戰海漢人底線的念頭。

爲了安置這批移民,建設部在鹿回頭半島的南北兩座山嶺之間修建了大量的臨時住所,而移民們看到這片綿延百畝的棚屋之後,再一次認識到了那些歸化民整天掛在嘴邊的“執委會”究竟有多大的力量。他們中的很多人在來到這裡之前都對海漢人的實力有所懷疑,但現實告訴他們,這支神秘的勢力可遠遠要比廣東官府靠譜多了,不但派出了規模龐大的船隊到番禺縣接人,而且已經在目的地爲他們建好了住所和生活設施。這種周到的安排,甚至已經超乎了他們的想象。

而看到這片居住地之後,移民們也才真正地安下心來,確信他們並不是被無良商人販賣到南洋地區當豬仔。居住區按照千人規模,劃成了數個營區,每個營區之間有木牆隔離,並且都有獨立的出入口。在這裡的營區大門上,還分別張貼着崖城官府和海漢執委會的安民告示,有專人站在旁邊向圍觀的民衆進行說明和答疑。

一個識字的新移民在看完兩張告示之後,不禁脫口問道:“那在這個地方,到底是崖城官府說了算,還是海漢執委會說了算?”

負責在這裡答疑解惑的是被臨時從民團徵調過來的陸挺,他平時都在營區的榮譽陳列室當解說員,也算是口齒伶俐之人,立刻便答道:“這裡當然是大明的國土,你覺得誰說了算?”

“那這海漢執委會的告示爲何比官府的告示還大,其中的規定還要更爲詳盡?”那人接着問道。

光看這兩張告示的幅面,恐怕大多數人都會將比較大的一張當成官府的告示,但眼前卻是恰恰相反,官府的告示不過兩尺見方,寥寥數語,只是告誡民衆在此地遵守法規,服從管理云云,下面蓋了崖城官府的大印和知州章青的私印。而海漢執委會所出具的這張告示的幅面卻是足足大了三倍有餘,不但規定了移民營地的居住守則,後面還標註了民政、醫療、後勤等等項目的負責人——當然這些人統統都是歸化民幹部,由他們來對新移民進行直接的管理。

“海漢執委會是得到崖城官府認可並授權的地方管理機構,可以全權管理這一地區的一切事務!”陸挺也不管對方能不能聽懂,先照着學習資料上的描述背了一遍:“換句話說,海漢執委會就是這裡的官府,所有的事情,都是由執委會作出決定,包括你們未來的工作、生活,一切都是執委會安排,聽明白了嗎?”

“那我們今後就是執委會僱的長工了?”人羣中有人出聲問道。

“你們不是爲執委會工作,是爲你們自己工作!”對於這個問題,陸挺可是接受過專門的培訓,對宣傳方式有着很清楚的認識:“你們想要賺錢養家,想要過上更好的生活,就好好按照執委會的安排工作。你們在這裡所看到的一切,都是執委會領導着我們建設出來的,你們付出多少勞動,就能得到多少報酬,想得到什麼樣的前途,就靠你們自己去努力爭取了!”

“那如果以後我們不想在這裡幹了,可以離開嗎?”有人怯生生地發問道。

“可以,執委會並不會限制民衆的自由出入。”對於這個問題陸挺顯得信心滿滿:“但我必須要說,我來這裡已經有大半年的時間了,還極少聽說有人想要離開這裡的。這個問題多說無益,你們只消在這裡住上十天半個月,自然就會打消這種疑慮。兩三個月之後,就算有人趕你們走,大概也不會有人挪窩了。”

“這位先生,聽說這裡不讓自己種地,到底是不是真的?”又有人提問道。

шшш ▪тт kǎn ▪¢ ○

“這裡的地皮,都是歸海漢執委會所有,任何人不得私自佔用,包括種地、建房都是如此。”聽到人羣中傳來交頭接耳之聲,陸挺繼續解釋道:“不過大家不用覺得有什麼不妥,這裡並不需要所有的人都去種地,也不會有人遭受鄉紳地主的壓迫。你們從事其他工作所獲得的酬勞,足以養活你和你們的家人。在海漢執委會治下的地區,絕對不會有人因爲收入低而遭受吃不飽穿不暖的困境。”

“這裡可有學堂?小孩子入學該如何安排?”也有關愛下一代的家長提出了相關的問題。

“所有十四歲以下的孩子都會入學接受教育,執委會非常看重文化教學,到時候不光是小孩子,就連在場的各位,大概也會分批進入識字班進行學習。如果你們當中有人想要搏個好前程,那就把拍上司馬屁的心思省下來,用到讀書識字上面去。在這個地方,只要你能寫會讀,那就能有比較好的出路。”陸挺很耐心地說明道。

類似這樣的答疑,在每一個營區的門口都在不斷地進行着。新來到這裡的移民總是會有無數的疑問,大到婚喪嫁娶,小到吃喝拉撒,這裡的規矩都跟大明有着許多的差異,讓新移民們感到有些不適的同時,也逐漸被執委會如此周全的考慮所折服。但凡是移民們所能想到的問題,似乎執委會都已經有所準備,早就有了解決方案。而這些負責說明政策的歸化民,也會在不經意之間透露出各種關於獲得歸化籍之後的優待政策,引發民衆對歸化籍的嚮往和追求。

不過說得再怎麼天花亂墜,新移民的心中再怎麼心癢癢,他們都必須在這片臨時居住區待滿七到十五天,得到衛生防疫部門的認可之後,纔會得到進一步的工作分配機會。而在進入單位之後,他們還需要憑藉自己的工作表現,去獲得申請歸化籍的權力。

如今隨着三亞地區人口的逐日增多,歸化籍已經不再像一年前那麼容易拿到了。當時的穿越集團由於大量的人力缺口需要填充,不得不敞開口子招收歸化民,不管什麼阿貓阿狗都先收進來再說。而如今這種民政政策已經有所改變,入籍歸化民除了最便捷的參軍之外,其他渠道都必須在單位上工作滿30天之後再視其表現發放申請資格——這個資格當然不是百分之百能夠獲得的,而是按一定的比例每月進行發放。

某些技術含量較高的單位,獲得申請權的比例會比較大,例如教育機構的申請權比例往往超過了50%。而那些技術含量較低,純粹用勞力換報酬的單位,如築路隊、伐木隊之類的,每月申請權的獲取比例就會稍低一些,一般控制在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一。

這種類似於飢渴營銷的方式在試用了一段時期之後,收到了相當不錯的效果。已經取得歸化籍的民衆看到歸化身份地位水漲船高,肯定會有自豪感產生。而爲了更好的福利努力爭取獲得歸化籍的廣大新移民,也會更加珍視自己來之不易所取得的身份。

執委會對於這批新移民的去處也已經有了初步的規劃,其中會有大約兩千到兩千五百人被分配到三亞兩河流域上游的農場區,配合農業部的大開發計劃,在當地開墾種植農田。而剩下的民衆則會被運往瓊州島西南部,開闢下一個拓殖點——也就是執委會籌劃已久,一年前就在心心念唸的鶯歌海鹽場。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再次提到穿越集團的鹽業生產狀況,如今在大管家安西的領導之下,海漢鹽業的生產能力基本已經達到了飽和狀態,勝利港鹽場和鐵爐港鹽場的產出除了滿足本地所需之外,其外銷量已經基本霸佔了整個瓊州島的鹽業市場。這直接就導致了北部儋州的官方鹽場破產倒閉,鹽丁紛紛逃役到南邊,加入到海漢鹽業的麾下。除此之外,每個月被各路海商運往大陸地區的食鹽也多達數十噸,如今珠三角地區的市鎮上,見的最多的已經不是價高質低的官鹽,而是冠以“三亞精鹽”之名的低價海漢鹽。就連廣州城裡的鹽課司,如今也拿遍地開花的海漢私鹽毫無辦法可言——儘管這些私鹽的產地在勝利港已經並不是什麼秘密,但山高水遠,在廣州城的老爺們也實在沒法把手伸到這邊來。

第242章 駐廣辦的促銷手段第八百四十九章 戰利品第五百二十三章 廉價勞動力第2123章2858.第2858章第2027章第1808章 廣鹿島難民營第1178章 捂蓋子第55章 崖州城(二)2661.第2661章第2016章2508.第2508章第1501章 朝鮮人的態度第九百三十七章 衝動消費第2151章3216.第3216章第1219章 野外遊樂3023.第3023章第2310章2861.第2861章第2305章2395.第2395章第2071章第2028章2589.第2589章第1885章 海上貿易第2339章第1786章 惹不起第1692章 盤根問底3279.第3279章第88章 僕役市場第1745章 區別對待第八百零二章 攻打淡水2440.第2440章第1405章 控制疫情第2201章第1205章 巡警隊2886.第2886章2726.第2726章3027.第3027章2437.第2437章第72章 重訪故地第四百五十七章 漁民上訪3121.第3121章第258章 輿論陣地的重要性第六百八十章 中伏第五百六十二章 走訪民情第九百零六章 撈一筆第四百二十八章 嚴查第2017章第2258章3238.第3238章第七百三十一章 戰術變化第239章 勝利港造船廠(四)第1769章 有所求2642.第2642章3207.第3207章第1435章 龜縮不出2583.第2583章第九百五十七章 命案第六百九十六章 軍方的備戰第1194章 委曲求全第352章 對抗與合作第1621章 瞭解加深第1862章 前程似錦第九百八十九章 軍屬小學第七百七十五章 遊說高層3071.第3071章第1988章第63章 第六十三 火炮(二)2502.第2502章3081.第3081章第1636章 勞軍情報第152章 內河航運系統第1251章 各懷心思第六百二十一章 打掃戰場3319.第3319章第357章 三亞港的新客人第1318章 全力備戰3018.第3018章第五百三十四章 刷新三觀第1904章 繁榮背後第1995章第2096章第九百三十九章 勿里洞島第3437章2600.第2600章2720.第2720章第1858章 共享富貴3400.第3400章第1674章 逐步接管第152章 內河航運系統第1294章 武器展示的目的第五百四十一章 探子黎大貴第1274章 厲害人物第五百章 亮出利齒2652.第2652章第138章 進入倒計時第2195章第2060章
第242章 駐廣辦的促銷手段第八百四十九章 戰利品第五百二十三章 廉價勞動力第2123章2858.第2858章第2027章第1808章 廣鹿島難民營第1178章 捂蓋子第55章 崖州城(二)2661.第2661章第2016章2508.第2508章第1501章 朝鮮人的態度第九百三十七章 衝動消費第2151章3216.第3216章第1219章 野外遊樂3023.第3023章第2310章2861.第2861章第2305章2395.第2395章第2071章第2028章2589.第2589章第1885章 海上貿易第2339章第1786章 惹不起第1692章 盤根問底3279.第3279章第88章 僕役市場第1745章 區別對待第八百零二章 攻打淡水2440.第2440章第1405章 控制疫情第2201章第1205章 巡警隊2886.第2886章2726.第2726章3027.第3027章2437.第2437章第72章 重訪故地第四百五十七章 漁民上訪3121.第3121章第258章 輿論陣地的重要性第六百八十章 中伏第五百六十二章 走訪民情第九百零六章 撈一筆第四百二十八章 嚴查第2017章第2258章3238.第3238章第七百三十一章 戰術變化第239章 勝利港造船廠(四)第1769章 有所求2642.第2642章3207.第3207章第1435章 龜縮不出2583.第2583章第九百五十七章 命案第六百九十六章 軍方的備戰第1194章 委曲求全第352章 對抗與合作第1621章 瞭解加深第1862章 前程似錦第九百八十九章 軍屬小學第七百七十五章 遊說高層3071.第3071章第1988章第63章 第六十三 火炮(二)2502.第2502章3081.第3081章第1636章 勞軍情報第152章 內河航運系統第1251章 各懷心思第六百二十一章 打掃戰場3319.第3319章第357章 三亞港的新客人第1318章 全力備戰3018.第3018章第五百三十四章 刷新三觀第1904章 繁榮背後第1995章第2096章第九百三十九章 勿里洞島第3437章2600.第2600章2720.第2720章第1858章 共享富貴3400.第3400章第1674章 逐步接管第152章 內河航運系統第1294章 武器展示的目的第五百四十一章 探子黎大貴第1274章 厲害人物第五百章 亮出利齒2652.第2652章第138章 進入倒計時第2195章第2060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