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0章 第五方面軍

bookmark

收復長安,意味着華夏軍取得了重大的勝利,這一戰後,地理意義上的“北方”已經大致被華夏國納入版圖之中。

但這之後他們並沒有閒下來,反倒有更多的工作要做了。

一方面,元國首腦逃亡川蜀,夏軍自然不會放過他們。然而從關中到川蜀有秦嶺橫亙阻隔,山中僅有數條艱險棧道可行,元軍南撤後,焚燬棧道、炸塌山路,使得夏軍難以追擊。想恢復南北交通,不知道得花上多少功夫。

另一方面,之前夏軍八路齊攻,雖然一路過關斬將,但都以長安爲目標急着趕路,攻下來的土地並未穩固控制,甚至還有不少元軍被阻隔在後面。現在,他們需要重新回過頭去,攻略城池、拔取山寨,將元軍俘虜收容改編遣散,配合尚書省確保對新佔領土地的控制。這個工作量和需要的時間又是海了去了。

這兩方面的工作牽扯了樞密院和尚書省的主要精力,但夏軍的腳步並未停歇,轉而從其它方向尋求突破。

華夏元年,7月22日,南陽。

“不要打了,我們投降!”

一輪炮擊過後,夏軍正要對南陽內城發動進攻,城頭便升起了白旗,緊接着就有元兵呼喊着要投降。

夏軍指揮官姜樞少校搖頭道:“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然後又招呼道:“讓他們開門自己出來繳械吧!”

南陽城位於洛陽之南、襄陽之北,是元國五都之一的南都,也是一座軍事色彩濃厚的前線城市。此城前身爲鄧州,地處半封閉的南陽盆地之中,在金國時期就是與南宋襄陽對峙的重鎮,元國佔領後將其升爲南陽府,更是在周邊大興屯田、蓄養精兵。數年前元軍能迫降襄陽、攻入湖北,在南陽的多年經營便居功至偉。

月初夏軍對關中分四個方向展開全面進攻,南陽實際上是第五個方向,但由於兵力、後勤等資源有限,這個方向沒有第一時間行動,只在北方的葉縣襄城一帶屯駐兵力,防備南方元軍北上。到了月中,關中取得了突破,駐葉縣的第五重型旅和111輕型旅才突然南下,作爲本次戰役的第九路軍,向南陽發動了進攻。

南陽城四水環繞,城牆有內外二重,城外還有多處軍堡保衛,防禦力極強。元軍本來打算據城堅守一段時間,等待援軍到來,然而夏軍火力遠超他們想象,很快外城就被攻破,退守內城後又捱了一輪炮擊損失慘重,最後不得不投降了。

元兵垂頭喪氣地舉着手退出內城,將手中武器扔在地上,然後去旁邊抱頭蹲好。

這時,一營步兵從東城的方向接近內城,其中幾名近衛兵先行一步,來到姜樞身邊,將一份調令交給了他。

姜樞一看,是第五重型旅要集合整隊,讓他率部去城外,將後續的俘虜佔領工作交給新來的111旅的這個步兵營負責。他看了之後喜道:“好,接下來就該是襄陽了!”

襄陽的重要性不必多提,拿下襄陽,便可將湖北元軍徹底封死,進可攻退可守。南陽只是給第五個主攻方向開了個胃,襄陽纔是重頭菜。

姜樞很快與友軍交接了任務,率營出了城,在城東南的原野上與五重的其他部隊會合。他們清晨開始攻城,到現在也還沒到正午,集結後吃了午飯短暫休整,便拔營向南去了。

夏季天長,沿途又有水路可運輸於輜重,有利於行軍,第二日下午他們便抵達了南方的新野,攻城後就地宿營,天亮後繼續出發。不日,先頭部隊便能看到樊城的城牆了。

……

7月29日,襄陽。

“轟……轟……”

炮擊聲不斷從北方傳來,襄陽帥府中的呂師謙憂慮無比,卻又不敢出去察看。因爲夏軍在猛轟漢水之北的樊城的同時,也把一部分炮彈高高遠遠地吊射到南岸的襄陽來,阻絕襄陽對樊城的支援,此時要是貿然登城,說不定就被哪枚炮彈炸到了。

呂師謙是現任巴國公呂師望的弟弟。巴國作爲南宋的一大藩國,多年來一直鎮守四川盆地的東半部,與元國爭奪土地。原本,巴國的統治階級呂家人兄弟同心、上下用命,跟元國打得有來有回,但數年前元國突入湖北,奪取了江陵、峽州(宜昌)等地,封住了巴國的東大門,使得他們孤立無援,只能困守。多年下來,巴國終於堅持不住,在今年初向元國投降。不過呂氏一族實力尚存,元國爲了勸降他們也開出了優厚的條件,允許他們保留爵位家產土地軍隊,只是需要離開巴國移鎮它地。最終經過一番交涉,巴國公呂師望率家族遷往長安居住,而呂師謙帶着軍隊轉移到襄陽鎮守。

襄陽戰略地位舉世皆知,但在年初的元國版圖中重要性有所下降,因爲北邊的南陽和南邊的江陵、鄂州都在元國控制中,襄陽算是腹地了。把呂師謙安排在這裡,與其說是讓他鎮守一方,不如說是用南北兩側的元軍將他看管起來。而且襄陽周邊有不少呂文煥的舊部,他們在呂文煥死後就不怎麼服管,讓呂家人去管教管教他們也是一舉兩得。

但沒想到,這一年形勢變化太快,眨眼間夏軍就攻入關中,又轉攻南陽,然後襄陽再一次成了戰爭前線!

不管怎麼說,呂師謙總歸是鎮守襄陽的大將,還是要盡責防守的。他之前在巴國也是領軍與元軍對抗過的,不說精於軍略,至少也知道什麼時候該幹什麼。昨日下午夏軍的騎兵出現在樊城北方,他立刻調動兵員前往樊城加強城防,又收繳臨近渡船,力圖將夏軍阻隔在漢水北岸。

然而這防禦幾乎毫無作用,等到今天夏軍正式開始進攻,戰局彷佛數年前高達攻樊城時的狀況重演了一般,對面的火炮遠遠地就發威,會爆炸的炮彈橫掃了城頭,守軍毫無還手之力,只能躲起來等待對方攻進來了。

呂師謙就這樣焦急地等待着,外面不斷有信使送來前線的最新消息,但都不是什麼好消息。

“夏軍的炮太犀利了,樊城城頭都不敢站人,旗子都被炸倒了!”

“城中失火,但炮轟正急,無人救火!”

“有一隊夏兵往西去了,多半是去奪牛首船場了!”

聽着這些壞消息,呂師謙感覺焦頭爛額,甚至有些後悔昨天那麼託大了——昨天他把調兵去樊城後,爲防備夏軍偷襲渡河,同時也是激發樊城守軍破釜沉舟的勇氣,把襄樊之間的兩道浮橋給撤了。現在沒有浮橋,眼看着樊城就要陷落了,裡面的兵不全送掉了?

旁邊有幕僚見機提醒道:“北邊項將軍之前便送來急報,請大帥將浮橋再搭起來,好支援樊城……”

呂師謙立刻否定道:“不行,搭好浮橋不知道得費多少功夫,而且今日情形比昨日更急,說不定剛搭好就被夏軍奪了,那麼不光樊城沒了,連漢水天險也守不住了!”

正說着,外面轟隆的炮聲一下子減弱了不少,從連片的巨響變成了間或的幾聲轟鳴或爆炸聲。

“炮停了?”呂師謙下意識就擡頭向外看去。空氣突然安靜,反而讓他有些不太習慣,然後他很快意識到了不好:“不好,是要攻城了!”

這下他也顧不得危險了,帶人離開帥府向北城趕去,登上城樓觀覽北方樊城戰況。

果不其然,之前半空中密集的煙團消失大半,只間隔打上幾發繼續壓制,與此同時城中元軍手忙腳亂地登上城頭防守。但他們被炮轟了半天士氣盡衰,匆匆忙忙也準備不了多少東西,反倒被夏軍搶上了城。

隔着一條河和城牆建築,呂師謙也看不到樊城內的太多細節,只能看到城頭旗幟不斷變化,元旗倒下,夏旗升起。

“這……可惡,廢物!”

看着這新旗子從北城一直延伸向四周,即使看不到具體的戰況,也知道大勢已去了,呂師謙不禁哀鳴起來:“當初被蔡郡王一日攻陷,今時又是被夏軍一日而下,這襄樊不是天下堅城嗎?爲何竟如此不堪一擊!”

這時,他身邊的將領易興提議道:“大帥,昨日我等在周邊收攏了不少渡船,這時可派去北岸,接引項將軍等人回來。”

呂師謙仍然想要否決:“把船收來,就是爲了防備夏軍奪去渡河的,現在再派去,豈不是送船入他們手?”

易興指着北邊河岸繼續勸道:“船划過去,即停即走,夏軍哪裡留的住?即便被奪去幾艘,也不足以輸送大軍過來。夏軍奪了樊城,想過河總能找到辦法過河的,無非是早幾日晚幾日的區別,不差這幾艘船了。”

呂師謙看了看北岸,樊城之中已經有不少潰兵奔逃出來,在河岸上對着南岸這邊大呼小叫,卻無法過河,甚至有人乾脆脫了衣甲往南遊過來。他嘆了口氣,道:“也是個辦法,那就派船去接人吧,分個幾批,動作麻利些,該撤就快撤。”

說完,他便下城回帥府了。

過了一段時間,便有不少小船從南岸離開,向北岸駛去。樊城潰兵見了它們如同抓住救命稻草,向船上蜂擁而來,相互之間爭搶推搡甚至發生了打鬥。場面一度十分混亂,人沒救到多少反而翻了幾艘船,就連穿着盔甲的軍官都被拉下水了不少。

但這場混亂並沒有持續太久,夏軍從城北打穿了狹長的樊城,開始零星出現在南城之上。這在進一步加劇了混亂的同時,也令如驚弓之鳥般的元軍收回了渡船,不再試圖將潰兵搶救回來。

少了逃生的最後一條出路,北岸元兵便只能向夏軍投降了,樊城的戰事也很快平靜下來。但是,樊城與襄陽之間仍有漢水阻隔,時值盛夏,此河水深且闊,夏軍急行軍過來也沒帶多少船隻,一時半會兒是過不了河的。這條河也就成了呂師謙最大的依仗,能把夏軍攔在北岸多久,襄陽就能守多久。

然而,壞消息很快傳來了。

“什麼,南邊有船來了?”

呂師謙初聽到這個急報後不敢置信,直到上了南城親眼看去,才真正確認了這個消息——南方的漢水河面上,正有一連串船隻溯水北上,船隻之中還有大量的煙柱升起,正是可怕的華夏人特有的蒸汽船!

他臉色蒼白,手腳不由自主地抖了起來:“怎會,怎麼會,湖廣那麼多城池,可都是大元所有的,怎麼就能讓夏人的船一路駛到我這襄陽來?!”

華夏海軍縱橫四海,他自然是聽過他們的威名的。但這他以往的印象中,那些大船可都遠在千里之外呢,不該跟自己扯上關係。就算要找麻煩,前面也還有鄂州的高達頂着呢,現在怎麼就直接找上自己的門來了?

實際上這些船隻是夏軍安排的第十路軍,在九江集結後便西行進入漢水一路上溯到襄陽。沿途多是元軍佔領區,他們本應受到阻礙,然而現在天下大勢不同了。高達等元國在湖北的軍閥,今年來受到文天祥麾下的中江軍不斷擠壓,卻沒法從朝廷那裡得到支援,反而被不斷徵調兵力前往川蜀雲南,早就心生不忿,並且意識到了危局。如今第十路軍堅船利炮,元軍就算想攔也無力去攔,而且人家想去襄陽,又不是來攻我的城,幹嘛要攔?

所以,夏軍船隻便順利地進入漢水,又一路來到了襄陽,正好應和北來的陸軍的進攻。

船隻未到,呂師謙就先神不守舍了。樊城失守,尚可據漢水堅守一陣子,可這下子一下子來了這麼多船,夏軍兵臨襄陽城下恐怕就沒幾天了。他對夏軍的火力和自己的本事很有信心,一旦到了那時候,絕對是守不住的!

“怎麼辦?這可如何是好?”他失神地看着遠方的船隊,喃喃自語道。

一個幕僚見他這樣子,心中有數,眼珠子一轉,便上前小聲說道:“大帥,時至如今,何不請教弘廬公呢?”

“叔父,他不是……?”呂師謙先是露出疑惑的表情,然後很快反應過來,臉色一下子變得晴朗,“對啊,還有此路!”

弘廬公便是呂文福,也是呂師謙的叔叔。之前呂文福作爲宋將鎮守淮西一帶,實質割據,後來收到臨安朝廷想會同文天祥將他拿下的消息,一不做二不休乾脆投降了華夏國。既然有這麼個前例在,那麼呂師謙也臨陣起義不正是順理成章嗎?

好嘛,呂師謙想通之後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絲毫沒有愧疚之色——反正他本來也是被迫降元的,現在棄暗投明又有什麼問題?

他立刻返回帥府中,揮筆寫就一份乞降書,將國公們好好拍了一通馬屁,並表達了自己心向華夏的決心,然後遣人過河送到北邊已經被夏軍佔領的樊城中去。

樊城剛易手沒多久,城中仍很混亂,但亂中有序,夏軍控制城牆後緊急改編了一批降兵,以他們爲先導諸部清理城中街區,恢復秩序。

姜樞少校此時正帶隊在南城清街,因此便第一時間接到了襄陽送來的降書。他慎重起來,緊急帶人去了城北,將使者和書信送到了旅部之中。

旅長王破虜大校正在與後方交換電報,見了信直接發回去做了請示。

等待回信期間,姜樞無不得意地說道:“這呂師謙這麼慫……嗯,識時務,倒也省了不少麻煩,戰功簡簡單單到手了。”

王破虜倒不是特別高興的樣子,也不管旁邊的使者,大咧咧地說道:“奶奶的,本來一幫土雞瓦狗,一投降照樣吃香喝辣的,真是便宜他們了。要我看,等天下一統了,還得找他們算賬才行!”

使者在旁聽了冷汗直冒,卻也不敢出聲說什麼,只能露出尷尬而又不失禮貌的微笑。

姜樞倒是無所謂,說道:“他們本是叱吒一方的大帥霸王,歸降了卻只能做個鄉下土豪,也不算厚待了。”

正說着,後方便有電報回覆了。通信兵將電報紙交給王破虜,一旁姜樞迫不及待地問道:“上面怎麼說?”

王破虜一眼掃完,又反覆讀了兩遍,最後才哈哈一笑,把電報紙往桌上一拍,然後看着呂師謙派來的使者,半笑不笑地說道:“我們總部有回信了,呵……‘呂家人已經太多了’,呵呵……”

第670章 臨安事變 十二 滿千不可敵第871章 克里特島第655章 童年的終結第600章 進擊的滕國 二第725章 真正的實力第807章 引夏軍出關 下第631章 鐵血強宋 四 進攻態勢第847章 鑿空 三 碎葉郡,林檎城第526章 戰列艦第303章 遭遇第251章 大巡禮 四 獅牙炮(乾脆一起更了)第176章 東海法系(加更)第796章 旱地行舟第292章 局破第727章 窮則戰術突破第788章 改土歸流 下第341章 逼反嚴忠範第518章 東海科舉第556章 沙漠風暴 四 澳門第284章 對萊蕪工作的規劃第596章 寧陽模式 下第614章 共克時堅 三 得道多助第206章 出賣 四第670章 臨安事變 十二 滿千不可敵第658章 燎原旅館第893章 出臨安第160章 新風(感謝江西胖哥的紅包,第六次加更)第638章 紅海行動(祝大家雙節快樂,求月票)第295章 失守第330章 泰山之戰 五 衝陣第133章 傀儡第751章 科爾沁大草原第711章 蘄州第444章 另一個世界:異域貿易第236章 朝野震撼第5章 燒炭第175章 廢奴第345章 千里路第271章 護衛 下後4章 土木堡之變第880章 莫臥兒大元 下第604章 李氏朝鮮 一第342章 正向溪堂歡笑第624章 使者第638章 紅海行動(祝大家雙節快樂,求月票)第752章 會盟 一(加更)第42章 再次南下(加更)第799章 長安!第52章 新氣象第500章 第一重火力營“落日”,幕府毀滅者第827章 薩拉戈薩第60章 北地貿易 一第396章 交替第65章 星火級(第二更)第606章 李氏朝鮮 三第827章 薩拉戈薩第372章 兄弟鬩牆第833章 熱那亞的崛起 五 戰爭第257章 捕鯨第782章 出山第858章 鑿空 十四 三千漢甲可滅國第318章 糧食危機第747章 啊,東京開封第295章 失守後3章 干涉後2章 兩個世界第562章 沙漠風暴 十 對陣第496章 上洛第392章 銀行業第625章 中途城第299章 攻城(3/4)第374章 戰爭的天平第422章 西拓:連雲郡 下第118章 山河防線 七 膠水縣第858章 鑿空 十四 三千漢甲可滅國第296章 技術擴散第808章 從東海到西海後18章 搶冬第880章 莫臥兒大元 下第515章 熱點項目第130章 行軍第186章 情報工作(感謝破布麻衣的打賞)第265章 一個新時代的開始第470章 東洋景 下第712章 蘄水防線第756章 大定府第124章 蝴蝶翅膀扇起來了第876章 威尼斯第728章 達則一線平推第43章 慶元府後8章 戰場 二第540章 上海第553章 沙漠風暴 一 古裡營第464章 回家:泰湖郡第812章 新航路 一 啓航第849章 鑿空 五 怛邏斯後23章 英格蘭的隕落第710章 急轉直下第872章 逆十字軍 一第225章 自由港
第670章 臨安事變 十二 滿千不可敵第871章 克里特島第655章 童年的終結第600章 進擊的滕國 二第725章 真正的實力第807章 引夏軍出關 下第631章 鐵血強宋 四 進攻態勢第847章 鑿空 三 碎葉郡,林檎城第526章 戰列艦第303章 遭遇第251章 大巡禮 四 獅牙炮(乾脆一起更了)第176章 東海法系(加更)第796章 旱地行舟第292章 局破第727章 窮則戰術突破第788章 改土歸流 下第341章 逼反嚴忠範第518章 東海科舉第556章 沙漠風暴 四 澳門第284章 對萊蕪工作的規劃第596章 寧陽模式 下第614章 共克時堅 三 得道多助第206章 出賣 四第670章 臨安事變 十二 滿千不可敵第658章 燎原旅館第893章 出臨安第160章 新風(感謝江西胖哥的紅包,第六次加更)第638章 紅海行動(祝大家雙節快樂,求月票)第295章 失守第330章 泰山之戰 五 衝陣第133章 傀儡第751章 科爾沁大草原第711章 蘄州第444章 另一個世界:異域貿易第236章 朝野震撼第5章 燒炭第175章 廢奴第345章 千里路第271章 護衛 下後4章 土木堡之變第880章 莫臥兒大元 下第604章 李氏朝鮮 一第342章 正向溪堂歡笑第624章 使者第638章 紅海行動(祝大家雙節快樂,求月票)第752章 會盟 一(加更)第42章 再次南下(加更)第799章 長安!第52章 新氣象第500章 第一重火力營“落日”,幕府毀滅者第827章 薩拉戈薩第60章 北地貿易 一第396章 交替第65章 星火級(第二更)第606章 李氏朝鮮 三第827章 薩拉戈薩第372章 兄弟鬩牆第833章 熱那亞的崛起 五 戰爭第257章 捕鯨第782章 出山第858章 鑿空 十四 三千漢甲可滅國第318章 糧食危機第747章 啊,東京開封第295章 失守後3章 干涉後2章 兩個世界第562章 沙漠風暴 十 對陣第496章 上洛第392章 銀行業第625章 中途城第299章 攻城(3/4)第374章 戰爭的天平第422章 西拓:連雲郡 下第118章 山河防線 七 膠水縣第858章 鑿空 十四 三千漢甲可滅國第296章 技術擴散第808章 從東海到西海後18章 搶冬第880章 莫臥兒大元 下第515章 熱點項目第130章 行軍第186章 情報工作(感謝破布麻衣的打賞)第265章 一個新時代的開始第470章 東洋景 下第712章 蘄水防線第756章 大定府第124章 蝴蝶翅膀扇起來了第876章 威尼斯第728章 達則一線平推第43章 慶元府後8章 戰場 二第540章 上海第553章 沙漠風暴 一 古裡營第464章 回家:泰湖郡第812章 新航路 一 啓航第849章 鑿空 五 怛邏斯後23章 英格蘭的隕落第710章 急轉直下第872章 逆十字軍 一第225章 自由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