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熱點項目

bookmark

1266年,5月11日,中央市,二環區艮甲位,辛記絲綢廠。

“原來如此。”辛守成聽完居溫瑜的敘述,認同地點頭道:“之前雖已有所耳聞,但沒想到南邊朝廷竟然已經倒行逆施至此了。既然如此,安易兄舉族遷來北地,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正好,你我在這邊也好相互照應、多多扶持,兩家才能共同興旺嘛!”

居溫瑜得到了他的肯定,很是高興,先是做了一揖,又說道:“甚好甚好。只是,當初我家的想法,不過是來這邊購置些田地,繼續耕讀傳家。沒想到我來了之後,發現這東海國情形與舊時已大不相同,經營土地似乎不是個好買賣,一路上志遠也給我出了不少主意,聽着哪個都不錯,我是舉棋不定。正好,嶿福也給我參謀參謀。”

他這麼一問,旁邊幾人也豎起耳朵來,看能不能從前輩口中聽到什麼發財機會。

“是這樣啊……”辛守成輕輕點着頭,思考了一會兒,說道:“投資農業倒也未嘗不可。以居家的財力,在這邊買上上萬畝地也很輕鬆,只是閒地雖多,想一次購齊連片的大塊地也不容易。而且,東海國朝廷未必會歡迎大宗族,你可知道?”

宗族會削弱官府對基層的控制,上面肯定不會喜歡的,居溫瑜自然知道這一點。“沒必要上萬畝那麼多,我居家也不過百餘青壯,一丁十畝,有個千畝就差不多了,這總行吧?”

辛守成一愣,搖頭道:“不划算啊!安易兄,這北地旱田可不如江南水田,十畝地種不出多少東西來。再說了,在這邊,講求的不是‘一畝地能出多少’,而是‘一個人能出多少’。別人家一戶五口能治百畝田,你家卻只能治十畝,這不擺明了不划算嗎?”

ωwш▲Tтka n▲C○

過後,看着居溫瑜失望的臉,他又補充道:“也不是沒有變通的法子。我聽說,至少一千六百畝這一級的土地,是可以跟官府申購的。你家可以買上一塊,作爲族田,再於周遭買上一些散地作爲各家的份田。東海國道路通達、交通便捷,族人逢節便聚、定期大祭,還是很方便的,如此一大家子便維繫起來了。”

居溫瑜聽了,很高興,點頭說道:“如此也不差了。只是光經營田地也沒甚收入吧,那有什麼產業合適呢?”

辛守成又給諸人添了一遍茶,說道:“其實就算只是種地,也不一定不賺錢的,關鍵不能只種糧,還得種些能賣上價的東西,比如棉花、藥材之類的。除此之外也有不少沒名氣但更能賣錢的,據我知道的,有種用作紙藥的藤就很值錢,還有些用作染料的茜草、紫草之類的,近來也是水漲船高。尤其是那紫草,聽說泰西人尚紫,東海商社大量購入紫草提煉了紫料賣去販錢的,連帶着我這邊的進料價也高了不少……”

“甚好,甚好,”居溫瑜連連點頭,“這東海國賺錢的門路還真是不少。但是我聽志遠說,現在還是流行‘工業’,就如同嶿福你這般開廠招工大事生產,這有什麼我能做的嗎?”

辛守成又想了想,說道:“那可是真不少了。不過既然居家要以田地爲根,那不如就在此基礎上,做些農產品加工的產業。如此一來,族裡的閒散人等也能來幫工,一舉兩得。這樣的產業就多了,比如磨坊、油坊、醃菜作坊、酒坊之類的……”

“等等,”居溫瑜突然打斷了他,“東海國不禁私釀酒的嗎?”

辛守成搖頭道:“私釀是不禁的,只是賣酒要登記,還要交酒稅。對了,還有個規矩來着,好像是說釀酒只能用陳糧,收了新糧只能放在糧倉云云。具體的我不從事這行當也不清楚。”

此時一旁的關志遠補充道:“是這樣的,酒商必須建立糧倉,賣多少酒,就得儲存與釀酒用糧相當的糧食,這是爲了預防饑荒。我們東海不講求‘重農輕商’,而是‘重農又重商’,若是商業發達了,各類產業對糧食需求得多了,農民能賣上錢去,自然會生產出更多的糧食。即便哪年真的遭災了,只要把商業需求一壓,糧食也就夠用了。”

這幾年局勢穩定下來後,各地的農業生產迅速得到了恢復。在古代,缺乏肥料和良種,農業產出是遠不能跟後世相比的,雖說如此,可就算在同樣的手工技術條件下,根據耕地面積不同、工具不同、投入的人力和畜力不同、生產製度不同,農田的產出也會天差地別。在東海控制區內,由於人均耕地和畜力多,先進耕作技術又逐漸擴散了出去,更重要的是,有了良好的道路、發達的市場和充足的通貨,農民很容易把農產品賣出去,生產積極性很高,所以這幾年糧食產量很富裕,也促進了釀酒業的發達。

聽了他們的解釋,居溫瑜笑道:“這法子好啊,以往諸朝爲了屯糧而禁酒,有什麼用?還不如大大方方的,就讓酒商去儲糧,兩不誤嘛。有些意思,這酒行可以考慮一下。嶿福,還有什麼?”

“還有一個新行當叫‘罐頭廠’的,”辛守成指着那個大玻璃杯比劃了一下,“就是把熟食裝入這樣的罐子中,煮沸‘消毒’之後緊緊封口,如此可多年不腐,開口之後仍如新鮮出鍋一般。這樣的罐頭,軍方和海商們採購不少,民間也有不少買來嚐鮮或存起來應急的,銷路很廣,利潤應當不錯。”

居溫瑜似懂非懂地點點頭,但看了看辛守成手指的那個大杯子,又有些驚奇:“那這做罐頭的罐子是如何來的,莫不是這種琉璃罐吧?”

辛守成搖頭道:“不,大多是陶罐,也有用瓷的……但最近也真有用玻璃罐做罐頭的,其實也並不貴。尤其是前陣子東海商社對外授權了玻璃製造,可想而知以後價格會一路走低了。”

“什麼?”聽到他隨口說出的這麼句話,前面的幾個外來人都驚訝了起來。

宮文昌脫口問道:“授權,玻璃?那不是說把玻璃的煉製之法傳授出來了?”

玻璃器不是東海商社最大的財源之一嗎,就這麼公佈出去了?

辛守成輕輕笑了一下,說道:“是啊,當初我聽說了也是嚇了一跳,去好生打聽了一番,結果也沒什麼。玻璃其實如同瓷器一樣,都是用土石燒製出來的,說起來比燒瓷還容易些。不過,燒製玻璃,有兩樣關鍵的材料,一曰‘純鹼’,是東海秘法所制,獨此一份,二曰‘南海石英砂’,狀似普通砂子,顏色卻純白無暇。有此二物,才能燒出過得去眼的玻璃,但此二物卻是隻能向東海商社買的,價格可想而知不便宜。雖說利潤還有不少,但考慮到投入、僱工諸費用,也不算太賺,所以最後我也沒去跟進這行當了。”

玻璃製造在之前爲東海商社賺取了大量的利潤,按常理推斷肯定得把這個秘密死死捂住才行。但玻璃實際上的作用遠不僅限於奢侈品,它還是一種有重要實用價值的材料,各種透鏡、實驗器皿乃至工業管道都需要優質玻璃材料。

現有的東海玻璃雖然橫向對比算是不錯,但比起後世真正的工業玻璃還差得遠。如果仍然執着於躺着賺錢的壟斷地位,相關企業是很難有動力去推動玻璃製造技術進步的,而隨着工業產值的快速增長和奢飾品貿易份額的相對下降,這一固步自封就顯得越來越得不償失了。

因此在今年,商社決定將這項常年保密的技術向外界開放,寄希望於用市場的力量推動技術進步。其實也談不上開放,因爲燒玻璃的技術早就傳入中國了,只是受制於原料而無法燒出真正的玻璃。而由於源頭的兩個關鍵材料純鹼和白砂都是控制在商社手中的,所以在利潤上並不會有多少損失,反而會隨着玻璃市場的擴大而有了更大的增長空間。

但是居溫瑜好像發現了一片新天地一樣:“快跟我再說說,這玻璃究竟是怎麼燒出來的,我若是想辦個工坊的話,得準備些什麼東西?”

其餘幾人同樣很有興趣,畢竟那可是玻璃器啊,是隨便帶回去幾件,在家鄉都能賣上幾十上百貫的好東西!

辛守成無奈地笑了笑:“倒真是不難,東邊的城陽區有社營的玻璃廠,去尋了他們說要買專利即可。他們會給你全套資料,還讓你去廠裡參觀的,若再多出點錢,甚至還能買得他們派人去你那邊指導。若是居兄打定了主意要入這行當,有個兩三千貫投資也就差不多了,最好從南邊僱些瓷匠過來,雖然瓷跟玻璃不是一會兒事,但有了燒窯的手藝總歸更容易上手……哦對了,說到這茬,你要是能從南邊帶人過來的話,最好一次多帶點。此間人力貴,南邊人力便宜,即使只能籤五年契,也是省了不少錢了。”

居溫瑜一拍手,說道:“甚善!”然後又轉頭對關志遠說道:“志遠,待明日便領我去那城陽區看看,不遠吧?”

關志遠連忙擺手:“不遠,有鐵路可通,兩個小時便到了。”

“同去,同去!”宮文昌等人立刻表態了起來。這怎麼不能順便去看看?

辛守成喝了一口茶,說道:“既然如此,那諸位今晚便在這邊宿一晚吧,正好,我也在竹雅苑安排好位子了。其實,我覺得還有另一個行當挺適合入手的,那便是‘銀行’。”

“銀行?”居溫瑜對這個名詞回憶了一下。“可是錢莊、交引鋪那樣的行當?”

辛守成點頭道:“正是如此。”

居溫瑜笑了一下:“那可需要些精明人才能做吧,這行當我可不行,還是算了吧。”

辛守城又搖搖頭:“沒那麼麻煩。最近上面出了一本書名曰《銀行學》的,我買來讀過,受益匪淺。這行當可是潛力無限啊,低息收儲,高息放貸,還能自己發行‘銀行券’,一元錢能當五元放出去,可真是……就算不搞儲蓄,光是在池州和東海之間開一家匯兌銀行,那也收益不少了。”

“匯兌銀行?那又是作甚的?”

“就是飛錢的銀行。譬如有商人在東海通過你的銀行往池州匯了一百塊銀元,到了池州持憑證便可兌出這筆錢,當然,這就得付你一筆匯兌費,大約五到十元吧。”

居溫瑜一皺眉頭:“百中取十,這倒不少,但我從東海把這筆錢運去池州,期間花銷恐怕十元還打不住吧?”

辛守成端起茶杯,微微一笑:“這便是個中訣竅所在了,你不需真的把錢送過去。”

居溫瑜一愣:“此作何解?不把錢送過去,客人怎麼取錢?”

“你生意不會只做這麼一筆,既然有人從東海往池州匯錢,自然也有人從池州往東海匯錢的。”辛守成在桌子上比劃了幾下,“如此一來,兩相抵消,你只需在賬本上計上幾條,這兩筆匯款便結清了。當然,真做起來未必會這麼湊巧,可一年半載做下來,不可能全是往一邊匯的,或許雙方來往了數十萬元的款項,不平的差額也就幾千罷了。如此只需把這差額運過去填平即可,費用就省多了。只是,這中間,在兩地溝通和文書防僞上,得好好下點功夫。”

他這一番神采飛揚的連講帶比劃,居溫瑜倒是聽懂了,但還是苦笑着搖搖頭說道:“聽着確實是個好買賣,不過嶿福你生意做大了可能不覺得,但我一聽那‘數十萬元的款項’就一陣眩暈,這行當我可是不敢進的,還是罷了吧。”

但沙正誼對此則有不少興趣,等到居老先生話音一落,就緊接着搭話道:“辛東家,您所說的這個‘匯兌銀行’,可是走得跟那家‘四海匯兌清算銀行’是一個路數的?”

辛守成看了一眼,給他添了一杯茶,說道:“正是如此,不過四海行是社營的,攤子大,類目也細,我們是沒法跟他們比的。”

沙正誼急忙追問道:“既然如此,若是民間自設匯兌行,不是跟這四海行搶生意嗎?”

“不,不,應該說,正好相反。”辛守成手點桌子,略帶自得地說道,“天下這麼多城池,四海行就是再大,也顧不過來啊。他們只能在幾個大城之間設點,譬如這東海,然後慶元、臨安、泉州、揚州之類的地方,其餘的地方就顧不到了。

若沙兄真有興趣去開這匯兌銀行,並不妨礙他們,相反,可以說是延伸了他們的‘觸角’,對他們只有好處。比如說原本有一筆款子想去池州,而四海行在池州沒有分行,就接不下這筆款。但若有沙兄的‘池州銀行’在,四海行便可把這筆款匯給你再兌給客戶,雖然不免要分潤利潤,但總比賺不到要強。

同時,沙兄也可以借用四海行的匯兌。若無四海行,你就需要把賬目和銀錢從東海一路送去池州,可既有四海行在,你便只需通過它把錢匯到揚州,再在揚、池之間建立一條鏈路即可。如此一來,可就是雙贏了。”

沙正誼眼前一亮,說道:“如此說來,確實可做得啊。”

“哦?”辛守成看向了他,“這位兄弟,你可對此有意?”

沙正誼猶豫了一下:“倒確實是個好產業,不過這行當恐怕不太好進,怎麼說也得有足以服衆的信譽才能做吧?我還是先在這邊闖出點名頭再說吧。”

這時,門外響起了輕微的腳步聲,不久後就有了敲門聲。

“進來!”

來的是剛剛出門辦事的隨從辛羅,他先是對裡面問候了一下,然後說道:“老爺,事情都辦妥了,竹雅苑的位子也定下了。”

辛守成哈哈一笑,說道:“正好!諸位,咱們換個地方繼續聊吧?”

第510章 進城去第200章 海州灣海戰 上第11章 闊馬戰役第25章 春季與財政第370章 騎炮兵第236章 朝野震撼第30章 善後事宜第413章 東進:等待第324章 漸熱第41章 火槍實驗 下第305章 封鎖第94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691章 兩廣第825章 麻煩第87章 獅子搏兔 上第89章 光榮與夢想第762章 冬狼第865章 既非拜占庭,也不是什麼東方帝國,它就是羅馬!第522章 光明 下第727章 窮則戰術突破第623章 蒲甘第705章 巷戰第320章 間章第21章 失敗的板甲第179章 兵役制度 一第295章 失守第472章 妖僧第701章 縱隊突擊第611章 李氏朝鮮 完(加更)第752章 會盟 一(加更)第174章 土地與人第416章 東進:濟州島第683章 都好起來了 一第876章 威尼斯第7章 即墨城第702章 孤城第771章 三、發展度達到……第57章 產學研一體化第850章 鑿空 六 怛邏斯之戰第741章 雙城(加更)第172章 馬耕隊第153章 天下一角(第四更)第628章 鐵血強宋 一 大戰船第17章 買鐵第23章 火炮第675章 從中央王朝到民族國家第47章 舟山海盜後2章 兩個世界第135章 封凍!第426章 野戰合成營第693章 回回炮第250章 大巡禮 三 檢閱(感謝林宇的打賞)第433章 南下:泉州第361章 冒險者協會第643章 安條克復仇軍第616章 共克時堅 五 偃旗息鼓第558章 沙漠風暴 六 大典第295章 失守第335章 泰山之戰 完 改變歷史,開創未來!第5章 燒炭第328章 泰山之戰 三 炮對砲,火力制勝的新時代第101章 全面動員 一第241章 技術驗證船 一第283章 萊蕪,萊蕪!第321章 大軍齊匯第868章 黑海第613章 共克時堅 二 糧食缺口第72章 對日貿易 完 石見國(第九更)第199章 真·全取膠東第235章 劫郝經 下第488章 後方第703章 失守第856章 鑿空 十二 金帳汗國第255章 大巡禮 八 公共交通第293章 急轉直下第447章 另一個世界:血色旗語第850章 鑿空 六 怛邏斯之戰第261章 一個時代的結束後18章 搶冬第175章 廢奴第238章 登陸第787章 改土歸流 上第306章 東海號,再出發!第765章 圍剿第269章 天下震動第829章 熱那亞的崛起 一 圭爾夫第247章 教育事業第754章 會盟 三第335章 泰山之戰 完 改變歷史,開創未來!第564章 贖金第187章 歸來第202章 海州灣海戰 下第811章 丁香島第627章 事不過三第523章 煤鐵複合體 上第538章 大祭第286章 天下又雙叒叕震動了第351章 是我們這邊的第820章 貪婪第867章 米哈伊爾八世
第510章 進城去第200章 海州灣海戰 上第11章 闊馬戰役第25章 春季與財政第370章 騎炮兵第236章 朝野震撼第30章 善後事宜第413章 東進:等待第324章 漸熱第41章 火槍實驗 下第305章 封鎖第94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691章 兩廣第825章 麻煩第87章 獅子搏兔 上第89章 光榮與夢想第762章 冬狼第865章 既非拜占庭,也不是什麼東方帝國,它就是羅馬!第522章 光明 下第727章 窮則戰術突破第623章 蒲甘第705章 巷戰第320章 間章第21章 失敗的板甲第179章 兵役制度 一第295章 失守第472章 妖僧第701章 縱隊突擊第611章 李氏朝鮮 完(加更)第752章 會盟 一(加更)第174章 土地與人第416章 東進:濟州島第683章 都好起來了 一第876章 威尼斯第7章 即墨城第702章 孤城第771章 三、發展度達到……第57章 產學研一體化第850章 鑿空 六 怛邏斯之戰第741章 雙城(加更)第172章 馬耕隊第153章 天下一角(第四更)第628章 鐵血強宋 一 大戰船第17章 買鐵第23章 火炮第675章 從中央王朝到民族國家第47章 舟山海盜後2章 兩個世界第135章 封凍!第426章 野戰合成營第693章 回回炮第250章 大巡禮 三 檢閱(感謝林宇的打賞)第433章 南下:泉州第361章 冒險者協會第643章 安條克復仇軍第616章 共克時堅 五 偃旗息鼓第558章 沙漠風暴 六 大典第295章 失守第335章 泰山之戰 完 改變歷史,開創未來!第5章 燒炭第328章 泰山之戰 三 炮對砲,火力制勝的新時代第101章 全面動員 一第241章 技術驗證船 一第283章 萊蕪,萊蕪!第321章 大軍齊匯第868章 黑海第613章 共克時堅 二 糧食缺口第72章 對日貿易 完 石見國(第九更)第199章 真·全取膠東第235章 劫郝經 下第488章 後方第703章 失守第856章 鑿空 十二 金帳汗國第255章 大巡禮 八 公共交通第293章 急轉直下第447章 另一個世界:血色旗語第850章 鑿空 六 怛邏斯之戰第261章 一個時代的結束後18章 搶冬第175章 廢奴第238章 登陸第787章 改土歸流 上第306章 東海號,再出發!第765章 圍剿第269章 天下震動第829章 熱那亞的崛起 一 圭爾夫第247章 教育事業第754章 會盟 三第335章 泰山之戰 完 改變歷史,開創未來!第564章 贖金第187章 歸來第202章 海州灣海戰 下第811章 丁香島第627章 事不過三第523章 煤鐵複合體 上第538章 大祭第286章 天下又雙叒叕震動了第351章 是我們這邊的第820章 貪婪第867章 米哈伊爾八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