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0章 鐵血強宋 三 馬政(加更)

bookmark

1270年,11月23日,廣南東路,吉陽軍。

“這馬……真是不錯,吉陽軍居然有如此好馬?”

吉陽軍城西的牧場上,張世傑看到欄中幾匹神駿的大馬,不禁驚歎了出來。

他現在出現在大宋領土最南端的吉陽軍,自然說明討伐安南的行動正式展開了。

事情的進展之快超出了所有勢力的預料。

當初,雖然賈似道有迫使各藩國都出兵隨徵的意思,但是搞了一次閱兵,東海國表現出了“恭順”的態度,他意氣風發之下反而改了主意——我皇宋新軍如此強大,打個小小安南豈不是手到擒來,若再讓別國參戰,不是反而讓他們分潤了戰功嗎?

所以,他沒再讓東海國出兵,只讓他們進貢了二十八艘大海船以供運輸軍旅輜重之用。當然,大宋天朝上國好面子,沒有白徵,是給了賞賜的,這讓東海商社趁機處理了不少舊船。此外,他又點了東海、齊、滕、蔡、巴、高麗諸藩國,讓每國出百人隨徵,倒不是去打仗的,而是去瞻仰皇宋軍威的。

折騰完了這一切,賈似道便忽悠趙禥祭了太廟,然後指派張世傑領六將新軍出征,陳宜中監軍,又命水師將領劉師勇統領六艘新造大戰船、四十八艘運輸船及小型戰船哨船無數。他們就這麼乘北風泛海南下,於一月之內抵達了廣南東路,行動之迅捷,以大宋的標準可謂神速了。

這支遠征軍能行動這麼快,一方面是因爲賈似道大權獨攬,只要決心一下,就沒人敢拖後腿了,所以各項工作都籌備得很快。另一方面,也是因爲並沒有多少人真的南下了,派去的六個將裡只有張世傑親領的白虎將是滿編的,其餘五個都是隻有六百多人的架子將,總共加起來也才六千人,而且沒有幾個輔兵,都輕裝簡從,也難怪這麼快了。

賈似道雖然是奸相,可不是傻相,自然不會就這麼讓六千新軍直接去討伐安南。他們到了廣南之後,會先整訓廣南兩路的地方部隊,把能用的壯士編入五個架子將中,不能用的老弱淘汰,剩下的則編成輔兵充當雜役。如此一來,張世傑手底下就會有一萬五千的戰兵和數倍的輔兵可用,按以前的規矩,號稱十萬都沒問題了。不但兵力充足,賈似道還能藉此清洗一遍廣南兩路的地方勢力,甚至還能趁機推行公田法,在政治上也是一次大勝,真不愧是奸相啊。

顯然,這揹負着政軍雙重使命的任務,不是單靠武人能完成的。所以派來監軍的陳宜中現在反而成了主角,指揮五個架子將進駐廣南各州府,整編新兵、清理官場,鬧得一片雞飛狗跳,可也不亦樂乎,看來還得整上一段時間。

而名義上的主帥張世傑也沒有閒着,帶着白虎將渡海來到了瓊州島南端的吉陽軍。

吉陽軍也就是後世的三亞,不過現在幾乎沒有開發,幾乎沒有什麼居民,也不臨近安南,戰略地位不重要。但是,這裡卻有朝廷設立的一個馬場,而馬匹對於新軍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騎兵無馬不行不說,拉大炮要用的馬數量也少不了。所以,張世傑在廣州呆了一段時間,稍稍適應了當地的氣候後,就帶人來了這個吉陽軍取馬。

在來之前,他的期望值其實是很低的。畢竟吉陽地處天涯海角,整個大宋都沒有第二處地方比它更有資格說天高皇帝遠了,當地官吏和官軍怎麼會用心打理馬政?能有幾百匹劣馬就不錯了!但馬匹海運不易,能有一點是一點吧。

然而到了之後,當地的情況卻大大超乎了他的預料。馬場中種植了大片的牧草,馬匹數量足有千數,而且不是南方常見的矮小的滇馬,大部分都是中上品質的草原馬,甚至還有一部分令人眼前一亮的駿馬,甚至比江南能尋到的一般戰馬都要強上不少……實在是太驚喜啦!

張世傑臉上堆滿了笑,用力拍了拍陪他閱馬的吉陽軍官員:“好啊,你叫孫達生是吧?幹得不錯,等我凱旋歸來,必定奏明賈相和官家,爲你請功!那麼,這幾匹馬我便領了!”

不過,孫達生卻尷尬地說道:“呃,將軍,呃,呃,這不是軍馬,而是民間寄養的私馬,不,不能領走……”

“啥?”張世傑差點以爲自己聽錯了,“這是私馬?怎麼會有人把私馬寄存在你這裡?”

而且民間私馬怎麼會有這麼好的品質?

孫達生的黑臉都泛紫了:“好,好幾撥呢。有東海國前首輔張公的,有龍牙府朱公的,還有東海國海軍的……他們海船從吉陽過,經常就把馬匹寄養在這裡,偶爾來取一批。這些都是大人物,小底可得罪不起啊!”

呃,這也不是什麼隱秘,吉陽軍地理位置好,正處在航線上,又是自己人的地盤,東海商社自然會好好利用起來。實際上此地開發潛力是很大的,不過既然有現成的馬場,所以首先利用起來的也就是養馬的相關領域。他們把從本土帶來的好馬和從大食帶回來的劣馬寄養在這裡,後來又自我繁殖出了一批,廣南工作組和龍牙都護府共享資源,誰需要打仗就來領用。當然,也要付給吉陽軍一筆寄養費,而東海商社財大氣粗,只要稍微給一點,對於在這個窮地方困守的官軍來說就是天降橫財了,因此對這些馬照料得盡心盡力。在他們的悉心照料下,現在吉陽軍可以說是整個南洋加上廣南兩路最大最好的馬場了……然而,不給錢的朝廷軍隊就沒份了。

張世傑聽了,先是驚訝,然後苦笑了起來。怪不得之前在城裡見了那麼多東海風格的小樓呢,原來東海人真的常來這裡啊!

這些蒙古馬確實是吉陽軍原有的,是當年從北方遷移過來的。由於當地地形封閉,並未與矮小的山地馬種雜交,所以血統保持得很好,以嶺南的標準也算好馬了。它們借了東海馬的光,也養得膘肥體健,畢竟東海人自己的馬不一定夠用,有時候也會租馬場的馬用,而這又是一筆額外收入,當然要同等用心了。

現在張世傑要領這些馬,孫達生當然沒有阻攔的理由,只能心裡流着血同意了。唉,這些馬要是租給東海財神,得換多少銀元回來?現在就只能白送了,敗家啊!

第392章 銀行業第452章 新的歷法,新的未來第313章 大殺四方第561章 沙漠風暴 九 悲喜交加,禍福相倚第609章 李氏朝鮮 六第307章 北伐第291章 來遲一步(累計打賞加更)第172章 馬耕隊第14章 隱藏自己,做好清理第87章 獅子搏兔 上第491章 混世魔王在難波登陸第824章 曙光 (加更)第902章 出路第278章 沭水航路第780章 人在江湖(加更)第352章 崩解第626章 魔都第322章 開幕第772章 四、政體爲……第814章 新航路 三 南泥灣第414章 東進:林衍第858章 鑿空 十四 三千漢甲可滅國第629章 鐵血強宋 二 新軍第724章 第三野戰旅第848章 鑿空 四 三汗會盟第327章 泰山之戰 二 對陣第482章 尊皇討奸,大政奉還第733章 清理(加更)第571章 中央蒸汽動力工坊第202章 海州灣海戰 下第240章 六藝學院第339章 末路第195章 虛假的和平第735章 敵後第81章 嶗山學宮第287章 賞賜第667章 臨安事變 九 轉角第190章 雙桅星火級 上第487章 烏合對烏合,大保原合戰第339章 末路第362章 收穫第758章 征服大漠第39章 基層的擴張第134章 寒風將至第599章 進擊的滕國 一第398章 書同文、車同軌、行郡縣、編戶齊民第711章 蘄州第499章 合戰第882章 蜀道難第796章 旱地行舟第734章 元軍的反擊第730章 入關第116章 山河防線 五 第二艦隊北上第270章 護衛 上第566章 通商 一第753章 會盟 二第391章 金融手段第317章 圍城第75章 獅吼炮第223章 入長江第596章 寧陽模式 下後16章 至暗時刻第405章 真正的進步 下第318章 糧食危機第391章 金融手段第21章 失敗的板甲第754章 會盟 三第844章 安西省第440章 朝貢體系的受益者第432章 南下:溫州第876章 威尼斯第570章 火車第863章 東地中海第562章 沙漠風暴 十 對陣第206章 出賣 四第254章 大巡禮 七 黃島第810章 殖民地攻略第580章 黑龍江上 七 哈州第724章 第三野戰旅第821章 征戰第393章 派系第270章 護衛 上第508章 投資第605章 李氏朝鮮 二第182章 新村第636章 南平府第477章 新星級(加更)第864章 海峽第411章 馬政第328章 泰山之戰 三 炮對砲,火力制勝的新時代第235章 劫郝經 下第46章 縱橫號第903章 終局第476章 鮭魚杯帆船賽第90章 遭遇第183章 合夥第830章 熱那亞的崛起 二 吉伯林第618章 共克時堅 七 自力更生第890章 匡扶社稷第81章 嶗山學宮
第392章 銀行業第452章 新的歷法,新的未來第313章 大殺四方第561章 沙漠風暴 九 悲喜交加,禍福相倚第609章 李氏朝鮮 六第307章 北伐第291章 來遲一步(累計打賞加更)第172章 馬耕隊第14章 隱藏自己,做好清理第87章 獅子搏兔 上第491章 混世魔王在難波登陸第824章 曙光 (加更)第902章 出路第278章 沭水航路第780章 人在江湖(加更)第352章 崩解第626章 魔都第322章 開幕第772章 四、政體爲……第814章 新航路 三 南泥灣第414章 東進:林衍第858章 鑿空 十四 三千漢甲可滅國第629章 鐵血強宋 二 新軍第724章 第三野戰旅第848章 鑿空 四 三汗會盟第327章 泰山之戰 二 對陣第482章 尊皇討奸,大政奉還第733章 清理(加更)第571章 中央蒸汽動力工坊第202章 海州灣海戰 下第240章 六藝學院第339章 末路第195章 虛假的和平第735章 敵後第81章 嶗山學宮第287章 賞賜第667章 臨安事變 九 轉角第190章 雙桅星火級 上第487章 烏合對烏合,大保原合戰第339章 末路第362章 收穫第758章 征服大漠第39章 基層的擴張第134章 寒風將至第599章 進擊的滕國 一第398章 書同文、車同軌、行郡縣、編戶齊民第711章 蘄州第499章 合戰第882章 蜀道難第796章 旱地行舟第734章 元軍的反擊第730章 入關第116章 山河防線 五 第二艦隊北上第270章 護衛 上第566章 通商 一第753章 會盟 二第391章 金融手段第317章 圍城第75章 獅吼炮第223章 入長江第596章 寧陽模式 下後16章 至暗時刻第405章 真正的進步 下第318章 糧食危機第391章 金融手段第21章 失敗的板甲第754章 會盟 三第844章 安西省第440章 朝貢體系的受益者第432章 南下:溫州第876章 威尼斯第570章 火車第863章 東地中海第562章 沙漠風暴 十 對陣第206章 出賣 四第254章 大巡禮 七 黃島第810章 殖民地攻略第580章 黑龍江上 七 哈州第724章 第三野戰旅第821章 征戰第393章 派系第270章 護衛 上第508章 投資第605章 李氏朝鮮 二第182章 新村第636章 南平府第477章 新星級(加更)第864章 海峽第411章 馬政第328章 泰山之戰 三 炮對砲,火力制勝的新時代第235章 劫郝經 下第46章 縱橫號第903章 終局第476章 鮭魚杯帆船賽第90章 遭遇第183章 合夥第830章 熱那亞的崛起 二 吉伯林第618章 共克時堅 七 自力更生第890章 匡扶社稷第81章 嶗山學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