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英赫從崇寧殿離開時,腦海中還在回想着今天君臣見面的談話。
看似風輕雲淡,看似皇帝看重,實則暗藏危機和試探。如果徐英赫今天推辭不接受樑嘉的安排,一切都將走向未知。
徐英赫自信,憑藉自己手中的數十萬軍隊,皇帝想要動他徐家,還是會掂量一番。可如今,剛剛平叛成功,手中也握有數十萬大軍在手的皇帝,絕對會以另一種方式慢慢地熬死他們徐家。
徐英赫回到家,把見到皇帝的情形說給了徐自平聽。
徐自平似乎料到了這一點,當天晚上便把自己已經醒來的消息放了出去。
樑嘉收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也是笑了。
徐自平自認爲自己昏迷做的天衣無縫方,可除了能瞞得過其他人,可瞞不過有心關注他的人。
果然如同樑嘉所料,第二日一大早,徐自平辭官的摺子便已經送到了樑嘉的案頭。這個事關一直理政處大臣的任免,現在的理政處可無權處理,自然送到了樑嘉這邊。
樑嘉也沒多做挽留,硃筆一批就同意了徐自平的辭官請求。
徐自平在理政處,外面還有堂弟手握數十萬大軍,別說樑嘉不放心,就是朝中大臣也都有意見。
現在徐自平主動上摺子請辭,樑嘉自然沒有理由不同意。雖然按照慣例,像徐自平這樣的官員請辭,皇帝要三次挽留,徐自平再三次推辭,最後才能批准。
但樑嘉可是個外來人員,不瞭解這個傳統,即便了解,樑嘉也會同意的。理政處不需要擁有自己勢力的人,只需要他的傳聲筒。
讓徐英赫去山東平亂的聖旨很快下到了徐府,與此同時還有一張封賞的聖旨。
徐自平的主動讓樑嘉還是頗爲滿意的,直接封了徐自平一個伯爵,讓他回家安享晚年去了。
徐英赫本身就是平南伯,是積軍功而得到的。徐自平的地位雖然一直在徐英赫上面,但知道辭官歸隱這才得了個伯爵。
樑嘉封徐英赫爲山東總督,掌管山東一省所有軍務,負責山東一地的平亂事宜。山東地界所有文武官員都受徐英赫節制,包括前任理政處大臣,現任山東巡撫的葛明軒。
刻不容緩,徐英赫沒有在京城停留,馬上趕往了德州,帶走了一萬軍隊,然後星夜趕往山東。
他這邊趕到山東德州府的時候,立刻派出所有傳令兵,傳令各地文武官員馬上趕到德州商討平亂事宜。徐英赫行事風格非常凌厲,三天時間過後,一個萬人隊隊長和一個參將,還有兩個知縣一個知府未及時趕到,直接被他砍了腦袋。
這一下直接震懾了山東地面上的文武官員,抱着無所謂態度的傢伙馬不停蹄朝着德州趕了過去。
幾個人頭讓徐英赫很快掌控了山東權力,接下來他沒有按照葛明軒的提議對流寇進行面對面的清繳,而是先按照皇上的提議,頒佈了移民和免除賦稅的告示。
做了這些之後,徐英赫派人一點點的摸清流寇的底細,採取分化瓦解、各個擊破的方針,很快就平掉了四股小型流寇。
先不說徐英赫在山東有條不紊地進行評判,在皇宮裡,樑嘉利用這幾天的時間,結合自己所知的歷史知識,寫了滿滿十幾張紙的改革意見書。
不過,這裡面有些改革是沒辦法直接實施的,必須要等到時機成熟才行。
樑嘉選擇的第一個改革措施,便是軍制的改革。廢掉現在這種簡單但卻混亂的軍制,但也不採取什麼軍師旅團營先進安排制度,而是按照他自己的想法,把幾個朝代的軍制揉捏了一下,形成了一個系統。
這個軍制改革樑嘉也找了文先森、莫勁軍以及一些武將看了,大家都覺得沒什麼大問題。
京中這些武將,雖然都不統兵了,但有的是武將世家出身,有的曾經在外統兵,眼力還是有的。
樑嘉的軍制改革分兩部分,一部分是軍隊的等級體系,一部分是軍爵晉升。
軍隊等級體系不再以嚴格的士兵數量作爲官職的依據,而是分爲什長、守備、把總、遊擊、參將、副將、總兵、提督,每個職位分正副兩職。提督再往上就是四個具有稱號的將軍:平西、平北、平南、平東,繼續往上則在這四個將軍名稱上加個大字。
至於歷史上那些亂七八糟的稱號將軍,樑嘉直接全部摒棄了,太特麼的複雜了,樑嘉也就記得什麼奮威將軍、徵虜將軍、振威將軍等。當然,如果以後有需要用這些將軍名號來收攏人心,也可以拿出來用一用。
相對應的品級,從從副什長正九品開始一直到正提督爲正二品。可以說,新的軍制,樑嘉把大梁國的軍隊的等級體系直接提高了一大截。
軍爵方面雖然限制了嚴格的封賞條件,但樑嘉卻把軍爵提到了其他爵位之上。也就是如果積軍功封爲伯爵,要比文官封的伯爵高一檔次,待遇也提高一層。
俸祿方面,樑嘉也給提高了一成。撫卹比例更是直接提高了三成。而且樑嘉也學着很多穿越者經常玩的套路,那就是爲爲國犧牲將士建立什麼英烈祠和什麼講武堂或者軍事學院之類的。
這都是證明了雖然很老套,但很使用的方法,他自然毫不客氣地拿過來用了。
軍制的改革在理政處直接就通過了,畢竟他們沒有軍事上的話語權。朝中的大臣自然也沒有人反對,因爲這影響不了他們的利益。
在文官們看來,大頭兵只要不控制朝廷,其他的隨便折騰,反正朝廷的運轉還是依靠他們這些聖人子弟。
朝廷這邊沒有意見,然後派人傳令全國實行。
因爲朝廷不可能對全國每一個地方的軍隊都進行任命,所以下面的什長、守備、把總和遊擊四個職位肯定是需要地方上他們自己任命。這中間難免會產生各種問題,所以需要有一員得力助手前往各地巡視。
樑嘉的得力助手,自然是邀月,所以即便他萬分不捨得,還是派出以邀月爲首的一千城防營士兵前往全國,監督全國實行新的軍制。
當然,派邀月去,樑嘉也分外的放心。只要各地軍官不敢造反,憑藉着邀月的能力,這項改革是絕對可以貫徹下去的。
但是,樑嘉得意之下,還是忘了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