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八章 土地政策

按照三年之內的平均價格將土地收購回去,如果是在之前,朝廷提出這樣的政策,肯定會遭到大臣們的反對。

大臣們往往自己就是大地主,當然也就代表着地主階層的利益。

他們都不缺錢,缺的是一份傳到子子孫孫的家業,在他們看來,土地就是能夠起到那樣的作用。

他們購買到的土地,基本上都不會賣出去。

賣田,那會被認爲是敗家的表現,是家道中落的表現。

不要說以三年之內的平均地價贖回他們的土地,就算是高出那個平均地價一倍兩倍,他們都不會將自己掌握的土地放手。

可是,在方浩提前放出幾種土地收歸國有的風聲之後,再提到這樣的政策,他們突然覺得這個政策簡直是太仁厚了。

在這一次的大會上,沒有人反對,全部都通過了土地收歸國有的大政策。

至於那些大地主將土地賣出去之後,手上的錢怎麼辦,方浩也給出了一個思路,那就是興辦工業。

這一點他和裘伯賢也詳細的談過,裘伯賢進行了一些補充說明。

“現在朝廷這邊有一些技術可以賣出去,我們會成立一個專利局管理那些技術的問題。”

在談到技術銷售的問題時,方浩說道:

“搞技術研究是需要花錢的,而且是需要花很大的錢,而且很多時候,就算是花了很多的錢都未必能夠搞出實用的技術來,所以想要獲得那些技術,就必須要付出代價。你們要先辦工業,可以從專利局購買朝廷擁有專利的技術,可以用各種方式來購買——比如說購買某一個省的專利使用權,或者是購買整個天下的專利使用權,不同級別的專利使用,會有着不同的價格,你們購買到專利權之後,朝廷會保護你們的權利,如果別人盜取你們的技術,朝廷就會給予追究。”

“當然,民間要是有誰研究出來的合用的技術,也可以到朝廷的專利局申請專利保護,可以自行的出售那些專利技術,要在專利局申請了專利保護,就能夠得到來自朝廷的保護。”

“每年的三月,專利局會舉行一次專利拍賣大會,將所掌握的專利技術都拿出來拍賣,價高者得。手上掌握了財富,覺得沒有地方花的,可以來購買那些技術。”

重要的技術方浩當然不會拿出來拍賣,但是一些民用的東西,卻可以拿出來。

本來一開始他沒有想過要弄什麼專利保護的,因爲那個東西確實會影響到工業的發展。

但是,現在土地收歸國有,需要朝廷拿出大筆的金錢出來,就需要賣出一些技術使用權來獲得一定的財富。

而且最重要的是爲了這個社會的穩定,也爲了讓那些財富能夠在社會上起到流通作用,能夠促進到社會的發展,必須要給那些賣了地的大地主們手中握有的財富一個出路。

給他們專利保護,無疑會降低競爭,影響到老百姓獲得更多的實惠。

但是那些大地主們,就能夠靠着專利保護擁有更多的財富,這樣才能夠促使他們去發展工業。

以後那些大地主們就不再是大地主,而是資本家了。

爲了防止這個國家被那些資本家們給架空,方浩會擴大國營企業的權重,最重要的技術還是交給那些國營企業。

公有制必須要發展,要不然一旦那些大資本家利用自己的資本綁架了老百姓,他這個皇帝就夠嗆了。

這一次的會議開了幾天的時間,不只是發佈土地國有的政策,還包括了制定未來五年時間的發展計劃。

——比如五年內朝廷重點支持哪些產業,又在哪些地方修路搭橋,打通交通。

還有土地收歸國有之後,會以什麼樣的方式將土地承包給每一個老百姓。

這就是大漢帝國的第一個五年計劃。

不過這個五年計劃屬於內政。

外政方面,方浩不會跟這些大臣們商量,而是跟武將們商量。

在他們開會期間,大漢日報就開始報道他們開會的內容,當然都是方浩授意他們報道的內容。

一方面報道了土地收歸國有以及發展工業的大政策,另外一方面,則詳細的解釋這些大政策對老百姓有什麼樣的好處。

土地收歸國有之後,再由國家承包給每一個在農村的老百姓,按照人口數量,每個人分配多少的土地,不允許私下的買賣。

土地的承包,也不是永遠都不動的,每隔二十年就會重新再分配一次,所有在農村的人口都可以分到某一個標準的土地。

而他們獲得那些土地的代價,就是每年要向朝廷繳納一定比例的糧食。

以前他們私有的土地,也同樣要向朝廷繳納糧食,甚至還要服徭役。

只有那些有科取功名在身的讀書人家庭不需要繳納糧食和服徭役。

現在朝廷不會徵用徭役,朝廷需要人工會以一個合理的價格支付酬勞。

至於上繳的糧食,朝廷也作出了承諾,比例不可能超過以前的上繳。

這對於大多數的老百姓來說,就是白白的得到了一些土地,而且以後都不用服徭役了,這對他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那些有地的農民,也可以將自己的土地賣給朝廷,然後再從朝廷那裡按照人口來分到應該擁有的土地。

對於沒有土地的農民,只能夠注重別人的土地,要上繳的糧食,可比皇糧國稅要重多了。

現在他們能夠白白的得到土地,不需要自己花錢,只要交一部分的糧食就可以,等於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

這個消息傳出去之後,很多大地主並不滿意,因爲他們的土地要被收走,但是那些老百姓聽到了,無不山呼萬歲。

就在開會的期間,方浩通過“功德續命”觀察到自己的死忠屬從數量一路狂飆,已經飆升到了一千多萬,這讓他非常的滿意。

這還是在現在交通不發達,大漢日報的傳播在這幾天的時間裡只能覆蓋兩三千萬人口的情況下完成的。

按照這個趨勢,他以後要收集死忠屬從給自己續命,也不是不可以。

第六十四章 提條件第八章 樂於助人的小哥哥第九十八章 順利撤回(除夕快樂!求訂閱,求打賞)第四十七章 皇上的意思第一七零章 一觸即潰第一五三章 全軍縞素第七十七章 圍攻第一百零四章 漂亮的姑娘就要嫁人了第七十八章 希望的田野上第二十六章 神箭手第七十二章 節帥第一三二章 超前的計劃第一四六章 城鎮化建設第十三章第六十九章 大逆不道第十五章 回門第七十一章 搓背第二十三章 公主駕到第三十六章 生路(五)第六章 媳婦有着落了第一百一十一章 表忠心第一百一十五章 任命第八章 操練第二十七章 搬家第十九章 望海城第六十二章 陳師爺的欣賞第六十一章 池派第七十四章 女僕(六)第五十三章 隱秘第七十四章 行動開始第一百三十七章 撤退第三章 關外駐地第二十二章 八卦之心第五十七章 孤臣不易第五十六章 山賊的老巢第二十一章 工業體系第十六章 訓練(一)第九十六章 這就是戰爭第二章 回到龍城第三十三章 皇帝家的熊孩子第九十章 火藥第二十七章 匯合第六十六章 瓜分盛宴第二十二章 將門子弟第四章 新城的籌備第一百零七章 探口風第二十四章 崩潰第一百六十一章 攻守之勢第五十八章 女奴第五十二章 管教公主第五十六章 山賊的老巢第九十二章 東進第一三七章 防守第六章 封賞問題第七十四章 行動開始第二十三章 公主駕到第十五章 學習技術第四十五章 行政體系第一三零章 出兵的想法第一七零章 一觸即潰第六十一章 無情最是帝王家第一百七十三章 抓緊種地第十八章 風馳電掣的感覺第十四章 夜談(四)第一六四章 糟心的事情第一百二十七章 合作第三十一章 黃瘸子第一百五十五章 逼迫第一一二章 懷孕第一四一章 碾壓第一一五章 工業產品第三十九章 山賊來襲第一百零七章 探口風第二十章 大炮的威力第一三五章 七大軍區第四十四章 記仇第一百四十九章 細思極恐第七十六章 建設軍營第三十一章 黃瘸子第一四八章 劃分地盤第八章 操練第二十一章 巡邏第八十章 表態第五十九章 盧總兵的反對第一零六章 以前的身份第一四四章 齊頭並進第八十二章 不講理第五十一章 各有心思第五十五章 鐵匠第三十四章 雄關第八十五章 搶劫第九章 請教第四十六章 首輔大人的力挺第三十五章 上山第五十九章 鄭侯爺第六十五章 豪賭第十七章 盛世影像第九十二章 原諒第七十九章 阿桑的表姐第五十八章 應對之策
第六十四章 提條件第八章 樂於助人的小哥哥第九十八章 順利撤回(除夕快樂!求訂閱,求打賞)第四十七章 皇上的意思第一七零章 一觸即潰第一五三章 全軍縞素第七十七章 圍攻第一百零四章 漂亮的姑娘就要嫁人了第七十八章 希望的田野上第二十六章 神箭手第七十二章 節帥第一三二章 超前的計劃第一四六章 城鎮化建設第十三章第六十九章 大逆不道第十五章 回門第七十一章 搓背第二十三章 公主駕到第三十六章 生路(五)第六章 媳婦有着落了第一百一十一章 表忠心第一百一十五章 任命第八章 操練第二十七章 搬家第十九章 望海城第六十二章 陳師爺的欣賞第六十一章 池派第七十四章 女僕(六)第五十三章 隱秘第七十四章 行動開始第一百三十七章 撤退第三章 關外駐地第二十二章 八卦之心第五十七章 孤臣不易第五十六章 山賊的老巢第二十一章 工業體系第十六章 訓練(一)第九十六章 這就是戰爭第二章 回到龍城第三十三章 皇帝家的熊孩子第九十章 火藥第二十七章 匯合第六十六章 瓜分盛宴第二十二章 將門子弟第四章 新城的籌備第一百零七章 探口風第二十四章 崩潰第一百六十一章 攻守之勢第五十八章 女奴第五十二章 管教公主第五十六章 山賊的老巢第九十二章 東進第一三七章 防守第六章 封賞問題第七十四章 行動開始第二十三章 公主駕到第十五章 學習技術第四十五章 行政體系第一三零章 出兵的想法第一七零章 一觸即潰第六十一章 無情最是帝王家第一百七十三章 抓緊種地第十八章 風馳電掣的感覺第十四章 夜談(四)第一六四章 糟心的事情第一百二十七章 合作第三十一章 黃瘸子第一百五十五章 逼迫第一一二章 懷孕第一四一章 碾壓第一一五章 工業產品第三十九章 山賊來襲第一百零七章 探口風第二十章 大炮的威力第一三五章 七大軍區第四十四章 記仇第一百四十九章 細思極恐第七十六章 建設軍營第三十一章 黃瘸子第一四八章 劃分地盤第八章 操練第二十一章 巡邏第八十章 表態第五十九章 盧總兵的反對第一零六章 以前的身份第一四四章 齊頭並進第八十二章 不講理第五十一章 各有心思第五十五章 鐵匠第三十四章 雄關第八十五章 搶劫第九章 請教第四十六章 首輔大人的力挺第三十五章 上山第五十九章 鄭侯爺第六十五章 豪賭第十七章 盛世影像第九十二章 原諒第七十九章 阿桑的表姐第五十八章 應對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