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到了快半夜的時候,沙娜才向方浩服軟,對他說道:“我可以不嫁給別人,不去找別的男人,但是你要對我好,不能老是氣我。”
方浩這個指揮的帳篷裡,也就那麼一張牀,再不情願,三個人都只能夠睡在一張牀上——準確的說,是一個大炕。
耳聽得旁邊各種奇怪的聲音,沙娜堅持了很久,最後還是沒有堅持住,向方浩服了軟。
說出這話的時候,眼眶都已經溼了。
而且,溼的還不只是眼眶。
方浩倒是沒有繼續難爲她,兩個人很快就冰釋前嫌,融爲一體。
第二天,沙娜並沒有走,很理直氣壯的對方浩說道:“我哥讓我多留幾天,刺探你們的情報。”
“好吧……”
方浩對此也無可奈何。
反正這裡也沒有什麼情報好刺探的,就讓她跟着,學習了一下怎樣將大草原改變成農田。
這幾天的時間,沙娜都跟在方浩的身邊,看着他怎麼教那些人興修水利,怎樣教那些人儲肥翻土。
什麼地該怎麼改,適合種什麼糧食,他都有着比較詳細的規劃。
比如靠着水邊的,可以試着改成稻田。
離水渠比較遠一點,灌溉不是很方便的,就需要種植麥子。
各種雜糧,適合種什麼就種什麼,土地也要根據不同的種植需要,做出不同的改變。
他甚至還對着一些木匠告訴他們做出什麼樣的水車,更加省力,方便取水。
那都是沙娜從來沒有見過的。
看了幾天時間,她發現方浩懂得真多,好像什麼東西都懂得一樣。
過了幾天,沙娜回去之後,向沙魯描述了她看到的一切:
“那裡有上萬的人在開墾農地,不過我沒有看到幾個士兵,方浩跟我說,那些人都是他們邊關支援他的人,春天來臨之後就會離開。”
“他們那裡就有幾百頭牛,是用來耕地的,還有兩百來匹戰馬。”
“現在他們住的都是帳篷,沒有你說的那種堅固的堡壘,如果我們現在要跟他們打仗的話,應該不需要一千個騎兵就可以了。”
“他們離邊關有上百里路遠,方浩曾經對我訴苦,說那麼遠的距離,物資運送非常困難,他們的當務之急,就是要在那裡開墾農田,因爲到了秋天邊關那邊就不會再給他們運送糧食,他們要是不自己種地,就要餓死在那裡。”
她的這些描述,讓沙魯得出了一個結論——堯國派了一些農民駐紮在了那裡。
這讓他的戒心大減。
要是一支強大的軍隊駐紮在那裡,哪怕雙方已經說好不會互相攻擊,只是做交易,他也會有一些忌憚。
一夥只知道種地的農民在那裡,那就沒有什麼需要顧忌的了。
心裡甚至升起一個想法——讓他們好好的種地吧,要是那裡發展得很好了,也不是不可以把他們給滅了,所有的收穫都歸自己所有。
當然,這有一個前提——在他成爲這座草原的主人之後。
對沙娜說到的交易需要在一個月後進行的事情,沙魯有一些不高興,但是也無可奈何。
交易要雙方都願意才行,對方不願意在這個時候交易,他們也沒有辦法。
不要說他沒有證據表明對方已經籌措到了那些物資,就算是有證據,也沒法強制性讓人家來跟他交易。
能夠同意在一個月後進行交易已經不錯了。
上一次堯國那邊拿來贖人的物資,已經讓他的軍隊強大了很多,這一次交易,不知道對方會拿來多少的鐵器,怎麼想都不會比第一次的少。
說不定一次性就可以讓他的六千騎兵部隊都擁有鐵製的武器。
沙娜還跟他說到一件事情:
“我發現他們堯國人好浪費,他們種地,好多東西都是鐵製的,十幾斤的犁頭,還有鐵鍬、鋤頭、釘耙,都是鐵的,要是把那些都收起來做武器,都可以做成幾千件了。”
這話讓沙魯沉默了很久。
在他看來,那確實是非常浪費的事情。
可是,也讓他感覺到害怕。
堯國實在是太強大了,強大到普通的農民都可以擁有鐵器。
心裡有一些不平衡——這上天對戎突人太不公平了,把什麼好東西都給了堯國人,留給戎突人的就只有這一片草原,只能靠着放牧爲生。
想要發展自己軍隊的力量,就必須和堯國人做交易,才能夠獲得他們的鐵器,得到武器。
“我們要是能夠自己生產鐵,那就太好了。”
沙魯說道。
如果他們能夠自己生產鐵,不要說和堯國一樣達到每年幾千萬斤,就是每年能夠生產一百萬斤,他也能夠在幾年之內,擁有一支強大的軍隊,甚至擊敗堯國都不是不可能。
畢竟,戎突人是馬背上的民族,更適合打仗。
可惜他們沒有。
“你做得很好,有時間多去他們那邊轉一下,能去到他們關內走一下就更好了。”
沙魯這樣對沙娜說道。
“可是方浩那個死混蛋不肯帶我過去看他們的邊關是什麼樣子的,說怕我被他們堯國的人當成奸細給抓了。”
沙娜憤怒的說道。
“額,那就算了吧,真的被他們抓起來了也不好。”沙魯說道,“那你以後就多在方浩那邊呆着,仔細的看一下他們是怎樣種地的,看看我們能不能學過來,要是可以的話,我們也種一些地,不至於遇到雪災,大家都捱餓。”
幾年前發生戰爭的時候,他年紀也不是很小了,很清楚的記得,最主要的原因是那一年發生了雪災,很多牛羊凍死,牧民面臨着大饑荒。
不只是那一個冬天的大饑荒,還關係到來年——因爲很多牧民的家裡,牛羊都已經死絕,面臨着來年也沒有牛羊放牧的情況。
所以三座大草原的王庭聯合起來,發動的那一場戰爭。
戰爭歷經了幾年的時間,一開始他們嚐到了很大的甜頭,堯國軍隊在他們的攻擊之下,很快就崩潰了,他們搶到了很多的物資,這也讓他們萌生出了可以搶奪整個天下的想法。
只不過打了幾年的仗,最終還是底蘊太薄,沒辦法和強大的堯國比拼國力,最後折損了多半的人口,又退回了大草原深處。
最害怕的時候,臨近堯國邊關三四百里的地方,都不敢過去放牧。
如果戎突人也能像堯國人一樣會種地,抵抗天災的能力就強了很多,也不至於像幾年前一樣,餓得沒辦法了,要發動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