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主隊更衣室的戰術改變,穆里尼奧還是要求球員以防守爲主。
在他的心目中,在客場必須要以謹慎爲主,一口是無法吃成大胖子,首先要做到耐心的防守,纔有機會抓住曼聯的防守漏洞,給予致命一擊。
中場休息的十五分鐘轉眼瞬逝,雙方球員逐批迴到老特拉福德的巨大舞臺。
當主隊球員出現時,看臺上爆發出一陣山呼海嘯般的歡呼聲,而輪到客隊切爾西球員出場時,老特拉福德的上空只有極其刺耳的噓聲。
沒有人注意到的是艾洛聽到漫天般噓聲時,嘴角微微揚起。
“好了,韋伯吹響下半場開始的哨音,現在拿球的是上半場給艾洛送出關鍵一傳的克羅地亞國腳莫德里奇,相信看了去年歐洲盃的國內球迷對他比較瞭解,瀟灑的球風和實用的技術,再加上一腳出神入化的傳球,最終幫助球隊在上半場結束前將比分扳平……”
詹駿凝神屏氣的開始講解下半場的比賽。
隨着主裁判韋伯的一聲哨響,2008-2009賽季英格蘭超級聯賽第21輪焦點大戰曼聯主場迎戰切爾西的下半場開始。
莫德里奇接到艾洛的回傳球並沒有自己進行盤帶,而是拉球轉身將球傳給蘭帕德,隨之球隊的整個站位陣型跟着慢慢散開。
如果從俯視的角度看去,就會看到艾洛和德羅巴如同兩把尖刀插向曼聯的心臟地帶。
下半場切爾西的第一次進攻以艾洛突破之後分球給後插上的蘭帕德架炮,後者發力充足,但擊球的部位出現失誤,踢在足球的正下方,放了一個高射炮。
因此也引起看臺上主隊球迷的一陣鬨笑聲。
輪到主場曼聯進攻時,范德薩大腳開出球門球,克里斯蒂亞諾·羅納爾多從自己的左路來到中路,力壓巴拉克將球回頂給中場核心弗萊徹,然後慢慢的跑向本方的進攻左肋。
最終,這一波進攻也以貝爾巴托夫的後插上射門偏出球門立柱而告終。
足球比賽就是如此,說到底就是進攻和防守的遊戲,一方進攻,另外進行防守。
但是比賽雙方在這種情況下來回進攻了好幾撥,卻都沒有取得明顯的效果。
也就是說比賽雙方還是有點拘謹,害怕對方的快速反擊,不敢太過投入太多的兵力到進攻當中。
下半場的十分鐘,眨眼即逝。
站在客隊指揮區處的穆里尼奧倒是有了心理準備,在下半場堅持防守二十分鐘,如果期間沒有取得進攻的話,再加大投入到進攻中的兵力。
十分鐘過去,曼聯的進攻依舊沒有起色,站在主隊指揮區處的弗格森有點坐不住。
這是老特拉福德!
必須要在主場拿下切爾西,不然聯賽冠軍可就真的沒有了懸念。
所以他率先做出人員調整,用經驗豐富的老將吉格斯換下卡里克,增加前場進攻的多樣化。
說到底,弗格森還是認爲下半場開始十分鐘沒有取得進攻效果,跟中場組織進攻的卡里克有着直接關係,在這時候換上吉格斯可以增加變化,擾亂切爾西防守部署。
儘管現場演播室的解說員隊於弗格森在比賽進行到六十分鐘不到的時間就將卡里克換下有點不解,但依舊對弗格森的這次換人持樂觀態度,畢竟將近七十歲的老帥弗格森是曼聯教父級教練,執教生涯經驗無比豐富,他的這個換人調整自然有自己的考慮。
的確,弗格森的考慮就是利用吉格斯的經驗來盤活前場三人配合。
他始終感覺克里斯蒂亞諾·羅納爾多和貝爾巴托夫無法捏合在一塊,似乎需要媒介纔可以完全組合在一起,發揮出最強戰鬥力。
但有時候理論行得通的結果,未必會在現實裡行得通。
像貝爾巴托夫這種類型的前鋒,雖然是站在中鋒的位置上,但很多時候都喜歡自己拿球來組織前場的進攻,可是克里斯蒂亞諾·羅納爾多也喜歡在進攻的時候拿球進行突破和射門。
因此在某種意義上,兩人有位置上的衝突,也就是說吉格斯的上場並沒有增加曼聯的進攻質量。
哪怕前場進攻變得多樣化,但本質上還是如此。
反而是隨着吉格斯的上場,曼聯的中場防守變得薄弱許多。
卡里克是組織型中場,但也有一定的防守能力,可是吉格斯今年已經36歲,跑動能力、跑動範圍和速度都比不上二十多歲的小年輕,在防守時更多的像是做做樣子,也就是說中路的防守重任是交到了弗萊徹的身上。
而朴智星的任務明確而單調,只對艾洛進行負責,球隊的整體防守跟他的關係不大,艾洛在下半場的這十幾分鐘沒有作爲,跟他的防守質量是分不開的。
弗格森站在場下看到這個換人調整並沒有收到理想的效果,考慮着是否要繼續換人。
但就在這時,曼聯正籌備着一次有威脅的進攻。
弗萊徹將球傳給左路回撤接應的克里斯蒂亞諾·羅納爾多,接球后的他發現身前並沒有突破的空間,便橫傳給過來接應的吉格斯,然後自己繼續往左肋跑去,看能否找到好的進攻機會。
吉格斯上前了兩步,巴拉克上來防守,不讓他輕易的過去。
吉格斯見識腳尖一捅,將球傳給背身拿球的貝爾巴托夫,而他則突然向前加速。
而同時,在左肋尋找機會的克里斯蒂亞諾·羅納爾多也突然加速往卡瓦略和伊萬諾維奇之間的空當跑去。
貝爾巴托夫靠住特里,將球傳到吉格斯向前的路線上。
這是……一箇中鋒背身拿球傳給組織核心+肋部插上進攻的配合套路,也就是說這個配合套路很常用。
吉格斯沒有停球的意思,在巴拉克的干擾之下,他直接用腳弓將貝爾巴托夫傳過來的足球順給後插上的克里斯蒂亞諾·羅納爾多。
可是特里的反應非常神速,幾乎是在吉格斯將球推向克里斯蒂亞諾·羅納爾多前插路線的同時,他就倒地封堵傳球路線。
足球被特里擋了回去,吉格斯想要搶第一落點,但巴拉克身體強壯卡住位置,在正對本方球門的情況下大腳解圍,可在吉格斯的干擾之下,他並沒有踢中部位,右腳外腳背將球踢向了側後方。
巧合的是足球的運行路線是莫德里奇的正前方,而他的出色大局觀剛好發現艾洛正從本方弧圈突然加速向前,他猛的意識到這是一次絕佳的快速反擊機會!
莫德里奇並沒有停球,而是直接將身體傾向身體左側,跟草皮幾乎快呈45度,然後大腳將球踢向對方半場。
大腳的質量很好,高度不高,而且速度很快。
“莫德里奇的大腳解圍似乎有點魯莽,在他的方圓三米之內可沒有任何的曼聯球員,他完全有時間將球停下觀察隊友的跑位……”詹駿話音未落,鏡頭跟着足球轉向球場中圈弧,跟隨着一起出現的還有艾洛、朴智星以及里奧費迪南德,他的聲音頓時高了八度:“----機會!”
與此同時,弗格森的心臟‘咯噔’一響。
艾洛在本方半圈弧啓動,距離緊貼中線而站立的里奧·費迪南德有將近三米的距離,而莫德里奇大腳將球往前場開時,艾洛就只距離里奧·費迪南德兩米不到,當足球墜落在曼聯半場弧圈靠左的位置時,艾洛距離他只有不多一米。
風馳電擎的速度,讓看臺上的許多主場球迷瞬間失聲。
里奧·費迪南德知道自己是最後一名防守隊員,不敢輕易對艾洛採取犯規。
現在比分平局,要是因爲犯規而被罰下的話,那麼比賽就變得毫無懸念,再加上足球是略帶往外旋的弧度。
但接下來發生的事情,讓他後悔莫及。
艾洛在足球的第二次彈地追上足球,也就是大概距離底線四十米。
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艾洛在進攻左肋的位置突然用右腳外腳背將彈地的足球猛的朝禁區方向趟出去十多米,然後進行二次加速。
本來兩人只有半米的差距,艾洛的選擇讓里奧·費迪南德在回防的過程中愣了零點幾秒鐘,而此時的艾洛兩條腿就好像油門踩到底的超級跑車,轉速達到臨界點,高速掠過里奧·費迪南德,超車!
“天啊,這絕對是速度的輾壓!!”bbc解說員萊因克爾看着這一幕充滿視覺衝擊的鏡頭,激動的說道。
等到里奧·費迪南德反應過來的時候,艾洛已經超過了他一個身位,想要犯規他又不敢,這個位置距離球門大概三十米,他不敢拼!
艾洛的任意球功夫可是出了名的強!
然而在里奧·費迪南德的猶豫之間,艾洛已經從領先一個身位到了三個身位,也就是說他想犯規都沒辦法。
先天的劣勢讓他無能爲力,跑動中的他已經絕望,將成功防守的希望留給老將范德薩。
艾洛在距離曼聯大禁區弧接到足球,將球往前趟了兩米,稍作調整,直接掄起右腳,一個地滾球,射門!
足球貼着草皮滾向球門遠角,范德薩鞭長莫及!
良久,大屏幕的比分從1:1變成了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