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楓上次被恐怖帝國送入的乃是第二菩提界,即仙界。
地心引力在這個時空的基地設在人界。想要從人界進入仙界,除了實力突破度劫期後飛昇一途,便只有通過特有的連接點進入。比如說,風雲大陸上的飛劍臺,懸浮之宮的登天台和九天沉淵等等。
而三菩提世界的人界、仙界連接點便在渡佛海,位於一片芳草叢林的半島,外圍有羣山環繞。
這山,表面看起來並無異常,但進入其中,若非精通陣法,根本無法從裡面走出來。原來,山體自然而成一套古陣,將渡佛海層層護持。
阿諾•喬沉如,表面看起來是個與葉楓年紀相仿的小沙彌,實際上,卻是個實力已入金仙、掌握高深佛法的出家人。他加入地心引力已有數百年,因爲來自三菩提世界,故而被分派在此長期駐守,被衆多的穿梭者尊稱爲如聖。
如聖引着葉楓,在渡佛海外圍的山林古陣中穿梭了足足半個小時之久,這纔來至渡佛海。
葉楓但覺香華撲面,金光普照,聖氣紛繁。耳邊傳來嘩嘩的海浪之聲,其中卻夾雜着清聖梵音,令人聽罷心靜神明。
遠遠的,只見一尊聳入天際的古佛神像佇立在滔天巨浪之中,海水淹沒至神像的腰際,海面上陣陣煙霧騰起,環繞着神像盤旋而上,使整個神像看起來有些朦朧。
而這朦朧之感,在神像的頭臉之處消逝無蹤,因爲古佛眉心處所釋放的佛光將煙霧衝散,使神像的面容顯得尤其莊嚴神聖。
“阿諾喬沉如,何事前來渡佛海?”一道莊嚴的聲音越過海浪,充斥耳膜之內,依稀竟是從那遙遠的天海相交之處的古佛像口中吐出。
阿諾喬沉如道:“尊者,這位菩薩(注)有意欲往靈山朝聖。”
那道聲音道:“渡佛海只渡有緣人。”
葉楓不禁說道:“世本虛妄,何來因緣?”法力注於聲帶之中,將這話遠遠地送出。
那道聲音沉寂片刻,說道:“既無因緣,菩薩眼前所見爲何?”
葉楓道:“一無所見。”
那聲音問:“何者爲一?”
葉楓道:“一者,世界也。”
那聲音又道:“世界爲何?”
葉楓道:“世界者,是空亦是實,是無亦是有,是我亦是你,是天亦是地。”
那聲音道:“既是如此,因何不見?”
葉楓道:“因見本心,故而不見。”
那聲音道:“阿彌陀佛,菩薩開悟我佛,且隨心而來。”
話音落時,葉楓耳邊頓時充斥清妙梵音、佛鼓聲聲,眼前只見那古佛眉心處的佛光射過博大的海面,來至眼前,竟成一條光之甬道。他立時提氣,沿着這條甬道飛身而上。
大約三分鐘後,葉楓已到光之甬道的盡頭,但眼前所見竟是與方纔在甬道那頭所見的景象一般無二。眼前仍舊是茫茫大海,天海相交的地方有一尊古佛,頭綻寶光。
耳邊,方纔那個聲音又起:“菩薩何所見?”
葉楓答道:“唯見虛幻。”
“哈,菩薩真乃大智慧者。”那聲音一笑道,隨即陷入了沉默。
葉楓直接踏在海面之上,迅速往靈山方向飛馳。只是,僅僅踏浪數步,那海浪便已消失,化成一片廣闊的陸地,原來葉楓先前所見竟是因其記憶所起的幻象。
葉楓一進入此中便即看透,所以對方問他時,他回答:“唯見虛幻。”
對方隨即明白葉楓已經完全看透了這種幻術,其修爲必在他之上,因而無論葉楓是去是留,他都不再有任何動作。
半日後,葉楓已來至靈山腳下,但想要登上靈山之巔——大光明頂,進入大光明殿找到那尊帶有青光石鑰匙的燃燈佛祖像,恐怕尚需費一番功夫。
因爲靈山寶剎並不是那麼容易進的。
葉楓這裡在靈山腳下立足未穩,便見一行六個僧人現身擋住去路。其中一個僧人,雙掌合什,道:“佛子,請留步,前方靈山,非一般的修行者可以入內。”
能夠進入第二菩提界的人,其佛法修行都已經達到相當的深度,故而這裡對除己之外的未出家人都稱爲佛子。
葉楓問道:“哦,不知什麼樣的修行者可以入內?”
僧人道:“得道者。”
葉楓問:“何爲得道者。”
僧人道:“悟者。”
葉楓又問:“何爲悟。”
僧人道:“佛曰:不可說不可說。”
葉楓無奈笑道:“既是如此,煩請幾位大師幫忙通報孔雀大明王菩薩,就說鳳九天來訪。”
“佛子稍等片刻。”一名僧人說完匆匆回進靈山之內,健步如飛,眨眼間便消失在衆人視線之內。
靈山的面積不小,何況孔雀大明王居於靈山之巔,那僧人縱使去勢如電,想要登上靈山之巔,至少也得要一刻鐘的時間。
因此,葉楓等了近二十分鐘,才見一片翠綠遠遠飛來,卻是那大明王化成原形孔雀飛來,待到近前,他轉而化出人形,立於葉楓眼前。
“是你。”孔雀大明王道,聲音頗顯深沉,眸中的神色也很是複雜。
葉楓道:“不才正是晚輩,冒昧來訪,望前輩見諒。”
孔雀大明王道:“你來所爲何事?”
“這……”葉楓不禁遲疑,一時不知如何開口。
孔雀大明王見他欲言又止,道:“隨我來吧。”轉身在前邊引路。
有孔雀大明王在,那六個守山口的僧人自然不敢再多加阻攔,側開身子讓開通道,讓葉楓過去。
兩人運起法力踏風而行,片刻後便即來至大光明頂之上。
這裡乃是靈山密宗的核心所在,供僧尼修行的廟宇很多,其中以大光明殿爲上首,由密宗現在在第二菩提界的最高宗師——龍樹菩薩所居。
(注)此處的“菩薩”是僧尼專門對信奉佛教、供養或佈施僧尼之人的稱呼,因爲葉楓說他要往靈山朝聖,故而被稱作菩薩,與後面出現的菩薩之義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