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0章 宴會上的小衝突

bookmark

“福里斯大公,你太無禮了!”伊琳娜皇后猛然轉身,目光咄咄的盯着身後說話的人道。

而李恪這時也轉過身來,看到站在自己身後十分俊美的福里斯,雖然對方看起來十分淡定,但是李恪卻從對方的眼睛中看出一絲隱晦的敵意。

“難道不是嗎,西羅侯爵在書中記載的很清楚,大唐的男子可以娶很多個女人?”福里斯端着酒杯走過來,臉上帶着一種和煦的笑容。

“大公閣下看來對我們大唐的習俗有些瞭解,但是我不得不說,你的瞭解還是太過膚淺了!”李恪雖然不知道這個福里斯爲何對自己表現出敵意,但既然人家都欺負到自己頭上了,他自然也不會忍着,而珂麗絲也對這個對自己主人不敬的傢伙十分生氣,因此將李恪的話直接翻譯過來,沒有做任何的修改。

聽到李恪毫不猶豫的反擊,福里斯臉上的神色一變,剛想再說些什麼,不過這時君士坦斯二世卻也走上來,深深的看了福里斯一眼,目光中帶着一絲不快之色,這讓他立刻把要說的話咽回肚子裡。

不過伊琳娜皇后本來就十分討厭福里斯,再加上對方又無緣無故有冒犯自己尊貴的客人,雖然福里斯沒有再次反駁,但卻還是讓她十分生氣,因此只見她開口諷刺道:“吳王殿下不必生氣,羅馬貴族中有些人的確太過自以爲是,以爲仗着一張漂亮的臉蛋,就可以爲所欲爲了!”

伊琳娜已經不是第一次與福里斯如此針鋒相對了,不過她今天在李恪面前如此挑明,這顯然讓君士坦斯二世有些尷尬,因此也有些不快的看了看妻子。

福里斯因爲與君士坦斯二世的關係。在羅馬可以說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自然受不了伊琳娜皇后如此諷刺,不過他不好直接對伊琳娜發難,因此轉頭向李恪冷然道:“哦,吳王殿下既然說本大公了解的太膚淺,那不知殿下您對一夫多妻有何高見?”

李恪早就知道對方會這麼問,因此早就準備好了回答,只見他輕笑一聲道:“每種習俗與制度,都與當地百姓的生活環境有關。以羅馬和我們中原爲例,雖然羅馬立國近千年,期間也經歷過無數的戰爭,但是與我們中原地區相比,畢竟還是要和平的多。”

李恪說到這裡。雙目猛然爆發出一道冷光直視福里斯,語氣森然的道:“我們中原地區在這千年以來,內部外部爆發過無數次大小戰爭,別的不說,光是在三十多年前的隋末之亂,國內大小軍閥征戰,再加上北方胡族入侵。最後死傷的漢人達到兩千多萬,戰死的青壯男子無數。也正是這種情況,使得國內不但人口下降的厲害,而且男少女多。若是實行一夫一妻制的話,那麼將有無數的青年女子嫁不出去,因此我們大唐的律法才允許男子納妾。”

“兩千多萬!”伊琳娜皇后驚呼一聲,滿臉的震驚之色。而君士坦斯二世和福里斯也露出不敢相信的表情,他們整個東羅馬帝國的總人口。加在一起頂多也就是這個數字了,可是中原地區的一場戰亂,竟然就在有這麼多人死去,這簡直是不敢想像。

李恪喘了一口氣,平復了一下激動的心情後,接着向福里斯笑道:“另外我必須要糾正大公閣下的一個極大的錯誤,我們大唐男人也只允許娶一位妻子,其餘的則是妾室,這些妾室的地位雖然不如正妻,但卻也是受律法保護的,生下的孩子也可以繼承家產,若是妻子不幸亡故的話,那麼妾室很可能成爲男子的第二任妻子。”

“我一直以爲中原地區富饒無比,沒想到和我們羅馬一樣,也要受到戰爭的威脅,而且一場戰爭就在千萬人死去,爲了國家的發展和異族的傳承,實行這種一妻多妾的方式,的確也是迫不得已。”伊琳娜最先反應過來,同時有些感慨的說道。

她出生於一個虔誠的基督教貴族家庭,在她的觀念中,上帝最先創造了一男一女,所以一夫一妻自然也就是上帝的本意,只是她卻從來沒有從政治和人文方面考慮過夫妻關係的本質,因此李恪的這種分析讓她感覺十分新奇,同時也感覺這位大唐皇子考慮問題的角度十分特別。

福里斯也沒想到自己的一個問題,竟然會引發李恪如此長的一段論述,而且這種論述的角度新穎,這讓他一時間不知道該如何應對。

君士坦斯二世也擔心這個問題導致李恪不滿,因此立刻岔開話題,接着伊琳娜的話開口道:“皇后有所不知,吳王殿下說的已經是過去的事了,現在大唐已經重新統一,而且還滅掉了西北方十分強大的突厥帝國,疆域比我們羅馬最強盛時還要大上數倍,而且這一切也僅僅用了幾十年時間,想想都讓人感到敬畏啊!”

李恪也不願再也對面的福里斯大公爭論,況且他也聽說過羅馬人之間的一些風俗,再看看君士坦斯二世對福里斯的態度,這已經讓他有所猜測,心中更是一陣惡寒,感覺與這種人爭論,恐怕只會降低自己的身份,因此也順着君士坦斯二世的話謙虛了幾句。

伊琳娜聽到大唐從統一到擴張竟然只用了幾十年時間,這讓她心中更加好奇,西羅的書中介紹最多的是大唐的風土人情,對歷史方面卻說的不多,這主要是因爲他自己也不是很清楚,所以伊琳娜藉着這個機會,開始向李恪詢問一些大唐統一的過程。

對於剛纔伊琳娜的維護,讓李恪心中對這位美麗的皇后好感大增,因此看到她對大唐的事感興趣,當下就從隋末自己的外公楊廣開始講起,然後是因爲戰爭和天災人禍,導致隋末大亂,百姓苦不堪言,後來自己的祖父李淵爲了黎民蒼生,不得不揭竿而起,結果在短短的數年內就平定了國內的動亂。

伊琳娜沒想到李恪的出身竟然如此顯赫,外公和祖父全都是皇帝,也就是說,他一人身上揹負着兩朝的皇家血統,這對於比較看重血統的羅馬人來說,顯得更加震撼。

君士坦斯二世對於大唐的這段歷史也很感興趣,特別是對於現在的大唐皇帝李世民,他也一直想要了解的更多,而在大唐的統一戰爭中,李世民無疑是其中最耀眼的一顆明星,因此他也慢慢的和李恪討論起來。

瞭解歷史的人都知道,李世民的一生本來就是一個傳奇,十八歲隨父親起兵,第二年攻入長安,然後在接下來的歲月中,李世民帶領大軍東征西討,一手打下了大唐的大半個江山。特別是這些事蹟還是他的兒子李恪口中講出來時,更顯得可信度十足,甚至連剛纔還找他麻煩的福里斯,在一旁也是側耳傾聽。

當然了,李恪也不會把什麼事都講出來,比如玄武門之變,這種事對李世民來說,也是一個抹不去的污點,李恪自然不會四處宣揚,所以在說到李世民登基的經過時,只是含糊的說祖父讓皇位讓給了自己的父親。

接下來則是讓人心潮澎湃的大唐擴張之旅了,特別是在李世民剛登基時,突厥大軍殺到長安城外,立足未穩的李世民虛張聲勢,這才讓頡利可汗不敢進軍,但後來依然讓大唐簽下了恥辱的渭水之盟。結果在四年之後,大唐發兵一舉滅掉了強盛的東突厥,之後更是連連擴張,打的北方草原是潰不成軍,從而奠定了大唐的霸主地位。

李恪通過講述父皇李世民的事蹟,讓君士坦斯二世和伊琳娜知道了大唐是一個怎樣的國家,同時也向對方宣揚了大唐的軍力之盛,甚至從建國到現在,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抵擋住大唐軍隊的攻擊。

而君士坦斯二世在聽完李恪的話後,臉上也露出一片欣喜的表情,畢竟他們與大唐是盟友,自然希望大唐越強大越好,只有這樣才能壓制住大食人,讓他們不敢輕舉妄動。至於大唐可能對羅馬造成的威脅,君士坦斯二世卻絲毫不擔心,因爲在他看來,大唐距離羅馬實在太遠了,哪怕是現在,對方的領土與羅馬還隔着一個遼闊的黑海,所以只要羅馬不主動招惹大唐,兩國就不會出現敵對的關係。

隨着李恪與君士坦斯二世夫婦的交談,酒會也慢慢的進行了尾聲,這時人們的激情也開始慢慢的褪去,不少人都已經禁不住睏倦的折磨,開始三五成羣的向君士坦斯二世和李恪告別,然後乘着馬車離開聖宮。伊琳娜感覺李恪今天才剛到君士坦丁堡,身體也需要休息,因此在這時就建議結束酒會,君士坦斯二世當下也點頭同意。

雖然期間和福里斯發生了點不快,但是總的來說,這場宴會還是讓李恪感到十分愉快的,特別是君士坦斯二世和伊琳娜皇后都對他十分熱情,三人之間的交談也十分愉快,只不過在最後宴會結束時,君士坦斯二世卻發出一個邀請,同時也提出一個請求。

第676章 消失的呂萬船隊第151章 蒸汽機的新進展第78章 虎頭軍之威第329章 對馬海戰第80章 醫護營裡的重逢第42章 水泥工業協會第501章 松樹部落第728章 回程中的李恪第344章 參觀臺灣第135章 一篇文章引發的混亂第107章 幸虧是李愔第711章 李世民病重第8章 跑的了媚娘,跑不了惜君第150章 李業詡拳打袁天罡第684章 美洲人的移民(上)第554章 身份揭穿第585章 當年的故人第466章 參觀與安置第475章 破產的商人第559章 立國的顧慮第23章 女眷們的詩會(下)第173章 泛舟閒談第288章 風癱第154章 李愔的過去第435章 顛覆林邑的陰謀第91章 終於走了第656章 受傷第548章 女老師第188章 兩個題目第271章 抱着思唐進宮第751章 合併四大帝國的構想第93章 到手的大麻煩第532章 佛牙滅國記第204章 慶功宴第664章 宙斯權杖第287章 豁達的蕭皇后第435章 顛覆林邑的陰謀第389章 又見馮氏兄妹第552章 招攬舊部第467章 下一個移民地第440章 林邑內亂(下)第448章 修鐵路的李承乾第468章 屈辱的範鎮惡第98章 無花果樹第320章 大國與小國的差距第20章 以海爲家之人第441章 連環殺第98章 李世民與三國第70章 蕭文心來了第33章 本王要吃鯨魚肉第117章 送李佑上路第79章 楊妃與蕭皇后第311章 備用計劃第219章 齊王府的貨物第193章 賽前準備第238章 陸青遇到的麻煩第495章 兄弟相逢第506章 陷阱第44章 給兄弟們開後門第523章 李愔的良苦用心第228章 武媚孃的逆推第453章 收回鑄幣權第130章 報紙的影響力(上)第4章 改變命運的切入點第505章 遭遇土人第74章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第252章 甘蔗種植園第618章 李恪的決定第78章 開拓市場的排頭產品第540章 登陸天竺大陸第249章 基隆出事了第549章 採兒的反應第667章 威逼大食第188章 兩個題目第527章 吐了與收穫第638章 商人阿布第10章 三字經第621章 唐義識與豫章公主第355章 倭國銀山第87章 不許侮辱我堂姐!第4章 改變命運的切入點第378章 議和?開玩笑第309章 打獵的青年第426章 夕陽島,莫力部第461章 遷移逃民第721章 父女的談話第110章 王況的父親第463章 蕭林的盤算第80章 少年“隋煬帝”第27章 酒樓與早餐第191章 引盧氏上賊船第95章 悲催的二百五第63章 免費冰棍第200章 八百斤!第118章 另立王妃?第140章 冤家路窄第435章 顛覆林邑的陰謀第37章 修路的深層原因第692章 恐怖分子第21章 文心的背後
第676章 消失的呂萬船隊第151章 蒸汽機的新進展第78章 虎頭軍之威第329章 對馬海戰第80章 醫護營裡的重逢第42章 水泥工業協會第501章 松樹部落第728章 回程中的李恪第344章 參觀臺灣第135章 一篇文章引發的混亂第107章 幸虧是李愔第711章 李世民病重第8章 跑的了媚娘,跑不了惜君第150章 李業詡拳打袁天罡第684章 美洲人的移民(上)第554章 身份揭穿第585章 當年的故人第466章 參觀與安置第475章 破產的商人第559章 立國的顧慮第23章 女眷們的詩會(下)第173章 泛舟閒談第288章 風癱第154章 李愔的過去第435章 顛覆林邑的陰謀第91章 終於走了第656章 受傷第548章 女老師第188章 兩個題目第271章 抱着思唐進宮第751章 合併四大帝國的構想第93章 到手的大麻煩第532章 佛牙滅國記第204章 慶功宴第664章 宙斯權杖第287章 豁達的蕭皇后第435章 顛覆林邑的陰謀第389章 又見馮氏兄妹第552章 招攬舊部第467章 下一個移民地第440章 林邑內亂(下)第448章 修鐵路的李承乾第468章 屈辱的範鎮惡第98章 無花果樹第320章 大國與小國的差距第20章 以海爲家之人第441章 連環殺第98章 李世民與三國第70章 蕭文心來了第33章 本王要吃鯨魚肉第117章 送李佑上路第79章 楊妃與蕭皇后第311章 備用計劃第219章 齊王府的貨物第193章 賽前準備第238章 陸青遇到的麻煩第495章 兄弟相逢第506章 陷阱第44章 給兄弟們開後門第523章 李愔的良苦用心第228章 武媚孃的逆推第453章 收回鑄幣權第130章 報紙的影響力(上)第4章 改變命運的切入點第505章 遭遇土人第74章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第252章 甘蔗種植園第618章 李恪的決定第78章 開拓市場的排頭產品第540章 登陸天竺大陸第249章 基隆出事了第549章 採兒的反應第667章 威逼大食第188章 兩個題目第527章 吐了與收穫第638章 商人阿布第10章 三字經第621章 唐義識與豫章公主第355章 倭國銀山第87章 不許侮辱我堂姐!第4章 改變命運的切入點第378章 議和?開玩笑第309章 打獵的青年第426章 夕陽島,莫力部第461章 遷移逃民第721章 父女的談話第110章 王況的父親第463章 蕭林的盤算第80章 少年“隋煬帝”第27章 酒樓與早餐第191章 引盧氏上賊船第95章 悲催的二百五第63章 免費冰棍第200章 八百斤!第118章 另立王妃?第140章 冤家路窄第435章 顛覆林邑的陰謀第37章 修路的深層原因第692章 恐怖分子第21章 文心的背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