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6章 先停火,後談判
參謀長聯席會議的回覆很快,第二天一早就來了回電。
麥克阿瑟無暇睡眠,他等了一個晚上。
“我們已經慎重考慮過你提出的報復性措施,而且還將繼續審議。至於政策變化或者其他增強我們對朝投入的變故可能性很小!”
“封鎖中國沿海的行動即便可行,也必須等我們在朝鮮軍事存在得到鞏固或撤出朝鮮之後實施。”
“並且封鎖中國沿海會影響英國取道香港的對華貿易,因此必須同英方交涉。”
“至於其他方案,只有中國軍隊在朝鮮以外攻擊美軍,纔可授權海軍和空軍打擊中國境內的軍事目標,因此必須待此類事變發生後方能決定。”
“至於蔣軍,我們做了簡短商議,不同意從蔣軍方面獲得援軍,這是因爲他們不可能對朝鮮戰事的結果產生決定性影響,甚至有可能產生負影響。”
“鑑於以上情況,在充分考慮過所有相關因素後,你當按照參聯會電文的要求以一些列陣地實施梯次防禦,最大程度地重創在朝敵軍,同時應以部隊安全和保衛日本的根本任務爲首要考慮。”
“如你判斷確有必要撤退,以避免重大人員傷亡和物資損失,則可率部隊從朝鮮撤至日本。”
等了一晚上,等到這麼一個回電,麥克阿瑟憤怒的把電文拍在桌子上。
“愚蠢的傢伙,他們會爲自己的猶豫付出代價!”
麥克阿瑟立即回電,請求他們對這一不言而喻的事實做出解釋:按照當前編織,我的兵力不足以讓我們在朝鮮穩住陣腳的同時,又保護日本免遭外敵襲擊,我建議出臺一項高於一切的政策,使美國在遠東的各項利益相互依存,然後在此基礎上制定戰略佈局。
麥克阿瑟並非是個自大狂,他的軍事眼光還是相當毒辣。
以第八集團軍和第十集團軍這兩個集團軍的兵力,既要堅守朝鮮,又要防守日本,是一條不太可能實現的方案。
以現有的部隊可以在有限時間內守住一條灘頭防線,不可能沒有損失,這種損失算不算‘嚴重’,在某種程度上來講,要取決於如何定義‘嚴重’這個詞。
在麥克阿瑟看來,拿下朝鮮,任何代價都是值得的。
他並不清楚,華盛頓方面是如何看待‘嚴重’損失一詞,這沒有一個衡量的標準。
打完一場漫長艱苦的戰役之後,士兵們的勇氣和戰鬥素質卻受到那些可恥宣傳,身心俱疲,如果不盡快提供一種號召他們以生命換取時間的政治基礎,使所有士兵充分理解併爲之鼓舞,從而欣然接受作戰的艱險。
就從目前的局勢來看,第八集團軍和第十集團軍所有士兵的士氣都積極可可,作戰效率將會受到嚴重威脅。
即便是他自己親自去前線慰問,也未必能夠挽回丟失的士氣。
該死的華盛頓,他們的猶豫不決令麥克阿瑟十分生氣,他們的限制讓麥克阿瑟感到恥辱。
歸根結底,這場爭議其實就是美國是否打算撤出朝鮮的問題,它所涉及的決定無論在美國國內,還是在國際上都有至關重要的意義,遠遠超過了戰地指揮官的能力範圍。
因爲,一旦美軍從朝鮮撤軍,太平洋戰爭時期,美軍樹立起來的勝利之軍將會徹底坍塌,美國第一大軍事強國的頭銜將會不復存在,他的威信將會受到嚴重威脅。
所有的一切,都將會化爲烏有。
只因爲,他們被一個剛剛成立的國家打敗了。
隨着第二次戰役進入尾聲,志願軍二次戰役的偉大勝利,使得敵人營壘內部籠罩一派失敗情緒,異常混亂。
美國輿論界把它的這次失敗稱之爲一場‘噩夢’,一幕‘悲劇’,是繼‘珍珠港事件後美國最慘的軍事敗績’。
美國統治集團內部也認爲已經喪失對朝鮮軍事局勢的控制,並且無法再希望橫越朝鮮半島守住任何一道防線,爲了追究其失敗的責任相互攻訐,有的指責麥克阿瑟判斷失誤,指揮笨拙,要求扯掉麥克阿瑟的職,有的把責任歸咎於華盛頓當局的政策,有的議員要求撤換國務卿艾奇遜,有的議員建議過會罷免杜魯門總統。
美國的主要盟國英法等國,爲了維護自身利益,普遍希望美國政府保證朝鮮事件不至於把全世界攪進一場大戰之中。剛剛經歷過二戰的歐洲,經濟敗退,人口損失嚴重,這個節骨眼上來一場第三次世界大戰,是他們不希望看到的。
一旦開啓第三次世界大戰,歐洲的地位將可能不保。
美國政府爲了尋找挽回敗局的出路,連續召開了一系列緊急會議,進行磋商,認爲朝鮮戰爭現在已是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他們正在同一個具有強大軍事力量的,完全嶄新的強國進行一次全新的戰爭。
必須重新制定可行的、足以應付有關現實問題的政治決定和戰略計劃。
一時間衆說紛紜,莫衷一是,有的主張放棄朝鮮,把力量集中在歐洲,聯蘇還沒有加入朝鮮戰爭,現在他們還有機會,一旦聯蘇介入朝鮮戰事,那麼到時候他們想要再放棄朝鮮,就不可能了。
到時候,歐洲和朝鮮需要兩頭並進,這對他們而言,是個巨大的負擔。
有的主張襲擊滿洲機場、封鎖中國海岸線和利用福摩薩中國人,對付新中國,這是麥克阿瑟提出來的,他渴望美國能針對朝鮮戰事上,進行一次加註,他要打贏朝鮮戰爭,爲他在美國境內的聲望以及下一次的選舉增加威望。
有的主張戰爭在三八線停下,這是美國境內的保守派,他們認爲當前的局面已經相當不錯,恢復南北朝鮮戰爭前的局面。
但這似乎不可能,李承晚不同意,金日成同樣不會同意。
他們兩人都渴望着統一朝鮮。
但是,美國政府從它本身的全球戰略出發,決議要保持其在歐洲的地位,不打算放棄他們在朝鮮的使命,杜魯門還在回答記者提問的時候,公開表示打算在朝鮮使用原子彈。這樣的發言倒是沒有把中朝人民嚇到,卻嚇壞了他的夥伴們。
英國工黨百名議員聯名寫信給英國首相艾德禮表示抗議,艾德禮不得不匆忙飛往華盛頓同杜魯門會談。
在會談中,他們承認了朝鮮戰爭的失敗,但不願意撤出朝鮮,重申繼續堅持朝鮮戰爭,企圖玩弄和平陰謀以求一逞。
1950年12月14日,美國操縱聯合國表決機器通過了成立‘朝鮮停戰三人委員會’的決議,並鼓吹‘先停火,後談判’,妄圖麻痹中朝人民的決戰意識,以爭取喘息的時間。
說白了,就是美國人知曉中朝人民渴望停戰的想法,便利用他們的想法,虛假的打造了一場和平談判的機會。
並表明,先停火,後談判,如此一來,就能給瘋狂撤退,立不住陣腳的聯合國軍以及李承晚軍一個喘息的機會。
自第八集團軍司令沃剋死於車禍後,李奇微擔任了第八集團軍司令一職,根據美國方面的意圖,部署了‘鋼鐵陣地’。也就是一條永遠攻不破的防線。
在西起臨津江口,東至海岸250公里的正面,南北60餘公里縱深部署了A、B、C三道防線。
A爲主要防禦地帶,B爲第二防禦地帶,C爲機動防禦地區。
糾集了8個僞軍師,4個美、英師做正面的設防。
除利用舊的永久築成,即洋灰鋼筋碉堡外,普遍構築地堡交通壕,交通壕與地堡相互串聯,勾連縱橫,設鐵絲網、埋地雷,給中朝人民軍隊的前進設置了重重障礙。
在漢城以西20海里仁川港的海面上,集中了美國及其僕從國英、法、加、澳、荷、泰、新西蘭等國的艦船,保護聯合國軍的西翼,使聯合國軍的南面及西面的這個地區的大部分,都在海軍巨炮射程範圍之內。
敵人還把三八線稱爲生命線,妄圖死守待援,重整旗鼓再行北犯。
敵人一面備戰,一面叫嚷着‘先停火後談判’的陰謀,早就被我中朝人民識破。
京北方面來電:美英正在利用三八線在人們中存在的舊印象,進行其政治宣傳,並企圖誘導我停戰,故我軍此時越過三八線,再打一仗,然後休整是必要的。
這期間,我國派遣代表應邀出席聯合國大會,在安理會上發表演說,控訴美國侵略中國領土臺的罪惡行經,那時候中國佔據聯合國席位的是蔣黨代表,聯合國還沒有承認新中國代表的合法地位。
我國派遣的代表,一面嚴斥美的侵略的罪行,一面嚴詞譴責將要把蔣黨驅逐出聯合國,爲此不僅需要道義上的支持,更重要的是展示新中國的失利。
第二次戰役,志願軍打破了美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對世界各國的震動很大,如果能打敗美軍,國際輿論將對我們更加有利。
然而經過連續兩次戰役,幾乎天天興軍作戰,露宿山林,吃不上油鹽,也吃不上菜,只能幹嚼與牡蠣,個人衛生條件極差,不僅洗不上澡,就連洗臉的條件也是很少的。
幾乎人人身上都長了蝨子,兩個月來,真的是馬不卸鞍,人不卸甲,急需要充分地休息整頓,補充兵員。
因此在一些同志中產生了換班思想,認爲應該由二線部隊上來打一仗,但實際上從國內增掉的部隊還遠在關內,一時間趕不到前線。
敵我力量對比,在一線的兵力,我軍也不佔絕對優勢,按說推遲第三次戰役的時間並非沒有道理,但從全局上考慮,不給敵人喘息時間,不讓他們先停火後談判的緩兵之計得逞,此時能突破三八線,再給李僞軍和聯合國軍一次新的打擊,在政治上對我們是極其有利的。
而敵軍內部會愈加離心離德。
因此,各部隊響應後方提出的‘趁熱打鐵’的號召,積極投入再戰的準備。
二次戰役後,三十八軍稍事休整,便總結經驗,表彰有功單位和個人,精簡機關勤雜人員,補充戰鬥連隊。
在俘管營休整的夏遠等人,也參與了表彰大會,大會上,夏遠先後獲得三等功一次、二等功三次以及集體特等功一次。
隨後,上級給三連的作戰部隊進行了補充,在鬆骨峰戰鬥階段,三連的建制基本被摧毀,幹部全部犧牲,獨有夏遠四排長活了下來。
因此,他將肩負擔任三連連長的任務。
同時,他也收到了一一二師師長給他發來的電令,文件提到‘趁熱打鐵’的號召。
夏遠驚歎,第一次戰役結束,一線部隊基本沒有休整,接着就展開第二次戰役,這第二次戰役似乎纔剛剛打完沒多久,趁熱打鐵的號召就來了,一線部隊要繼續向南進攻,跨過三八線。
由於後方補給的兵源並不多,只補充了三個排的作戰單位,夏遠依舊滿足。
三個排外加一個炊事班,夏遠把該組成的組織,全部組織起來,由各排排長擔任,在收到師部的電令後,他們也開始踏上征程,追趕三三五團的腳步。
在部隊宣傳勝利的基礎上,深入宣傳志願軍和軍黨委創造英雄部隊和個人的號召,着重進行了‘趁熱打鐵’的教育,指出敵人經此次打擊後,內部十分混亂恐慌,正是大量殲滅敵人的大好時機,正當趁着敵人立足未穩,再打一個大仗。
針對敵人提出的停戰陰謀,在時宣傳中,着重揭露敵人‘先停火後談判’的欺騙性。
美國操控聯合國通過‘朝鮮停戰三人委員會’的第二天,美國總統杜魯門就宣佈美國進入緊急狀態,聲稱朝鮮戰爭使美軍145.6萬人擴充到250萬人,從1951年起,美國進入局部動員,企圖繼續使戰爭升級。
把更多的美國青年送到朝鮮來當炮灰。
而我軍,在通過一系列的時事政治教育,激發了部隊繼續作戰的意識,全體將士們紛紛表示:
“忍受艱苦就是光榮,渡過困難就是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