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章 王莽與昭城

第547章 王莽與昭城

王莽向着長安一路走,一路將一封封的信件向着四方寄出去。

孝宣皇帝時代,昭城大開,於是四方列國的子民都可以進入昭公國,行商、求學、遊歷、朝聖,除了做官很難以及些許的限制之外,基本上沒有了區別。

昭公國的開放是雙向的,不僅僅有外人進入,昭公國的臣民,除了少數比較特殊的人,比如項羽的子孫這一類身份,其他人尤其是洛氏族人,同樣允許自由遷徙。

在昭公國剛剛開放的時候,遷徙的人並不算多,但隨着交流的增多,尤其是求學的士子增多,相互之間交友,接受邀請出仕,甚至相互之間介紹自己的妹妹等給洛氏族人。

漢朝風氣又開放,沒有什麼女子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說法,洛氏又來者不拒,自然就有女子同樣來求學,上百年的融合交流,除了戶籍上有所不同之外,已經沒什麼區別了。

昭城是養老聖地,是喜歡清淨之人的聖地,但洛氏族人可不僅僅是喜歡清淨的。

畢竟就連有聖痕的洛氏子都性格各不相同,更何況普通的洛氏族人呢?

百年下來,人口自然是不斷流出,不過昭公國本就是一直在壓制人口數量的,流出的多便多生一些,尤其是女性族人,沒有當官的機會,大部分是不願意離開昭城的。

而且外出的族人不能用洛氏的名頭,甚至可以說,要直接收回洛這個氏才能離開。

因爲洛氏自己很清楚,昭公國是不一樣的!

這裡是真正的素王垂眸之地,生活在這裡,會天然受到影響,但是外界不一樣。

如果用一個比較仙俠的說法,昭公國是清氣,外界則是濁氣,清氣使人思想向上,濁氣使人思想向下,只有極少數的人能夠做到“舉世皆濁我獨清”。

萬一這些人離開昭城,掛着洛氏的名頭,搞出什麼事情來,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漢朝作爲統治地域最爲廣袤、統治人口最多的諸夏列國的宗主國,還佔據了幾乎所有肥沃的中原土地,自然是所有人的首選。

對如今天下的疲敝,那些曾經生活在昭公國的士子最爲清楚,這羣人是最堅定的改制派,其中許多人都是王莽在昭城求學時的好友。

王莽這個人,拋開能力不談。

個人道德修養高的離譜。

而且他是那種慎獨之人,就連許多洛氏子都對他這一點表示佩服,從這一點來說,王莽有其自身特有的一種魅力。

一個能讓無數頗有本領的人所共同稱讚的人,不可能是個一無是處的廢物。

王莽前往長安,自然要給自己的這些朋友們寫信,請求他們前來協助自己。

他從關東一路向西,寄出去了不下一百封的信,其中有他的朋友、有他的弟子、有他比較看好的族人,光是這份人脈就不是一般人所能相提並論。

“長安。”

經過洛陽,渡過伊洛,越過崤函,然後來到長安城外。

這不是王莽第一次來到這裡了。

實際上數年之前他就曾經進入朝廷,然後不過一年就辭官歸鄉。

這一次來到這裡,是起復。

是許多人都想要讓他回來,是朝廷之中的矛盾太大!

王莽這樣聞名的賢人不在朝廷之中任職,誰來充當門面呢?

王莽越是不在乎榮華富貴,越是不想要權力,朝廷就越是要給他,天下人就越是要給他!

天下人趨之若鶩的,都是那些肥差,爲什麼呢? 因爲他們想要從中漁利!

這就是一整條邏輯鏈條,王莽不願意要,這代表着他不在意其中所代表的利益,他不在乎,所以纔會被人信任。

王莽回想着上一次自己因爲力量不足就與皇帝爆發衝突,試圖去做的一些事,越做越錯,最終被抓住機會,只能黯然離開長安。

這一次他不會再犯相同的錯誤,他會安安靜靜的壯大自己,在沒有握住最高的權力之前,絕不輕易的做事,不給任何人留下破綻。

王莽進入長安之後,長安城中的王氏族人就徑直迎了上來。

“少主!”

王氏的族人上前恭謹的行禮,王莽同樣還禮。

從漢溫帝劉明開始,身爲外戚家族之一,王氏自然而然的就走上了顯赫的道路。

但是外戚家族一向屬於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想要長久的保持富貴,要麼轉型軍功列侯,要麼轉型從孝宣皇帝時期徹底崛起的經學世家。

王莽就是王氏家族的麒麟子,是王氏家族未來數十年公認的領頭人。

即便他不是家主的兒子,但是如今在王氏之中,他的聲望僅次於少數幾個長輩,在中青一代之中,沒有一合之敵,是王氏家族下一任呼聲最高的繼承人。

爲了把王莽從關東請回關中,不僅僅是朝廷在使勁,王氏同樣如此,好在現在算是成功了。

王氏現在權勢煊赫是因爲太后和大司馬的存在,二者缺一不可,但是在世卿世祿已經廢除的當下,一旦家主逝去,沒有合適的人繼承大司馬的位置,王氏的權勢就會受到影響。

王莽回到長安,以他的聲望,只要幾年的時間就能繼任大司馬的位置,保持王氏長安第一家的權位。

但沒有人知道,王莽的目標可不僅僅如此,當年王氏同樣如此煊赫,但是他最終還是被迫離開了長安!

因爲王氏雖然強大,卻並不能乾綱獨斷,反對的力量很大,甚至可以說,如果不是太后在宮中撐着腰,王氏早就滾蛋了。

“所有殺不死我的,都將使我更加強大,曾經打敗我的手段,都不會再有效,這一次我不會再犯曾經的錯誤,我會將所有的人,都一一戰勝。

直到握住最高的權力,將天下變作我手中的畫卷,在上面繪上國泰民安,天下太平!”

這是王莽走進皇宮前的內心所想。

他來到這裡,是爲了拜見皇太后,如今王氏家族可以興盛的關鍵所在。

這個天下最尊貴的女人是王氏不可缺少的,其餘的所有人包括大司馬都是可以替換的。

這就是外戚家族的現狀,依靠一個女人而富貴。

皇帝同樣在皇太后的未央宮中,望着自己不太喜歡的王莽,因爲王莽曾經總是批評他,認爲他不算是聖王。

皇帝當然知道自己算不上是聖王,但是沒有你這麼一直說的,我如果是聖王,難道還能眼睜睜看着大漢滑落而不能制止嗎?

王莽向皇太后行禮完畢之後,又向皇帝行禮,深深躬身道:“陛下萬安萬福,臣很是想念陛下,昔年莽有些太過魯莽,是莽的過錯。”

皇帝有些驚異的望着面前的王莽。

第781章 有生死令如山如淵!第132章 衛鞅第923章 鳳凰之命第27章 王畿弊政第375章 先王之道!第950章 太子陰雲第84章 定計第325章 借富貴第844章 見一見楊廣第443章 洛氏來了,天就晴了第897章 太子多病(4月初求保底月票23)第560章 如何擾亂一場變法?!第812章 手掌江左權!第629章 太平軍中第402章 爲盟主竹蘭醬加更第96章 宋國下場,籌謀周天子第595章 公孫瓚白馬展英姿,劉玄德救命約兄第664章 一道旨意破雲來!第140章 秦國背刺,齊魏終結第202章 自古未有生人而神第303章 和樓蘭借財寶第504章 來取你項上人頭!第832章 神通不敵天數大變故!第120章 洛墨第65章 三國弭兵之盟第200章 製造讖言第643章 互斥!第563章 殺皇帝與清君側!第76章 攻越,降吳,獻西施第603章 縱橫無敵洛子凌第773章 天命縹緲不過虛幻之夢!第212章 風來!第116章 楚國:怎麼又是我?第532章 天災有孽令!第281章 規矩制度第644章 陰詭第61章 君以此興,必以此亡第632章 我要行的路走完了第643章 互斥!第592章 沛郡曹氏有麟子第127章 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儒家第912章 洛蘇見李氏宗子第597章 勤王軍合圍滎陽,洛子凌揚刀諸侯第226章 備戰第708章 二氏下江東!第840章 洛蘇入關第930章 素王天啓者,頌素王功德之大道!第47章 管呂之交第579章 公無渡河,公竟渡河!第421章 陰霾籠罩大漢第721章 大雪滿弓刀,公孫夜遁逃!第153章 終入洛第736章 王上,臣回來了!第673章 大漢不會亡!第2章 宗法制與分封制第33章 諸侯同心第33章 諸侯同心第532章 天災有孽令!第892章 國師真不愧是國師!第554章 帝位與我何加焉!第520章 嘴上說不要第841章 關中行!第575章 請大漢赴死!第320章 裂國:前奏曲第885章 貞觀元年諸大事結束第371章 朝堂與陰謀第405章 戰終(補欠更一)第343章 聖諭第315章 白刃不相饒第510章 兩難之地第377章 洛氏的庇護第826章 人心有是非善惡3死第604章 見豪傑洛霄霸氣第693章 終結!亦或開始!第950章 太子陰雲第58章 重耳即位,鐵幕落下(上)第728章 兄弟再相見!第373章 衛青第40章 諸夏破徐淮第347章 回京第854章 李家諸子女!第858章 誅獨夫,楊廣死!第899章 憶往昔漢諸侯靖難(800月票目標達成第560章 如何擾亂一場變法?!第315章 白刃不相饒第881章 貞觀元年!(10000字,感覺我要燃盡第206章 始皇帝崩第200章 製造讖言第202章 自古未有生人而神第547章 王莽與昭城第150章 非王即賊第697章 洛氏子女第702章 洛楚對洛彰言!第323章 念想第776章 一千三百年,俱往矣!第953章 女子第751章 洛燕進洛陽!第590章 忠義兩肩擔,無雙劍向東第825章 人心已亂2第307章 劉盈昏迷!
第781章 有生死令如山如淵!第132章 衛鞅第923章 鳳凰之命第27章 王畿弊政第375章 先王之道!第950章 太子陰雲第84章 定計第325章 借富貴第844章 見一見楊廣第443章 洛氏來了,天就晴了第897章 太子多病(4月初求保底月票23)第560章 如何擾亂一場變法?!第812章 手掌江左權!第629章 太平軍中第402章 爲盟主竹蘭醬加更第96章 宋國下場,籌謀周天子第595章 公孫瓚白馬展英姿,劉玄德救命約兄第664章 一道旨意破雲來!第140章 秦國背刺,齊魏終結第202章 自古未有生人而神第303章 和樓蘭借財寶第504章 來取你項上人頭!第832章 神通不敵天數大變故!第120章 洛墨第65章 三國弭兵之盟第200章 製造讖言第643章 互斥!第563章 殺皇帝與清君側!第76章 攻越,降吳,獻西施第603章 縱橫無敵洛子凌第773章 天命縹緲不過虛幻之夢!第212章 風來!第116章 楚國:怎麼又是我?第532章 天災有孽令!第281章 規矩制度第644章 陰詭第61章 君以此興,必以此亡第632章 我要行的路走完了第643章 互斥!第592章 沛郡曹氏有麟子第127章 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儒家第912章 洛蘇見李氏宗子第597章 勤王軍合圍滎陽,洛子凌揚刀諸侯第226章 備戰第708章 二氏下江東!第840章 洛蘇入關第930章 素王天啓者,頌素王功德之大道!第47章 管呂之交第579章 公無渡河,公竟渡河!第421章 陰霾籠罩大漢第721章 大雪滿弓刀,公孫夜遁逃!第153章 終入洛第736章 王上,臣回來了!第673章 大漢不會亡!第2章 宗法制與分封制第33章 諸侯同心第33章 諸侯同心第532章 天災有孽令!第892章 國師真不愧是國師!第554章 帝位與我何加焉!第520章 嘴上說不要第841章 關中行!第575章 請大漢赴死!第320章 裂國:前奏曲第885章 貞觀元年諸大事結束第371章 朝堂與陰謀第405章 戰終(補欠更一)第343章 聖諭第315章 白刃不相饒第510章 兩難之地第377章 洛氏的庇護第826章 人心有是非善惡3死第604章 見豪傑洛霄霸氣第693章 終結!亦或開始!第950章 太子陰雲第58章 重耳即位,鐵幕落下(上)第728章 兄弟再相見!第373章 衛青第40章 諸夏破徐淮第347章 回京第854章 李家諸子女!第858章 誅獨夫,楊廣死!第899章 憶往昔漢諸侯靖難(800月票目標達成第560章 如何擾亂一場變法?!第315章 白刃不相饒第881章 貞觀元年!(10000字,感覺我要燃盡第206章 始皇帝崩第200章 製造讖言第202章 自古未有生人而神第547章 王莽與昭城第150章 非王即賊第697章 洛氏子女第702章 洛楚對洛彰言!第323章 念想第776章 一千三百年,俱往矣!第953章 女子第751章 洛燕進洛陽!第590章 忠義兩肩擔,無雙劍向東第825章 人心已亂2第307章 劉盈昏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