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天京天京(續)

無所不能長生不老的天父之子,人間神袛天王洪秀全最近染了病,時好時壞,而且是不是地腦子犯糊塗,說些瘋話。這一日剛剛進了藥,似乎清醒了一些,雙眼不再是冒出狂熱的眼神,洪秀全咳嗽了幾聲,吐出幾口血痰,他對着伺候在身邊的第六十三王娘說:“朕昨夜夢見天父了,天父說要召朕回去奏告天國之事,這恐非好兆,是不是朕陽壽已到?”

第六十三王娘是最近得寵的,說話也是貼心極了,勸道:“天王不可胡思亂想。國醫不是說了嗎?現在是隆冬時節,寒氣大、溼氣重,一旦到了春暖花開時節,這病自然就好了。”

“醫生之言,只能信三分。”洪秀全說,“有病三分靠治,七分靠自我調理。”

第六十三王娘笑道:“這是明白話呀,那天王就該放寬心好好調理纔是。”

洪秀全嘆了一聲,半響才慢慢說道:“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都令朕憂心啊。誅了韋昌輝以後,本來已經很好了,怎麼一下子又四處告急了呢?陳玉成一走,朕可靠之人只有李秀成一個了。”

外頭進來了一個女官,“天王,忠王回來了!”

“什麼!”洪秀全大喜,連忙掀開蓋在下半身的被子,站了起來,“宣,快宣。”第六十三王娘連忙扶住,“萬歲爺小心着些,”扶起洪秀全,王娘見到那個女官站在原地還不出去,奇道:“還站着作甚?趕緊出去傳旨呀。”

洪秀全看到那個女官呆在原地,眉毛不由得皺了起來,“什麼事兒?”

“忠王進城的時候殺了幹王家的一個守門官......”

洪秀全臉上閃過一絲陰霾,隨即消逝,“不過是一個守門官,殺就殺了,宣忠王到九重金殿。”

“忠王身後跟了一大羣的侯爺......”

“那就讓忠王一人進殿,違令者合朝誅之!”

忠王進金殿的時候,洪秀全已經端坐在在丹陛之上了,李秀成一個人孤零零得進殿,見到端坐在高臺之上宛如神袛一般看不清面目的天王,原本義憤填膺得心情變得忐忑起來,連忙跪下山呼天王萬歲。

洪秀全臉上淡淡的,讓李秀成起來,然後直接問:“外面戰事如何?”

“不太好。”李秀成因爲想說服洪秀全放棄天京“讓城別走”,就沒有隱惡揚善,他說:“蘇州、常州一失,曾國藩和洋人的‘常勝軍’勢必都壓到天京來,現在天京外圍只有鐘山在我手中,其他水路要衝俱陷清妖之手,天京已十分危急。”

洪秀全倒顯得很鎮定,他嗤之以鼻,信心滿滿說:“我們兩破江北、江南大營,不是都度過了危機嗎?你們每一次都把清妖說得如此這般厲害,淨長清妖志氣,滅我天國威風。”

李秀成擔憂地回答說到:“這一次與以往不同了。曾國藩連破江南各地,氣勢洶洶,王錦繡連克無錫等地,洋鬼子也幫襯着他們,城內糧草已快用完了,外面又運不進來,確實危在旦夕了。”

洪秀全淡然說道:“這都是小意思,當年翼王當年因爲缺糧,還把幾萬婦女放出城去呢,舉國吃粥的日子也有過,朕也帶頭吃過粥的。”

“那時我們外面尚有兵可調,皖北、江西都在我們手中,如今江西皖北已經是清妖的後方了。”

洪秀全說:“浙江不是有李世賢大軍嗎?爲什麼不調他來?”

李秀成心下慘然,這都是什麼時候的情報了,天浙省、蘇福省早就不復存在了!但是天王發問,卻不得不說明情況:“去年,浙江我軍就已經全被左宗棠趕出了湖州,浙江已經沒有李世賢的兵了,李世賢如今正在句容,爲天京徵糧。”

洪秀全默然,說:“這麼說,沒有人來解天京之危了?”

李秀成說:“臣這不是帶一萬精兵回防天京了嗎?”

“一萬夠嗎?”洪秀全說道,他不是全不通軍事,“那不是杯水車薪嗎?”

“正是。”李秀成不失時機地說,“臣以爲,天京既無險可守,也怕守不住了,糧道欲斷,守下去只能坐以待斃。”

“大膽!”洪秀全大怒,厲聲尖叫,他的聲音在空蕩蕩的大殿裡迴盪,彷彿是太監一樣的高音飄蕩在殿裡。“大膽奴才,敢叫朕放棄這小天堂!真以爲朕不敢殺你嗎!”

李秀成連連磕頭,苦勸道:“天王,我死不足惜,可是我還是要據實稟告,這天京不過是一座城而已,放棄了還能再打回來,咱們當年縱橫湘贛,靠的就是靈活機動,這才一路闖到了江南來,打下這半壁江山,只要咱們人還在,這天京遲早咱們是能回來的!”(未完待續)

十八、追封哀榮(一)八、鄱陽水火(二)十四、雷霆雨露(三)一、阪上之雲(五)二十八、春水微皺(三)五十、得失之間(一)二、俯仰之間(四)六十八、他鄉故知(一)三、以勝求和(五)二十、神女無意(三)五、訪華儀注(一)三、趁火打劫(四)二、明月孤雲(一)三十三、雷霆雨露(八)三十四、怎定風波(二)四十八、艱難唯死(三)十九、一馬當先(一)三十四、科場弊案(二)五十八,天下熙熙(四)十九、風起北疆(四)三十四、科場弊案(二)五十五、山西戰事(四)六、江淮戰事(三)二十三、亂象四起(一)十六、生死茫茫(一)五、德意志國(五)三十六、北狩爭議(四)八十二、大勝之後(二)十一、會議前夕(五)五十四、步步爲營(一)十、江南江北(一)十二、天京事變(三)二十五、白雲蒼狗(八)三十四、科場弊案(十二)四十、言笑晏晏(一)二十五、一波又起(一)二十六、羨慕與否(一)七十三、南巡之前(一)八、賓至如歸(二)二十三、請君入甕(二)十六、協理六宮(一)七、天津兵備(三)四十六、不如意者(二)二十、醇酒婦人(一)十九、瞞天過海(四)五、德意志國(二)二十四、投名之狀(一)四十三、冷月無聲(一)三十一、中宮皇后(四)二十六、一元復始(完)四十四、紙橋大捷(三)十四、功在詩先(一)二十六、北海之水(四)十四、偶現麟角(六)三十、同治立後(二)八十六、尷尬之人(二)十八、除夕大宴(五)四、東宮西宮(五)一、春風花草(二)三十、南國煙雲(二)十九、有客來兮(四)二十八、鏖戰江西(六)三十、(一)三十一、意在沛公(四)四十三、桃代李僵(下)三十五、一瀉千里(三)六、寒風瑟瑟(下)三十五、兒女心事(七)十二、北國七月(一)二十二、關鍵棋子(一)三十三、天津條約(四)三十七、英雄末路(八)十八、八仙過海(下)七十九、海防大戰(二)七、儲秀宮內十、海不揚波(四)九十八、割地賠款(二)三十、金陵血色(中)四十四、前度劉郎(三)四、公使來京(四)二十六、羨慕與否(四)三十四、科場弊案(十)三十五、勤政親賢(七)十八、朝秦暮楚(二)十四、鬢雲欲度(二)六十六、詔書下達(二)八十六、尷尬之人(二)二十三、浙江新疆(八)十一、威逼利誘(四)十六、協理六宮(三)二十一、鼎湖弓箭(三)四、閔妃來朝(六)二十三、慈禧慈安(下)十四、林沖夜奔二十二、戮力同心(一)八、二十一、佈局奧匈(一)十一、大國小國(二)三十二、圖窮匕見(二)四十五、今又復來(一)
十八、追封哀榮(一)八、鄱陽水火(二)十四、雷霆雨露(三)一、阪上之雲(五)二十八、春水微皺(三)五十、得失之間(一)二、俯仰之間(四)六十八、他鄉故知(一)三、以勝求和(五)二十、神女無意(三)五、訪華儀注(一)三、趁火打劫(四)二、明月孤雲(一)三十三、雷霆雨露(八)三十四、怎定風波(二)四十八、艱難唯死(三)十九、一馬當先(一)三十四、科場弊案(二)五十八,天下熙熙(四)十九、風起北疆(四)三十四、科場弊案(二)五十五、山西戰事(四)六、江淮戰事(三)二十三、亂象四起(一)十六、生死茫茫(一)五、德意志國(五)三十六、北狩爭議(四)八十二、大勝之後(二)十一、會議前夕(五)五十四、步步爲營(一)十、江南江北(一)十二、天京事變(三)二十五、白雲蒼狗(八)三十四、科場弊案(十二)四十、言笑晏晏(一)二十五、一波又起(一)二十六、羨慕與否(一)七十三、南巡之前(一)八、賓至如歸(二)二十三、請君入甕(二)十六、協理六宮(一)七、天津兵備(三)四十六、不如意者(二)二十、醇酒婦人(一)十九、瞞天過海(四)五、德意志國(二)二十四、投名之狀(一)四十三、冷月無聲(一)三十一、中宮皇后(四)二十六、一元復始(完)四十四、紙橋大捷(三)十四、功在詩先(一)二十六、北海之水(四)十四、偶現麟角(六)三十、同治立後(二)八十六、尷尬之人(二)十八、除夕大宴(五)四、東宮西宮(五)一、春風花草(二)三十、南國煙雲(二)十九、有客來兮(四)二十八、鏖戰江西(六)三十、(一)三十一、意在沛公(四)四十三、桃代李僵(下)三十五、一瀉千里(三)六、寒風瑟瑟(下)三十五、兒女心事(七)十二、北國七月(一)二十二、關鍵棋子(一)三十三、天津條約(四)三十七、英雄末路(八)十八、八仙過海(下)七十九、海防大戰(二)七、儲秀宮內十、海不揚波(四)九十八、割地賠款(二)三十、金陵血色(中)四十四、前度劉郎(三)四、公使來京(四)二十六、羨慕與否(四)三十四、科場弊案(十)三十五、勤政親賢(七)十八、朝秦暮楚(二)十四、鬢雲欲度(二)六十六、詔書下達(二)八十六、尷尬之人(二)二十三、浙江新疆(八)十一、威逼利誘(四)十六、協理六宮(三)二十一、鼎湖弓箭(三)四、閔妃來朝(六)二十三、慈禧慈安(下)十四、林沖夜奔二十二、戮力同心(一)八、二十一、佈局奧匈(一)十一、大國小國(二)三十二、圖窮匕見(二)四十五、今又復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