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順而化之(一)

“王爺,”寶鋆說了一大堆埋怨的話,見到恭親王依舊不發言,不免有些着急,“您是議政王,又是領班軍機,如何能讓他這樣繼續無禮下去?昔日李保定就算是再桀驁不馴,但也不會如此在軍機處要權。”

“配蘅啊,”聽到寶鋆的話,恭親王說了一句,“你要我說什麼?軍機處如今有幾個人是跟着我的?”

寶鋆看了看恭親王,恭親王的臉上有些無奈的表情,這才似乎明白了什麼,“啊,是是,您說的極是。”

恭親王慢慢起身,在殿內踱步,“光緒二年,文祥病逝了,沒過幾個月,朱學勤也去了,他不過才五十二歲,哎,說什麼恭黨恭黨,如今瞧瞧還剩下多少人了?”恭親王發着牢騷,“胡林翼倒也勤勉肯幹,又是湘人領袖,但,哎,咳血之症復發,光緒五年也就走了,李鴻藻回家丁憂。同治中興的幾個軍機大臣,就剩下咱們兩個,所幸,”恭親王嘆了一口氣,“配蘅你的身子還算硬朗。”但是寶鋆也已經是七十四歲了。

“是啊,之前倒是不覺得,”寶鋆有些感傷,“王爺您這麼一說,還真是,桂公、曹公、文公都這樣一一去了,人家都覺得軍機大臣手握天憲,必然是鮮衣怒馬富貴之極的生活,卻不知這軍機大臣,權柄是大,事務更是繁雜啊,更別說****要被彈章彈劾了。”

寶鋆性子開朗,只是微微傷感,卻馬上把傷感拋到了腦後,論起來了如今的軍機處現狀,“李保定回家丁憂,還以爲是得了便宜。咱們終於可以自在些,沒想到,去了冷麪神。來了大鬧天空的孫悟空!”寶鋆十分不滿,“左宗棠挾西北大勝之功。入直軍機,橫衝直撞,誰都不放在眼裡,原本以前還好,可是他在地方久了,人脈實在是經營的不淺,就看着景廉和王文韶就知道了!”

王文韶是浙江杭州人,原本就在浙江地方官場出道。平定太平天國之中立有大功,是浙江巡撫王有齡的得力助手,之後又受左宗棠保舉推薦,去了湖南當巡撫,在湖南巡撫任上安置流民,剿滅小股的叛亂,治理湖南六年,政績突出,旋即入兵部擔任侍郎之責,又讓他入直軍機。在兵部能夠制衡一二,這也是爲了分江忠源的權柄,免得湘人過度保持軍政。

還有景廉。不用說,更是在新疆和左宗棠一起共事過的,雖然他是旗人,凡事也以恭親王爲尊,但也要看左宗棠的意見以作參考,如此以來,在軍機處和稀泥的時候居多。“他倒是比昔日的曾國藩還要厲害了!”

“軍機處就這麼幾個人,”恭親王說道,“他佔了一個半。論起來,和咱們差不多人了。當然可以橫衝直撞了。哎,小山在的時候還好。凡事總能出謀劃策,可如今他又病着,你去瞧過他了嗎?”

寶鋆點點頭,“瞧着不好,已經是病的昏昏沉沉的了,”他有些慚愧,“我實在是沒用,幫不上王爺。”

“不能如此說,配蘅公已經是忠心爲國了,”恭親王安慰他道,“你的長處誰都知道的,何須如此說,小山病的不是時候,”恭親王搖搖頭,“外頭的大事那麼多,英國法國俄國都有事務要辦理,國內又有大災,接下去還有八旗的事兒要辦,哎,我少了這麼一位張子房,實在是不知道如何處置了。”

“英國皇太子來華一事,王爺是什麼個意思?”

“我沒有什麼意思,就聽總理衙門的就是。”恭親王說道,“繼續談下去就是,你說的對,李鴻藻馬上就要回京了,太后要不要他回軍機處還不知道,不管他回不回軍機處,他頭上的大學士頭銜總還在的,這種小事情,我不能表態,對着洋人們強硬,總理衙門不能辦事,對着外頭軟了,又被人罵軟腳蝦,我要去得罪人做什麼,讓他們處置就好了,左季高如此厲害,聽到李鴻藻返京,不是也偃旗息鼓了?”

寶鋆也有些無奈,“太后自從英宗皇帝逝世之後,對着清流似乎又縱容了起來,科舉考試招錄進士們裡頭,保守的人也不在少數,李鴻藻這個清流領袖,如今可實在是顯赫,就算是回家丁憂了,依然是一呼百應。”

“這事兒他們去做就是,還有這八旗的事兒,太后知道我不願意得罪人,所以就交給了別人,”恭親王微笑,這時候他也不在乎左宗棠的無禮,“論起和光同塵,和睦同僚的本事兒,大約左季高還是要向我學一學。”

“八旗的事兒,真是馬蜂窩,”寶鋆有些幸災樂禍,“還好沒有交給王爺,這事兒如何能沾染?王爺還是辦好越南的事兒纔好,這事兒若是做的好了,可遠比什麼跪拜的禮節,還有什麼八旗改革的事兒要來的快,名聲也好聽。”

“是這個理,”恭親王點點頭,“越南的事兒,絕不能就這樣算了,法國人之前繞過咱們和越南籤協議,那時候大清無暇顧及外頭,倒也罷了,如今怎麼容忍法國人還如此行事,別的不說,總要保住越南這個藩屬國纔是。”

寶鋆點點頭,“曾國荃在兩廣當總督,想必也不會給法國人好臉色,給法國人一些壓力也好,免得他們還以爲我們好欺負呢。”

“這事兒叫總理衙門盯着就是,”恭親王吩咐道,“你叫海關總署,對着法國人挑剔一些,赫德想必也是樂意瞧見法國人吃癟的。”

寶鋆應下,又問,“李保定要回京了,王爺的意思,要不要讓他進軍機?”

“李保定不管入不入軍機,都有他的分量在,我原本是不耐煩看到他的,”恭親王微笑道,“只是今日看着左季高似乎有些忌憚李保定,我倒是覺得他倒是可以回來,制衡一二,他入了軍機處,免得在外面站着說話不腰疼,盡給我們搗亂。”(未完待續。)

ps:我錯了!

七十九、逆轉之勢(一)三十四、怎定風波(六)三十二、禮儀利益(三)二十五、一波又起(四)三十一、中宮皇后(二)九十四、戰爭延續(四)大橘子、楊曉、杖劍直行、看雲又看我、木波!二十九、燦燦萱草(一)三十、項莊舞劍(六)十三、大漠孤煙(四)二、中外震驚(六)五、北京條約(四)五、白蓮教主(五)十六、協理六宮(三)十九、圖窮匕見(上)三十、萬事俱備(三)三十二、身世浮沉(一)三十六、帝國榮耀(二)十六、生死茫茫(三)十八、君有意乎(四)十、江南江北(四)四十二、刀如霹靂(二)五十九、利來利往(三)十七、所謂禮儀(一)十八、追封哀榮(三)十三、金明暗滅(三)四十一、芳華正茂(下)十五、新桃舊符(一)十九、一馬當先(四)二十九、燦燦萱草(六)五十七、一觸即發(四)五、北京條約(五)三、萬里風沙(七)二十五、天京天京(完)二十一、各方角力(二)十六、協理六宮(一)四十一、牡丹臺上(上)九十四、戰爭延續(三)感謝大橘子123的支持!二十八、皆爲一事(三)八、撤簾風波(三)五十、得失之間(二)九十七、英魂不遠(二)二十三、請君入甕(四)三十二、楊柳依依(六)二十三、緩緩圖之(四)七十八、升龍大火(三)三十一、中宮皇后(六)三十三、北圻金鼓(四)七、天津兵備(四)三十四、怎定風波(七)二十八、新幣銀行(四)加更來了二十四、開邊興兵(七)八十、瞞天過海(三)四十三、檢閱三軍(四)十九、一馬當先(九)三十七、英雄末路(九)三十四、怎定風波(四)六、金色大廳(二)二十七、滿蒙八旗(五)十九、急轉直下(上)六十八、他鄉故知(二)四十八、似曾相識(一)三十二、圖窮匕見(一)三十、南國煙雲(五)四十五、節節敗退(二)十、東南西北(三)三十、項莊舞劍(三)三十三、洞在清溪(六)三十一、畫眉深淺(三)二十四 五羊城中(三)十八、五馬進京(二)十一、威逼利誘(四)五、離恨無常(完)四十五、今又復來(四)二十五、連鎖反應(一)二十三、浙江新疆(九)三十三、北圻金鼓(三)八、阿哥進學(上)十一、南海風雲(六)三十六、帝國榮耀(二)四十一、寒光鐵衣(三)三十七、通州和談(八)三十三、生死茫茫(二)二十、見風轉舵(四)二十四 五羊城中(四)四十六、白雲出岫(二)二十二、同治七年(完)十四、營造法式(一)一、阪上之雲(二)三十六、北狩爭議(五)八、鄱陽水火(三)七十、壯心不已(四)四、閔妃來朝(三)十二、顧命大臣(四)二十四、開邊興兵(七)二十三、亂象四起(五)一、春風花草(五)四十二、同文館事(八)二十八、環環相扣(三)三十三、北圻金鼓(一)四十一、寒光鐵衣(三)
七十九、逆轉之勢(一)三十四、怎定風波(六)三十二、禮儀利益(三)二十五、一波又起(四)三十一、中宮皇后(二)九十四、戰爭延續(四)大橘子、楊曉、杖劍直行、看雲又看我、木波!二十九、燦燦萱草(一)三十、項莊舞劍(六)十三、大漠孤煙(四)二、中外震驚(六)五、北京條約(四)五、白蓮教主(五)十六、協理六宮(三)十九、圖窮匕見(上)三十、萬事俱備(三)三十二、身世浮沉(一)三十六、帝國榮耀(二)十六、生死茫茫(三)十八、君有意乎(四)十、江南江北(四)四十二、刀如霹靂(二)五十九、利來利往(三)十七、所謂禮儀(一)十八、追封哀榮(三)十三、金明暗滅(三)四十一、芳華正茂(下)十五、新桃舊符(一)十九、一馬當先(四)二十九、燦燦萱草(六)五十七、一觸即發(四)五、北京條約(五)三、萬里風沙(七)二十五、天京天京(完)二十一、各方角力(二)十六、協理六宮(一)四十一、牡丹臺上(上)九十四、戰爭延續(三)感謝大橘子123的支持!二十八、皆爲一事(三)八、撤簾風波(三)五十、得失之間(二)九十七、英魂不遠(二)二十三、請君入甕(四)三十二、楊柳依依(六)二十三、緩緩圖之(四)七十八、升龍大火(三)三十一、中宮皇后(六)三十三、北圻金鼓(四)七、天津兵備(四)三十四、怎定風波(七)二十八、新幣銀行(四)加更來了二十四、開邊興兵(七)八十、瞞天過海(三)四十三、檢閱三軍(四)十九、一馬當先(九)三十七、英雄末路(九)三十四、怎定風波(四)六、金色大廳(二)二十七、滿蒙八旗(五)十九、急轉直下(上)六十八、他鄉故知(二)四十八、似曾相識(一)三十二、圖窮匕見(一)三十、南國煙雲(五)四十五、節節敗退(二)十、東南西北(三)三十、項莊舞劍(三)三十三、洞在清溪(六)三十一、畫眉深淺(三)二十四 五羊城中(三)十八、五馬進京(二)十一、威逼利誘(四)五、離恨無常(完)四十五、今又復來(四)二十五、連鎖反應(一)二十三、浙江新疆(九)三十三、北圻金鼓(三)八、阿哥進學(上)十一、南海風雲(六)三十六、帝國榮耀(二)四十一、寒光鐵衣(三)三十七、通州和談(八)三十三、生死茫茫(二)二十、見風轉舵(四)二十四 五羊城中(四)四十六、白雲出岫(二)二十二、同治七年(完)十四、營造法式(一)一、阪上之雲(二)三十六、北狩爭議(五)八、鄱陽水火(三)七十、壯心不已(四)四、閔妃來朝(三)十二、顧命大臣(四)二十四、開邊興兵(七)二十三、亂象四起(五)一、春風花草(五)四十二、同文館事(八)二十八、環環相扣(三)三十三、北圻金鼓(一)四十一、寒光鐵衣(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