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聖納澤爾堡壘

bookmark

前到過聖納澤爾的人都會有這樣的印象:高度現代化大型造船廠是這裡最引人注目的風景,它們把海港變成典型的不夜城。無論白天還是黑夜,不管天熱還是天寒,這裡的造船區總是***通明,到處迴盪着工具敲打物件的叮叮噹噹聲。

作爲法國西南部最重要城市南特的外港,聖納澤爾18世脫小漁村的身份,但憑藉其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和外部支持,短短數十年便成爲全法國的造船業中心之一!1862,術的巨輪“歐也妮女王號”從聖納澤爾的船塢滑向大海,這可謂轟動一時;時隔73年,排水量達到驚人的8。3萬噸:也在這裡建成下水,聖納澤爾頓時成爲舉世矚目的造船基地,而專門用來建造這艘巨輪的諾曼底船塢也是30年代整個歐洲大陸當之.1。在資源資金以及和人力充沛的情況下,這座船塢不僅能夠建造和“諾曼底號”一樣的龐然大物,還足以容納世界上任何一艘艦船在此進行大修或者改造,1940年春夏之際,法國的潰:最後階段法軍的消極抵抗讓德軍幾乎不費一槍一旦就佔領了整個港口——價值不菲的造船設備以及無價的巨型船塢一併成了德軍的代管資產。

身處戰爭之中,大小事務皆得謹慎,這是張海諾的原則之一。在率領艦隊入泊聖納澤爾的當天。他就與執掌該港防衛工作地國防軍負責人斯蒂芬.弗德曼上校以及海軍方面負責人裡克.科羅瑟上校就港口防務上工作展開交流。德國最高統帥部現階段最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對英作戰上,這點是毋庸置疑的,但陸海空軍司令部並沒有放鬆對戰利品的消化——除了大肆搜掠法國政府以及民間資產、將法國工業改造爲德國軍備所用,充分利用法國的地理位置進行軍事部署同樣是重中之重。兩個多月過去了,如今在法國北部大規模改建升級的軍用機場早已作爲對英空襲的前進站得到充分利用,若是發動登陸作戰,英吉利海峽沿岸地法國港口也必將成爲德國海軍艦艇的重要集結點。

在法國西部地比斯開灣沿岸。自然環境優良地港灣也逐漸成爲德國海軍對英封鎖戰略的關鍵組成部分,爲此德國政府不惜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用於改造港口和修建堅固的潛艇基地。海軍和陸軍均抽調了大批人員編組新的要塞、防空部隊派往法國。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整個聖納澤爾港已經置於16個德軍要塞炮兵連和22高炮連的直接拱衛之下,德軍從法國人手裡上繳獲的大口徑火炮被運來充實岸防,效率相對低下的法軍高炮則被部署在二線,一線高炮連所使用的均是標準地德制裝備。此外,空軍還在聖納澤爾港以北新建有一處陸基雷達站,最近的空軍機場只在相距數十公里的南特近郊,不過隨着不列顛空戰的白熱化,那裡原來駐紮的大多數戰鬥機和轟炸機都被調往英吉利海峽前線,僅剩部分遠程偵察機和BF-110重型戰鬥機

在初步瞭解了聖納澤爾港的防務情況後,張海諾向弗德曼上校要來了港口布防圖紙。這裡的岸防炮臺和高炮陣地在紙面上看起來固然配置嚴密。但1940年地陸地防空水平畢竟受到槍炮和火控技術上的限制而在一些“硬傷”,飛機投下地魚雷和炸彈一度令它長時間受困佈雷斯特,如今的聖納澤爾雖然比佈雷斯特遠離英國幾百公里,可是在張海諾看來,一旦英軍不惜傷亡發動勢在必得地大規模轟炸,聖納澤爾的現有防禦體系並不足以保護停泊在港灣內的艦艇以及造船廠內的巨型船塢!

“我會提請統帥部將聖納澤爾劃爲重點防禦港口,希望短期內能夠構建起一個由遠程警戒雷達、晝間和夜間攔截戰鬥機、地面高炮、海岸要塞以及海上巡防艦艇組成的大防禦體系。

確保海軍大型艦艇在此停泊期間的安全!”

張海諾此言雖未直接點出聖納澤爾港防禦現狀的欠缺,可還是讓弗德曼上校和他的參謀官感到有些難堪。不過考慮到德軍部隊還是在德法停戰協議簽署前一週才佔領聖納澤爾。在兩個月時間裡做到現在的程度至少也是恪盡職守的體現。

雙方儘管不屬同一軍中。但軍銜和地位上的巨大差距是顯而易見的,弗德曼非常痛快的向張海諾保證將在自己職權範圍內盡全力保證港口的安全。並將立即組織海防和高炮部隊進行接近實戰的嚴格操練和槍炮演習。

得到陸軍同僚的保證之後,張海諾轉而對這裡的海軍負責人科羅瑟上校說道:“4魚雷艇、4艘炮艇和2佈雷艦從海上拱衛這樣一座港口是一件異常艱鉅的任務,上校,而且據我所知這些法國艦艇的性能非常一般!不過因爲一些衆所周知的原因,海軍司令部近期幾乎是不可能從其他港口抽調輕型艦艇,所以我們自己得想些辦法來加強港口防禦!格奈森瑙號和希佩爾海軍上將號搭載的阿拉多水上飛機將暫時配屬給你的艦隊進行近海警戒巡邏。需要向所有人提醒一點,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英國人利用各種艦艇從海上發動突襲的勇氣和決心,哪怕是我們的空軍在海峽上空佔有絕對優勢!”

上校無從得知另一個世界的聖納澤爾之戰,但他還是非常認真的向張海諾做出保證:只要他在

,就會全力督促駐守聖納澤爾地海軍部隊警惕來自海一旦敵人發動進攻,他們將以生命保衛主力艦隊和船塢!

在花費了兩天時間將艦隊駐泊期間的主要事務安排妥當之後,張海諾抓緊時間搭乘空軍運輸機飛回國內,隨行的還有負責格奈森瑙號維修工作的主工程師丹尼爾.布切勒——他將負責向海軍技術委員會報告“格奈森瑙”號的最新情況,依照沙恩霍斯特級戰艦工程技術小組早期的評估,沙恩霍斯特和格奈森瑙姊妹艦都需要在近期進行動力系統地改造工作,以消除它們在建造時遺留下來的技術問題存在地隱患。

現在沙恩霍斯特已經趁着重傷大修地機會進行了相應的改造。唯有“格奈森瑙”號因形勢之需帶“疾”出戰,並且差點因爲動力系統故障影響了整個行動。

再次回到柏林。熟悉的景色大大舒緩了張海諾在海上作戰時的緊張。戈培爾的宣傳機器無時不刻的宣傳着德國元首的偉大以及德國軍隊的強大。德國民衆整體都對戰爭前景持樂觀態度,這一點恰如柏林豔陽高照的天氣一樣。不過和街道上的輕鬆安詳氣氛相比,最高統帥部裡地軍人們顯得異常忙碌,來來往往提着文件包的高級軍官臉上大都是極其嚴肅的表情,他們很少在走廊上駐足停留或者只是進行非常簡單的寒暄,這裡的氣氛和廣播中的勝利在望似乎發生在兩個互不相關的國家。

在覲見元首之前,張海諾自然要先向自己地頂頭上司雷德爾彙報一下工作。以兩人的私下關係,這種原本非常公式化地彙報在沒有外人在場地情況下如平日閒聊一樣進行。在極其出色的戰績面前,雷德爾給予了張海諾及下屬人員高度肯定,同時告知其儘管沒能重創目標船隊。在南大西洋乾淨利落地漂亮仗仍然讓一貫眼光頗高的元首也沒有話說,高份量的勳章這次肯定是跑不掉的。不過元首近來的心情依然不是太好,主要是因爲空軍進擊英國本土的戰事仍沒有取得太大進展,以及英國政府在外交和宣傳上的死硬態度。德國空軍壓倒性的優勢並沒有在最近兩個星期內演變成爲無可爭議的勝利,持續的壞天氣給了英國空軍寶貴的喘息之機。

“這原本就不是一場對稱的戰鬥,英國人本土作戰的優勢明顯,他們的戰鬥機能夠得到雷達和地面高炮部隊的支持掩護。即便飛機被擊落,許多飛行員跳傘後很快就能重新回到戰鬥崗位。我們的飛行員在座機被擊落後成功返回德國的比率就很低。從鷹日開始以來已經有超過600機被擊落,1000名戰鬥機飛行員和轟炸機組成員陣亡或者被俘。而英國皇家空軍損失的飛行員只是這個數字的零頭而已!”

說起這場最終不論由誰摘得勝利果實都註定被載入的戰役,雷德爾就顯得憤憤不平,周圍的人都知道他更多的是在爲參戰的海軍航空部隊抱不平,這些精銳的作戰飛機和飛行員很多時候都在英吉利海峽以及英格蘭南部上空非常令人惋惜的損失掉了——如果繼續用在近海防禦、警戒巡邏和海上突襲方面,它們應該可以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張海諾給出一個無奈的表情,他不願繼續就這事和海軍同僚深入討論下去,畢竟說再多也只是海軍自己的見解,改變不了元首的執着。他將話題轉移到了聖納澤爾,如果那裡被改造成爲大西洋沿岸重要補給站和維修基地,對於德國海軍的戰略將是一個極爲有益的補充。

“這是參謀部四周之前制定的計劃草案,關於將聖納澤爾改造成爲我們在大西洋沿岸最重要的大型艦艇停泊補給和維修基地!”雷德爾從他的文件櫃中取出一份裝訂整齊的文件,並將它放在張海諾面前,“你也知道,那時候元首給我們的命令是全力準備跨海峽登陸作戰,一旦空軍成功取得壓制性優勢而我們也順利實施登陸的話,也就沒有必要和英國海軍在大西洋上角力了!”

曾經一心想要改變德國戰略大方向,到頭來卻發現自己在元首的執拗面前那樣渺小,張海諾已經不再像當初那樣滿腹抱怨了,他寧願更多的去關注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東西,例如這份構造“聖納澤爾堡壘”的計劃草案。

“可英國人仍在頑強抵抗!”他淡淡的說道,並無藐視之意。

“元首本人還是對戰事前景抱有十足信心的!”雷德爾有些含糊的說道,其實看看德國空軍之前轟炸機數量和質量上準備情況,再結合一個月來獲得的成效與付出的損失,人們不難得出一些較爲符合實際的推論。

元首的態度整個統帥部人所皆知,只是隨着德國航空部隊損失的不斷增加,一小部分將領的態度悄然發生着變化,逆流的力量也在暗地裡尋找機會。對於張海諾對此早有耳聞,在戰爭爆發前後的一些事件和場合也隱約感受到了那股力量的存在,不過擊敗波蘭、橫掃法國讓阿道夫希特勒本人在德國的聲望如日中天,現在顯然還不是考慮那條道路的最佳時機。

在認真看過海軍參謀部的計劃方案之後,張海諾再一次對參謀長海耶的才華感到欽佩,“這是一份近乎完美的計劃!”

雷德爾立即表示贊同,並告訴他:“一旦計劃確定下來,我們將立即着手投入建設!赫爾穆特告訴我,法國人留下了十分充足的造艦設備,我們完全可以利用鐵路將格奈森瑙號修理所需的其他設備和配件運送到聖納澤爾!”

第14章 回家第3章 血火日德蘭第40章 英式機密第34章 蘇臺德第7章 猶太聯盟(1)第41章 合夥人第18章 四十日奇蹟第40章 難過寒冬第37章 斯圖卡之日第17章 新夥伴第23章 噩號第13章 整裝以待第58章 紙上的獵鯊第3章 融合計劃第39章 暗色晨曦第38章 致命一擊第19章 上帝的抉擇第35章 分號之後第47章 搏戰北角(3)第30章 臨陣磨槍第13章 地中海曙光第10章 歸隊第22章 出海第17章 戰爭劇場(5)第8章 猶太聯盟(2)第18章 戰爭劇場(6)第15章 戰爭劇場(3)第13章 海軍之父第20章 獵人行動第43章 意外的槍聲第29章 革命,革誰的命第48章 冰山美人的追隨者第4章 英法船團第8章 偷天陷阱(7)第14章 戰爭劇場(2)第18章 生與死,一線間第1章 兩軍相向第27章 意志的對決(2)第47章 不如放假第34章 黑色流冰(3)第5章 在獄中第18章 生與死,一線間第22章 懸崖勒馬第38章 薩爾瓦多風情第7章 恐怖散播者第11章 你沒那個命第16章 海諾的目標第22章 關鍵位置第26章 希姆萊的反擊第13章 夜戰第9章 安娜之吻第33章 找尋最後的稻草第1章 憂憤的任命第19章 厄運纏身第42章 殘酷的抉擇第9章 訓練潛艇美國造第28章 海軍紅人第36章 與時間賽跑(3)第30章 離開者與加入者第7章 恐怖散播者第25章 炮口第16章 艱難的拉鋸第38章 “君子協定”第3章 偷天陷阱(2)第27章 淘寶計劃第22章 大戰略(4)第14章 天生冒險家第8章 新角色第40章 艱難回航第6章 找回“記憶”第23章 大有可爲第16章 瞭望者第34章 爲海而戰(2)第10章 攻心爲上(3)第24章 突變之舉第57章 艱難的重逢第4章 重傷的塞德利茨第32章 誰纔是領袖第20章 北海怒濤第41章 難以跨越的距離第38章 波羅的海之王(2)第20章 空潛戰第13章 地中海曙光第33章 奢侈的工程第56章 快樂的狩獵第21章 揚帆起航第33章 胡德第18章 戰爭劇場(6)第23章 大有可爲第8章 動員第36章 我們終將重新崛起第2章 來自海洋的召喚第56章 國社黨的打手第36章 最後的平安夜第50章 便宜有好貨第4章 患難“真情”第14章 重返德國海軍第12章 中年雷德爾第40章 艱難回航第5章 直布羅陀危機
第14章 回家第3章 血火日德蘭第40章 英式機密第34章 蘇臺德第7章 猶太聯盟(1)第41章 合夥人第18章 四十日奇蹟第40章 難過寒冬第37章 斯圖卡之日第17章 新夥伴第23章 噩號第13章 整裝以待第58章 紙上的獵鯊第3章 融合計劃第39章 暗色晨曦第38章 致命一擊第19章 上帝的抉擇第35章 分號之後第47章 搏戰北角(3)第30章 臨陣磨槍第13章 地中海曙光第10章 歸隊第22章 出海第17章 戰爭劇場(5)第8章 猶太聯盟(2)第18章 戰爭劇場(6)第15章 戰爭劇場(3)第13章 海軍之父第20章 獵人行動第43章 意外的槍聲第29章 革命,革誰的命第48章 冰山美人的追隨者第4章 英法船團第8章 偷天陷阱(7)第14章 戰爭劇場(2)第18章 生與死,一線間第1章 兩軍相向第27章 意志的對決(2)第47章 不如放假第34章 黑色流冰(3)第5章 在獄中第18章 生與死,一線間第22章 懸崖勒馬第38章 薩爾瓦多風情第7章 恐怖散播者第11章 你沒那個命第16章 海諾的目標第22章 關鍵位置第26章 希姆萊的反擊第13章 夜戰第9章 安娜之吻第33章 找尋最後的稻草第1章 憂憤的任命第19章 厄運纏身第42章 殘酷的抉擇第9章 訓練潛艇美國造第28章 海軍紅人第36章 與時間賽跑(3)第30章 離開者與加入者第7章 恐怖散播者第25章 炮口第16章 艱難的拉鋸第38章 “君子協定”第3章 偷天陷阱(2)第27章 淘寶計劃第22章 大戰略(4)第14章 天生冒險家第8章 新角色第40章 艱難回航第6章 找回“記憶”第23章 大有可爲第16章 瞭望者第34章 爲海而戰(2)第10章 攻心爲上(3)第24章 突變之舉第57章 艱難的重逢第4章 重傷的塞德利茨第32章 誰纔是領袖第20章 北海怒濤第41章 難以跨越的距離第38章 波羅的海之王(2)第20章 空潛戰第13章 地中海曙光第33章 奢侈的工程第56章 快樂的狩獵第21章 揚帆起航第33章 胡德第18章 戰爭劇場(6)第23章 大有可爲第8章 動員第36章 我們終將重新崛起第2章 來自海洋的召喚第56章 國社黨的打手第36章 最後的平安夜第50章 便宜有好貨第4章 患難“真情”第14章 重返德國海軍第12章 中年雷德爾第40章 艱難回航第5章 直布羅陀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