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783章 張騫

bookmark

李瑕對蒙古的封地情況略有了解,知道西域一帶屬於察合臺汗國。

過了敦煌、玉門關,下一個絲綢之路上的重鎮便是高昌城。高昌即是察合臺汗國的領地,其東界大概在天山附近。

當然,窩闊臺一系也有幾個宗王的封地與它交織。

阿里不哥的勢力範圍若能伸展到西域,便說明他成功聯合了察合臺、窩闊臺家族共同反對忽必烈。

可見阿里不哥打仗比不了忽必烈,人脈這方面卻有太大的優勢。

耶律希亮所說的,正是李瑕想具體弄明白的。

……

“並非是說阿里不哥的勢力範圍在西域,而是西域諸王如今正聯合反對我們的陛下。葉密裡是海都的兀魯思。”

耶律希亮話到這裡,神情忽然激動不已,又道:“對了,我在葉密裡聽聞,陛下是稱帝了,是稱帝嗎?”

這話怪怪的,但李瑕明白他的意思,遂道:“不錯,是皇帝。”

“太好了!”耶律希亮道:“家父常說,可於馬上打天下,不可於馬上治天下,今陛下登基,國家終於有了治國章程……”

“是啊,立國五十多年了,終於懂得要治國了。”李瑕隨口應着,語氣淡漠中帶着諷意。

耶律希亮沒能聽出來,繼續感慨這來之不易的成果。

“李兄可知?我耶律氏自家祖父輔弼成吉思汗,歷經三世,終於恢復文治。”

他年少,沒有爲此痛哭,而是振奮,一幅要回到上都大展才乾的樣子。

李瑕漫不經心聽了一會,將話題拉回了西域,問道:“你是如何到葉密裡去的?”

被問到這番經歷,耶律希亮一時也不知從何說起,問道:“蒙哥汗八年……如今可有年號?”

“中統三年,馬上要過去了。”

“快四年了啊。”

耶律希亮抹了抹眼,道:“當年,大汗駕崩,父親毅然投奔陛下,我與母親,以及兩個弟弟被渾都海所擒。之後,渾都海遣百人,押我們往哈拉和林。到了甘州,聽說是渾都海大敗了?”

“不錯,敗於汪良臣之手。”

李瑕說完,纔想起自己現在是在假扮蒙古世侯,這裡漏了破綻。

太久沒扮演了,有所退步。

當然,今日情況與以前不同,今日隨便扮扮無非是爲了更方便打探情報,否則嚴刑拷問還費工夫又未必打探得全面。

耶律希亮沒意識到李瑕對汪良臣直呼其名有何不妥,自顧自地說着。

“叛軍大敗的消息傳來時,我帶着母親與弟弟們趁機逃了,藏在黑河以前的沙陀子中……”

李瑕對耶律希亮刮目相看。

算時間,那是在蒙哥死後的第二年,耶律希亮才十三歲,卻能在百餘兵力的看管下逃了,小小年紀,屬實有本事。

“後來,有叛軍來找馬匹,老婢漏言,暴露了行蹤,我們又爲叛軍所獲,送到肅州。”耶律希亮又道,“那時河西叛軍已推舉‘哈剌不花’爲都元帥,哈剌不花與家父有舊,沒有殺我。”

這是越來越向西了。

漢代設制的郡名與如今的州名不同,甘州大概是張掖郡,肅州大概是灑泉郡,再往西還有沙州,大概是敦煌郡。

果然,耶律希亮又道:“之後,闊端諸子選擇支持陛下,哈剌不花便西撤,到了沙州,我們趁機逃出叛軍,爲躲避追兵,涉雪翻越天山,抵達北庭都護府……”

耶律希亮說了很久。

他經歷實在是豐富,三年間一路西逃,在西域見了諸多蒙古宗王。

而這些蒙古宗王,有的支持阿里不哥,派人追捕他;有的支持忽必烈,派人護送他;有的舉旗未定,默默放他過境。

李瑕聽後,又結合之前北上得來的情報,對蒙古西域諸王之間的混亂關係釐清了不少。

……

簡單來說,蒙古國有四個老派系,也就是成吉思汗長妻的四個兒子,朮赤、察合臺、窩闊臺、拖雷。

蒙古有個傳統,即大兒子派出去擴張地盤,小兒子留在家中守竈。

成吉思汗處理後事的時候也許是類似的思路,給朮赤、察合臺分封了大片的領地,把汗位傳給三子窩闊臺,把軍隊留給拖雷。

朮赤一系,朮赤有個大名鼎鼎的兒子拔都,拔都西征,攻掠了大片的疆域,建立了金帳汗國,基本已是獨立的汗國,如今汗位由拔都的弟弟別兒哥繼承,別兒哥如今支持阿里不哥。總之,大兒子一家獨立出去了,卻還能對本家事務指手畫腳;

察合臺一系,察合臺作爲大汗的兄長,在世時確實位高權重,但他死掉之後,偌大的封地就被盯上了,誰都想咬上一口。如今繼位的是察合臺的孫子阿魯忽,屬於阿里不哥的傀儡。總之,二兒子家業雖大,但一團亂,需要本家幫忙安排,同時本家也在貪二兒子的家業;

窩闊臺一系,窩闊臺成爲大汗後很風光,弄死了拖雷之後,又想讓拖雷的遺孀嫁給他的長子貴由,並瓜分了拖雷一系,結果他自己飲酒暴斃,幾個嫡子也紛紛早死,妻子、兒媳把持政事幾年,汗位也丟了。如今子孫中成器的,也就是孫子海都,兩個庶子分別是合丹、滅裡。總之,三兒子一家與四兒子一家爭得頭破血流,丟了本家的位置,有的子孫想搶回家業,有的想老實聽話混口飯吃。

拖雷一系,拖雷雖死了,他的正妻唆魯禾帖尼卻很厲害。唆魯禾帖尼所生的四個兒子,蒙哥奪得了汗位、忽必烈登基稱帝、旭烈兀西征已打下了大片的領土、阿里不哥也已稱汗並得到了諸王的支持。總之,四兒子家的子孫爭氣,旭烈兀自己有家業,只看忽必烈與阿里不哥誰能爭到本家。

在李瑕眼裡,大蒙古國的紛爭,差不多便是這樣一個頗爲狗血的家族內鬥……

子孫真的很多,最出色的大概便是這幾個。

再看疆域。

李瑕並不能通過如今各種奇怪的地名與他所知的地理聯繫起來。

他一邊聽耶律希亮說西域故事,一邊在紙上畫,只能畫個不算準確的範圍。

他把蒙古國的疆域分爲兩大部分,東部算是本家,西部算是支系。

東部包括哈拉和林、中原在內的大片領土,正是忽必烈與阿里不哥在爭的,屬於拖雷一系。

而西部又可分爲四小部分,李瑕畫了一個“田”字。

左上方,朮赤一系,別兒哥的地盤,大概是俄羅斯西部到歐洲東部;

左下方,拖雷一系,旭烈兀的地盤,範圍大概是西亞;

右上方,窩闊臺一系,海都與窩闊臺子孫遺留的地盤,範圍很小,大概是哈薩克附近;

右下方,察合臺一系,阿魯忽的地盤,範圍大概是西域與中亞的一部分。

……

這麼一看,李瑕眼裡,蒙古派系便有了一個大致的脈絡。

脈絡釐清之後,目光回到西域。

這是窩闊臺、察合臺兩個家族勢力交織的地方。

耶律希亮剛從西域回來,對這些情況十分清楚……

“海都、阿魯忽,看似都支持阿里不哥,但心思不同。”

“如何不同?”

“阿魯忽只是阿里不哥派去的傀儡,他是察合臺第六子拜答裡的兒子,一直跟隨阿里不哥,被視爲心腹,正在爲阿里不哥徵集錢糧。”

“反攻哈拉和林嗎?”

“是。”耶律希亮道:“察合臺汗國有農耕之地,可以提供大量的補給。阿魯忽已在阿母河以北和突厥之地召集十五萬騎兵,徵調牲畜、馬匹和武器”

“十五萬騎兵?爲了助阿里不哥?”

“不錯,我在西域見到的,便是阿魯忽以‘阿里不哥汗’的旨意徵發牧民。”

李瑕再次陷入了沉思,之後在紙上輕輕一劃,把之前寫下的某行字劃掉了,還低聲自語了一句。

“傀儡?心腹?”

“阿魯忽是傀儡,海都卻是一個野心勃勃之人。”耶律希亮道。

他不可謂不聰明,但終究年少,想法還是單純,又道:“海都是窩闊臺大汗的孫子,他打着支持阿里不哥的名號,其實是在擴張地盤,他已經佔據了葉密裡城。我就是因此才從葉密裡城逃出來的……”

“是誰助你東歸的?”

“合丹大王之子。合丹大王支持陛下的消息傳回別失八里,其子也迭兒想聯絡他父親,因此助我脫逃。”

“……”

從正午到傍晚,又到了入夜時分,有士卒端上燭火與菜餚,李瑕一直在聽着耶律希亮的敘述。

三年多的時間裡,一個孩子帶着母親與弟弟長途跋涉,不可謂不艱險。

耶律希亮本還想強忍,說着說着,最後卻還是哭了出來。

他本是名門子弟,卻在十六歲的年紀已染滿風霜。

而李瑕雖有耐心,更在乎的卻只是在這西行遊記裡探知西域形勢。

直到深夜,耶律希亮說完一路經歷,抹了眼,道:“讓李兄見笑了,我本以爲……我再也回不來。”

“不會,昔有張騫通西域,難得你小小年紀有這番經歷。”

李瑕是有感而發。

他近來攻取河西,閒暇時常看的便是漢武帝反擊匈奴之事,今日終於體會到張騫自西域歸來後漢武帝連日與之傾談的心情。

耶律希亮連忙道:“比不得,萬不敢與博望侯相比。”

李瑕一想也是,張騫出使西域,困居十三年,持漢節不失,風餐露宿,倍嘗艱辛,更爲大漢留下千古功績,後人確實比不得。

但不論如何,在蒙古大軍來犯之際,與耶律希亮這場談話雖還改變不了任何局勢,卻讓李瑕對忽必烈這個敵人的處境有了新的認識。

……

說完了西域之事,耶律希亮也對中原之事頗爲好奇,又道:“我流落西域多年,卻不知中原有何變化,懇請李兄指教。”

“也好。”

“多謝。”

“若說中原變化,當先說關隴的李瑕……”

“李瑕?那是誰?”

“你沒聽說過嗎?”

“我還從未聽說過這樣一個人物。”耶律希亮當即搖頭。

他被渾都海擄走之時,蒙哥汗的死訊纔剛剛傳到六盤山,蒙人既不承認蒙哥是戰死,當時自然未聽說過李瑕之名。

待耶律希亮再回來,已是滄海桑田了……

第394章 輕薄兒第713章 妥協第514章 臭名第1175章 冒險第1336章 再換一任第642章 對手第1161章 坍塌第827章 開弓沒有回頭箭第383章 反對第785章 敢戰(爲盟主“守妹拴財”加更)第1315章 融入第507章 定軍(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11/11)第793章 擅於偷襲第901章 畏威且懷德第1216章 出息第153章 中秋第1122章 雪戰第514章 臭名第427章 問罪第1241章 好轉第765章 士望第1006章 內戰第898章 高昌本漢土第341章 主動權第729章 攪動各方第643章 斡腹(爲盟主“色如多”加更)第15章 相救第604章 新規矩第1163章 收割第992章 料敵於先第1236章 反擊第1166章 時代的落幕第1044章 虛張聲勢番外篇·遺老(爲盟主“戶口他爹”加更)第429章 賞罰第392章 鮮衣怒馬第883章 堅定第1240章 錢穀第494章 攻城之法第171章 人手第849章 執棋人第1329章 諭順臣書第593章 孰爲皇嗣第761章 搦戰第483章 馬不停蹄(爲盟主“色如多”加更)第143章 關押第290章 可渡關第849章 執棋人第153章 中秋第889章 最後的契機第659章 明朗第796章 同姓第984章 聯遼破宋第303章 流年不利第743章 傲慢第1285章 兩都之規劃者第977章 嚮往第348章 大戰與小戰第1319章 定勝第919章 未歸人第896章 弱者第123章 大朝會番外篇·此生(爲盟主“會說話的肘子”加更)第739章 誘敵第268章 神秘感第165章 打賭第1128章 結束與開始第1038章 御口親征第262章 平安符第364章 鉤考番外篇·來賀(爲盟主“浮生且用月酌酒”加更)番外篇·西藩(爲盟主“拉撒路”加更)第439章 有其父必有其子第533章 戰場第999章 蒙軍擅攻不擅守第1194章 勸降第917章 是狼是狗第998章 水師名將第592章 孰爲周公第828章 歸正第1085章 董大哥第358章 口信第1189章 鴛鴦第424章 攻山第194章 神箭手第154章 封筆詩第1121章 我打我的第318章 破城第953章第1073章 攻其必救第739章 誘敵第1279章 避巷戰之短第876章 此心安處是吾鄉第528章 生於憂患第653章 棄局第1322章 潦草第235章 功虧一簣第816章 不直人間一唾輕第1199章 歸鄉第333章 雲頂城
第394章 輕薄兒第713章 妥協第514章 臭名第1175章 冒險第1336章 再換一任第642章 對手第1161章 坍塌第827章 開弓沒有回頭箭第383章 反對第785章 敢戰(爲盟主“守妹拴財”加更)第1315章 融入第507章 定軍(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11/11)第793章 擅於偷襲第901章 畏威且懷德第1216章 出息第153章 中秋第1122章 雪戰第514章 臭名第427章 問罪第1241章 好轉第765章 士望第1006章 內戰第898章 高昌本漢土第341章 主動權第729章 攪動各方第643章 斡腹(爲盟主“色如多”加更)第15章 相救第604章 新規矩第1163章 收割第992章 料敵於先第1236章 反擊第1166章 時代的落幕第1044章 虛張聲勢番外篇·遺老(爲盟主“戶口他爹”加更)第429章 賞罰第392章 鮮衣怒馬第883章 堅定第1240章 錢穀第494章 攻城之法第171章 人手第849章 執棋人第1329章 諭順臣書第593章 孰爲皇嗣第761章 搦戰第483章 馬不停蹄(爲盟主“色如多”加更)第143章 關押第290章 可渡關第849章 執棋人第153章 中秋第889章 最後的契機第659章 明朗第796章 同姓第984章 聯遼破宋第303章 流年不利第743章 傲慢第1285章 兩都之規劃者第977章 嚮往第348章 大戰與小戰第1319章 定勝第919章 未歸人第896章 弱者第123章 大朝會番外篇·此生(爲盟主“會說話的肘子”加更)第739章 誘敵第268章 神秘感第165章 打賭第1128章 結束與開始第1038章 御口親征第262章 平安符第364章 鉤考番外篇·來賀(爲盟主“浮生且用月酌酒”加更)番外篇·西藩(爲盟主“拉撒路”加更)第439章 有其父必有其子第533章 戰場第999章 蒙軍擅攻不擅守第1194章 勸降第917章 是狼是狗第998章 水師名將第592章 孰爲周公第828章 歸正第1085章 董大哥第358章 口信第1189章 鴛鴦第424章 攻山第194章 神箭手第154章 封筆詩第1121章 我打我的第318章 破城第953章第1073章 攻其必救第739章 誘敵第1279章 避巷戰之短第876章 此心安處是吾鄉第528章 生於憂患第653章 棄局第1322章 潦草第235章 功虧一簣第816章 不直人間一唾輕第1199章 歸鄉第333章 雲頂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