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噗通……”最後一個葉老三栽倒在地。
賀軍堯才放下手中的酒罈,手背抹了下嘴,修煉過內功的人,能喝上個三五斤,輕鬆輕鬆,這簡直不在話下。
只是微醺的賀軍堯很享受這種感覺,很舒服的感覺,視線中帶有朦朧的美,卻仍保有適度的清醒,讓人沉醉於其中的遐意!
“首長!”炊事班的人走了過來行了軍禮,他遲疑地說道,“這些人!”怎麼辦?醉的東倒西歪的,一片狼藉。
“別管他們!酒醒了自然就沒事了。”賀軍堯起身道,“給你們添麻煩了。”
“不麻煩!不麻煩。”他們惶恐的齊齊搖頭道。
看着賀軍堯起身走了,他們可不敢讓這些人就這麼亂七八糟的躺在地上,把餐桌收拾一下,一個個把躺在地上人架起來,放在凳子上爬在餐桌上睡覺。
只能這樣了,別讓他們睡在地上,房間裡燒得熱乎點兒,別凍着了。
賀軍堯回到自己的房間,看着兩個大紙箱,下午二叔特地讓人送來的‘新年禮物’。
現在終於可以拆封了,嘶啦……撕開膠帶,裡三層外三層的還神神秘秘的。
哦!原來是筆記本電腦,這有什麼好稀奇的。
賀軍堯疑惑地挑挑眉,能讓二叔這麼送來肯定有用意,不妨看看。
插上電源,啓動計算機,很快畫面出現一個紅色的五角星,畫面的非常的逼真、動感,如心臟一樣撲通撲通的跳動。
他的眼神中閃過一絲興味,“這是什麼?”從箱子裡拿出說明書,哦!二叔終於研發成功了,幾年前提供的資料,在有了匹配的硬件以最快的速度,獨立研發出來了圖形操作系統。
雖然進展很慢,總算可喜可賀,可那些奇思妙想在其他地方幫助了他們不少。
這還是一款測試版本。賀軍堯照着說明書。很快就掌握了這款傻瓜操作系統,而且還把軟件程序給肢解,分析了個遍,細細琢磨之下,還真的發現了安全漏洞。
賀軍堯拿起衛星電話,顧不上時間,這個時候應該還沒有休息,直接撥通了賀二叔的電話,叔侄兒倆嘀嘀咕咕了很久。
“果然還是旁觀者清。”賀二叔扒拉扒拉頭感慨道。“好了,要跟爺爺說話嗎?”
“爺爺還沒休息嗎?”賀軍堯問道。
“哼哼!臭小子!如果不是有事和你二叔商量。是不是都忘了我這個糟老頭子啊!”電話裡傳來賀老爺子洪亮地聲音。他自怨自艾地說道,“自己老了。不中用了,不招人待見了,過年都不想起他這個爺爺、奶奶。balabala……”真是唱唸俱佳。
聽的賀軍堯和賀二叔兩人是滿臉黑線,嘴角直抽抽。
“說完了!沒事的話,我掛了。”賀軍堯沉聲說道。
賀老爺子和賀奶奶在電話裡如同普通的長輩一樣,嘮嘮叨叨叮嚀了他一番。
掛上電話,賀軍堯搖搖頭。合上筆記本,起身走了出去,一刻都不能鬆懈。
一屋子宿醉的人搖搖晃晃的人被賀軍堯野蠻的獅子吼叫醒。
“大年初一,也不放過我們啊!”衆人怨聲載道。
“惡魔哪有人性啊!”衆人嘀嘀咕咕地可還是老老實實的接受訓練。
葉老三揉揉自己的太陽穴,不滿地看着他道,“爲什麼你一點兒事都沒有,我卻頭疼如擂鼓啊!”
“笨蛋!虧你習武這麼多年,五斤酒都撐不住。”
“哦!原來你作弊!你卑鄙!”葉老三不服氣地嚷嚷道。
“真是瞎想什麼!根本無需作弊!”
“行,算你狠。總有一天我會把你灌醉的。”葉老三氣憤難平地說道。
“我等着。”賀軍堯看向正在跑操的衆人,輕蹙着眉頭,這速度……臉色越來越黑。
葉老三求情道,“就這一次,大家宿醉!”
“死罪可免,活罪難逃,訓練量加大一倍。”賀軍堯說完,轉身踏着步伐迎着朝陽,在金燦燦陽光的渲染下,有種厚重如山的安全感。
‘兄弟們,我爲你們默哀,我真的愛莫能助’。葉老三同情地看着跑的七扭八歪的士兵們。
大年初一,農場的餐桌上,大傢伙吃着餃子,方默南和林老爺子他們決定吃完餃子,就去了靈山寺,去年看街景,今年所以大家打算去燒頭香!
不過這燒頭香是不是晚了點兒。
姥姥笑話他們道,“你們去燒頭香,估計沒機會啦!我記得解放前有這個習俗,解放後被斥爲封建迷信,就沒人敢燒頭香了。”她摩挲着下巴道,“好像這幾年又漸漸的熱了起來,人家有的可是半夜都排在廟裡了。”
舊時春節期間,人們習慣於到寺廟上香。大年初一,許多人競相趕早,爭着到廟裡上第一柱香,認爲這樣可帶來好運。
像是後世雍和宮,本來是人家胤禛的當皇帝前的府邸,結果大年初一燒頭香,那盛況可真是驚人。
每年的年初一,雍和宮從凌晨甚至除夕夜起就開始聚集起越來越多的人來燒頭香。
大年初一到雍和宮燒香是不少皇城根兒下人的習慣,每年這個時候雍和宮香客衆多。爲維持秩序,這附近的路警方施行交通管制,原本直行只需要幾百米的路繞行需要30分鐘。
頭香,亦稱頭爐香,即凌晨在神佛像前,爲表虔誠而焚燒的第一支香。這是華夏的一種民間習俗,源遠流長,直到今天還普遍存在。
臺灣地區,燒頭香也是重要的民間習俗,不少人相信在大年初一第一個將香插在廟裡的香爐,可爲自己帶來一整年的好運。臺灣相關政界人士選舉時也前往佛寺搶燒頭香,以期給自己帶來吉利。
燒頭香從形成到現在依舊傳承不衰,在華夏已成爲一個特定習俗,並在一些節日尤其是春節十分流行,與人們求神靈保佑的宗教心理也有很大關係。
姥姥笑道,“現在不說靈山寺人山人海,也是人頭攢動,現在信佛的人可真多。”
“噗……呵呵……”方默南很不厚到地笑了起來。
“大妹子你着相了。”林奶奶笑着說道,“如果單從燒香的人數或者熱鬧程度來看,大妹子說的不錯。可是,佛告訴我們,不能“着相”。所謂着相,就是被表面現象迷惑,而看不到事情的本來面目。”
姥姥稍微一想就明白了,“老姐姐,我還真着相了,燒香的人很多,很熱鬧,是不是真的表示信佛的人很多呢?或者,是不是表示這些燒香的人就真信佛呢?
呵呵……先不說別人,先看南南你們說是燒頭香,我看是看熱鬧更多。
至於去燒頭香的,答案都很簡單幹脆:求健康,求平安,求家庭幸福!祈福!”
薇拉好奇地問道,“莫嬸爲什麼你們就認爲燒香就能得到平安健康幸福?或者反過來,燒了香,是不是真的能得到平安健康幸福?”
“呃……”姥姥回答不上來了。
像姥姥這樣回答不上來的,可是有許許多多的,相信方默南不算瞎想。很多人都是這樣,看到大家都燒香叩頭,就都爭先恐後地一窩蜂去燒香叩頭。至於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到底有沒有效果,好像反而變得不重要了。
林老爺子不緊不慢地說道,“在佛家看來,燒香禮佛的真實意義和目的在於表達對佛陀的尊敬、感激與懷念。去染成淨,奉獻人生,覺悟人生,如此而行,自然福慧具足,心想事成。同時燒香在燒香人看來,可以以此與神靈心靈相通,將自己的心願傳達給佛祖,使自己心想事成。因此,在佛家又有‘香爲佛使’之說:香能通達人之信心於佛,猶如佛之使者,故稱爲佛使。”他搖搖頭遺憾地說道,“不過現在的人急功近利了些,都只爲求財了。”
方默南慢悠悠地說道,“因爲世人迷失了方向啊!世人覺得花錢了對方就得辦事,就好像給回扣一樣。到了寺廟還是這麼一套,給了佛祖香,佛祖就得辦事,保平安。否則就是‘不靈’。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靠燒香走捷徑是不可能的,只有灑了自己的汗水才能得到芬芳的果實。呵呵……”
林奶奶無奈地搖搖頭道,“這應該就是國人的宗教心理,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
方默南意味深長地說道,“許多學者對此都有所研究。梁漱溟先生《華夏文化要義》中說:‘國人宗教意味淡薄,且文化缺乏宗教。’季羨林先生也曾說:‘漢族不能算宗教性很強的民族。’然而我們卻可以看到這樣的事實,不管是佛教菩薩,還是道教的玉皇大帝,不論是自家的竈王爺,還是村口的土地廟,都是老百姓崇拜的對象,這在世界上其他國家是極其少見的。西方可是隻有一個上帝哦!萬能的主!”
“你這麼一說,還真是哎!”熊報春點點頭道。
“對此,費孝通先生有一段十分精妙的描述:‘我們對鬼神也很實際,供奉他們爲的是風調雨順,爲的是消除災禍。我們的祭祀有些像請客、疏通、賄賂,我們的祈禱是許願、哀乞,鬼神對我們的是權力,不是理想;是財源,不是公道。’”方默南平靜地問道,“感覺如何?”
“這段話十分敏銳地直刺國人隱晦在其心中敬神拜佛的赤裸裸的現實心理。”胖子諷刺道。
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