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舞隨後也把煙掐滅,和吳亮一起將未卜的前途都寄託在李悠揚的歌聲裡,並且深信不疑,畢竟國事之後,倆個人都是孑然一身,前半生過的太累,而這後半生也該是爲自己而活了。『
兩個從來沒能向李悠揚出手的殺手,這一刻亦是完全迴歸歌手的身份。
只是當他們再回到屋子裡的時候,卻現自己好像錯過了一些重要的東西。
因爲此時屋子裡真的很安靜,除了一讓他們聽起來立刻耳目一新的歌曲之外,李冰函和其他兩名冰舞戰隊的成員此時都安靜的可怕。
特別是李冰函更是跟癡了魔了一般,不停地在喃喃自語:“好聽,太好聽了,太美,真的太美了…..”
只是越是這樣的無意識的私語反而越能襯托出此時的寂靜,和讓人沉淪的迷醉,所以,隨後莫舞兩個人也迷醉了。
而同他們一般迷醉的,還有全國各地的無數人,其中還包括著名的大導演李佩安。
李佩安指導的《告密風雲》和《老男孩》都將上映,一時間關於他在影片中怎樣使用李悠揚的《勿忘心安》和《老男孩》這兩歌卻都成迷,其實就連李佩安自己有的時候都在想是否已經將這兩歌在影片中用的恰到好處了,因爲目前以李悠揚的聲望和歌迷們對李悠揚和女神樂隊的癡迷程度,要是一旦這兩歌運用不好,光是吐沫星子都會將他淹死。
如今敢用李悠揚的歌去拍電影,還真是一個需要勇氣和擔當的活兒,就像廣告商不敢找李悠揚拍廣告,電影導演也不敢隨隨便便用李悠揚的歌拍電影啊!
但是李佩安敢,但是話說回來,他真的也承受着太多的壓力,以前拍電影自己有完全的自主權,但是如今卻要時時刻刻想到李悠揚和女神樂隊歌迷們的情緒。
有的時候,李佩安真的感到很累,但是隻要一想到自己是如今唯一敢兩部電影都用到李悠揚的歌,或者乾脆就拍李悠揚歌的導演,他又有無窮的動力!
特別是,如今他聽到這依然由董雪琴演唱的李悠揚第三個月推出的第四歌的時候,李佩安可謂是在之後不眠不休的反反覆覆的琢磨了三天,然後又做出了在別人甚至在他自己看來都很瘋狂的決定!
拿到這歌的拍攝權,繼續開拍關於李悠揚歌曲的第三部大電影!
只是在做出這個決定之後,他卻先拿起筆來,中規中矩的爲這歌寫了一篇歌評,或者說就是一篇軍令狀!
……..
這李悠揚典型的中國風是一描寫外出征戰的將軍與獨自在家守侯的妻子互相思念的一歌曲,歌詞婉轉動人,含蓄哀傷。古代描寫戰爭之法,大多從側面描寫,而最常見的就是夫妻之間的分離,如唐代有詩〈閨怨〉雲:“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候。”也就是說這類離情。然而李悠揚此一歌,視覺之獨特,想象之瑰麗,更是令人歎爲觀止。
李悠揚全篇以一位男子的口吻,借追憶往昔愛情的悲歡際遇,傾訴一段不堪回的國恨家愁。全詞和普通流行歌曲一樣,主歌分兩部分,中間是插入的副歌,主歌的兩部分又各分爲兩段。短短百十餘字,有情有景,虛虛實實,情景交融,時空變換,非常有想象力,敘事手法也很有特點。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李悠揚究竟是怎麼寫的,先看第一段……
在第一段裡,李悠揚運用了個意識中時間次序的往返穿插,很有新意。在一個殘月如鉤的淒冷長夜,“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慘白色的彎月,想象一下就很淒涼,有一種冰冷孤寂的感覺。這句是現在。一個“勾”字用得特別好,在這樣一個晚上,彎彎的月牙兒像個鉤子,勾起了男主人公的回憶。我們看過去,一個嬌弱的女子,獨自一人守在空寂的閣樓上,在幹什麼,一定是在企盼自己遠方的愛人。醉翁詞曰:“夜深風竹敲秋韻,萬葉千聲皆是恨。”這種關切、埋怨、思念、苦苦企盼的心情可想而知。飽受懷人之苦,思人人不至,她漸漸覺得夜很漫長,時間很漫長,長到由外到內、由身到心開始慢慢變冷,是一種一點點滲入骨髓的冷。甚至到後來,在她感覺所置身的環境、整個黑夜都冷得凝結成了寒霜,那是一種什麼樣的溫度啊!值得一提的是,這都是男主人公回憶過程中的想象。爲什麼,因爲他此時也正是在這樣一個漫長地、彷彿凝結成了霜的夜晚,獨佇高閣,觸景生情,才能體會到一種同樣絕望的感受,不同的是當時的女子還是懷着希望的,還沒等到絕望的結局。可以說“夜太漫長,凝結成了霜”一句具有共時性的效果。那麼這時候流下眼淚,怕是能滴水成冰了吧。可作者回到記憶裡卻說:她眼中的淚光“柔弱中帶傷”。這就讓我們感覺到了女子情感深處的一絲柔情,一股細微的暖流。喚起了讀者自內心的憐憫和同情。她真正心灰意冷了嗎?沒有,她仍然心存幻想,她不是還在等嗎,還願意等下去,儘管她所未能預見的現實是殘酷的,是冷冰冰的,是“但望極樓高,盡日目斷王孫”。
這就產生了一種徒勞、無奈的悲劇效果,知其不可而爲之。與現實對比,與無邊無情的淒冷孤寂對比,更突出了女子的心願與殘酷現實之間的矛盾。我們知道,從後面展來看,這種等待是沒有結果的,是絕望。那麼究竟“是誰在閣樓上冰冷地絕望”呢?是現在的“我”,還是過去的她?我們現在應該清楚了。這一段時空交錯,意識之思隨意流淌,很有新意。
再看第二段……雨漸漸停了,東方已近白。一夜不曾嗑眼的“我”,心中的愁怨卻一絲無法排譴。“我”緩緩步出房間,在庭院裡獨自徘徊。已是晚秋時節,又經“一霎微雨灑庭軒”,自然是“檻菊蕭疏,井梧零亂”。那曾經絢麗璀燦的菊花,禁不住冷雨霜凍,早已在瑟瑟秋風中凋謝飄零,殘籍遍地……
再看第三段……故事在這裡徹底有所交待。原來“我”竟是萬人之上、指點江山的堂堂一國之君。而“馬蹄聲狂亂”,說明國家正處於一個兵荒馬亂的危難時刻。作爲君王的“我”,義不容辭地需要披甲戴盔、身先士卒,橫刀立馬統率三軍征戰南北,保衛家國山河……
而這時,整歌的副歌更是恰到好處剖析出整歌的主題,讓整歌的故事得到昇華……
菊花殘滿地傷
你的笑容已泛黃
花落人斷腸我心事靜靜躺
北風亂夜未央
你的影子剪不斷
徒留我孤單在湖面成雙
……
沒錯,我是李佩安,我要拍攝這《菊花臺》,將之呈現在大熒幕上面。